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及碘盐鉴别活动.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75029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6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岗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及碘盐鉴别活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龙岗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及碘盐鉴别活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龙岗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及碘盐鉴别活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龙岗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及碘盐鉴别活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龙岗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及碘盐鉴别活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岗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及碘盐鉴别活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岗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及碘盐鉴别活动.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龙岗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 及碘盐鉴别活动,深圳市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李 刚,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及碘盐鉴别活动,碘缺乏的危害及防治碘缺乏病的健康教育及碘盐鉴别活动,碘缺乏的危害,一、碘缺乏病的定义二、碘缺乏病的危害三、全球的流行状况四、我国的流行状况五、防治对策六、防治成效七、食盐加碘后的副作用八、适宜的碘摄入水平,一、碘缺乏病(IDD)的定义,碘缺乏病(IDD)因碘摄入量不足所导致机体以智力发育障碍为主要危害的一系列障碍,主要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亚临床型克汀病、智力障碍、生殖功能障碍等。(1983年第四届亚洲营养学年会),二、碘缺乏的危害,碘的生物学作用和生理功能 成人体

2、内含碘总量为2050mg,其中20%存在于甲状腺中。碘(I)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二、碘缺乏的危害,碘的生物学作用和生理功能1促进蛋白质合成2活化多种酶3调节能量转换4.加速生长发育5.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结构6.保持正常的生物功能、机体的新陈代谢,二、碘缺乏的危害,1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根、大脖子病”)临床表现:甲状腺常呈轻度或中度弥漫性肿大,质地较软,无压痛。随病情发展,甲状腺可逐渐增大,甚至引起压迫症状。,碘缺乏病可引起:,二、碘缺乏的危害,2.地方性克汀病(俗称“傻子”或“呆小病”)临床表现:病人表现出较明显的智力缺陷,具有典型的痴呆表情,他们身材矮小,甚至聋哑等。

3、,二、碘缺乏的危害,3.亚克汀病:存在于缺碘性地甲肿和地克病流行区的一种碘缺乏症,患者以轻度智力落后为主要表现,并伴有轻微神经系统损伤、体格发育障碍或激素性甲功能低下的人。这些人缺乏典型地克病的临床特点,因此很容易被人忽视,有时被认为是“正常人”。,4.胎儿死亡、畸形、聋哑或流产、早产或影响胎儿和婴幼儿的脑发育 5.影响幼儿和青春期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导致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的迟滞或永久障碍,造成人的智能损害。6.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二、碘缺乏的危害,三、全球的流行状况,IDD在全球的流行状况(1990年):有118个国家存在IDD公共卫生问题,15.7亿人口受碘缺乏的

4、威胁,有6.5亿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肿)病人,1120万地方性克汀病(地克病)和4300万患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者。,三、全球的流行状况,三、全球的流行状况,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受IDD威胁的国家已上升至130个,人口达22亿,缺碘人群的平均智商(IQ)丢失13.6个智商点。,四、我国的流行状况,世界上受地方病危害最严重的是中国我国目前有5.1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占全世界总缺碘人口的50%,占西太平洋地区的80%。,四、我国的流行状况,70年代防治前的粗略统计,约有7.2亿人生活于缺碘地区,IDD分布于1807个县,27128个乡。地甲肿3500万人,典型地克病25万人。19

5、93年仍有地甲肿800万人,典型地克病18万人。,由于食盐加碘能确保所有人得到碘,并有规律地摄入。而碘化食盐便于生产,通过销售渠道进入各家。这个想法最早由瑞士人在1920 年提出和实施,很快便传入美国,以致发达国家较早地消除了IDD。国际组织(WHO/UNICEF/ICCIDD)推荐的全民食盐加碘(有人译为普遍食盐碘化,即:Universal Salt Iodization)消除碘缺乏危害的国际经验。只有实施全民食盐加碘(USI)才可能建立可持续消除IDD的可能.,五、防治对策,五、防治对策,2002年2月4日联合国秘书长科非安南在纽约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的闭幕式上的讲话中,特别谈到大公司应当为

6、消除贫困和疾病做出努力和贡献。他谈到了碘盐和消除疾病的例证,他说:“有时候,大公司用很少的投资却可以做出巨大的贡献,最好的例证就是全世界的盐业生产商们,他们同联合国一道工作,确保所有食盐生产商生产的供人们消费的食盐都含有碘。结果是:使全世界每年出生的9千万新生儿免受碘缺乏的危害,也就是说他们在同造成脑发育落后的一个重要病因进行战斗。”,1.国际社会的防治对策 1985年由东南亚地区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举办控制IDD的国家级学习班,次年成立了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ICCIDD)。1986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对IDD的预防和控制”的决议,IDD问题走上了世

