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与健康心理学辅导串讲.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701409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辅导串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辅导串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辅导串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辅导串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辅导串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辅导串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与健康心理学辅导串讲.ppt(1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变态与健康心理学辅导串讲,新疆泰能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杨再雄 2012.4,Effective PowerPoint,PPT交流模板,学习要求,把握特征:熟记异常心理与行为的典型特征;用心观察:处处留心皆学问,看看自己周围生动的例子;快乐学习:要有兴趣,不能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怎样理解心理变态?,心理变态是一个没有贬义的统计学概念,泛指人们低于心理健康水平的各种心理和行为表现。尽管人们通常把它视为贬义。其实,从统计学的角度而言,低于正常值的可以称为变态,高于正常值的极端心理健康者也可以称为变态。变态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关系。,本 章 总 览,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

2、第二节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七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三级统计,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学科简史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练习一,单选1:巴甫洛夫通过()来解释人类的异常 心理现象。A.现象描述结果 B.精神病学结果 C.实验研究结果 D.心理研究结果答案:C(07.05)P296 1.2,多选1、以下陈述中正确的是()。A.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活动并不一定都是异常的B.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异常必须要接受系统治疗C.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活动一定

3、都是偏离常态的 D.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异常须通过心理咨询矫正答案:AB(07.05)P294 1.0,单选1:异常心理活动得到矫正,需要经过()。A.健康咨询 B.心理咨询 C.系统治疗 D.发展咨询答案:C(07.11)P294 1.0,单选2:变态心理学侧重说明异常心理的()。A.诊断 B.咨询 C.治疗 D.特点答案:D(08.05)P295 1.1,单选3:弗洛伊德将人们防止焦虑的能力叫 做()。A.防御机制 B.本能动力 C.心理异常 D.快乐原则答案:A(08.05)P296 1.2,单选6: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共同的研究对象是()。A.心理与行为的联系 B.心理与行为的异常 C.

4、各种不良行为模式 D.各种脑器质性病变答案:B(10.05)P295 1.1,单选7: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是()。A.完形主义疗法的核心 B.行为主义的观点 C.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推断 D.认知理论的核心答案:C(10.05)P296 1.2,单选9:变态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是心理异常的()。A.性质 B.治疗 C.诊断 D.预防答案:A(10.11)P295 1-1,单选10: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健康的 充分和必要条件是()。A.力比多发育良好 B.合理地解释各种本能的欲望 C.完善的防御机制 D.合理度过性心理发展各阶段答案:D(10.11)P296 1-2,多选1:变态心理

5、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变态心理学的定义 B.变态心理学的种类 C.异常心理的特点 D.异常心理的转归答案:ABC(10.05)P294-295 1.1,单选4: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的活动原则是()。A.现实原则 B.道德原则 C.快乐原则 D.社会原则答案:C(08.05二级)P296 1.2,单选5: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合理使用不同形式的“心理防御机制”B.力比多的驱动 C.顺利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D.潜意识的结构答案:C(08.11二级)P296 1.2,单选8: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 现是()。A.存在焦虑 B

6、.潜能受阻 C.责任冲突 D.自由选择答案:A(10.11二级)P297 1.2,单选: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健康的 充分和必要条件是()。(A)存在固着现象(B)合理地解释各种本能的欲望(C)存在防御机制(D)合理度过性心理发展各阶段答案:D P296 1.2,多选:巴甫洛大认为,心理异常的原因包括()。(A)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冲突(B)心理活动灵活降低(C)强烈且异乎寻常的刺激(D)心理活动平衡异常 答案:AC 296 1.2,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标准化的区分 医学标准 统计学标准 内省经验标准 社会适应标准心理学的区分原则主客观世

7、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单选6:根据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A.由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的 B.事件不确定性的函数 C.由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程度决定的 D.心理不稳定性的函数答案:A(08.11二级)P298,单选7: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医学标准把心理问题视为()。A.常态分布 B.行为的反映 C.内省经验 D.疾病的症状答案:D(10.11二级)P298 2-2,多选1:正常与异常心理的标准化区分原则包括()。A.内省经验标准 B.社会适应标准C.人格的稳定性 D.主客观相统一答案:AB(07.11)P299 2.2,多选2: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

