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名师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569140 上传时间:2021-03-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玲玲的画》名师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玲玲的画》名师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玲玲的画》名师教学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玲玲的画》名师教学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玲玲的画》名师教学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玲玲的画》名师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玲玲的画》名师教学实录.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玲玲的画名师教学实录 玲玲的画名师教学实录1【学习目标】1、会认“玲”等8个生字,会写“叭”等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小女孩像,问:你想认识她吗?认真看老师写她的名“玲玲”。如有学生姓名或亲友姓名中有“玲”字的,上台教大家识记这个字,注意读准后鼻音。(告诉学生,“玲”字在人名中用得较多)2、板书课题,学生就课题质疑,老师随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学习生字,读通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2、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会

2、的生字词,并在小组内合作认读生字词。3、检测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运用媒体出示生字词来检测)4、根据学生认读情况,重点指导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幅”字不要读成“f”,要读“f”。“催”字要读平舌音“cu”。“睡”字要读翘舌音“shu”,它和眼睛相关,因此是目字旁。“脏”字读平舌音“zng”,它还有一个字音是“zng”,心脏的“脏”。5、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本课生字的读音。6、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通课文)。三、理解词意,感语课文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2、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3、汇报自己这次

3、又读懂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鼓励学生有独特的体会。如认为玲玲是一个做事认真的孩子,从“满意地端详”“催”等词可以看出;认为玲玲是个受动脑筋的,是个聪明的孩子,从“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可以看出来)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读出玲玲着急和高兴的心情。5、理解爸爸的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看图学着爸爸的样子读读这句话。四、交际训练,鼓励学生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1、这样的事,你遇到过吗?跟大家说一说。2、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打算怎样做?五、作业制作一张小报,题目自拟,要求有三个栏目:1、你认识吗(集中展示课外认识的字)2、你知道

4、吗(集录课外积累的词语)3、你能猜出来吗(字谜集锦)玲玲的画名师教学实录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试着用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内容。3、读懂爸爸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背景:玲玲的画是二年级上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以儿童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单元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玲玲的画以人物情绪变化为脉络,抓住关键句“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理解课文内容。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认生字、生词。2、出示三幅图,世上共同回顾课文大意。二、合作探究

5、,品读赏析。1、课文围绕玲玲的画,描写了玲玲的心情,那她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呢?请同学们用笔勾画出来。集体交流汇报成果教师板书2、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玲玲对自己的话很满意的?(1)出示: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谁能告诉老师端详是什么意思?(仔细地看)谁又能演一演呢?文中说“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玲玲端详着这幅画,心里会怎样想呢?(她得意的想:明天准能拿第一。)谁来读一读,体会一下玲玲得意的心情。(2)“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觉吧!”爸爸又再催了。“又”字让你想到了什么?(之前已经催过一次了爸爸对玲玲很疼爱玲玲已经画了很长时间)指导朗读:谁能读一下体会父

6、亲对玲玲的疼爱。3、就在玲玲准备睡觉的时候,他遇到了什么麻烦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了他的麻烦?请你读一读。(1)出示:就在这个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的哭了。“啪”是怎样的声音?谁能演一演?(东西掉地上的声音,响而短)指导朗读这句话。(2)玲玲为什么伤心的哭了起来?出示:“我的话弄脏了,电话一张也来不及了”是啊,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此时玲玲除了伤心,他还会有什么样的心情?(着急)指导朗读,记得读书玲玲的伤心和着急。4、后来,在爸爸的引导下,玲玲把画又补好,她怎样做的呢?出示: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的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

7、去更好了。玲玲满意的笑了。这时候玲玲的心情一定很高兴。那谁来读一读,记得带着开心满意的心情去读哦。5、从你们的读书声中让老师感受到了开心。爸爸看了你的画也很开心,爸爸是怎样说的?(齐读)出示:爸爸看了,高兴的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是啊,很多事情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相信在生活中,你们也遇到过坏事变成好事的情况吧,能分享给大家吗?三、小结全文,总结提高。爸爸的话不仅仅是在告诉玲玲,也是再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做呢?生汇报:不要着急开动脑筋,随机应变,总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师: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

8、人。玲玲的画名师教学实录3学习目标: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3组)学习时间: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那老师就让你们看动画片,请你们一边看一边想:动画片中的人,他们遇到不高兴的事时是怎么处理的?2、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令人不高兴的事,但这些事通过人们动脑筋,也变成了好事。3、谈话激趣(1)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们

9、一块儿看了动画片之后,老师觉得动画片中的人真聪明!他们能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快乐的事,通过动脑筋变成好事。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指名读、齐读。)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3、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2)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大屏幕,再自由拼读词语、指名读、小组读。(3

10、)将词语的拼音去掉,又让学生练读,开火车读,最后,再把其他字去掉,只留下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铃、详、幅、奖、催、叭、脏、筋。(4)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5)将这些生字打乱顺序让学生进行抢读。(奖励读得好、记得快的小朋友。)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看课文插图(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次读课文,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推荐交流得好的小朋友在全班进行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4、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5、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

11、然后学生进行评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6、通过读,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读懂了些什么。7、教师再指名交流,并相机进行点拨,重点指导理解词语:端详;理解句子: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8、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四、启发思维、训练表达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把你遇到过的事在小组中互相交流。2、推荐小组中交流得好的小朋友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五、联系实际、渗透

12、思想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第二课时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1、出示多媒体课件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二、指导观察、练习写字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3、学生练写。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三、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玲玲的画名师教学实录4一.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3个字。2、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