7、界的舞台。所有成员国共同认识到,IDD是造成全世界数千万人脑损伤和智力低下最应优先考虑的病症,并且是可以预防的。,五、防治对策,五、防治对策,1990年,世界卫生大会听取和讨论了当前世界的IDD状况,并通过一项历史性决议:“WHO把目标放在到2000年前所有国家消除作为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的IDD”。1990年由世界儿童首脑会议签署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共有77位国家首脑和88位其他代表。1991年3月18日李鹏总理在该宣言和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上签字,承诺我国到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五、防治对策,80年代初瑞士、

8、美国、奥地利等国政府积极推广使用碘盐。印度经过专家论证后于80年代末开始实行食盐全部加碘计划。1994年美洲国家在厄瓜多尔开会并发表了基多宣言,要求全美洲实施全民食盐加碘计划。截止到1998年底,全世界已实施全民补碘的国家有87个,其中美洲100%的国家已经实行全民食盐加碘。,五、防治对策,2.我国的防治对策 1992年2月国务院制定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将到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列入其中。国务院于1993年9月召开了“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动员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主管地方病的领导和国务院各部、委、局的领导,国际组织的高级代表,几十个国家驻华大使出席了会议。会

9、上确定全国普遍实施食用盐加碘。,五、防治对策,1993年国务院成立了“中国控制碘缺乏病协调领导小组”,协调组织领导全国消除碘缺乏病工作。1994年成立了“中国地方病协会”,协助政府做好消除碘缺乏病工作。1994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规划纲要,纲要提出总目标是2000年全国消除碘缺乏病,并提出了“八五”、“九五”的分期目标。,五、防治对策,“八五”计划目标是全国基本实现食用盐全部加碘,合格碘盐食用率达75%。“九五”计划目标是全国所有食用盐(包括牲畜用盐)全部加碘,合格碘盐食用率达95%。1995年八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从95年起要

10、基本实现食盐加碘”。,五、防治对策,1994年2月20日国务院出台国函19941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依法加强盐业管理问题的批复,决定对食盐实行专营。食盐专营对加强食盐的管理,保障食盐加碘工作的有效实施,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政府依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94年8月23日国务院颁布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1996年5月27日国务院颁布了食盐专营办法;,五、防治对策,l 1997年3月14日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防治碘缺乏病纳入母婴保健法,使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得到法律与法规的保障与支持。,六、防治成效,中国IDD消除的进展,六、防治成效,2000年8个

11、部委对全国各省的考核评估结果表明:有17个省达到了消除IDD的目标;7个省实现了基本消除目标,两者(共24个省)占全国的77%,其甲肿率在6.4%左右;只有7个省未达到消除目标,甲肿率在15.3%;就国家水平而言,达到了消除IDD的目标。为此我国政府已于2000年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已基本实现消除IDD的阶段目标。,六、防治成效,目标:2010年全国要有95%的县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七、食盐加碘后的副作用,USI副作用的发生通常是在长期慢性缺碘病人快速增加碘摄入量,或碘摄入量过高之后发生的,它包括有:1.碘性甲亢(IIH):碘干预措施实施后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并发症是IIH。在全世界近百年的

12、食盐加碘的历史经验中,IIH的发生几乎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它通常发生在补碘后1年左右,从流行病学看大约持续1-5年(少数5-10年),而后下降至食盐加碘前的水平。,七、食盐加碘后的副作用,2.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AITD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观察发现补碘后(补碘量过多)通常会使AITD加重或诱发隐性AITD变为显性。3.补碘对甲亢和甲减的影响:从临床疾病的统计学上看,碘缺乏时甲亢的发病率增高,而碘营养充足后甲减的发病率会增高。,七、食盐加碘后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往往仅发生在实施碘盐后的510年内,且仅发生在对碘敏感的少数人中。严格的碘营养监测和据此进行加碘水平的调整,把人群尿碘

13、水平控制在300m g/L以下(最好在100200m g/L)即能有效地控制碘缺乏病,又能使其副作用(患碘性甲亢和AITD的危险性)降至最低水平。99年的监测发现儿童尿碘水平仍略高于300m g/L,于2000年将加碘水平由50 mg/kg下调到35 mg/kg,之后的监测发现尿碘水平已下降之200m g/L左右,这表明目前的加碘水平是合适的。,七、食盐加碘后的副作用,鉴于碘性甲亢等副作用是一过性,一般于碘盐防治几年后(510年)逐渐下降至加碘前的水平;而碘缺乏的危害已成为全民的公共卫生问题,它影响下一代的脑发育而事关民族的素质和社会的进步,因此碘缺乏的防治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其副作用的预防和

