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感觉和知觉.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66513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感觉和知觉.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础心理学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感觉的定义,每个感觉器官对物体一个属性的反映就是一种感觉。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物体。可见,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感觉的种类,感觉是由物体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来的。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

2、义(1),人人都有感觉器官,但各人感觉器官的感觉能力却不相同。我们把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2),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所发生的作用叫刺激,发生作用的物体叫刺激物。有的感觉器官可以反映几种刺激,但是,一种感觉器官只对一种刺激最敏感,某种感觉器官感觉最敏锐的那种刺激,就是这种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其它的刺激对这种感觉器官来说是非适宜刺激。,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的种类,感觉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

3、觉阈限;感受性也可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又叫绝对阈限。绝对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能够觉察出来的刺激强度越小,表示感受性越高;否则便是感受性低。感觉阈限是一个范围,能够感觉到的最小刺激强度叫下限,能够忍受的刺激的最大强度叫上限。下限和上限之间的刺激都是可以引起感觉的范围。,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其英文缩写为j.n.d。差别阈限表示的是差别感受性,一个人能够觉察到的差别越小,说明他的差别感受性越强。,第二单

4、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Weber,E.H.)1840年根据实验指出,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这就是韦伯定律。II=K。I是差别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就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韦伯常数,或者叫韦伯分数。韦伯分数对于不同感觉道的差别是很大的。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费希纳定律,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Fechner,G.T.)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得出一个经验公式:以S代表心理量;R代表物理量;K是一个常数,不同感觉道的K值是不同的,那么,S=K lg

5、 R。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刺激强度按对数级数增长,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却只按算术级数在增长,这就是费希纳定律。后来发现,费希纳定律也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感觉适应,我们把这种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有些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有些则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对暗适应需要很长的时间,一般需要3040分钟才能完成。对光适应则非常快,一两分钟即能完成。在光的作用下,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分解,这是对光适应的过程;在暗环境中视紫红质又重新合成,这是对暗适应的过程。不过视紫红质分解得快,合成得慢,所以对光适应快,对暗适应慢。戴上

6、红色的眼镜可以保护对暗适应。,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感觉后象有时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同,这种后象叫正后象;如果后象的性质与刺激物的性质相反,这种后象叫负后象。彩色的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例如红色的负后象是蓝绿色;黄色的负后象是蓝色。正后象和负后象可以相互转换,后象持续的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自己做一个感觉后象的实验,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感觉对比,两张明度相同分别放到黑色背景和白背景上的灰色纸,黑背景上的灰显得亮;白背景上的显得暗,是对比的结果。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不仅明度有对比的效果,颜色

7、也会发生对比。视觉有对比,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也都有对比的现象。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各种感觉道出现的对比分别叫做视觉对比(包括明度对比和色调对比)、嗅觉对比、味觉对比和温度对比等等。,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联觉的概念,我们把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联觉,看到红颜色我们会觉得温暖,看到蓝色会觉得清凉;听到节奏鲜明的音乐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本来是一种刺激引起了一种感觉,现在还是这个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感觉。,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视觉的适宜刺激,视觉的适宜刺激:视觉的适宜刺激是

8、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我们把这一段的电磁波叫光波。比380纳米短的电磁波,如紫外线我们和比780纳米长的电磁波,如红外线,我们是看不到的。光波在整个电磁波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视觉器官,眼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外界光线通过 角膜、前房和瞳孔进入水晶体,再通过玻璃体射到视网膜上。视网膜是一个由视觉神经细胞组成的薄膜,分为三层,最外边一层视细胞层是直接接受光刺激的感受器。,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锥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圆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它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杆体细胞

9、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它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从视网膜出来的视神经,最终到达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即枕极的部位产生视觉。,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颜色的特性,在较强的光线下,人眼靠锥体细胞的作用能分辨颜色。本来颜色包括彩色和非彩色,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性;非彩色只有明度一种特性。但是,人们常常说颜色指的只是彩色。光波的波长决定颜色的色调;明度取决于光波的物理强度;饱和度取决于彩色中灰色所占的比例。,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颜色的混和,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颜色大多通过颜色混合得来。颜色混合有两种: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不同的彩色灯光重

