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南北方、东西部差异与因地制宜.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66126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南北方、东西部差异与因地制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7课南北方、东西部差异与因地制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7课南北方、东西部差异与因地制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7课南北方、东西部差异与因地制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7课南北方、东西部差异与因地制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课南北方、东西部差异与因地制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南北方、东西部差异与因地制宜.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年中考社会思品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系列,第7课 南北方、东西部差异与因地制宜(考点10),考点10: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c 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南北方和东西部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生产生活方面进行比较。自然条件的比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的比较,生产则主要对农业生产进行比较,而人类生活的比较则主要是对因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进行比较。最后在上述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得出南北方和东西部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正是由于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其它条件,所以不同的区域都需要从区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才能

2、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不同区域存在自然条件和其它方面的差异,因而要发展区域经济还需要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考点分析,1、了解中国四大地理分区的大致范围;2、知道秦岭淮河作为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的含义;3、选取自然和人文两个维度的典型要素比较南北方的差异;4、了解东西部的大致范围(包括的省区);5、比较南北方、东西部自然人文环境的优势和劣势,理解坚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必要性。,复习目标,网络构建,“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1.我国的区域划分(1)地理上的四大区域的划分 我国国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综合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如热量、水分和地形,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

3、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知识梳理,我国四大区域“四至”表,填一填:根据图一填写图二。,图一,图二,_山脉,_山脉,、_级阶梯分界线,_山脉,山脉,_山脉,_河,_mm等降水量线。,_山脉,_山脉,、_级阶梯分界线,_山脉,山脉,_山脉,_河,_mm等降水量线。答案昆仑祁连一二大兴安岭 横断秦岭淮400,(2)行政上的几个区域的划分 行政上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五省区。西南地区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和西藏自治区,共五省区市。我国大陆的四大经济区域,即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

4、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12省市区,西部地区还包括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和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自治州;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找一找:在下图,找到西部十二省区市及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和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找到中部六省,东部十省市,东北三省。,2.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1)我国南北方之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 我国南北方之间的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我国南北方之间的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是

5、我国自然地理上一条重要的分界线,(1)1月0等温线,(2)800mm等降水量线,(3)东部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4)水田农业区与旱作农业区的分界线,(5)河流冬季封冻与否,(6)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与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7)亚热带和温带气候,(2)我国东西部之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 我国东西部之间的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我国东西部之间的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部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1.4%,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8.1%。,说一说:请你说出东西部各自的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由此你可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1)东部的优势与劣势:优势:_答案:平原面积广阔、降水较

6、多、气候湿润、水资源相对丰富、土地肥沃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农业;交通、通信、教育发达,科技相对先进,城市众多,资金、人才和人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繁荣等社会经济条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劣势:_答案: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严重的工业污染困扰着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2)西部的优势与劣势:优势:_答案:广袤的土地、壮美的山川、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劣势:_答案:地势较高,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稀疏,人力资源缺乏,市场狭窄,与东部地区相比,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也相对缺乏。(3)

7、结论:_答案:东西部之间应该进行交流与合作,才能达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3.“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发展区域经济(1)地位。“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2)原因 区域差别决定。无论从国内,还是从世界范围看,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千差万别。不同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中都有自己的资源特点和名优产品,也都有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从我国各种资源的区域分布看,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有发展能源工业的优势条件;东部地区工业和交通的基础好,人才、技术、资金雄厚,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南方降水充沛、空气湿润、水资源丰富,很多地方是鱼米之乡;北方降水较

8、少、空气干燥、水资源较少,适于发展旱作农业。,从世界范围看,有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但矿产资源贫乏;有的国家石油资源十分丰富,但淡水资源极其缺乏;有的国家某种产业很发达,但几乎没有其它产业。市场化的必然趋势。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随着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市场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贸易的范围越来越大。,(3)意义。可以使人们生产各自的名优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更高效地配置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可以使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得到更多、更丰富的商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4)如何实施。发展区域经济时,应首先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主导因素和优势产品,“因地制宜

9、”地发展经济;同时还要与其它区域互通有无,大力开展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使区域社会经济得到健康、快速地发展。,西气东输示意图,浙江省在发展海洋经济时,必须坚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原则?(2分)结合下图,谈谈浙江省应如何实践这一要求?(6分),关注家乡 发展浙江海洋经济,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利用深水海岸线长的优势,以港口建设为依托,扩大对外开放(或发展国际物流业、发展海洋运输业);利用海岸线长和岛屿多的优势,发展旅游业;合理利用渔场资源,发展渔业;依托丰富的海洋新能源,依靠科学技术,努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发展海洋新能源产业。,重点一 东西部的自然、人文环境差异与“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的

