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社生学习习惯培养目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88173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社生学习习惯培养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品社生学习习惯培养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品社生学习习惯培养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品社生学习习惯培养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品社生学习习惯培养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品社生学习习惯培养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社生学习习惯培养目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品社生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品德与社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往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教育就是培养各种良好习惯。”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威廉詹姆士说过:“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为了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终生发展负责,因此,我们教师要通过广泛学习,加大舆论宣传,制造浓厚的氛围,让师生及家长、社会充分认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

2、必要性。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教育学生。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种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又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本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标为准绳,结合本学科的知识结构,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教育要作到“教”与“导”相结合,全面推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充分发挥品社(生)学科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上的重要作用,我们结合学科特点,制定本学科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案如下:一、培养原则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立足

3、教育,重在指导,落到细节,贵在坚持,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学习习惯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且要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要落实在教育环境上、课堂教学上、课外活动上。2、主体性原则。学习习惯培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通过学生主体意识的调节作用,主体的践行,完成主体的内化。3、层次性原则。在进行学习习惯培养时,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针对性强的习惯培养活动,循序渐进地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4、持之以恒原则。学习习惯培养难在起点,贵在坚持。持续不断地做一件事,可以花费较少的成本而取得成功的

4、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如此,严格训练必须持之以恒,有足够的耐心,方能见成效。二、培养目标: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要寻找到更广阔、更灵活、更有规律可循的育人途径,为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生存、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探索出高质量、高效益的教与学的途径。要在习惯培养过程中总结出具有校本特色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为丰富教育教学理论增添新的内容,新的方法,做出新的贡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实现以下具体目标:(一)课前准备:1、带齐学习用品,按时上学,有事请假,放学及时回家,不在外逗留。课前将课本、练习本、文具

5、盒及其它学习材料准备好,静候教师上课。2、爱惜学习用品。对学习用品要珍惜、保护,小心使用,不乱扔、不故意损坏,保持书本、作业本整洁,不起角。要敢于向任意损坏学习用品的学生提出善意的批评。3、学会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上课时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二)上课要求:1、听的习惯养成:上课时,坐姿要端正,遵守上课的纪律,不搞小动作,不与他人交头接耳,不随便离开座位。要专心听讲,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在听取别人讲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要养成认真听取别人讲话的习惯,对别人的发言作内

6、心评价,并时时配合以点头、微笑等表情,让讲话人自始至终都感觉到你在专心听他讲话2、说的习惯养成:要讲普通话,声音响亮、语速合适,表述准确,逻辑要清楚。发言作到先举手,大胆发言,又不随便插嘴。要养成主动参与,边听、边看、边想、边记的良好习惯。对问题要进行综合判断分析,提出疑问,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并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学会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的习惯,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做法,积极与小组成员合作研讨,学会合作学习,体会团结协作的快乐。逐步养成亲身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3、读的习惯养成: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读的各种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如:范读

7、、默读、朗读、赛读、挑战读、表演读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时,能把优美的名言警句记录下来,要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良好习惯,使读书不再是骑马观花,只是下意识的读,而要变成重在知识的积累,活学活用,学以致用。4、写的习惯养成: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要强化“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其具体要求是:坐姿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大约一市尺);胸部与桌缘的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写字时还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住练习本一侧,右手握笔,笔杆与练习本平面呈60度夹角,食指较大拇指稍低,握笔点与笔尖距离保持3-4厘米(大约一寸)。读写姿势要端正,脊

8、柱正直,不耸肩,不歪头,不伏在桌子上,两足着地。书写要正确、规范、整洁、速度适中。5、思的习惯养成: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是为了更好地学。只有养成学生博思广疑的良好学习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上课严肃认真、多思善问,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大力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三)课外要求:1、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的习惯。让学生掌握常规的作业格式要求,书写时做到字迹工整,不

9、拖拉,不抄袭,认真书写,并请家长配合检查督促。认真思考,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迁就,不谅解,不拖延时间,认真寻找解决的方法,养成及时改正的习惯。2、指导收集整理,提高分析能力和整理错题集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完成课外阅读和整理错题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养成学生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事例,或国内外大事,简要记录在笔记本上,并写下自己的认识、感悟。随时都可写,数量不限,格式不拘。3、养成学生自主进行拓展性学习的习惯。积极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料等)获取信息,获得学习资料,学会调动

10、多种感官留心周围的人、事、物、景,丰富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到边观察边思考。4、养成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提高动手能力的习惯。培养成学生依据个人兴趣及特长,积极参加兴趣小组学习活动,以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使自身的禀赋和潜能得以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及学科相关实践活动,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工作要求与措施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建章立制,加强对教师的常规考评。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学生的很多学习习惯都是来自课堂上教师的要求,如果不抓住这个根本

11、问题,那便是舍本求末,缘木求鱼。因此,教师要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象春风化雨,以良好的教风带动良好的学风,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注重日积月累,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语言、动作,体现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要求。为此,学校应健全规章制度,把学习习惯养成列入教师的教学常规考评,用与之相关的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上进心,强化教师的责任心,使教师能积极、自觉的参与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教师把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到平时的每一节课中。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步提出要求,从易到难、因材施教、逐步提高

12、,反复教育,从点滴抓起,逐步积累。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所以对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持之以恒,要在反复操作中不断完善和巩固,使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强化。为此学校要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国旗下的讲话、校园网、班会,以及在走廊、教室、文具盒里张贴有关学习习惯方面的挂图和名人名言等形式,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时刻影响激励学生,使学生明确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另外,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开展专家讲座,组织学生座谈会,举行“我的理想”、“学习习惯交流会”、“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通过各种育教于乐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

13、学生明确自己具备哪些好的学习习惯,还存在哪些坏的学习习惯,并能针对坏的学习习惯进行自我完善。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家校联手,互相沟通,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提高校内教育成果的“巩固率”。习惯是在教育过程中和个人的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小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度过,还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度过,仅凭学校一方之力终究有限。需调动社会、家长、学生多方合力,因此教师应当加强与社会、学生、家庭的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使家长、学生、老师三者之间增进了解,促进感情,取得家长对老师工作的支持。而教师在于家长的沟通上,要考虑运用合理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而家长本身工作又很忙,

14、便顾不上孩子,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让家长理解并心甘情愿地与学校配合,取得家长的真心支持。要充分利用班级家长会,部分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得家长的参与配合,对有条件和一定能力的家长,教师应针对每个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家校结合制订具体可行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计划,使学生在家的学习活动有计划、有规律。对每个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检查和督促,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也是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家庭的氛围和教育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事实证明,只要家长积极配合,以亲情呼唤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意识,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