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莫国夫老师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568172 上传时间:2021-03-2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4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予树》莫国夫老师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给予树》莫国夫老师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给予树》莫国夫老师教学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给予树》莫国夫老师教学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给予树》莫国夫老师教学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予树》莫国夫老师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予树》莫国夫老师教学实录.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给予树莫国夫老师教学实录 给予树莫国夫老师教学实录1序曲:课前谈话师:现在于永正闪亮登场。(台下一片哗笑)三年级的同学,小朋友久等了。(师板书于永正)这是我的名字,小小的于永正,怎么称呼我呀?生:于老师。师:真有礼貌。你们是三年级几班的?生:(1)班。师:都是1班的,有没有混进来的?(众笑)于老师从老远的江苏过来。欢迎我吗?生:欢迎。师:谁说一句欢迎的话,代表大家说一句欢迎我的话?(无人发言)既然欢迎了就说一句欢迎的话,不举手我就着急了。(稍等片刻后)就一个举手的,两个,三个,太少了。如果不欢迎,于老师就要走了,bye-bye 。欢迎不欢迎?欢迎就说一句欢迎的话。(指名其中一个举手的学生说,学

2、生也是支支吾吾的,难于言表)教师面对无人发言的课堂,耐心地等待,积极启发,还不忘记调节气氛,缓和学生心里的紧张,可见定力非同一般。生:于老师,欢迎您。师:欢迎我什么呀?生:为我们上课。师:这句话连起来说。生:于老师,欢迎您为我们上课。(台下响起一片掌声)师:嗳,这句话好多了。要大胆,不要怕,不会就向别人学习。生:欢迎您,于老师,您为我们上课。师:她就这么倒一下,换了顺序,这就是创造哦!谁在欢迎前加一个词,怎么欢迎?加一个什么词,于老师听了更高兴,更激动?生:热烈欢迎于老师为我们上课。师:听见没有,热烈欢迎,欢迎的程度表达出来了。高兴不高兴?掌声送给他。(一片掌声)师:于老师从老远的江苏来的,这

3、句话再加个什么词,于老师听了最高兴?生:热烈欢迎于老师从江苏远道而来为我们上课。(台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老师与学生握手。)师:于老师的手是不是有力,有力表示什么?生:友好。师:表示感谢,对你的夸奖,对你的肯定。我看谁最有精神,坐得最端正。一、检查预习情况。师:告诉老师今天学哪篇课文?生:给予树。师:不要那么大声,像说话那么自然。再说。生:给予树。(一连读了几遍。)师:右手抬起来,跟老师写课题给予树。(生举起右手书空)齐读。师:(待学生读后)自然点,轻点。并带读两遍。看谁注意听,坐得最好。这篇课文预习了吧?那于老师检查一遍。看黑板,看于老师检查哪些词语(师板书,生看。)生:(齐读)并不宽裕。师

4、:这个词在那句话里?谁能记得?生:可是家里并不宽裕。师:真棒,一字不差,可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并不宽裕”是什么意思?生:他们家并不有钱。师:并不有钱,生活不富裕。这是你的理解,理解得不错,但是书上怎么写的?谁能记得?生: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100美元,可是要五个孩子分享。师:攒了多少? 生:一百美元。(师板书)师:每人得到多少? 生:每人只能得到二十美元。(师随手板书二十美元)师:你预习得非常棒,请坐。小朋友请看黑板,好多词语不要,查词典,只要认真读书,就能理解了。书上说她家里并不宽裕生活一般,不太富裕,但是怎么不富裕了呢?这位妈妈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分给五个孩子,每人只得到

5、二十美元,这就叫我家里并不宽裕。如何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于老师的教学中便可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真理所在了。单独一个“并不宽裕”,教师引领学生以文解词,不言而喻,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对这个词的理解,更多的是在今后的读书过程中学习乃至学会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师:再检查一个,看黑板,看谁看得清楚。板书“如愿以偿”,(让学生读,纠正“如”字的读音,)指名多个学生读,这个词在书中哪个地方,有谁能记住?教师工整美观的粉笔字,写字时的认真态度,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于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哪!生: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师: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

