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96911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7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6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6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6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6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第一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和分类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仿照植物激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特点:微量具明显的调控作用;微量时促进,高浓度时抑制。,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1、生长素类:促进细胞伸长,促进发根,促进未受精子房膨胀,形成单性结实,促进形成愈伤组织。代表物有萘乙酸、防落素、增产灵等。2、赤霉素类:一般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赤霉素主要是GA3。打破植物体某些器官的休眠,促进长日照植物开花,促进茎叶伸长生长,改变某些植物雌雄花比率。,3、细胞分裂素类:这类物质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离体组织芽的分化,抑制或延缓叶片组织衰老。主要

2、品种:激动素、玉米素、苄基嘌呤(6BA)、Zip和PBA等。4、乙烯类:高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在一定条件下都会产生乙烯。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抑制细胞的伸长生长,促进叶子、花、果实脱落,诱导花芽分化,促进发生不定根的作用。,5、脱落酸类:脱落酸是一种抑制植物生长发育和引起器官脱落的物质。脱落酸能促进休眠,抑制萌发,阻滞植物生长,促进器官衰老、脱落和气孔关闭等。此类化合物结构比较复杂,虽已可人工合成,但价格较贵,尚未大量用于生产。,6、植物生长抑制物质抑制徒长,培育壮苗,改造株型等,代表品种有矮状素(CCC)、比久,缩节胺、多效唑等。(1)植物生长抑制剂:对顶芽和分生组生组织都有破坏作用

3、,长期的,不为赤霉素所逆转。(2)植物生长延缓剂:对亚顶端分生组织有暂时抑制作用,延缓细胞的分裂与伸长生长,过一段时间后,植物即可恢复生长,而且其效应可被赤霉素逆转。,7、甾醇类:即油菜素内酯,又叫芸苔素内酯。目前已从几十种植物中分离出40多种天然油菜素内酯。并有仿生合成的,如丙酰芸苔素内酯、表高芸苔素内酯等。具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部分生理作用,对植物细胞生长和分裂均有促进作用,是目前已知植物激素中生理活性最强的一种。,按生理效应和用途分类:矮化剂,使作物矮化健壮增加抗逆性或控制株型,如矮壮素、多效唑、调节啶、比久生根剂,促进切条产生不定根,如吲哚乙酸、萘乙酸、2,4-D、多效唑、比

4、久摘心剂,对植物顶端生长点有强烈破坏作用,如抑芽丹、抑芽敏疏花疏果剂,使一部分花蕾或幼果脱落,如萘乙酸、乙烯利,催熟剂,促进作物产品器官内部生化反应,加速成熟,乙稀利、增甘磷脱叶剂,使植物叶片加速脱落,如脱叶磷、乙烯利、赛苯隆干燥剂,能促进作物产品器官快速脱水成熟,便于集中采收和贮藏,如百草枯、乙烯利杀雄剂,可使雄性不育,如2,4-D、2,3-二氯异丙酸,第二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作用,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方式1、生长促进作用生长促进剂,如促进生长、生根用的萘乙酸,打破休眠用的赤霉素,防止衰老用的6-苄基氨基嘌呤素2、生长抑制作用生长抑制剂,如防止棉花,小麦疯长的矮壮素,防止大蒜、洋葱发

5、芽的青鲜素等。,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作用,促进发芽赤霉素、萘乙酸、吲哚乙酸促进生根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促进生长赤霉素、增产灵、增产素促进开花赤霉素、乙烯利、萘乙酸、2,4-滴促进成熟乙烯利、乙二膦酸、比久、增甘膦防止倒伏矮壮素、多效唑、比久调节性别乙烯利、赤霉素,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1、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2、加快某些酶促反应的速度;3、调节植物体内酶的种类和含量、影响代谢、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第三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一)浸蘸法 浸蘸法是指对种子、块根、块茎或叶片的基部进行浸渍处理的一种施药法。处理种子是比较普遍的方法,把种子浸在调节剂

