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规范(征.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70943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规范(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规范(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规范(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规范(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规范(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规范(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规范(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规范(征求意见稿)地名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形成、发展和传承的载体,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推动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明确省级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规定,为市、县两级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评审提供参考,从而构建四川省、市、县三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特制定本文件。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的基本要求、地名文化遗产范围、申报、认定条件、认定程序和保护利用等。本规范适用于四川省古政区、古聚落、古建筑、古坊名店、近现代重要地名、红色地名、少数民族语地名、历史地名、著名山川、其他地名/地名群等十大类别地名文化遗产的鉴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

2、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8210地名术语MZ/T033地名文化遗产鉴定GB/T18521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地名geographicalnames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GB177332008,定义3.11.1 2现今地名underusinggeographicaInames目前正在使用的地名。GBT185212001,定义3.61.3历史地名formergeograph

3、icaInames过去曾经使用过、目前已不再使用的地名。GB/T185212001,定义3.71.4地名语词文化word-cuItureofgeographicaInames地名词语具有的语种、读音、书写、含义及其演变等内涵。MZ/T0332012,定义2.11.5地名实体文化features-CUltUreofgeographicalnames地名指代的地理实体的历史、地理等特征。MZ/T0332012,定义2.21.6地名文化CuItureofgeographicaInames地名语词文化和地名实体文化的总和。MZ/T0332012,定义2.31.7地名文化遗产historiC-CUltU

4、ralheritageofgeographicaInames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名文化。MZ/T0332012,定义2.41.8地名群OrtSnamengrUPPe同源地名群体。4 .基本要求4.1 各级地名主管部门均应建立本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2 2地名文化遗产认定应坚持自愿申报的原则。各级地名工作主管部门要从本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录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地名文化遗产向上级申报。4.3 认定为地名文化遗产的,地名主管部门应应及时予以发布,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加强监督管理,进行有效保护。5 .地名文化遗产范围5.1 地名文化遗产包括年代比较久远、文化内涵丰富的现今地名和历史地名。5.2 地

5、名文化遗产可以是单个地名,也可以是地名群。.申报要求1.地名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历史延续性和重要的传承价值,或处于濒危状态。2 .地名语词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3 .地名实体文化特色鲜明,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4 .地名影响力和知名度较高,长期稳定,或需要长期保持稳定。7 .鉴定条件7.1 古政区类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行政区域及其他区域名称。根据政区级别和使用时间可划分为千年古城、天府古城,千年古县、天府古县,千年古镇、天府古镇等。7.1.1 千年古城地名及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1)专名产生时间在100o年之前,专名基本稳定并沿用至今,有史料依据。2)建城时间在100

6、O年之前,城市聚落或曾为古国都城、或为古政区治所、或为区域中心集镇,现为中等规模城市,有史料依据。3)地名文化内涵具备以下条件之一: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突出。古地名群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古建筑价值高、保存较好,街道格局基本保存完整,传统风貌尚存。7.1.2 天府古城地名及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1)专名产生时间在清代(1616年)之前,专名基本稳定并沿用至今,有史料依据。2)建城时间在清代(1616年)之前,城市聚落或曾为古国都城、或为古政区治所、或为区域中心集镇,现为中等规模城市,有史料依据。3)地名文化内涵具备以下条件之一: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突出。古

7、地名群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古建筑价值高、保存较好,街道格局基本保存完整,传统风貌尚存。7.2 .3千年古县地名及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1)专名产生时间在100o年之前,专名基本稳定并沿用至今,有史料依据。2)置县时间在100o年之前,有史料依据。3)县治区域范围基本稳定,有史料依据。4)地名文化内涵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地名语词的读音、书写与语义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具有文化内涵丰富的文物古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学典籍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形地貌、自然景观、经济资源或土特产品。.具有源于本地的地名文化内涵的传统文艺、体育活动、民俗文化、民间工艺制作等非物质文化元素。 历史建筑保

8、存完好;街巷的传统功能犹在;聚落形态、空间格局基本保存完整。7.L4天府古县地名及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1)专名产生时间在清代(1616年)之前,专名基本稳定并沿用至今,有史料依据。2)置县时间在清代(1616年)之前,有史料依据。3)县治区域范围基本稳定,有史料依据。4)地名文化内涵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地名语词的读音、书写与语义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具有文化内涵丰富的文物古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学典籍等。 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形地貌、自然景观、经济资源或土特产品。 具有源于本地的地名文化内涵的传统文艺、体育活动、民俗文化、民间工艺制作等非物质文化元素。 历史建筑保存完好;街巷的