6、笑脸。告诉老师“如愿以偿”是什么意思?生:愿意。师:看到一个“愿”就说愿意,为什么不说愿望呢?生:愿望已经“尝”(偿)试了。师:“尝试”了是这个“偿”吗?愿望怎么样了? 生:愿望实现了。师:愿望实现了,她的要求达到了,她的愿望实现了,叫“如愿以偿”。再仔细考虑一下,小女孩有一个什么愿望,她的愿望是怎样实现的?生:有一个小女孩把自己的愿望写在卡片里,她想得到布娃娃。师:往下说,很好,她的愿望怎么实现的?谁帮助她的?生:在金吉娅的帮助下,她得到了布娃娃,她的愿望实现了。师:嗯,终于说完了,对你来说,是很不容易的。你看,他坚持到底,在于老师的帮助下,把话说完了。谁站起来再说一说,不要老师的帮助。课文

7、中,谁有什么愿望,她的愿望是怎么实现的?生:有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她想得到一个穿着裙子的布娃娃,金吉娅,她的妈妈给她了二十美元,本来是想让她买一些礼物的。可是她看到卡片,她就给小女孩买了一个布娃娃,小女孩的愿望实现了。师:就这样说的,谁能再说一遍,用三句话说,谁有什么愿望,这个愿望在谁的帮助下实现的?生:有一个小女孩,把她的愿望写到卡片上,她的愿望是得到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金吉娅看到了那张卡片,就买了一个洋娃娃放在卡片旁边,一起送到援助中心的礼品区,一个小女孩的愿望就实现了。师:嗯,真好。听清楚没有,刚才于老师说了好多词语,它的意思就在课文里边,“如愿以偿”的意思在这篇课文里,就是说:一个小女

8、孩想要得到她的布娃娃,金吉娅用二十美元给她买了布娃娃,她的愿望实现了,就叫“如愿以偿”。所以,小朋友要好好读书,当你把这个词语的意思说出来以后,就说明你书读懂了,就说明这个词语你理解了。二、读好课文。师:预习的不错,下面,于老师想知道课文读了几遍? 生:五遍。师:有多读的吧?没有,那么听话。谁站起来把课文第一段读给同学听?(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当学生读完第一段时,着重指导读问句: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这个学生连读了三遍。)师:谁接着往下读?(一名学生接着读第二自然段)师:读得比较流畅。谁接着往下读?(生接着读)师:(在学生读第四自然段后)我听了替你着急,上气不接下气,好像有人追赶你似

9、的,读得很正确,语气要自然些。(读第四段时,及时纠错,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读好“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这一句,并带读,直到学生读对读好为止。)在学生轮读课文时,教师及时评价,适时指导,对于学生不易读对的地方采用带读,让学生练读等多种方式,直到学生能够读对为止。这一环节,虽然花时较长,但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于老师的真爱所在,善待每个孩子,给孩子一个成功的机会。师:齐读最后一段。(学生读完后,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用耳听,眼睛看到书。范读完毕,全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听完教师的朗读,似淙淙流水,在心底流淌,那么真切,那么自然,如果不是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又如何能读得如此扣人心弦呢?师:

10、读书要像说话那么自然,眼睛要看准,不要着急。当你听于老师读金吉娅说的话的时候,你听没听出来金吉娅这个小女孩怎么样?生1:她很善良。生2:她很伤心。生3:她很有爱心。师:是的,当你把课文读好的时候,一切都在朗读之中,不用讲了,听老师这么一读,就感觉金吉娅太懂事了,太有爱心了,太仁爱了,太同情人了。你看,一看到这张卡片,她要求不高,只要得到一个布娃娃,但是买不起,金吉娅就毫不犹豫地给她买了布娃娃。但是她没有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没买些像样的礼物,只买了棒棒糖,害怕不害怕?怎么对妈妈说呢?小朋友,好好体会她的心情,请你们像于老师那样好好地读读一遍课文,先想想于老师怎么读的,你就怎么练,好吗?个人练个人