14、处理也不容忽视。对于碘性甲亢等副作用的特别关注,决不应延误、放弃或停止碘盐防治计划的实施。,八、适宜的碘摄入水平,1.碘摄入量的安全范围(成人):1501000 ug/天;2.推荐的碘摄入量(成人):150300 ug/天;3.推荐的盐碘水平:2040 ppm(mg/kg);4.可接受的碘营养状态:儿童尿碘在300 ug/L以下;,IDD的健康教育及碘盐鉴别活动,背景:广东省东、西部沿海地区非碘盐冲击较严重沿海地区居民对缺碘危害的认识较少学生IDD知识严重缺乏(平均分为38分(满分100分),合格率为14.7%)加碘盐与私盐价差较大2010年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紧迫性,IDD的健康教育及碘盐鉴别

15、活动,目标:提高我区碘盐的覆盖率提高学生和居民对IDD知识的知晓率确保201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IDD的健康教育及碘盐鉴别活动,活动的对象:全区的小学,健教及碘盐鉴别活动程序,培训,基线调查,铺设碘盐销售网络,学生IDD健康教育,碘盐鉴别活动,效果评估,评先和表彰,培 训 阶 段,省负责培训市级专业人员市级负责培训区级专业人员区级负责培训本区所有小学校医或校长校医或校长负责培训本校的所有班级的老师或班主任,基 线 调 查 阶 段,卫生局:负责抽取开展调查的学校名单,并将名单书面通知当地的教育局及盐业公司。抽样方法:龙岗区分别在每个街道办事处依据地理位置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抽取1

16、所学校,即每个街道抽取5所小学,不足5所的全抽。,基 线 调 查 阶 段,教育局:负责对所抽取的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具体调查对象是:每所小学随机抽取35年级学生各20名以及健康教育授课教师和35年级任课老师进行问卷调查。教师调查表见表1,35年级学生调查表见表2。各学样务必在10月19日前完成.,基 线 调 查 阶 段,盐业公司:负责对所抽取的学校附近的家庭主妇(1860岁)进行问卷调查,每个点至少抽10名居民,家庭主妇的调查表见表3。,IDD知识宣传阶段,盐业公司在各区教育局的协助下,负责将宣传画派送至全区各学校,并负责在碘盐销售点张贴宣传画;各学校负责本校宣传画的张贴(要求每个班级贴一张);

17、卫生部门负责当地居民聚居点张贴宣传画。(宣传画印刷由省级相关部门负责),_市_县_乡_村_小学年级_姓名_1、人体缺碘的最主要危害是什么?(只选一个答案)(1)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2)腹泻(拉肚子)(3)头痛(4)不知道 2预防缺碘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选一个答案)(1)吃肉(2)吃碘盐(3)吃蔬菜水果(4)吃药(5)不知道 3你是从哪里获得碘缺乏病知识的?(可选多个答案)(1)家长(2)学校(3)电视(4)广播(5)板报、宣传画(6)宣传单(7)报纸(8)同学、伙伴(9)其它_ 4你向父母讲过碘缺乏病知识吗?(1)讲过,内容:(2)没讲过 调查员_单位_调查日期_,学生碘缺乏病知识问卷,40

18、分,40分,20分,不统计,只供参考,教师碘缺乏病知识问卷,_市_县_乡_村_小学 姓名_ 1人体缺碘的最主要危害是什么?(只选一个答案)40分(1)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2)腹泻(拉肚子)(3)头痛(4)不知道 2预防缺碘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选一个答案)40分(1)吃肉(2)吃碘盐(3)吃蔬菜水果(4)吃药(5)不知道 3你是从哪里获得碘缺乏病知识的?(可选多个答案)(1)接受过培训(2)医生或防疫人员(3)电视(4)广播(5)宣传栏(6)宣传单(7)书刊、报纸(8)其它_ 4你向学生或亲友宣传过碘缺乏病知识吗?20分(1)宣传过,内容_(2)没宣传过 调查员_单位_调查日期_,家庭主妇碘缺

19、乏病知识问卷 _市_县_乡_村_年龄:_ 文化程度:_ 没上过学 2小学 3初中 4高中 5大学 6大学以上 职业:_ 1.农民(渔民、牧民)2工人 3服务业人员4科技人员(包括教师等)5机关干部 6医生 7家务 8其它_1人体缺碘的最主要危害是什么?(只选一个答案)50分(1)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2)腹泻(拉肚子)(3)头痛(4)不知道2预防缺碘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选一个答案)50分(1)吃肉(2)吃碘盐(3)吃蔬菜水果(4)吃药(5)不知道3你是从哪里获得碘缺乏病知识的?(可选多个答案)(1)孩子(2)医生(3)亲戚朋友(4)电视(5)广播(6)宣传栏(7)宣传单(8)报纸(9)商店(食