9、传统功能犹在;聚落形态、空间格局基本保存完整。7.1. 5千年古镇地名及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1)今建制镇专名产生时间在IoOO年之前,有史料依据。 )今建制镇中心聚落形成集镇在100O年之前,有史料依据。 )地名文化内涵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地名语词的读音、书写与语义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具有文化内涵丰富的文物古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学典籍等。 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形地貌、自然景观、经济资源或土特产品。 具有源于本地的地名文化内涵的传统文艺、体育活动、民俗文化、民间工艺制作等非物质文化元素。 历史建筑保存完好;街巷的传统功能犹在;聚落形态、空间格局基本保存完整。7.1.6天府古镇

10、地名及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1)今建制镇专名产生时间在清代(1616年)之前,有史料依据。2)今建制镇中心聚落形成集镇在清代(1616年)之前,有史料依据。3)地名文化内涵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地名语词的读音、书写与语义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具有文化内涵丰富的文物古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学典籍等。 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形地貌、自然景观、经济资源或土特产品。.具有源于本地的地名文化内涵的传统文艺、体育活动、民俗文化、民间工艺制作等非物质文化元素。 历史建筑保存完好;街巷的传统功能犹在;聚落形态、空间格局基本保存完整。7.2古聚落类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城镇居民点、农村居民点(含自然

11、村、片村)、工矿区居民点、街巷名称。根据地理实体特点和使用时间可划分为千年古村落、天府古村落、千年古街巷、天府古街巷。7.2.1千年古村落地名及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1)今村落专名产生时间在IOoO年之前,有史料依据。2)村落形成时间在100O年之前,始建时虽不是村自治地,但为一定聚落中心,有史料记载。3)地名文化内涵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具有文化内涵丰富的文物古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学典籍等。 历史建筑保存完好,空间格局基本保存完整。 具有地域特色的经济资源或土特产品。.有源于本地的地名文化内涵的传统文艺、体育活动、民俗文化表演、民间工艺制作等传承至今,在一定地域内独具特色。7

12、.2.2天府古村落地名及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1)今村落专名产生时间在清代(1616年)之前,有史料依据。2)村落形成时间在清代(1616年)之前,始建时虽不是村自治地,但为一定聚落中心,有史料依据。3)地名文化内涵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具有文化内涵丰富的文物古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学典籍等。 历史建筑保存完好,空间格局基本保存完整。 具有地域特色的经济资源或土特产品。.有源于本地的地名文化内涵的传统文艺、体育活动、民俗文化表演、民间工艺制作等传承至今,在一定地域内独具特色。7. 2.3千年古街巷地名及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1)专名产生时间在IoOO年之前,有史料依据

13、。2)街巷形成时间在IoOO年之前,有史料依据。3)地名文化内涵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古街巷两侧的古建筑、店铺、民居等,艺术和风格独具特色,保存较好,传统风貌尚存。拥有与专名相关的历史典故、文学作品、民俗、民间文艺(工艺)、土特产等。7.2.4天府古街巷地名及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1)专名产生时间在清代(1616年)之前,有史料典籍记载。2)街巷形成时间在清代(1616年)之前,有史料典籍记载。3)地名文化内涵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古街巷两侧的古建筑、店铺、民居等,艺术和风格独具特色,保存较好,传统风貌尚存。拥有与专名相关的历史典故、文学作品、民俗、民间文艺(工艺)、土特产等。7.3古建筑

14、类指非古坊名店类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物名称,根据地理实体特点和使用时间可划分为古城垣、古寺庙、古道观、古民居、古楼阁、古祠堂、古书院、古会馆、古亭台碑塔、古牌坊、古墓葬、古石刻、古摩崖造像、古遗址、古驿道、古桥梁、古井、古索道、古渠、古闸坝、古渡槽、古堤堰、古渡口码头、古船闸、古池塘、古园林、古驿站和其他。地名及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1)建筑年代在全国同类建筑中较久远,在1840年之前建造,主体建筑保存较好。2)专名历代传承、相对稳定,地名专名形成在1840年之前,有重要传承价值,知名度高,有史料依据。3)地名文化内涵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建筑艺术和风格独具特色,对古建筑史的