10、叠在一起,是色光混合;色光和颜料的混合都遵循一定的规律,但混合所得的结果是不同的。两种颜色混合的性质是不同的。色光的混合是相加的混合,混合的结果色光更亮了;互补颜色:色光混合时,红光和蓝绿色光混合得到的是灰,红和蓝绿色光是互补的颜色。黄和蓝光混合得到的是灰,黄和蓝也是互补颜色。红和黄光不是互补色,它们混合的结果得到的是光谱上处在它们之间的颜色,即橙色。,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色觉异常,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把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色弱者能分辨颜色,但其感受性差,当波长差别较大时他才能分辨出是不同的颜色。部分色盲又分为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全色盲的人什么颜色都看不见,他们看世界只能看到明度

11、不同的灰。色觉异常的人自己觉察不到自己色觉上有缺陷,别人也难以发现。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遗传的途径是,男孩是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己的。如果外祖父是色盲,而且爸爸也是色盲,这时女孩才会是色盲。所以,色盲中男性色盲的人数大大高于女性色盲的人数。,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听觉的适宜刺激和听觉的感受性,听觉的适宜刺激: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我们把这个范围的空气振动叫声波。在听阈范围内,人们对1000Hz 4000Hz的声音最敏感,对这一范围声音的耐受性也比较高。人类听觉感受性和年龄有关,20岁以前随年龄增长感受性逐渐提高;6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降低。老年人听觉感受性的降低的

12、特点是,他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丧失的范围逐渐向低频方向发展,当扩展到中频的范围时就影响到了言语的听觉。,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听觉器官,听觉器官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和内耳组成。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起着共鸣箱的作用,鼓膜和听小骨把外边来的振动通过卵圆孔传到内耳,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空气的振动传到科蒂氏器官,刺激它的纤毛,引起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至大脑皮层颞叶的颞上回和颞中回,引起听觉。,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听觉的特征,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

13、响;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我们平常听到的声音大多是多种声波混合出来的,参与混合的声波的性质决定了最终的波形。,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嗅觉,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膜的嗅细胞。有气味物质的分子随着呼吸进入鼻腔,嗅细胞接受嗅觉刺激,将嗅觉刺激的化学能量转化为神经能,嗅觉的神经冲动沿嗅神经传至中央后回,产生嗅觉。嗅觉是用引起嗅觉的物质来标示各种嗅觉。,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味觉,分布在舌面、上颚上面的味蕾是接受味觉刺激的感受器。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有味道的物质。最基本的味觉有甜、酸、苦、咸四种。舌面的不同部位对这四种基本味觉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舌

14、尖对甜、舌边前部对咸、舌边后部对酸、舌根对苦最敏感。味觉的感受性和机体的生理状况也有密切的联系,饥饿时对甜和咸的感受性比较高,对酸和苦的感受性比较低;吃饱后就相反了,对酸和苦的感受性提高了,对甜和咸的感受性降低了。,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它们分别有不同的感受器。刺激作用于皮肤,未引起皮肤变形时产生的是触觉,引起皮肤变形时便产生压觉。触、压觉都是被动的触觉;触觉和动觉结合产生触摸觉则是主动的触觉了。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和生理零度相同的温度刺激皮肤,不会引起热和冷的感觉。身体各部分皮肤的生理零度是不同的,同一皮肤表面的生理零度也会发生变

15、化。皮肤的冷觉和温觉比较容易适应,痛觉难于适应。,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平衡觉,平衡觉又叫静觉,其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前庭器官包括耳石和三个半规管,反映头部的位置和身体的平衡状态。当人体位置与地心引力方向发生变化的时候,三个半轨管内的液体的流动以及耳石的运动,都会刺激前庭器官,引起平衡感觉。平衡器官过于敏感,容易引起前庭器官的高度兴奋,造成恶心、呕吐等反应。晕车、晕船就是平衡器官过于敏锐造成的。,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运动觉,运动觉又叫动觉,其感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身体运动时动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感觉神经经过脊髓后索上行,再经丘脑最后到达中央后回产生运动感觉。,第