6、溶液中一定时间以后,取出播种。(二)喷洒法 喷洒法是指用喷雾器将生长调节剂稀释液喷洒到植物叶面或全株上,是生产上最常用的一种施药方法。药液能否均匀地展布在叶面上会明显影响效果,药液在叶面上的粘着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三)土壤浇施 把调节剂按一定的浓度及用量浇到土壤中,以便根系吸收而起作用的一种施药方法。施用时每株应浇一定的药液量;大面积应用时,可按一定面积用多少药量,与灌溉水同时施入田中。(四)涂布法 用毛笔或其它用具把药涂在待处理的植物某一器官或特定部位称为涂布法。这种方法对于易引起药害的调节剂,可以避免药害,并可显著降低用药量。,二、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的因素环境条件:使用效果与温、湿

7、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栽培措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药剂而不能代替肥、水、光、温度,应用效果好必须与良好的栽培措施结合。植物生长发育状况:发育状况不同对生长调节剂的反应不一样。使用时期至关重要使用浓度与应用效果密切相关,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并且使用浓度因不同的地区、作物、品种、长势、目的、方法等不同。使用方法不同,效果不同。喷洒时要尽量喷在作用部位上。,第四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常用品种,1、乙烯利作用:促进成熟使用:棉花、番茄、西瓜等果实促熟。诱导雌花。,2、比久植物生长延缓剂可增强植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主要用于花生、果树、大豆、黄瓜、番茄上,作矮化剂、坐果剂、生根剂及保鲜剂等。3、助壮素(甲

8、哌啶,mepiquat chloride,Pix)特点:内吸性植物长生调节剂,抑制赤霉素的合成,使节间缩短,提高坐果率。使用:主要棉花,也可用于小麦、玉米花生等。,4、多效唑(paclobutrazol,Bonzi)抑制赤霉素的合成;主要是稻田使用,防止倒伏。5、芸苔素内酯(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JRDC-694)为甾醇类植物激素,提高坐果率,使用果实肥大,增加干重,增强抗逆性。也叫云大120。,6、赤霉素(九二0)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多效唑、矮壮素的拮抗剂。打破休眠。提高结实率,提高坐果率和产量。7、吲哚丁酸(生根素)生根促进剂。适用于多种植物的硬枝扦插。8、萘乙酸:扦插

9、生根剂。改变雌雄花比率等9、矮壮素(三西):赤霉素的拮抗剂。,乙烯利,一试灵、益收生长素、玉米健壮素低毒,LD504229 mg/kg易被植物吸收,一般植物细胞液PH4,分解释放乙烯,温度、PH升高分解快其生理作用非常广泛,几乎参与植物的每一个生理过程,突出作用有:促进果实成熟,器官脱落,矮化植株,改变雌雄花比率、诱导雄性不育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强酸,腐蚀金属、皮肤、及衣物;生理活性强,不能乱用。,常用于棉花、番茄、西瓜、柑橘、香蕉、咖啡、等果实催熟,增加橡胶产量,改变雌雄花比率等,如:(1)橡胶主要用于中龄低产实生树上,以及需更新的橡胶园,涂在割线下2厘米的青树皮下,40%水剂4-10倍(根

10、据树龄、割线长短、周期长短),药效期1.5-3个月(2)番茄:2000-4000PPM采后浸果促进果实成熟,500-1000PPM使果园果实集中成熟,在15-20%果实转红时处理(3)黄瓜:100-200PPM幼苗期2-4真叶时施药,可增加雌花数(4)甜瓜与西瓜催熟:500-1000PPM,果实基本长足后植株喷洒,可提早数天采收而不改变其本来的风味(5)香蕉催熟:0.03-0.05%浓度采后喷果或浸果,多效唑,PP333、对氯丁唑、MET低毒,LD501300-2000mg/kg三唑类生长延缓剂,是内源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延缓作物纵向伸长,增强横向生长,使分蘖、分枝增多,促进侧芽萌发和花芽形成

11、,使茎变粗,植株矮化紧凑,提高座果率;生理效应是增加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含量,降低内源赤霉素含量和吲哚乙酸含量,增加乙烯释放量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向顶运输,叶吸收量少,只起局部作用,不足以引起形态变化,但能增产土壤中残留时间长,要注意对后茬作物生长的影响若用量过高可增施N肥或赤霉素来缓解,梨、苹果、柑桔等果树控梢保果,施药当年就有明显效果,一般在新梢刚发不久施药或座果时喷雾,但以土壤处理效果最好;荔枝树冠喷施500-1000PPM和土施(按树冠投影面积)每平方米1克能控制营养生长,促进开花和增产,对开花量中等的树效果好,开花量大,生长旺盛的树效果不大;0.5-1PPM对辣椒幼苗有促进作用,1PPM