11、的。(学生练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侧耳倾听,课堂上书声琅琅。)(一段时间后,师带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师:读得比较好。带读最后一自然段,读第一句话后强调:听于老师的语气,看于老师的表情,要学好。三、小练笔。师:小朋友,想一想,这个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她心里一定很感激金吉娅,感谢她。书上有道题:请你替小女孩对金吉娅写一句感谢的话。看清要求了吗?她一定会感激的,多好的小女孩呀,在圣诞节给她送布娃娃,她如愿以偿了,多高兴呀,多激动呀!因此我请小朋友看这,(指着大屏幕)请你替小女孩给金吉娅写一封信。开头和署名我已经写好了,你们抄抄就是了。你们写当中感谢的话。看这,这个得到布娃娃的小女

12、孩第一句话该写什么?生:谢谢你,金吉娅,要不是你,我就得不到穿着裙子的布娃娃了。师:你说得真好,前头再加一句话,第一句话要告诉金吉娅:你送我的礼物对我你是不是高兴,你是不是感动,你送我的礼物收到了。第一句话告诉金吉娅,你送我的礼物收到了,再说她的话,在这封信里注意这四句一定要记住。1、并不宽裕。2、一百美元,五个孩子,二十美元,四份礼物,8岁。为什么作者一定要把这些数字交代得那么清楚,为什么一定要告诉我们金吉娅才8岁?当你在写信的时候,把这些词用上去,就可以体会到作者为什么要写得那么具体了。(手指着如愿以偿)这个词,如果能用上,最好,用不上就不要用。谁要用上了,用得恰当,我给他加分,表扬他。有

13、点难度,可用可不用,但是“并不宽裕,一百美元,五个孩子,二十美元,四份礼物,8岁”必须用上,怎么用上去呢?动动脑筋。金吉娅,你送给我的礼物我收到了,我非常高兴。下面靠你们了,看谁把这些词语用上去。只要动脑筋,都会用的。想好没有?拿出本子和笔,开头对着照抄,第一行顶格写 “金吉娅:”另起一行写你们的话。写完后,看这(手指着大屏幕)“一个想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于圣诞节”。师:看谁能把黑板上的词都用上去,看谁写得又快又好,不会写的字写拼音。于老师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小练笔设计成了写信,并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既让学生初步感知了书信的格式,又让学生懂得了如何按要求去写作,可谓是一举两得。(生开始写信,师巡视指

14、导,强调写字姿势,头正,身直。)师:(一段时间后)刚才有三个小朋友,我在他的信上打了五角星,(指名上台)看他们谁写得好,谁写得符合老师的要求。生1:(上台念自己的信)金吉娅姐姐:你买的礼物我已经收到了。我知道你家里并不宽裕,而且每人只有二十美元,你本来是要买礼物的,而你却给我买了一个洋娃娃。要不是你,我就得不到这个惹人喜爱的洋娃娃了。所以我要谢谢你给我买了一个洋娃娃。一个想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于圣诞节。师:嗯,比较通顺,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之情,字写得比较工整,但是黑板上词语没用完。你听听其他同学怎么写的。生2:金吉娅:你买的洋娃娃我收到了。要不是你,我不能得到洋娃娃。虽然你妈妈只攒了一百美元,家里

15、有五个孩子,每人只能得到二十美元,你的哥哥姐姐都买了四个礼物,你只买了一些棒棒糖。你只有8岁,却用二十美元给我买了布娃娃,我非常感谢你。一个想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于圣诞节。师:她用的词语比较多,但是“一百美元”没用上。有了吗?有了,于老师刚才没听好。她的信符合要求。生:金吉娅:谢谢你。你家并不宽裕,你妈妈只有一百美元,可是要分给你们五个孩子,每人二十美元,并要求你们每人买4份礼物。可是你8岁就用你妈妈给你的钱买了一个布娃娃给我,你多么善良,多么有同情心。我长大以后要向你学习。一个想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于圣诞节。师:她写得更好一些,但是“如愿以偿”用上了吗?生:金吉娅:你送我的礼物我收到了,谢谢你。