16、四单元 各种感觉内脏感觉,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它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意,性以及痛的感觉等等。当各种内脏器官的工作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的感觉。而且内脏活动有一定的节律,变化比较少,所以内脏器官向大脑输送的信息比较少,也比较弱。只有某个内脏器官发生异常或病变的时候,才会引起明显的内脏感觉。,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痛觉,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各种感觉器官中也都有痛觉,痛觉遍布全身的所有组织中。皮肤痛和内脏痛之间的区别在于,内脏痛的性质不清,定位不准,而且具有放射的现象。皮肤感觉中的痛的性质很清楚,定位也很准确。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痛觉具有生物学的意义。

17、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痛觉最难于适应。有人没有痛觉,这是很危险的。人们之间痛觉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差别。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一个人对疼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有关系。一般来说,不怕疼反而会减少疼痛带来的痛苦;越怕疼越会觉得疼。,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知觉的定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知觉和感觉的区别与联系,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 选择性 恒常性 理解性,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知觉是对物体整体的反映,它已经把对这一物体的各种感觉结合在一起了。这说明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

18、为一个整体的特性,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知觉的基本特性选择性,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作知觉的对象,知觉的格外清晰,而把其他对象当作背景,知觉的比较模糊,也就是有选择地知觉外界物体,知觉的这种特性叫做知觉的选择性。作为知觉对象的物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条件的变化,原来是知觉对象的物体可能会变成知觉的背景;原来是知觉背景的物体又可能变成知觉的对象。知觉的对象和背景是可以发生变化的。,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知觉的基本特性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恒常性。在不同距离看一个人觉得他高矮没有变,这是大

19、小知觉的恒常性;白炽灯泡是橙黄色的,但是,在白炽灯泡灯光照射下的白纸我们看起来还是白色的,这是颜色的恒常性;石灰在暗处看起来也比放在亮处的煤块亮,这是明度恒常性;从不同角度看自行车轮,尽管它在我们的视网膜上的投影已经是椭圆的了,我们仍然会把它知觉成圆的,这是形状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的发生是有条件的,超出这种条件的限度恒常性也就不存在了。,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知觉的基本特性理解性,在我们知觉某个物体的时候,总想知道它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想用一个词把这个物体标示出来。如果用词把这个物体标示出来,对这个物体的知觉就变得比较稳固了。知觉的这种特性,即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

20、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叫做知觉的理解性。,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知觉的基本特性图,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错觉,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叫空间知觉,所以空间知觉包就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距离知觉(1),单眼线索:对象的重叠:遮挡的物体看起来离我们近,被挡的物体离我们远;线条或空气的透视作用:近的物体看起来大、清晰、稀疏;远的物体看起来小、模糊、密集;明暗、阴影:根据光线照射形成的阴影来判断物体的远近;运动视差:在作相对位移的时候,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移动得快,远的物体移动

21、得慢。眼睛的调节作用:要看清楚物体,总要通过眼肌的收缩或舒张,让眼睛的水晶体变得平些或凸些,以调节焦距,使视像聚焦在视网膜上。,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距离知觉(2),双眼线索:双眼视轴辐合:用两只眼睛看物体的时候,两只眼睛都要将视线对着物体,让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像落在中央窝上。物体越近两只眼睛视线所组成的辐合角越大,视线越要往一起凑,看东西的时候越觉得费劲;物体越远辐合角越小,视线越直,看东西越不费劲。双眼视差: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做双眼视差。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的线索。,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人们对时间的知觉

22、可以以计时器,例如钟表提供的信息为依据,也可以根据自然界昼夜的交替、四季周期性的变化,还可以根据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性的变化来估计时间。生物钟是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的变化所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物体运动的速度在一定范围的时候,人们才能知觉到运动,物体位移的速度太快或太慢人们都不能知觉到运动。有时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能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现象,又叫动景现象、现象。,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错觉的定义,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错觉是一种歪曲的知觉。其次可以看到,错觉所产生的歪曲是有条件的。错觉是客观存在,是有规律的而不是主观意想出来的。,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错觉的种类,线条长短的错觉 线条方向的错觉面积大小的错觉 不同感觉到相互作用产生的错觉,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错觉的应用,错觉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错觉有时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消极的影响。,基础心理学小结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 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 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 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 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