8、包括保障()。A.顺利地适应环境 B.正常地人际交往 C.正确地反映世界 D.幸福地享受人生答案:ABC(08.05)P298 2.1,多选3:郭念峰认为,心理学确定正常与异常的原则包括()。A.主观和客观统一性 B.心理活动灵活性 C.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D.心理活动平衡性答案:AC(10.11)P299-300 2-2,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症状,精神症状,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智能自知力,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与记忆障碍自知力障碍,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感知综合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错觉幻觉,思维形式思维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

9、思维松弛、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性倒错性思维,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力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内心被揭露感)强迫观念超价观念,(P261),症状举例一,病人叙述:“在我的头脑中有种讲话的声音,有言也有调,但是有时是一种没有声音的说话,虽然没有声音,却也能听到,虽然不是用耳朵听到的,可正是和耳朵听到的一样。这是没有声音的语言,但它表达了一定的意思,它表达的意思就是让我向右走。”幻听,症状举例二,病人进

10、入诊室则喜形于色地向医生自我介绍说:我叫某某。医生问:看样子你很高兴,病人马上挥动双臂并接着说:我当然很高兴,因为我的脑子非常好使,并有用不完的劲,为了表示我对你们的感谢,我送给你们一首诗:白衣战士为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人,救人治病是楷模,个个都是好医生。接着用歌唱出上述内容,并且唱完一曲,又唱起了抒情流行歌曲。这时一位胖胖的老医生走进来,病人马上停止唱歌,转向老医生:我一看您就知道您有吉星高照,可长寿百年思维奔逸,症状举例三,患者系大学生,半年来他常去图书馆看书,发现一女生也在看书,认为对方对自己有好感,主动写信表示自己爱慕之心,但遭到拒绝,并将信退回。患者认为对方是在考验他,故多次写信给这位

11、女同学,但对方均未理睬,患者认为对方已默认。一天这位女生穿了一件红色外套,患者认为对方向自己表露一刻赤诚的心,觉得其他同学都很羡慕他们。当同学告诉患者,“对方已有男朋友,她根本不喜欢你”,但患者坚信这事不是真的,认为默默相爱是一种独特的方式,周围的人是不理解的。钟情妄想,症状举例四,病人因感到腹内不适,做了针灸治疗。当时有针刺疼痛,患者觉得“筋断了”,以后经常为此着急。同年产后症状加重,感到体内“许多肌肉都断裂,并掉进肚子里去了,有些筋已经烂在肚子里了”。从此整天卧床不起,饮食大小便都要由母亲照顾,病人还感觉“血从血管里流出来了”,因此“全身肌肉都发干了”,自称“全身只有一层皮包着”。不久病人

12、又感觉头部肌肉也“断裂”,因此不能转头和抬头。疑病妄想,情感障碍(P270),以程度变化为主以性质改变为主脑器质性损害的,情绪高涨情绪低落焦虑恐怖,情绪迟钝情绪淡漠情绪倒错,情绪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意志行为障碍(P272),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违拗腊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意向倒错作态强迫动作,感知:错觉和幻觉内感性不适和内脏性幻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思维:强迫思维和强制性思维 疑病观念和疑病妄想 情绪:情绪迟钝和情绪淡漠焦虑和恐怖,几个需要区分的症状,1、知觉、错觉和幻觉的区别,知觉错觉幻觉,2、疑病妄想与内感性不适,内脏性幻觉的区别,

13、内感性不适:身体里面性质不清楚.部位也不具体的不适感特点:定位不明确,性质不清楚甚至多变,不易与躯体疾病所引起的症状区分。常常局限于单一的感觉通道。比如说牵拉感,蚁爬感是由压力感受器感觉到的。但是,这些症状并不荒谬。躯体疾病也可能有类似的表现。内脏幻觉:患者对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知觉体验。如感到肠扭转、肺扇动、肝破裂、心脏穿孔、腹腔内有虫爬行等。特点:定位明确,性质怪异,缺乏相应的躯体表现,比如肠扭转,真正的肠扭转病人的主要症状是疼痛,肝破裂的病人是失血性休克等,求助者不可能来说“我觉得我的肝破了,肠子扭到一起了”。疑病妄想:疑病妄想常常是继发于内脏性幻觉的,就是说先有内脏性幻