16、我知道你家并不宽裕,你妈妈只攒了一百美元,却由五个孩子来分享,每个孩子只有二十美元,还要准备四份礼物,而你却用那些钱给我买了一个洋娃娃。别看你只有8岁,却懂得关心别人,你真是爱的天使。如果没有你,我怎么能如愿以偿呢?祝你圣诞节快乐!一个想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于圣诞节。(顿时,掌声如雷)师:这是一封非常好的信,可是她读得不好,上气不接下气。(师重新朗读了这封信)师:于老师希望小朋友第一要好好练习朗读,第二一定要好好练习写作文。多读书,写好文是于老师对你们的希望,今后要像那个小朋友一样,她写得真的很快,而且也比较通顺,老师的要求她都达到了。当你用上8岁,用上这些词语的时候,你可以体会到金吉娅真的是非

17、常了不起,虽然她只有8岁,虽然她只分得二十美元,但是她却毫不犹豫地把爱心献给了一个陌生的小女孩。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当你听了她的信以后,你就懂了,真的不容易。如果她家很宽裕,一个人分得一百美元,拿出十来美元买布娃娃,好像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她只有二十美元。下课。在匆匆的十几分钟里,学生能够写出如此精彩的语言,不能不说是老师这位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了作用。(当老师喊下课时,学生似乎意犹未尽,久久不肯离开。)感受听完于老师执教给予树一文的录音,一种朴实而生动的真、善、美留于心间。对于课文的理解,在于老师的课堂中,除了读,还是读,读出了对词语的理解,读出了对课文的感受,读出了学生自己的情感。语文教学唯

18、有简单才是真呀!整堂课,无论是教师漂亮的板书,还是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以及对学生轻柔呵护的话语,不厌其烦地细心指导,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感慨和自我的反思。正如于老自己所言:心中藏着爱意和善意,有着民主和尊重,它一定会自然地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一种令人陶醉的教学艺术。采芹人的话这个班的学生整体水平是不尽如意的,于老师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有的老师在借班上课时总是抱怨说“这个班的孩子怎样怎样”,听了这节课应该会新的启发。于老师是真正的“大师”!给予树莫国夫老师教学实录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

19、下文理解“给予、担心、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2.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获得美的精神享受。3.学习抓住人物心理的变化来体会人物形象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美好的情境1.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学生激qing回忆春节欢快的生活)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过春节,西方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非常喜欢过节,不过她们不是过春节,是过圣诞节。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欢乐的节日。想不想看看他们怎样过圣诞节?(播放西方圣诞节欢乐的情境,教师和着音乐与画面简介圣诞节),在这欢乐的节日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有一位作家把其中的一件事情写

20、成了一篇优美的*,想不想阅读这篇*?(生齐喊 “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板书:给予树)2.质疑课题:这个课题好特别啊。谁能把它读好?(指名读课题,正音“给(j)”,让学生简单地说说对“给予”一词的理解)请同学们再用心地读一读这个课题,想一想,读了这个课题以后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归纳出两大问题:(1)为什么以“给予树”为课题?(2)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好吗?点评:从儿童生活入手,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乐趣,回味生活的快乐,感受节日的美,从而使学生身心获得愉悦,在愉悦中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习的兴趣;并带着美的心情对课题进行质疑,引发

21、探究的欲望。在个性化建构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梳理,凸显共性的认识,整合出有价值的、统领全课的问题,搭建出新的探究平台,使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二、初读,感知美的语言1.学习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你能解决刚才所提的问题吗?2.读后交流。(1)指名学生读书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要求不但要读正确而且要读出感情;(2)指名学生读课文重点段落,要求读正确、流利;(3)通过与课文对话,让学生说说体会到了什么。点评:不仅仅引导学生“口诵”,更要求学生“心维”,带着问题、明确要求去读书,“字字入目,句句铭心”。通过自读,对“给予树”获得整体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给

