【教学课件】第九章会计工作常识与技能拓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61340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第九章会计工作常识与技能拓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教学课件】第九章会计工作常识与技能拓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教学课件】第九章会计工作常识与技能拓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教学课件】第九章会计工作常识与技能拓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教学课件】第九章会计工作常识与技能拓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第九章会计工作常识与技能拓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九章会计工作常识与技能拓展.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会计工作常识与技能拓展,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会计工作的一般常识如会计档案的管理,包括会计档案的归档、销毁、借阅等;了解现实会计工作中的会计的从业资格、职称考试;了解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及财务软件的有关内容;了解国内外会计教育环境的差异,以及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下的企业中英广文会计科目对照和西方会计报表的样例等。教学重点:1、了解会计档案管理 2、了解会计从业资格、职称考试及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等内容教学难点:国内外会计在教育环境和会计内容的不同课时安排:4节课时,第九章会计工作常识与技能拓展,第一节 会计核算程序概述第二节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第三节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第四

2、节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第五节 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第一节 会计档案与保管,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会计档案的保管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具体内容如下:,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类:总账,日记总账,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帐簿,其他会计账簿 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其他类: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

3、清册,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等。,会计档案的归档,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都应当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付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保管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当保持原卷册的封装。个别需要拆封重新整理,档案机构应当会同会计机构和经办人员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

4、。其中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会计档案的销毁,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可按照以下程序销毁:(一)由本单位档案机构会同会计机构提出销毁意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和档案编号等内容。(二)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三)单位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政府机关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四)监销人在销毁会计档案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清点核对所要销毁的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

5、签名盖章,并将监销情况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属于以下情形的不得销毁 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单独抽出立卷的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此外在建项目尚未完成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已满不得销毁。,会计档案的借阅、移交,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借出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拆封和抽换。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的,交接双方应当办理会计档案交接手续。移交会计档案的单位,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

6、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等内容。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的单位负责人负责监交。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交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者盖章。,会计档案的移交管理,单位因撤销、解散、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而终止的,在终止和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之前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由终止单位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财产所有者代管或移交有关档案馆代管。如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单位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其他方可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单位分立后原

7、单位解散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移交档案馆代管,各方可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原始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相关方保存,并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会计档案管理的有关法律责任,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丢失的,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两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隐匿或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8、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以相应的民事或行政处分。,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规定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具备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条件的,由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并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备案。具体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予以实施。,第二节

9、 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其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会计是一种专业技术性很强的职业。(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会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职业,除了具有职业道德的一般特征外,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还具有如下特征:(1)具有一定的强制性。(2)较多关注公众利益,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2)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10、3)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廉洁自律4、客观公正5、坚持准则6、提高技能7、参与管理8、强化服务,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指的是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爱岗就是会计人员应该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安心于本职岗位,恪尽职守地做好本职工作。敬业就是会计人员应该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本职工作的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具有会计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在职业活动中具有高度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从事会计工作。,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第一,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职业荣

11、誉感。会计人员只有正确地认识会计本质,明确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树立职业荣誉感,才有可能去爱岗敬业。这是做到爱岗敬业的前提,也是首要要求。第二,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第三,安心工作,任劳任怨。第四,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第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诚实守信,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做出的承诺,讲信用,重信用,信守诺言,保守秘密。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人们在古往今来的交往中形成的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精髓。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做老实人,要求会计

12、人员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正大。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廉洁自律,廉洁就是不贪污钱财,不收受贿赂,保持清白。自律是指自律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的过程。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前提,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这是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的。自律的核心就是用道德观念自觉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欲望。,客观公正,客观是指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也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公正就是平等、公平、正直,没有偏失。但公正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正。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对于会计职业活动而言,客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真实性,即以实际发生的经济

13、活动为依据,对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二是可靠性,即会计核算要准确,记录要可靠,凭证要合法。,坚持准则,(1)熟悉准则。熟悉准则是指会计人员应了解和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与会计相关的法律制度,这是遵循准则、坚持准则的前提。(2)遵循准则。遵循准则即执行准则。准则是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工作的外在标准和参照物。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和监督时要自觉地严格遵守各项准则。(3)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坚持原则,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是作为会计人员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提高技能,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体。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一方面受会计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

14、受会计人员道德品行的影响。职业技能,也可称为职业能力,是人们进行职业活动、履行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就会计职业而言,职业技能包括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自动更新知识能力、提供会计信息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职业经验等。谦虚好学、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是练就高超的专业技术和过硬本领的唯一途径,也是衡量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参与管理,参与管理简单地讲就是参加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参谋,为管理活动服务。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会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会计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更多的是从事间接管理活动。会计人员特别是会计部门的负

15、责人,必须强化自己参与管理、当好参谋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服务,强化服务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如果说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那么,强化服务、奉献社会就是职业道德的归宿点。需要注意,在会计工作中提供上升的服务质量,并非是无原则地满足服务主体的需要,而是在坚持原则、坚持准则的基础上尽量满足用户或服务主体的需要。,第三节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职称及注册会计师考试简介,我国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法要求各单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规定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16、,不得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评审、会计专业职务的聘任,不得申请取得会计人员荣誉证书。因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备基本条件之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1、报考条件申请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1)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2)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3)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考试组织,国家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并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中共中央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铁道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按照会计从

17、业资格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实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具体管理事项:(1)制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务规则;(2)组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命题;(3)实施考试考务工作;(4)监督检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风、考纪,并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于考试结束后30日内报财政部备案。,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我国会计法规定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和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的有关规定,于2005年制定并颁布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其中规定: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级资格

18、、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审计业务属于法定业务,非注册会计师不得承办。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加入注册会计师队伍,我国于1991年开始实行了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制度,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是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唯一途径和前提,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简介,会计专业职务,由各单位根据会计工作需要,在规定的限额和批准的编制内设置。我国会计专业职务名称目前定名为: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高级会计师为高级职务,会计师为中级职务,助理会计师、会计员为初级职务。,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及财务应用软件内容简介,一、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会计信息化(电

19、算化)的发展大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1、会计数据单项业务处理阶段2、会计数据综合处理阶段3、会计数据系统处理阶段二、用友ERP软件财务软件模块简介用友公司的ERP软件包括了财务模块,它与传统的财务软件产品有着本质的不同,它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组成,每个功能模块之间联系并进行数据共享,以此完成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第五节 中英文科目、报表对照及示例,2005年财政部将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进行了修订并2006年予以颁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三十八项具体准则。主要变化可以概括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成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重新采用了公允价值概念;存货准则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并在资产减值准则中不再允许减值准备转回,在债务重组准则中改变了债务重组受益的计列方法;对合并报表理论和方法的改革,要求对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在企业合并准则中,对于统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允许采用权益结合法。2006年公布的新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又一次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历史上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次会计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