14、觉-我的肝腐烂了,再有疑病-我的肝有病,并对此坚信不疑。内脏性幻觉是知觉,是患者的主观体验,疑病妄想是思维,是对主观体验作出的主观判断。,3、强迫观念与强制思维,强制性思维的另一种叫法是思维云集,顾名思义,是指一股潮水一般的思想,突然大量出现在大脑内。突然出现、突然消失。强迫观念:是指一种观念或思概念反复出现在患者脑海中,明知不必要,但仍然无法摆脱相同点:都是求助者不能自控的思维。不同点:强制性思维量大而杂、混乱,内容一般不重复;强迫观念思维具体,一般在同一时刻只有一种,内容反复出现。,4、疑病观念和疑病妄想,疑病观念是超价观念,是在一定现实基础上形成的,患者坚信不疑的错误观念。疑病妄想是内容

15、荒谬的,患者坚信不疑的思维二者在表现上都是患者坚信不疑,但区别就在于:前者内容是有现实基础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或解释。后者是没有现实基础,是荒谬的,无法解释或理解。所以前者见于神经症,后者见于精神分裂症。,5、真性幻听、假性幻听,真性幻听:多为言语性幻听,也就是说其内容多为言语性质,就像平常人说话一样,有节奏、语音、语调等的变化,见于多种精神疾病。假性幻听:和前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所谓“听”到的声音是直接在脑内呈现的,不是通过听觉器官听到的。,6、思维形式障碍与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形式障碍:主要表现在速度、量,以及逻辑的异常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是内容的荒诞(妄想、超价观念、强迫观念)打个比方,

16、就像写命题作文,一类人写的要么字数太少,要么字数太多,要么前言不搭后语,错误连篇(形式障碍);另一类人写的条理相对清楚,就是内容荒诞(内容障碍),7、情感迟钝和情感淡漠,情绪迟钝(emotional blunting)患者对一般情况下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例如,某早年丧父的女患者,多年来母女相依为命,情意深重。病后患者对母亲变得疏远和冷淡,对母亲关心体贴的谈话越来越少,与病前相比,判若两人。情感迟钝不仅仅指正常情感反应量的减少,更具特征性的是患者的一些高级的、人类所特有的、很精细的情感(例如劳动感、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等等)逐渐受损,但是还没有达到完全丧失的程

17、度,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以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情绪淡漠(apathy)指患者对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感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情,患者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患者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期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表现为情感反应的量减少,后者表现为几乎没有情感反应。,练习三,单选1:“思维内容障碍”不包括()。A.强迫观念 B.音联义联 C.妄想 D.超价观念答案:B(07.05)P306-309 3.1,单选2:区分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的依据是()。A.幻觉体验的形式 B.幻觉体验的来源 C.产生幻觉的器官 D.产生幻觉的原因答案

18、:B(07.05)P302 3.1,单选3:非真实感属于()。A.感觉功能障碍 B.感知综合障碍 C.思维功能障碍 D.思维综合障碍答案:B(07.11)P303 3.1,单选4、感觉减退多见于()。A.抑郁状态 B.感染后虚弱状态C.睡眠障碍 D.精神运动性抑制答案:A(08.05)P301 3.1,单选5:有嫉妒妄想的人可表现为()A.坚信配偶不忠 B.见到他人强于自己而生气 C.痴迷某种观念 D.想象他人强于自己而生气答案:A(08.05)P307 3.1,单选6:违拗是一种()。A.认知功能失调 B.意志行为障碍 C.人格结构变化 D.精神运动兴奋答案:B(08.05)P316 3.3

19、,单选7:无对象性的知觉是()。A.幻觉 B.错觉 C.妄想 D.谵妄答案:A(08.11)P302 3.1,单选8:如果出现注意范围缩小,主动注意 减弱,这可能是()。A.注意减弱 B.自知力不完整 C.注意狭窄 D.内心被披露感答案:C(08.11)P309 3.1,单选9:思维鸣响属于()。A.思维障碍 B.注意障碍 C.情感障碍 D.感知障碍答案:D(08.05二级)P302 3.1,单选10:语词杂拌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称为()。A.破裂性思维 B.思维散漫 C.思维不连贯 D.思维中断答案:C(08.05二级)P305 3.1,单选11:违背本人意愿地在脑海中涌现出大量观念,这种症

20、状可能是()。A.破裂性思维 B.强迫观念 C.强制性思维 D.超价观念答案:C(08.11二级)P305 3.1,单选13:思维奔逸是 一种()障碍。A.思维内容 B.思维逻辑 C.思维联想 D.思维定势答案:C(10.05)P303 3.1,单选14:临床上最常见的幻觉是()A.幻味 B.幻触 C.幻视 D.幻听答案:D(10.05)P302 3.1,单选15:个体突然对正常的知觉体验赋予妄想性意义的现象是()。A.感知综合障碍 B.继发性妄想 C.特殊意义妄想 D.原发性妄想答案:D(10.11二级)P308 3.1,单选16:由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是()。A.真性幻觉 B.心因性幻