22、予树”的含义。同时根据中年级段的特点,引导学生借助对词语的认识进一步夯实基础,积淀语言。对词语的认读,不仅仅要求读正确,更引导学生在读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感受语言所蕴含的美。三、深读,交流美的情感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用心地去发现妈妈心情有什么变化,画出有关词句。1.学生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相关词句上做上记号。2.小组交流阅读心得,尝试小组合作学习。3.全班交流妈妈心情的变化,用上“先接着最后”等关联词语。(担心生气激动)点评:学生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与主人公进行情感交流,从整体上感受文本情感的变化线索,体验妈妈心情变化的过程,初步感知妈妈美的情感。在自主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

23、升学习的整体效益。整个活动以学生的学、思为重点,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师适时为学生的合作提供材料,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的情思,理清文本情感变化的线索,孕育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团结互助的品质,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力。四、品读,感悟美的心情(一)品读“担心”,感悟忧中之美妈妈担心什么?1.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2.抓住“并不、积攒、却要、分享、怎么可能”等词语理解妈妈的担心,重点体会“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这句话所蕴含的情意。3.从妈妈的担心中,你体会到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是啊,人们常说母爱在下雨时是雨伞,在跌倒时是拐杖,那么在圣诞节时却是担心,谁能把这“担心”读好

24、?4.指导朗读,体会爱意。点评:学生紧紧抓住“担心”一词,品读课文的重点词句,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心灵的美好,用美好的亲情去感受亲情的美丽,用对母亲的爱去感受母亲对子女的爱,从而真切地感受到“担心”一词所折射出的仁慈、关爱、奉献等美丽的品质,使词句段篇都诠释出人类的文化精神,流淌出滋润生命的情感之水。(二)品读“生气”,感悟矛盾之美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们拿到二十美元,就分头去采购圣诞礼物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孩子们该回家了,在回家的途中孩子们的表现怎样?1.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抓住“兴高采烈”一词,体会手足之情。2.引读: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如果你是她的哥哥或姐姐,你

25、能告诉我们她为什么沉默不语吗?3.看到金吉娅沉默不语,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想?妈妈生气了,如果你就是金吉娅,你如何向妈妈解释呢?4.学生反复朗读第四自然段,尝试解释,体会金吉娅的内心世界。5.播放音乐,师生角色表演,情景对话。(1)抓住“一回到家、立即”等词语,教师扮出生气的样子说道:“金吉娅,你过来一下,再不过来,我可要生气了,告诉妈妈,你的二十美元买了什么?”(与学生面对面而坐,进行对话。)(2)抓住“难过”一词,引导学生体会金吉娅的内心世界,并通过与老师的对话表达出来。(3)在师生个别对话的过程中,引导全班学生参与,整体互动,随机提问。如,从金吉娅的话语中你听懂了什么?(善良、仁爱、同

26、情别人、关心家人)她难过什么?(没给妈妈、哥哥、姐姐买像样的礼物)金吉娅你在拿卡片时是怎么想的(教师出示一张卡片渲染气氛)?看到卡片上写着19美元50 美分,你决定买吗?你知道这19美元50美分意味着什么?(陌生女孩得到了洋娃娃,得到了金吉娅的爱,金吉娅放弃了给家人买精美的圣诞礼物的机会,被家人责怪)是啊,给予就是这样,在获得的同时,还意味着放弃呀,这实在令金吉娅为难,谁能用自己的朗读,表达出金吉娅的这种内心感受?6.指导朗读,体会金吉娅的内心世界。7.深化“给予”内涵:金吉娅虽然放弃了给家人买漂亮礼物的机会,然而她却得到了(小女孩的感谢、美好的心灵、妈妈的拥抱,还有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友

27、谊)是啊,给予不仅仅是放弃,也不仅仅是得到,给予更是(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友谊)点评:教学的着眼点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抓住表现人物矛盾心情的关键词语,步步深入,由感性的认识走向理性的体验,从不同角度体验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建构教材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并通过角色表演与文本、作者展开精神、情感、生命的对话,在对话中增添新的信息,在对话中内化语言,加深情感,赋予“给予”一词新的生命。(三)品读“激动”,感悟梦圆之美听了金吉娅的话,妈妈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能代妈妈说吗?1.学生自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自己练说妈妈激动的话语。2.全班交流,在交