20、杂店)(10)学校(11)其它_4你们家通常在哪里买盐?(只选一个答案)(1)超市或商店(2)集贸市场(3)私人小店(4)流动盐商(包括以物易物)(5)亲戚、朋友送的(6)其它_ 5家中食用盐半定量检测结果(由调查员测定)(1)碘盐(2)非碘盐 调查员_单位_调查日期,第3和4题不统计得分,只供前后比对,碘盐鉴别活动,学生IDD健康教育,学校张贴宣传画,IDD知识讲座,学生带家庭食用盐到学校并统一由老师负责检测,老师必须将检测结果告诉学生家长,并由学生带回致家长的一封信给学生家长,学校IDD健康教育及碘盐鉴别活动,活动奖励措施,先进集体学校,食用碘盐积极分子,IDD知识,食碘盐的好处,如发现非

21、碘盐,要求学生督促其家长购买碘盐,开展碘盐鉴别活动课的具体步骤,(1)上课前由学生将家中食用盐用纸或塑料袋包一汤匙带到学校;(2)由授课老师先向学生提问有关碘缺乏病的知识和碘盐的用处等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讲解碘缺乏病的危害以及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3)让学生将带来的食盐放在课桌上摊平;(4)打开碘盐半定量检测试剂瓶,滴12滴检测试剂在盐的表面,变色的为碘盐,不变色的为非碘盐;(5)老师向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发放“给家长的信”(表4),由每位学生带回家,向家长讲解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食用碘盐是最好的防治措施,家长知晓签名后由学生交回老师;对检测为非碘盐的,由学校要求学生督促其家长购

22、买碘盐。,开展碘盐鉴别活动课的具体频率,龙岗区原则上每个学期开展2次,一年共4次;搞活动应结合学校实际,安排在健康教育课或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活动所需检测试剂和“给家长的信”由盐业公司免费提供。,资料汇总及上报,每次活动课后由授课老师填写“学生家庭食用盐检测统计表”(表5),交至学校校医处;各校医汇总全校的结果并填写“小学碘盐鉴别活动结果统计报表”(表6)后上报各区教育局,并同时抄送当地预防保健所(龙城街道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龙岗区街道防保所汇总该街道的结果填写“-街道碘盐鉴别活动结果统计报表”(表7)交该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区疾控中心填写“-区碘盐鉴别活动结果统计报表”(表8)”报各区

23、卫生局并同时报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汇总全市的结果(表9)上报市卫生、教育局及市盐业公司,同时抄送省相关部门。,活动效果的评估阶段,评估内容(开展碘盐鉴别活动6个月后)IDD知识的掌握情况碘盐食用情况碘盐销售情况评估对象(按基线调查的抽样方法)35年级学生各20名小学老师家庭主妇由各区CDC负责,各学校配合。,一般地区抽样后的(全县)样品量,IDD知识评估35年级学生数:20人X10间小学=200人小学老师:(至少)10人X10间小学=100人家庭主妇:(至少)10人X10个村=100人居民食用盐含碘量检测(至少)10户X10个村=100份,非碘盐问题地区抽样后的(乡镇)样品量,IDD知识评估

24、35年级学生数:20人X5间小学=100人小学老师:(至少)10人X5间小学=50人家庭主妇:10人X10个自然村=100人居民食用盐含碘量检测10户X10个自然村=100份,评先进和表彰(试行方案),表彰限定地区:32个非碘盐问题地区表彰频次:1次/年评选区域单位:先进集体:以乡镇为评选单位“碘缺乏病防治宣传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只评选和奖励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宣传积极分子”,碘缺乏病防治宣传积极分子评选方法,评选指标食用碘盐情况IDD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评选标准学生家庭食用碘盐率达到100%(4次检测均为碘盐)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考查分必须达到100分奖品:获奖者可颁发奖状1张和2包加碘盐奖品提供单

25、位:加碘盐由当地盐业公司 奖状由省卫生厅统一印制评奖责任单位:由县教育局组织和监督,具体评选由 各有关学校负责按标准执行。,碘缺乏病防治宣传先进集体评选方法,评选指标碘盐覆盖率老师、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人均年食用碘盐量评选标准碘盐覆盖率提高至90%以上,老师、学生和家庭主妇的IDD知识知晓率提高至90%(平均分95分)或以上人均年食用碘盐量提高至3.3kg/人以上先进集体名额: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进步奖3名,碘缺乏病防治宣传先进集体评选方法,奖励条件:一等奖和二等奖集体必须达到评选标准的前3名进步奖: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合格率必须达到90%或以上,碘盐覆盖率和人均年食用碘盐量可不一定达到评选标准,但碘盐覆盖率和碘盐销量增长率必须达到前3名。奖品:获奖乡镇(街道)可颁发奖状1张,该乡镇所有小学老师按2包/人奖励加碘盐一批奖品提供单位:加碘盐由当地盐业公司 奖状由省卫生厅统一印制评奖责任单位:由县教育局、卫生局和发改委组织进行评选,具体评选由县级疾控中心和盐业公司负责执行。,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