21、觉 C.假性幻觉 D.功能性幻觉答案:B(10.11二级)P302 3.1,单选17:人在抑郁状态下出现的病理性感觉阈限增高在临床上的表现是()。A.感觉过敏 B.感觉减退 C.感觉适应 D.感觉不适答案:B(10.11)P301 3.1,单选18:出现思维奔逸症状时,人的行为容易出现()。A.语词杂伴 B.答非所问 C.思维广播 D.随境转移答案:D(10.11)P303 3.1,多选1:妄想是()。A.一种思维内容障碍,表现为脱离现实的病理的思维 B.一种思维内容障碍,表现为夹杂不必要细节的思维 C.一种建立在毫无根据设想基础上并违背逻辑的思维 D.一种表现为用普通概念来表示某些特殊含意的

22、思维答案:AC(07.05)P306 3.1,多选2:强迫观念的主要表现是()。A.某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出现在脑海中 B.不受意愿支配的思潮涌现在脑海中 C.知道没有必要并努力摆脱但无法摆脱 D.内容与周围环境无任何联系杂乱多变答案:AC(07.11)P308 3.1,多选3:痴呆是一种()。A.智能障碍 B.后天获得的损害 C.意识障碍 D.先天获得的损害答案:AB(08.05)P310 3.1,多选4:思维形式障碍包括()。A.强迫观念 B.思维插入 C.思维鸣响 D.思维贫乏答案:BD(08.11)P304-305 3.1,多选5:情绪低落的表现包括()。A.自我评价过低 B.自信心不足

23、C.内心体验缺乏 D.愉快感缺失答案:ABD(08.11)P311 3.2,多选6: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特点包括()。A.动作和行为无目的 B.行为杂乱无章难以理解 C.动作和行为可理解 D.行为的增加与环境一致答案:AB(08.05二级)P315 3.3,多选7:原发性妄想的形式包括()。A.妄想感觉 B.妄想知觉 C.妄想心境 D.妄想焦虑答案:BC(08.11二级)P308 3.1,多选8:关于思维鸣响,正确的说法包括()。A.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幻觉 B.认为别人能知道自己没表达的思想 C.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妄想 D.能听到自己头脑中思维活动的内容答案:AD(08.11二级)P302

24、 3.1,多选9:强制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是()A.思潮大量涌现并不受意愿支配 B.某种观念反复出现无法摆脱 C.思维内容与环境保持联系 D.思潮的内容往往杂乱多变答案:AD(10.05)P305 3.1,多选10:对于经过系统治疗在康复期中的精神病患,心理咨询师()。A.可以进行辅助性心理咨询 B.不能进行心理咨询C.可与精神科医生配合进行心理咨询 D.可以进行独立咨询答案:AC(10.11二级)P301 3.1,多选11:强迫观念的表现包括()。A.强制性思维 B.强迫性怀疑 C.强迫性回忆 D.强制性哭笑答案:BC(10.11二级)P308 3-1,多选12:妄想的特点包括()。(A)以迅速

25、变化的联想作为依据的思维(B)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C)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D)对未知的前途充满信心答案:BC(10.11)P306 3-1,单选1: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是()A.激越状态 B.客体性焦虑 C.漂浮焦虑 D.神经性焦虑答案:C(10.11二级)P313 3-1专栏4-1,单选:如果个体出现妄想的症状,可将其称为()。A精神病性问题 B智力缺陷 C神经症性问题 D人格缺陷答案:A P306 3.1(11.11),单选:感觉阈限病理性降低,在临床上的表现是()。(A)感觉减退(B)感觉过敏(C)磁觉适应(D)感觉不适答案:B P301 3.