28、流中抓住“如愿以偿”一词,深层探究陌生女孩、金吉娅、妈妈三人的内心世界:如果你是那个陌生女孩,当你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洋娃娃时,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也会像金吉娅一样仁爱、同情、体贴别人,回报社会对自己的爱,关心天下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如果你是金吉娅,当你看到陌生女孩时,你又会怎么想?(使别人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小女孩得到了洋娃娃,我帮助别人的心愿也就实现了)如果你是妈妈,当你看到这一切,你又会怎么想?(自己的孩子已懂得关爱他人,有一颗仁爱、同情、体贴别人的心,这正是妈妈的心愿)3.指导感情朗读。点评:学生紧紧抓住“如愿以偿”一词,在感悟语意的基础上,“寻言以明象”。即,以读见悟

29、,展开想像,进入语境,领悟文情,理解教材内涵之美,与教材进行生命对话,在对话中还原人性之美,感受使别人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的道理,进一步丰厚文化与精神底蕴。五、拓展,升华美的意蕴1.升华“给予树”的形象:刚上课时,有同学提问这是一棵怎样的树,课文学到这儿,在你的心目中,你认为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希望、同情、快乐、爱心、友谊、美满、体贴、高兴、热心、愿望)2.走进现实生活:(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随机画出一棵圣诞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陌生女孩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当你看到或听到他们的情况后,你愿意将自己的爱心献给他们吗?(教师发放爱心卡)3.播放音乐,学生将自己的爱心写在小卡片上,并进行交流:这样一

30、棵美丽的“给予树”,应该把它种在哪里呢?(种在每个人的心里)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给予树”,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一定会充满(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友谊)总评马克思说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美代代相传。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其审美价值不仅仅在语言上,更在精神上,美的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课应成为孩子“精神的天堂”。这篇教学设计,以“情”为纽带,以“美”为目标,以“思”为核心,着眼于学生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通过鲜活的学,灵动地进入文本角色,借助多种生活情境的创设,再现文本情境,把握文本主人公的形象。做到以文启人,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努力让孩子通过这篇

31、课文的学习,展现语言的美,还原人性的美,享受生命的美。尤其是课堂结尾,借助对“给予树”形象的丰满,进一步丰富爱的内涵,使每个学生都明白“给予树”本身就是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我们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参天大树,并为自己的心灵修筑一座符合自己的梦想、适合自己的精神生活的理想家园,一片葱茏的净土美的精神殿堂。板书设计:给予树莫国夫老师教学实录3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3.读课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32、。4.积累语言,练习写话。教学重难点:通过妈妈的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圣诞节图)问:这是什么节日?你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师:你还了解什么关于圣诞节?生:在每年的12月24日师:老师发现一提起过节你们就特别开心。今天我们就上一课关于圣诞节的。希望能给你们带来快乐。2、板书课题:31给予树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生字新词。)2、扫除字词障碍。(1)、指名读,全班读,开火车读。(2)、(出示:援)重点指导援的写法以及援助中心的意

33、思。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都写到了谁?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2、全班交流,教师并板书:金吉娅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学习第三自然段:1、划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课件出示:只有八岁的小女儿沉默不语。“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从沉默不语可以看出金吉娅这时心情怎么样?2、金吉娅这么难过,而哥哥姐姐们表现得怎么样?能找出句子读一读吗?3、(读相应句子: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问:兴高采烈什么意思?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学习第四自然段:1、为什么金吉娅沉默不语?她为什么要给小女孩买洋洋?(出示相应句子: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

34、女孩却什么都没有。)(1)“什么都”说明什么?(2)想想她没有什么?(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2、拓展训练: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在圣诞节前夕什么都没有。如果你就是金吉娅,你来到这棵挂满心愿卡的树前,你会想些什么?3、总结金吉娅的品质。(板书:善良仁爱)学习第五自然段1、听,圣诞的钟声敲响了,给予树下有个八岁的小女孩。我现在就是金吉娅的妈妈,我生气过。可是,我现在要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你们还是她的兄弟姐妹。你们会怎样?2、课件出示“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地笑脸”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4、八岁的金吉娅善良,深深地打动我们。收了洋娃