15、研究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古建筑所衍化的文化形态,是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古建筑在区域交流中所承担的职能。 拥有与专名相关的艺术品、宗教仪式活动等。7.4古坊名店类指具有一定文化积淀的古老工厂、作坊和商业店铺等,根据地理实体特点可划分古工厂作坊和古商业店铺名称。 .4.1古工厂作坊地名及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1)专名产生时间在1840年之前,专名基本稳定并沿用至今,有史料依据。2)工厂作坊建造时间在1840年之前,有史料依据。 )地名文化内涵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专名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独特,有研究价值。 生产规模、技术、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生产组织形式及其相关附属生产设施

16、在一定地域内同类工厂作坊中影响深远,地域特色鲜明,对传统手工业发展有积极影响。 所产产品在一定区域内有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在区域交流中所承担的经济和文化职能明显。 其传统生产理念已衍化为有一定影响和普遍价值的企业文化,在县域历史文化中居重要地位。 地名及其实体产品仍然可以发挥其基本功能,保护、传承价值高。7. 4.2古商业店铺地名及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1)专名产生时间在1840年之前,专名基本稳定并沿用至今,有史料依据。2)商业店铺形成年代在1840年之前,有史料依据。3)地名文化内涵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专名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独特,有研究价值。 经营规模、组织形式及其相关附属销售

17、设施在一定地域内同类商业店铺中影响深远,地域特色鲜明,对传统商业发展有积极影响。 经营产品在一定区域内有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在区域交流中所承担的经济和文化职能明显。 其传统经营理念已衍化为有一定影响和普遍价值的企业文化,在县域历史文化中居重要地位。 地名及其实体产品仍然可以发挥其基本功能,有保护、传承价值。7.5著名山川类指地质形成年代久远且文化内涵丰富的河流、湖泊、瀑布、泉、丘陵、山、山口、关隘、洞穴等地理实体名称。地名及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1)专名产生时间在1840年之前,专名基本稳定并沿用至今,有史料依据。2)专名准确反映或代表山川形成的特征,有史料依据。3)地名文化内涵具

18、备以下条件之一: 地名语词的读音、书写与语义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具有文化内涵丰富的文物古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学典籍等。 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形地貌、自然景观等。7.6 少数民族语类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命名的地名。地名及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1)少数民族语地名产生时间在1949年之前,世代口耳相传,至今仍在使用。2)少数民族文字记载的处于濒危状态的地名。3)地名语词文化内涵丰富,见证了多民族国家形成、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对国家与本民族文化的研究、传承有重要价值。7.7 近现代重要地名文化遗产指近现代具有保护价值的知名人物的活动地、重要事件的纪念地名称。地名及其

19、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1)地名产生时间在1840年之后,承载着区域内重大事件或历史人物,有史料依据。 )地名文化内涵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具有突出的传承价值,有一定的知名度; 近现代有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的发生地(纪念地); 近现代国内知名的人物出生地或重要活动场所; 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且影响深远。7. 8红色地名指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自由的历史进程中,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以事件发生地、纪念设施和标志物命名的地名。包括红色人物纪念地和红色事件纪念地。地名及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内

20、涵且影响深远、知名度高,具有传承价值。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纪念地)。 重要党史人物出生地或重要活动场所。7. 8历史地名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或使用过、目前已不再使用的自然地域和人文地域名称。地名及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1)在1949年前消失的地名,有史料依据。2)地名文化内涵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地名语词的读音、书写与语义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具有文化内涵丰富的文物古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学典籍等。 地名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有重要传承价值,知名度高。7.10其他地名/地名

21、群指上文中未列出的其他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的地名、地名群。地名群,指代的地理实体应具备下列条件:1)共同构成某种文化的组成部分;2)反映的历史、文化对四川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意义。8.鉴定程序8.1 组织申报8.1.1 县级地名文化遗产由县地名主管部门组织镇(区、街道)进行申报,地市级地名文化遗产由县级地名主管部门审核后提出申报,省级地名文化遗产由地市级地名主管部门审核后提出申报。各级申报均应提交申报材料。跨行政区域的地名文化遗产宜联合申报。8.1.2 申报材料包括: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XX类型)申报表(见附录A)和地名文化遗产调查材料,围绕地名的语词文化内涵、地理实体文化内涵、知名度和濒危状