26、1(11.11),单选: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语词杂拌,这可能是()。(A)思维松弛(B)破裂性思维(C)思维奔逸(D)思维不连贯答案:D P305 3.1(11.11),单选:妄想的特点包括()。(A)以迅速变化的联想作为依据的思维(B)坚信不移(C)以毫无根据的没想为前提进行推埋(D)自我卷入答案:BCD P307 3.1(11.11),答案:强迫动作的特点包括()。(A)智能低下(B)明知不必(C)意识丧失(D)无法摆脱答案:BD P317 3.3(11.11),练习题,单选1:病人原先无任何精神异常,某次听广播时突然 坚信播音员在说他,而他的生活经历与当时的 广播内容并无明显联系.这病

27、人可能的症状为 A.听幻觉 B.原发性妄想 C.继发性妄想 D.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答案:B P308,单选2:病人呆坐于一旁,对医生的任何提问均不作 回答,医生让其开口喝水时,患者却双唇紧闭,扭头逃避面前的杯子,该患者的症状可能是 A.缄默症 B.主动违拗 C.被动违拗 D.木僵 答案:B P316,练习题,单选3:医生问病人为什么住院了,病人答道:“我有2个孩子,红桃代表我的心,你放 开手,是计算机病毒,保养自 己”,这属于什么症状 A.思维奔逸 B.病理性赘述 C.思维散漫 D.思维破裂 答案:D P304,单选4:木僵不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脑器质性精 神障

28、碍答案:C P316,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第三单元 神经症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第七单元 癔症,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情感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轻躁狂、无精神病症状躁狂、有精神病症状躁狂、复发性躁狂,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轻型抑郁、无精神病症状抑郁症、有精神病症状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持续性并有起伏,但是不严重环性心境障碍、恶劣心境、混合状态,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替发作,心境障碍,单选2:梦游属于()。A.分

29、离性障碍 B.转换性障碍 C.睡眠障碍 D.运动障碍答案:C(07.11)P323(梦游亦称睡行症)4.6,单选3:适应障碍的病程特点是()。(A)一般不超过一个月(B)遭遇生活事件后数小时起病(C)一般不超过六个月(D)遭遇生活事件后一周内起病答案:C(10.11)P322 4-4,多选1: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A.自知力受到破坏 B.智能低下 C.精神活动不协调 D.意识障碍答案:AC(08.05)P318 4-1,多选2:精神分裂症的特点是()。A.精神活动的脱离现实 B.多起病于青年和壮年 C.智能受损往往较严重 D.患病期间自知力丧失答案:ABD(08.05二级)P318

30、4-1,多选3:适应障碍在发病时间上的特点是()。A.通常在遭受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 起病 B.通常在遭受生活事件后数小时内 起病 C.病程一般不超过3个月 D.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答案:AD(10.05)P322 4.4,多选4:神经症的特点包括()。A.有智能低下 B.自知力较充分 C.有人格障碍 D.是心因性障碍答案:BD(10.11二级)P319 4.3,多选4: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点包括()。(A)智能低下(B)精神活动脱离现实(C)意识丧失(D)自知力已基本丧失答案:BD(10.11)P318 4-1,单选:适应障碍的病程特点是()。(A)一般不超过一个月(B)遭遇生活事件后数小时起病

31、(C)一般不超过六个月(D)遭遇生活事件后一周内起病答案:C P322 4.4(11.11),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心理正常与心理不正常的区分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的区分,练习五,单选1:在郭念锋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中,将个体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定义为()。A.情绪易感性 B.心理活动的强度 C.情绪的阈限 D.心理活动耐受力答案:B(08.11)P324 5.2,练习五,多选1:评估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包括()。A.心理活动的强度 B.心理冲突的类型 C.环境适应的能力 D.心理自控的能力答案:AC

32、D(07.11)P324-326 5.2,多选3:许又新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A.体验标准 B.操作标准 C.发展标准 D.内省标准答案:ABC(08.05二级)P324 5.2,多选3: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定的心理健康的标志包括()。A.适应环境 B.有幸福感 C.追求第一 D.受到赞扬答案:AB(08.11二级)P324 5.0,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概述心理不健康的分类,练习七,多选1:严重心理问题诊断要点包括()。A.痛苦由比较强烈的现实刺激引起 B.痛苦情绪产生以后持续半年以上 C.痛苦情绪的反应对象已经被泛化 D.痛苦情绪对社会功能有一定影响答案:ACD(07.0

33、5)P334 6.2,多选2:刚出现的“心理不健康状态”若自然发展其结果可能是()。A.部分人的不良情绪因迁移时间久而泛化 B.部分人三个月内有可能出现了自行缓解 C.部分人很快就可出现严重的躯体性疾病 D.部分人成为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易感者答案:ABD(07.05)P331-332 6.1,多选3:寻找造成个体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原因时,应该考虑()。A.人口学因素 B.个性心理特征 C.社会适应状况 D.身体健康水平答案:ABD(07.11)P332 6.1,多选4:正常心理中,心理不健康包括()。A.严重心理问题 B.各种神经症 C.各种人格障碍 D.可疑神经症答案:AD(08.05)P33

