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系针状焦》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修订稿).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86253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系针状焦》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修订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煤系针状焦》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修订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煤系针状焦》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修订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煤系针状焦》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修订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煤系针状焦》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修订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系针状焦》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修订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系针状焦》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修订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系针状焦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本项目是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综合国标委发202239号文“关于下达2022年第三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先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下达的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221174-T-469,项目名称为“煤系针状焦”。本项目是修订项目,代替GB/T32158-2015。主要起草单位:鞍山开炭热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计划完成时间为2024年4月。2、主要工作过程起草(草案、调研)阶段:计划下达后,2022年12月13日全国钢标委炭素分委员会组织各起草单位成立了起草工作组,由鞍山中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组长单位

2、(或鞍山中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负责主要起草工作。工作组对国内外针状焦产品和技术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同时广泛搜集相关标准和国内外技术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资料查证工作,结合实际应用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编制出煤系针状焦标准修订版草案初稿。经工作组及有关专家研讨后,对标准草案初稿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于2023年6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等相关附件,报全国钢标委炭素分委员会秘书处。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本标准由鞍山开炭热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共同起草。主要成员:阮宏伟、蔡闯、于银萍、马婵、王晓远。所

3、做的工作:于银萍任工作组组长,主持全面协调工作,负责对各阶段标准的审核;马婵为本标准主要执笔人,负责本标准的具体起草与编制;阮宏伟、蔡闯、于银萍负责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及资料查证,对产品生产工艺、性能和使用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于银萍负责对国内外产品和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马婵负责对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进行归纳、整理。二、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遵循“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自主制定、适时推出、及时修订、不断完善”的原则,注重标准修订与技术创新、试验验证、产业推进、应用推广相结合,本着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标准的目标、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和规

4、范性的原则来进行本标准的修订工作。未采用国际标准的修订的标准: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主要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编写。在确定本标准主要技术指标时,综合考虑生产企业的能力和用户的利益,寻求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充分体现了标准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三、主要内容说明1、标准主要内容原标准内容修订内容修订理由2规范性引用文件删除了GB/T19227煤中氮的测定方法,改为改成GB/T37588碳素材料氮含量的测定杜马斯燃烧法。4.3中也做了对应的修改。原方法中,经过高温煨烧处理过的针状焦存在消化不完全现象,对人员的操作经验要求较高,耗时较长,修改后的方

5、法时间短、重复性好。增加了YB/T4823-2020石墨电极接头用煤系针状焦3.1中,表1技术指标引用了YB/T4823-2020石墨电极接头用煤系针状焦技术指标增加了YB/T6049-2022针状焦耐压强度指数测定方法3.1中,表1技术指标引用了YB了6049-2022针状焦耐压强度指数测定方法技术指标增加了YB/TXXXX-XX针状焦真密度的测定煤油置换法真密度的测定按GB/T24203或真密度的测定煤油置换法附录A规定进行;规定真密度的测定煤油置换法为仲裁法。(附录A转成行业标准,标准号待定)3技术要求3.1煤系针状焦技术指标,原一级细分为JT一级与一级,二级细分为JT二级与二级满足客户

6、多元化的需求,分级控制成产成本,优化产品性能3.1增加耐压强度指标增加评价方法,以便从不同方面评价产品性能3.1中热膨胀系数进行了调整,一级指标由L3调整为L2,二级指标由L5调整为1.4行业内产品的热膨胀性能技术指标不断优化,调整指标以适应行业更好的发展3.1中增加了粒度组成技术要求满足业内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用户的需求4试验方法4.1真密度的测定按GB/T24203或真密度的测定煤油置换法附录A规定进行;规定真密度的测定煤油置换法为仲裁法。附录A转成行业标准,标准号待定2、主要技术差异本标准与GB/T32158-2015煤系针状焦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表1技术指标引用了YB/T4823