22、态等方面进行整理。8.1.3 申报材料应内容规范、引用准确、考证严谨。8.2论证评估8.2.1各级地名文化遗产申报材料初审合格后,地名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和关联部门,采取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走访询问和考证当地史料等方式进行调研。8.2.2调研组撰写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类型)调研考察报告(见附录B),由上级地名主管部门审核。8.3鉴定评审8.3.1各级地名主管部门针对本级地名文化遗产鉴定需组织专家评审,专家人数不少于五人。8.3.2评审专家根据调研考察报告、申报资料、申请人代表所作的陈述报告,依据鉴定指标体系,确定地名文化遗产推荐名单,填写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XX类型)鉴定表并出具评审意见。

23、8.3.3评审意见应由评审专家签字并存档。8.4公示确认8.4.1各级地名主管部门通过新闻媒体、门户网站等对地名文化遗产推荐名单进行公示,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公示时间不少于十个工作日。8.4.2根据评审意见和公示结果,确认为地名文化遗产的,列入本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颁授认定证书,由各级地名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告。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采取动态增补机制。8.5变更备案已认定为地名文化遗产的,若因行政区划调整、自然变化、城乡建设等原因更名的,应及时上报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管理部门,对地名文化遗产进行信息变更和备案。9.保护利用9.1对列入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的地名,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保护地名文化遗产所拥有的

24、全部内容和形式。9.2积极组织推动经过评审认定并将符合条件的地名文化遗产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9.3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地名文化遗产标志设置、打造地名文化遗产亮点、活化地名文化遗产资源等方面工作。9.4加大地名文化遗产的弘扬传承力度,积极鼓励支持开展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力争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影响能够带动新区地名文化创新发展的专业论著和乡土教材,不断丰富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附录A: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XX类型)申报表附录B: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类型)调研考察报告附录C: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XX类型)鉴定表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XX类型)申报表登记单位(公章):登记时间:标准名称汉字书写汉语拼音罗

25、马字母拼写少数民族语书写语种始置年代行政隶属专名含义历史沿革语词文化特色实体文化特色地名应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实施情况简述多媒体信息其他信息资料来源及出处备注登记人:审核人:附录B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类型)调研考察报告主要内容:1.基本情况介绍(重点描述地名文化遗产的标准名称、始置年代、行政隶属和地理实体描述等情况)。2.调研评估的工作情况。2.1 调研评估时间、地点和工作内容。2.2地名语词文化。读音、书写的文化内涵:即读写为保留的古读与古写,或方言地名的读写。语义的文化内涵:即由来含义,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包含的语言、地理、历史等文化要素,所表达的思想情志等。2.3地名实体文化。历史文化内涵:

26、文物古迹(纪念地)情况,有知名历史人物、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或有著名历史典故。地理文化内涵:地质构造独特;自然景观秀丽,并有一定的人文景观与之辉映;境内有知名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为重要动植物栖息地。乡土文化内涵:有独特的传统民居、民俗文化民间传统文化(技艺)表现形式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空间等非物质文化元素。红色文化内涵:反映近现代革命、建设、改革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纪念地)和重要历史人物出生地及重要活动场所等内容。2. 4地名应用及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实施情况。地名的影响力,专名冠名的物品、艺术品、宗教仪式活动等,拥有冠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拥有与专名直接相关(冠名)的历史典故、文学作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土特产等。地名公共服务中地名标识设置符合国家标准,在公共网络、公共交通设施中使用等内容。3. 5其他信息。4. 调研评估结论。组长:(签字)组员:(签字)年月曰附录C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XX类型)鉴定表标准名称汉语拼音行政隶属始置年代、专名含义、历史沿革地名文化简述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实施情况简述县级地名主管部门申报意见年月日地级、省级地名主管部门推荐意见年月日专家委员会调研与鉴定意见年月B地名文化遗产主管部门意见年月El备注制表依据:民政部关于发布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行业标准的公告(民政部公告第251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