34、3-335 6.3,多选5:严重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A.内容充分泛化 B.可具有较强烈的初始情绪反应 C.没有人格缺陷 D.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答案:ABD(10.05)P334-335 6.2,多选6:与心理不健康有关的人口学因素可包括包括()。A.文化程度 B.性格特点 C.动机水平 D.生活方式答案:AD(10.05)P332 6.1,多选4: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可包括()。(A)一般心理问题(B)精神分裂症康复期(C)严重心理问题(D)一部分可疑神经症答案:ACD(10.11)P333-335 6-2,第七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

35、改变患者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情绪低落时间感觉发生变化精神偏离日常状态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练习六,多选1: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包括()。A.对自身价值的态度变化 B.注意力集中在自身体验上 C.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不变 D.时间感觉发生变化答案:ABD(08.05)P337-338 7.2,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压力源的种类生物性压力源精神性压力源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压力的适应压力的种类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叠加性压力破坏性压力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练习八,单选1:压力叠加的形式可以是()。A.单一性 B.破坏性 C.继时性 D.促进性答案:C(07.05

36、)P344,单选2:压力作用于个体后会经过()系统的增益或消解。A.认知、情绪、意志 B.认知、免疫、社会 C.免疫、情绪、人格 D.社区、家庭、学校答案:B(07.05)P346 8.3,单选4:良好的生物调节系统功能,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引起的()。A.认知功能失调 B.躯体化的症状 C.人格结构变化 D.心理冲突强度答案:B(07.11)P348 8.3,单选5:人的内心冲突及与之相伴随的情绪体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A.压力 B.适应 C.冲突 D.情绪答案:A(08.11)P342 3.1,单选6:个体对事件的实际反应取决于经过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后,压力的()。A.稳定程度 B.相对

37、强度 C.主要特点 D.本质属性答案:B(08.11)P346 8.3,单选6: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对人()。A.是完全负面的 B.有很大破坏性 C.可有积极作用 D.没有明显影响答案:C(08.05二级)P343 8.2,单选7:咨询中,有时会让求助者确定生活中哪些事件超越了自己的应对能力,这种工作叫做()。A.知觉压力测评 B.重大生活事件评估 C.情绪体验测评 D.生活小困扰的评估答案:A(08.11二级)P342 8.1,单选8: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在社会支持系统中,压力的有效缓冲器是()。A.较少的社交活动 B.现代化的家庭居住条件 C.较多的家庭成员 D.亲密的和可信任的关系答案:D

38、(08.11二级)P348 8.3,单选9:生物调节系统功能状态好,可以减轻压力后果的()。A.行为反应程度 B.情绪化症状 C.错误认知程度 D.躯体化症状答案:D(10.05)P348 8.3,单选10:对灾难症群来说,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症状,一般出现在()。A.惊吓期 B.恢复期 C.康复期 D.衰竭期答案:B(10.11二级)P344 8-2,单选11:由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属于()。(A)一般生活压力(B)社会环境性压力源(C)叠加性压力(D)心理精神性压力源答案:B(10.11)P340 8-1,多选1、社会环境性压力源的种类包括()。A.纯社会性问题 B.人际适

39、应问题C.自然条件改变 D.物理属性改变答案:AB(08.11)P340 8.1,多选2:压力造成的临床相包括()。A.压力源的性质 B.滞后型症状 C.对压力的响应 D.及时型症状答案:BD(08.05二级)P348 8.3,多选3:压力源包括()。A.生物性的 B.叠加性的 C.社会性的 D.灾难性的答案:AC(08.11二级)P340 8.1,多选4:面临压力时,人的认知系统对局面的控制类型包括()控制。A.人格的 B.认知的 C.环境的 D.适应的答案:BC(10.05)P347 8.3,多选5:人的认知对压力的中介作用包括()。A.认知和评估作用 B.对压力的觉察 C.人格的影响作用 D.对压力的控制答案:ACD(10.11二级)P346-347 8.3,单选:由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属于()。(A)一般生活压力(B)社会环境性压力源(C)叠加生活压力(D)心理精神性压力源答案:B P340 8.1(1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