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线粒体.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97832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线粒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线粒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线粒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线粒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线粒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线粒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线粒体.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第二节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第三节 线粒体的功能第四节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第五节 线粒体的增殖和起源,专题:线粒体,一、光镜下线粒体形态结构,线状,颗粒状,直径约0.21um长度14.0um,第一节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大小,线粒体的大小变化,不同类型的细胞线粒体大小形态差异很大。同一细胞所处不同的生理状态,线粒体大小变化很大。同一细胞所处的环境不同线粒体大小形态变化很大。,代谢活动旺盛的细胞,线粒体数目较多耗能少,代谢率低的细胞,线粒体数目较少,线粒体的数目,线粒体的分布多集中在生理功能旺盛,需要供能的区域。,二、电镜下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电镜:线粒体是由两层单位膜围成的封闭的

2、囊状结构。,外 膜,内 膜,膜间隙,(膜间腔、外室),嵴,嵴间隙,(内室)内含基质,(一)外膜位于线粒体外表面的一层单位膜,其上有许多孔蛋白,允许分子量在1万以下的分子自由通过。,(二)内膜 位于外膜内侧,由一层单位膜构成,其通透性很差,有高度的选择性,借助膜转运蛋白控制内外物质交换。,三羧酸转运蛋白a-酮戊二酸转运蛋白酸性(碱性)氨基酸转运蛋白肉碱转运蛋白腺苷酸转运蛋白磷酸盐转运蛋白,丙酮酸转运蛋白,基粒:内膜和嵴膜内表面上附着带柄的颗粒,亦称为“ATP合成酶复合体”。它是氧化磷酸化最终产生ATP的部位。,嵴:内膜向内室折叠形成。,(三)嵴与基粒,基质,膜间隙,嵴是线粒体的标志性结构,嵴的存

3、在使内膜的表面积增大,这对氧化磷酸化反应至关重要。,内膜和嵴围成的腔隙,腔内充满均质的胶状物质基质。,线粒体基质,脂 类,蛋白质,酶 类,线粒体 DNA,线粒体DNA,线粒体 mRNA,线粒体 tRNA,线粒体核糖体,线粒体核糖体,基质颗粒,基质颗粒,(外室),(四)基质,第二节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70%,外膜含量较少,内膜含量较多脂类:占线粒体干重的25-30%,以磷脂为主。线粒体基因组:占5%多种辅酶,外膜:脂类52%,蛋白质48%内膜:脂类24%,蛋白质76%,线粒体主要酶的分布,外膜:,单胺氧化酶、尿酸羟化酶、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脂类代谢有关的酶,膜

4、间隙:,腺苷酸激酶、核苷酸激酶、二磷酸激酶,内膜:,细胞色素氧化酶、琥珀酸脱氢酶、NADH脱氢酶、肉碱酰基转移酶、ATP合成酶复合体,基质:,丙酮酸脱氢酶系、苹果酸脱氢酶等参与三羧酸循环的酶、谷氨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脂肪酸氧化酶系、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第三节 线粒体的功能,线粒体的主要功能就是生物氧化。生物氧化:在线粒体中,供能物质利用氧自身彻底氧化分解而释放能量并将能量储存于ATP中的过程。,由于细胞氧化过程中,要消耗O2释放CO2生成H2O,所以又可称为细胞呼吸。,细胞氧化的基本过程,酵 解,乙酰辅酶A生成,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在细胞质内进行,反应过程不需要氧无

5、氧酵解。,葡萄糖(C6H12O6),2丙酮酸(C3H4O3)+2H+2ATP,: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辅酶A+2NAD,乙酰-CoA+2NADH+2H+CO2,: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以葡萄糖的有氧氧化为例介绍细胞氧化的过程,葡萄糖,丙酮酸,NAD,NADH2,CO2,CoA,乙酰CoA,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柠檬酸,顺乌头酸,异柠檬酸,NAD,NADH2,CO2,-酮戊二酸,NAD,NADH2,CO2,琥珀酸,FAD,FADH2,延胡索酸,苹果酸,NAD,NADH2,1,2,3,1,氧化磷酸化过程,第一阶段供能物质经过酵解、乙酰辅酶A生成、三羧酸循环脱下的氢原子

6、,通过内膜上的一系列呼吸链酶系的电子传递,最后与氧结合生成水。(放能阶段)第二阶段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被用于ADP磷酸化形成ATP.(储能阶段),一、呼吸链传递呼吸链: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排列、相互关联的多个酶复合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链。,二、磷酸化,关键装置 基粒(ATP酶复合体),呼吸链有两种:(1)NADH氧化呼吸链:NADH 复合体 辅酶Q 复合体 细胞色素C 复合体(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琥珀酸脱氢复合体辅酶Q 复合体 细胞色素C 复合体,关于NADH氧化呼吸链,NAD 为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甘酸(即氧化型辅酶I)NADH为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甘酸(即还原型辅酶I)生物氧化过程中大