35、娃的小女孩会怎么说?5、小女孩愿望实现了,请同学们替小女孩几句感谢的话。五、布置作业:1、自己动手制作一份贺卡送给你最爱的人。教学反思上完课,自我感觉挺顺利的。这节课能完成教学目标,但有些细节地方还做得不够好。课后,老师们也肯定了这课的优点,指出了不足之处。一、突出了重点、难点,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给予树这篇课文以“爱”为线索,突出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抓住“爱”进行教学。在*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过重点语句表现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利用感悟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同时,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36、二、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注重读写结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没有很花俏的东西。我重视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朗读、讨论、交流,并把字词教学渗透于教学的各环节中。如在理解课文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理解“如愿以偿”的意思,并教会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又如在本课的导入环节,我也是以对“沉默不语”的理解来引入新课的。在读到“一个陌生小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你能为陌生小女孩写几句感激的话吗?指导学生动笔写一写。这是把读写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结果,很多学生一下子就写了四五句话来,既写了对金吉娅的感激

37、,又写出了对金吉娅的赞扬。如陈瑾是这样写的:“金吉娅,你送给我的洋娃娃,我已经收到了。我多么感激你呀!我会好好照顾它,像它的妈妈一样。金吉娅,你真是个善良的小女孩!”从学生的话语中,可以充分看出,他们已完全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了。三、亦师亦友,师生共同构筑生活化课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老师不再是背着手在课堂上踱步,远远地观望,而是做为本次活动的参与者,参与其中,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就像朋友一样,可亲可爱,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如*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指导朗读的部分。在指导学生地有感情地朗读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话时,我以请教的姿态让学生教我应当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

38、读。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不仅积极思考怎样才能读出感情,还乐于示范。四、恰当的评价语,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上课时,我们老师都会犯一个通病,就是自觉不自觉地要去重复学生的答案。有时是不知道怎么含接,有时是怕其他学生听不清楚。其实,老师听同学回答问题,关键要对他的答案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问题在哪里,该怎么样改正。有时是回答不完整的要帮他表达清楚;有时是不正确的要引导学生给予纠正;有时是要对其看法进行肯定,表示赞赏。这样,学生的认识、表达等才能得到提高。在这节课中,我就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我认真听他们的发言,对不同的回答我都尽量使用不同的评价语言。如:让学生说说“

39、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时,有学生回答:“沉默不语的意思就是说低下头不说话。”我便肯定地说:“你回答得真精炼。”另一个学生接着说:“老师,我认为沉默不语的意思是说因不高兴或心里有事而不说话。”时,我高兴地告诉全体学生:“原来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这一节课上都能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好吗?”这就无形中在对学生进行一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渗透。上完这节课,我的感受就是要上好一节课不容易。课前老师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学生方面,要考虑得很细。因为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老师是不知道的。但是我们老师事先可以估计,列出几种可能,制订几种应变的方案,这样在课堂上我们才能应

40、对自如,从容不迫。例如,我班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理解完全失误的现象,有时是你如何也想象不出的低级的错误。所以在备课时,我就充分考虑了当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时,自己该如何引导。因此,在现场教学中,当学生真的又再现这样的现象时,我才能做到不急不燥,沉着地引导学生从另一个正确的方向去理解课文内容。给予树莫国夫老师教学实录4教学理念课程中蕴涵的美好人性,只有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源泉和动力,才能让语文教学浸润人文的色彩,负载精神的使命,流溢生命的动感,让语文成为人性的语文。在给予树这一课的教学中,紧扣四个“只”引发孩子探究的欲望,实现心灵的交流,触摸人间的真情。教学目标1、以点带面,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金