10、应用,【解读】我国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差异性非常大,如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地域空间大,但交通、人才、技术、资金、城市化水平等方面远不如东部。东部地区工业和交通的基础好,人才、技术、资金雄厚,城市化水平高,但资源能源短缺。由此可见,东西部互为发展需要我们坚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东西部乃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重点解读,【例1】(2012南充)读“西部地区图”回答问题。,(1)西部地区下列数据中,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71.5%,人口占全国比例:28.7%,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例:_。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上述数据的特 点是土地面积占全国的比例大,达_。(2)读图

11、说出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条件:_。(3)西部内陆地区的绿洲农业生产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 题是_,西部一些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 弱,在开发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_ _。,17.1%,71.5%,种类多,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并举,点拨第(1)小题已经告诉东部地区的数据,简单计算一下就可知道西部地区相关的数据。同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例小是反映西部的劣势,土地面积大实际反映的是西部的优势。第(2)小题因为图上出现了多个矿产的图例,说明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资源丰富,这也是西部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第(3)小题反映的是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水资源短缺,影响绿洲农业的发展,因而西部内陆

12、地区发展绿洲农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西部地区干旱少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容易引起生态环境问题,因而发展经济要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1.西藏与浙江进行经济交流时,下列农副产品浙江 没有的是()A.牦牛肉 B.水牛肉 C.黄牛肉 D.奶牛肉,A,重点训练,2.今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 行。北纬30中国段,东起浙江舟山市,西至西藏 日喀则地区,记者自东向西一路走去。,(1)请从纬度带的划分角度,说明30纬线的特殊性。答案 30是中低纬度的分界线,(2)图中A、B标注的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请问它们生产 的主要是什么粮食?据此你可以判断A、B两地的1月平 均气温

13、和年降水量的情况如何?答案 稻米;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3)记者自东向西拍摄到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场景。请按示例完成空格:舟山渔场千帆竞发洞庭湖畔稻花 飘香_。这些场 景印证了历史与社会中的什么观点?答案 如:四川盆地天府之国、青藏高原牦牛遍野(或青 藏高原青稞美酒、青藏高原糌粑哈达、四川盆地丝绸之 府等等);发挥区域特色发展经济(或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或自然环境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重点二 南北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差异,【解读】南北方生活着我国的大部分人口,经济所占比重也很高,因而把南北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好,对我国至关重要。而要把我国南北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好,就必需

14、从南北方的不同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出发。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知道南北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是怎样的,而且还要理解其差异。,重点解读,【例2】(2012攀枝花)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 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A,点拨北方由于纬度高,又在东部,降水比西北内陆地区要多,所以冬季北方会出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而B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写的是水乡冬季的景象,因而是属于南方。西北地区由于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白天与晚上差别很大,所以会出现“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景象。

15、内蒙古草原特别是其东部,由于水草丰美,会出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但南北方农耕区不可能出现这种景象。所以选A。,(2012福州)读图,回答34题。,3.关于我国耕地、水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B.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C.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D,重点训练,4.为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我国建设的大型 工程是()A.西气东输工程 B.南水北调工程 C.西电东送工程 D.“三北”防护林工程,B,我国地理上四大区域的分界线,【提示】我国地理上四大区域的分界线,最容易犯错误的是秦岭淮河分界线,一是因为这条线的内容非常丰富,

16、它既是一月份0等温线的经过地,也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经过地,并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并是亚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所以容易犯错误;二是人们往往会错误地认为长江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实际上秦岭淮河才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疑难解析,其次我国北方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也容易犯错误,因为这一条分界线的东段是大兴安岭,这是清楚明确的,但是西段就没有明确的山脉或河流作为分界线,只是基本上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重合,或者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这就容易混淆。为此学生对我国地理上与四大区域的分界线相关的内容要全面了解,并要在图上加以落实。,【例3】(2012福州)下列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 一线的是

17、()A.200mm等降水量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D.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C,点拨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而不是200mm),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一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所以选C。,1.(2012广州)下列关于自然景观的叙述,属于 区域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河网密集,水运发达 D.地势平坦,土壤

18、肥沃,D,中考演练,2.(2012泉州)以下传统民居能充分体现人们对降水 充沛的自然环境适应的是(),B,3下面所列各项西部有优势的是()A.矿产资源贮藏量 B.交通通讯发展状况 C.科技教育发展水平 D.城市化程度,A,4.(2012淄博)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地多水少 B.北方地多水少C.南方地少水少 D.北方地少水多,B,阅读下面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57题。,5.制约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科技 B.地形C.光照 D.水源6.图中区域的分界线是()A.昆仑山祁连山 B.秦岭淮河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天山阴山7.符合区域景观描述的是()A.山青水秀稻花香 B.旱地麦浪大豆香 C.椰林婆娑菠萝香 D.雪山青稞奶茶香,D,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