7、多数脱氢酶都以NAD 为辅酶,也就是说,底物脱下的氢首先被NAD 接受,然后再向下传递。,+,+,+,复合体I:即NADH-泛醌还原酶(NADH脱氢酶复合体),可将电子传递给泛醌。该复合物含有以FMN为辅基的黄素蛋白和以Fe-S为辅基的铁硫蛋白。复合体III:即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负责将电子从泛醌传递给细胞色素C。该复合体中含有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1和铁硫蛋白。复合体:即细胞色素C氧化酶,负责将电子从细胞色素C传递给氧。该复合体含有铜和细胞色素a。,细胞色素:是一类以铁卟啉为辅基的负责电子传递的酶。铁卟啉辅基中的Fe Fe+e的互变,故可以进行电子转移。它们具有特殊的吸收光谱而呈现颜色。

8、根据它们的吸收光谱不同分为细胞色素a,b,c三类。不同的细胞色素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不仅酶蛋白结构不同,辅基的结构也有差异。,2+,3+,基质,膜间隙(外室),头部 ATP酶的活性中心。功 能:合成ATP 柄部 对寡霉素敏感的糖蛋白。功 能:调控质子通道 基片(F0因子)疏水蛋白复合体。功能:形成质子通道,基粒的结构图,头部、柄部统称F1偶联因子,化学渗透假说,NADHH,琥珀酸,H,ADPPi,ATP,化学渗透学说,1,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的组成成分复合体、复合体、复合体在传递电子同时起质子泵的作用,可以将H质子从线粒体基质(内室)转移到膜间腔(外室)。,2,当H质子从外室通过基粒F0上的质

9、子通道进入内室时,驱动F1因子旋转,利用这种势能使ADP磷酸化合成ATP。,3,线粒体内膜本身具有离子不通透性,能隔绝包括H+、OH-在内的各种正负离子,正是由于线粒体内膜是质子屏障,产生跨膜的电化学梯度,外室中高浓度的H质子有返回内室的趋势。,第四节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一、线 粒 体 的DNA(mtDNA),mtDNA:是双链环状的DNA分子、裸露不与组蛋白结合,分散在线粒体基质中,长约5um、分子量小,含16 569碱基对。,1981年人胎盘AndersonmtDNA全部核苷酸序列,mtDNA 16569 bp,37个基因,2种 编码 rRNA(12S和16S)基因,22种 编码 tRNA

10、基因,13种 编码 呼吸链上某些酶复合体的亚基,说明:mtDNA有自己独立的遗传系统,可自我复制、转录、翻译。,mtDNA,编码:22种tRNA和2种rRNA,13种组成复合体亚基。,二.线粒体蛋白质合成,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与原核细胞相似,而与真核细胞不同:,表现,1.线粒体DNA呈环状、裸露与细菌相似。编码序列排列紧凑,非编码序列很少。,3.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基酸与原核细胞一样,为甲酰甲硫氨酸,真核细胞起始的为甲硫氨酸.,4.线粒体的核糖体为70S与细菌一致。,由此可见:线粒体有自己的DNA和蛋白质合成系统,有一定的自主性。,mtDNA分子量小、基因数量少、编码的蛋白质有限,只占线粒体蛋白质

11、的10%,而大多数线粒体蛋白质由核基因编码的,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线粒体中去。同时线粒体遗传系统受控于细胞核遗传系统。,因此,线粒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2.mRNA的转录和翻译几乎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第五节 线粒体的增殖和起源,一.线粒体的增殖(属于裂殖),线粒体的增殖,间壁分离,收缩分离,出芽分裂,:线粒体的内膜向中心内褶形成间壁,当延伸到对侧内膜时,线粒体一分为二,成为只有外膜相连的两个独立细胞器,接着线粒体就完全分离。,:线粒体中央部分收缩并向两端拉长,中央形成很细的颈,整个线粒体成哑铃形,最后断裂为二形成两个新线粒体。,:先从线粒体上长出小芽,然后小芽与母线粒体分离,经过不断长大,形成新的线粒体。,间壁分离,收缩分离,出芽分裂,线粒体的起源,线粒体的起源,内共生假说,非共生假说,:线粒体是由共生于原始真核细胞内的细菌演变而来。,1.线粒体DNA呈环状、裸露与细菌相似。,依据:,3.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更接近细菌。,4.线粒体内、外膜结构和功能差别很大,外膜与真核细胞的sER相似;内膜与细菌质膜相似。,5.线粒体的增殖与细菌一样直接分裂。,:是原始的真核细胞不断进化的结果,线粒体的发生是细胞呼吸功能不断加强的结果。,2.线粒体的核糖体为70S与细菌相同,而真核细胞为80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