41、吉娅那一颗金子般的心灵。2、培养孩子关爱他人的情感。片段一“只”,简单却不简单师:看老师写一个很简单的字“只”,能用这个字说一句话吗?生:我妈妈只有一个孩子,就是我。师:这个只用在这句话中告诉别人什么?生:我妈妈生的孩子不多。生:师:我们能透过一个简单的“只”,读懂它背后的意思。(出示课文中的4个句子)1、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2、 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3、透过口袋,我发现,他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4、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师:说说你读了这四句话的发现。生:我发现这四句话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字“只”。师:你有一双慧眼。(老师用红笔点出这四个字)师

42、:看这四字你的脑海里会冒出什么问题?生:为什么妈妈只攒了一百美元?为什么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为什么她只买了棒棒糖?为什么她的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师:是的,同学们,在学习中多问个为什么,这样才能不断地进步。有了问题怎么办?生:解决问题。师:怎么解决?生:认真读书。师:是啊,潜心读书,才能把书读懂。(*中往往有一些让我们看似简单的字眼,读来却意味深长,从“只”字切入,搭建一个平台,引领孩子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让孩子在问题中开始读书)片段二物,普通却不普通(生自由朗读课文,交流体会)生:我读懂了为什么金吉娅的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因为她给一个小女孩买了布娃娃。(板书布娃娃)生:我读懂了妈妈为什么只攒了

43、100美元,因为她的家里并不富裕。师:是的,她是一位单亲妈妈,一个人拉扯着四个孩子,平时的生活就很拮据,所以他只给每个孩子攒了20美元。(板书20美元)(读第一句)生:我读懂了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因为他只买了便宜的棒棒糖,怕妈妈责备她,怕妈妈生气,说她不懂事。(板书棒棒糖)生:她为没能给兄弟姐妹送出一份像样的礼物而难过。师:带着这一份难过与不安的心情读2、3、4句。(孩子潜心读书后,交流读书的感受,并带着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妈妈为什么只送给孩子20美元,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初步理解这礼物背后承载着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和小女孩一段不寻常的心理历程。)片段三情,寻常却不寻常师:是的,仅仅一个“只”字

44、让我们读懂了金吉娅的家庭并不富裕,读懂了金吉娅矛盾的心理。*不是无情物啊!妈妈送给孩子的只是这20美元吗?金吉娅送给兄弟姐妹的只是50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吗?为什么她要用仅有的钱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买布娃娃呢?师:你问问她为什么?生:金吉娅,你为什么把布娃娃送给一个陌生的女孩?生:读金吉娅说的话。师:金吉娅,你心里在想什么啊?生:那个小女孩真可怜,什么也没有。师:这个小女孩,她可能是生:一个孤儿。师:没有生:父母的关爱,得不到亲人的温暖师:她可能是一位生:双目失明的女孩。师:看不见生: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生:看不见春天的花儿开放。生:看不见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师:她可能是生:一个聋哑人。师:她听

45、不到师: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在圣诞节她只想要她一直盼望的布娃娃。她的愿望触动了年仅8岁的金吉娅的心。带上我们的感受再读金吉娅说的话。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为金吉娅有一颗生:善良的心。生:仁爱之心。生:同情心。生:体贴的心。师:是啊,因为金吉娅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才能感受到那个可怜的小女孩的那一颗孤独的、无助的、需要关爱的心。师:我们把金吉娅的这一颗心送到句子中,把她对小女孩的这一份爱融入到她说的话中。再读金吉娅说的话。(配乐朗读)师:同学们,现在你还认为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只是一个漂亮的布娃娃吗?生:是一份善良,一份关爱,一份同情师:是的,是对陌生女孩的一份无私的爱。(板书无私的爱)师:你还认为金吉娅送给姐姐哥哥的只是那50 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吗?妈妈送给孩子的只是那20 美元吗?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这四句话。(前面出示的4个句子)生:她送给哥哥姐姐的是一份爱,一份祝福。生:妈妈送给孩子的也是一份爱。师:你从哪个词中读到的。生:从妈妈担心的眼神中读到的。师:是啊,因为我们心中也拥有一份善良,拥有一份爱,我们才能读懂那伟大的母爱,才能感受到那手足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