12、则抑制;处理菊花、一品红等园艺植物使株型更具观赏价值,思考题,1 举例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类型。2 举例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作用。3 主要品种:乙烯利、助壮素、赤霉素、生根素。,第七章 杀鼠剂(Rodenticide),一、害鼠的种类室内:小家鼠、褐家鼠田间:北方田鼠、大仓鼠二、鼠类的危害1、农、林业上:全世界每年损失约 5000万吨粮食,1.5亿人吃一年2、工业上:通信、交通3、卫生:传播疾病4、灾害:火灾、水灾,第一节 杀鼠剂的分类,一、杀鼠剂的定义杀鼠剂(Rodenticides)是用于控制有害啮齿动物的药剂。二、杀鼠剂的分类(1)、急性杀鼠剂(2)、慢性(缓效)杀鼠剂,二、杀鼠

13、剂分类:(1)急性杀鼠剂,急性杀鼠剂是指毒杀作用快速,潜伏期短,仅12天,甚至几小时内,即可引起中毒死亡的药剂。为了与多剂量的抗凝血杀鼠剂相区别,又可称为单剂量灭鼠剂。作用机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胆碱酯酶或呼吸系统的三羧酸循环。品种:毒鼠磷、灭鼠优等,(2)慢性杀鼠剂,慢性杀鼠剂主要是抗凝血杀鼠剂。抗凝血杀鼠剂是指毒性作用缓慢,潜伏期长,一般23天后才引起鼠类中毒的药剂。这类杀鼠剂须使鼠类的多次取食累积中毒,一般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故也称为多剂量灭鼠剂。作用机制:作为抗凝血剂、抑制维生素K、破坏正常有凝血功能,损害毛细血管、起引鼠体内外出血。品种:大隆、杀鼠迷,抗凝血剂,1、第一代抗凝血剂:

14、20世纪50年代出现,慢性毒力强,急性毒力低,如杀鼠灵、杀鼠迷、敌鼠等。2、第二代抗凝血剂:20世纪70年代出现,急性毒力也强,为一 次性投药抗凝血剂,如大隆、溴敌鼠等。,第二节 杀鼠剂的使用,一、毒 饵:毒饵是由基饵、灭鼠剂和添加剂所组成。配制常采用粘附、浸泡、混合及湿润的方法二、毒 粉:毒粉由灭鼠剂和填充料(如滑石粉和硫酸钙粉)混合均匀,制成粉末。三、毒 水:将药剂配制成毒水,鼠类喝毒水后中毒死亡。四、毒 糊:毒糊是将水溶性的杀鼠剂配制成毒水,再加入适量的面粉,搅拌均匀即成毒糊。五、蜡块毒饵,第三节 常用的重要杀鼠剂,磷化锌(Zinc phosphide):现已少用,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15、,对抗胆碱酯酶。毒鼠磷:剧毒、过去用的较多,现已少用 鼠甘伏(gliftor,甘氟):高毒,现禁用。主要用于野外杀鼠。抑制三羟酸循环中的乌头酸酶,敌鼠:抑制维生素K,解毒可注射维生素K。杀鼠灵、氯鼠酮、杀鼠迷:抗凝血剂。灭鼠优:急性杀鼠剂,选择性强,主要用于防治褐家鼠等。大隆(溴鼠隆、杀鼠隆):效果好,1978年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开发,捷利康公司登记。大隆是抗凝血灭鼠剂中毒力最强的一种,具急性和慢性两种杀鼠作用,属第二代抗凝血剂。剧毒,会引起二次中毒,要把死鼠烧掉或深埋,中毒后维生素K。杀它仗:生物活性与大隆相似。,本章思考题,1、急性(速效)杀鼠剂和慢性(缓效)杀鼠剂的概念.2、第一代抗凝血剂和第二代抗凝血剂的特点及其代表品种。3、重要杀鼠剂:大隆、灭鼠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