13、解课文大意。二、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麻烦事。本来花费了很多心血准备好的东西会突然遭到破坏,让我们感到很伤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有一个小女孩遇到了麻烦事。她是谁呢?(课件出示:一个小女孩说:你们好,我叫玲玲。)玲玲小姑娘真有礼貌,我们也一起向他问好吧,玲玲,您好!(正音“玲” 指导读轻声,生字卡)2、看看玲会写了吗?(课件出示“玲”字)你认识的人名字里有玲字吗?很多人的名字中有玲字,听起来悦耳动听。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生:形声字、换偏旁,王字加令)3、今天我们学习25课玲玲的画请读课题。(补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质疑)(二)

14、、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1、同学们的想法这么多呀,那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读课文好吗?看看能否找到你想知道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第116页,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生字把它画下来,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2、课文的生字会念了吗?小老师带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正音)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会认读了课文的生字。没有了拼音你还会读吗?3、小组学习,自认生字卡。在小组里找出难读的字音,并互相考考对方。4、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男女同学读,开火车读。5、把课文中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6、把生字词放在课文里读,看谁能读得又快又好?同桌合作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问得仔细些。

15、(整体感知,解答前面同学提的问题。教师总结:玲玲为了参加评奖,画了我家的一角,不小心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画了一条小狗,并获得了奖。)? 过渡:你们想看看玲玲的画吗?玲玲给我们出了几道题,她说我们做对了,才可以欣赏她的画,咱们一起来看看。(三)、学习书写生字。1、出示要写的生字。读准字音,并组词。(指名读,全班读)2、自主识记生字。小组识记生字,说说用什么方法识记的。3、拼苹果游戏。把部首部件拆开,同学上来黑板摆一摆,组成生字。4、写字。(1)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糟、 楼”,观察发现(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部件,写法却不一样,是什么?(2)再出示“梯”与“楼”字组成一个词。说提醒同学注意

16、的地方。(3)范写。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6、展示学生的字、评价。(四)、小结今天我们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特别棒,玲玲准备把她这副得奖的画送给大家。玲玲的画名师教学实录5一、说教材玲玲的画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被弄脏的地方被“变”成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掩盖污渍,还给作品平添几分温馨。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二、说学情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意深刻,对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较强的指导意

17、义。刚升入二年级的孩子求知欲比较强,但理解能力欠佳。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情特点,结合本课内容,在三维目标基础上,将本课目标设定为:1.知识与能力: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会写四个词语。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试着用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爸爸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本课重难点设置为: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难点: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

18、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五、说教法、学法教法:直观教学法、朗读教学法、合作研读法。(设计意图:本课面对的是二年级学生,低段孩子对直观教学比较感兴趣;同时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法:课前预习、朗读感悟、合作交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六、说教学流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环节一:激趣导入,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学生熟知、感兴趣的问题“你们喜欢画画吗?最喜欢画什么?”将学生带入情景,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距离。随后揭开课题,板书、齐读课题,并简要阐述课文,顺势进入第二环节。环节二:初读感知内

19、容,了解大意。1、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通过多媒体展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2、借助多媒体,检查生字词。幻灯片展示带拼音生字,去拼音生字(指名拼读、同桌互读,赛读、集体读等),留适当时间让学生说如何更好地记住这些生字,让学生找出本课难写的生字“候、奖、拿”,老师给予重点指导书写,为了进一步巩固生字词,幻灯片再次展示生字词摘苹果游戏。3、在学生标好自然段序号的基础上,指9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并再次思考:“你读了、听了课文知道了什么?”学生说,老师归纳概括

20、。(配合幻灯片出示)(设计意图:1、新课标第一段有识字、写字要求,并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够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偏旁,学习独立识字的方法。2、检 查学生生字词认读情况,能够掌握学生是否对课文读通、读顺,为研读教学环节打下基础。)环节三:研读课文,突破重难点,培养能力,德育渗透。此环节为了照顾课文整体美,我摒弃了以往的传统教学,直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关键词展开教学。1、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玲玲情感变化的三个关键词“得意伤心满意”,教师顺势提问:“玲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从文中找出分别描写玲玲情感的段落,借助多媒体出示课前准备的三幅图片进行对比,进一步了

21、解玲玲的情感变化。(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要求。)2、在紧抓玲玲情感主线的基础上,采用自读、师范读、指名读、集体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激发读文兴趣,体会玲玲的情感变化,深度感悟文本语言,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例如,在玲玲把画弄脏,伤心的哭泣时,我这样设计:“同学们,画弄脏了,她那么伤心,又是如何做的呢?听老师读课文,(7、8自然段)拿起笔划下玲玲的做法,谁来说玲玲的做法”。教师适时指导朗读。(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嘴、动脑能力,力图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中对课文有所思,有所悟。)3、借助幻灯片出示重点词句爸爸的话。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中背,

22、背中悟。理解爸爸的话,懂得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设计意图:再次借助读书实践,升华学生对课文内涵的认识。)环节四:拓展延伸,走进生活。为了更好的突出文本内涵,我对重难点进行了拓展延伸.“帮帮老师”,教师出示一条布满花朵的手帕,在手帕的一角却破了一个洞,破坏了手帕的整体美感。教师顺势提问:“谁来帮帮老师?” 学生发动思维、展开想象,说出修补手帕的方法,使手帕变得更美。(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不仅培养孩子说话能力和处理事的能力,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主旨的理解。)七、说板书设计教学中板书必不可少,精心设计好板书,是有效教学之一,根据课文特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5.玲玲的画得意伤心满意(坏事) 动脑筋 (好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