7、-2020石墨电极接头用煤系针状焦技术指标;(2)表1原来一级、二级CTE指标分别调整为1.2和1.4;(3)表1增加耐压强度指标;(4)表1增加粒度组成指标(5)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删除了GB/T19227煤中氮的测定方法、改成GB/T37588碳素材料氮含量的测定杜马斯燃烧法。4.3中也做了对应的修改。四、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本标准是在GB/T32158-2015煤系针状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煤系针状焦生产和使用经验而修订完成的。工作组通过针状焦生产企业的出厂检验和在线检验,以及用户的入厂检验和使用经验,进行了广泛调研,并对国内外主流针状焦产品(包括美国康菲、日本三菱、日本新日化、英国康菲

8、、鞍山中特、山东益大、山东京阳、宝钢、唐山东日等产品)进行了分析检测。在上诉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初稿。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本标准不涉及专利问题。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重要)1起草单位简介(简写)鞍山开炭热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现更名为鞍山中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辽宁省鞍山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始建于2008年,前身系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下属的重点生产企业,2013年7月19日注册成立,注册资金3.39237亿元。公司系国内首家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4万吨煤系针状焦生产企业,是国内煤系针状焦生产龙头企业,产品为煤系针状焦,副产品包

9、括中间相焦、中温沥青、蕙油偏分和洗油怖分等。生产技术国内领先、产品打破了国际市场上少数国家垄断的局面,填补了国内高端煤系针状焦的空白,首次完成接头用煤系针状焦的定制生产。起草GB/T32158-2015煤系针状焦、YB/T4822-2020煤系针状焦中间相焦、YB/T4823-2020石墨电极接头用煤系针状焦等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013年公司成立至今申请国家专利及知识产权总计29项,获批25项。2行业背景及其他相关企业简介(简写)我国针状焦的研发和生产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初,针状焦的制备技术研究被列为国家“65科技攻关计划”。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针状焦技术,但因

10、为技术、规模和成本等原因始终未能实现针状焦规模化工业生产。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针状焦逐步打破美日等国的垄断。2006年,山西宏特煤化工公司5万吨/年煤系针状焦成功投产。2009年,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4万/年煤系针状焦项目开车。近几年我国针状焦行业产能产量持续增长,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但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进口依赖程度依然较高。从国内市场上来看,主要的品牌主要包括日本、美国以及国内的众多企业,三菱化学、新日铁、KOA、COnoCo等都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截止到2022年2月,国内己建成的生产企业方面主要包括宝泰隆、方大炭素、宝武炭材、宝瞬科技、鞍钢化学、枣庄振兴、旭阳金州、唐山东、河南

11、开炭、宁夏百川、山西宏特等企业。2020年,我国针状焦总产能177万吨,产量约51.7万吨。需求量61.86万吨,产品消费仍严重依赖进口。截止2021年,中国针状焦总产能己达到218万吨,较2020年增加41万吨,增幅16.57%。从产能结构看,2021年煤系针状焦产能为100万吨,较2020年增加20万吨。我国针状焦研发在技术上有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煤系针状焦产品已经批量投放市场,并用其成功生产出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在国内大型电弧炉使用效果良好,但是还存在着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还不能完全满足UHP石墨电极生产的需求。电炉炼钢向大型化、超高功率发展,针状焦生产需要迅速提升质量,才能真正完

12、全实现针状焦国产化。3标准化对象相关情况(产品特点、主要产地、应用领域、相关工艺、)本标准于2015年首次发布,2023年进行了修订,本次是第1次修订。通过修订,充分纳入和反映了当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技术成果,解决标龄老化问题,保证标准的时效性,为煤系针状焦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指导和规范煤系针状焦生产和验收提供了依据,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技术性能、安全可靠性及环保性能。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促进技术创新,增强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同时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创造条件,对规范市场竞争,引导市场良性发展,加快我国煤系针状焦技术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六、与国际、国外对比情况本标准没有采用国际标准。本标准修订过程中未查到同类国际、国外标准。本标准修订过程中广泛测试了国内外的样品。本标准水平为国际先进水平。七、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本标准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协调一致。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建议本标准的性质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一般情况下,建议本标准批准发布即实施。十一、废止或代替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本标准实施时,代替GB/T32158-2015。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煤系针状焦国家标准编制工作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