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571059 上传时间:2021-03-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积累“温润、舒服自在、絮语”等词语的意思。2、默读课文9-12节,归纳这部分的主要内容。3、知道死海名称的来历,懂得人能躺在波浪上读书的原因,并体会在死海里游泳的感受。重点难点:知道死海名称的来历,懂得人能躺在波浪上读书的原因,并体会在死海里游泳的感受。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海的*,你们知道哪些海?哪些湖?(学生交流。)2、死海其实是个内陆湖,那么为什么被称之为“死海”,而且是世界闻名的呢?(1)理解“破折号”“省略号”的作用。(2)指导朗

2、读。3、我们就来学习: 20我躺在波浪上读书。4、读课题:(不同的读法表现不同的意思)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我/躺在波浪上/读书二、初读课文。1、出示学习提示。2、学生交流。3、练习说话。三、研读课文。(一)了解死海之所以能创造“躺在波浪上看书”的原因。作者因为访问亚洲西部的约旦王国,所以有幸去游览死海,那么死海为什么能让人躺在波浪上读书?这其中的奥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要随作者乘着汽车去游览一番!1、自由读第3、4小节,划出作者所见所闻的句子,说说你对“死海”的初步了解。板书:地势极低2、指名读3、4节,思考:漫步在死海的海边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3、尽管死海是“沉默”的海,但

3、是死海并非死气沉沉,它还很美,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4、练习说话:因为死海的水中含盐量特别高达33%,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所以 。板书:含盐量高5、因为死海的含盐量高,所以人可以躺在上面读书,喝咖啡而不会沉下去。板书:浮力极大(二)默读9-12节,体会在死海游泳的乐趣。1、正因为死海有能使人躺在上面看书,喝咖啡,而不会沉下去的奇迹,所以“我”迫不及待地跳入水中,这时“我”的感受又怎样?听课文录音,找出有关的词、句和作者一同感受死海的与众不同。随即理解并板书:温润 舒服自在2、学习“细浪在我的耳畔絮语”一句。理解“絮语”。3、当“我”几乎想在这里睡觉时,死海给作者开了一个玩笑。 虽然这时“我”

4、的脸上、眼睛火辣辣的,但“我”还是说“在死海里游泳是一件难得的快事。”这是为什么?板书:难得的快事4、 归纳这部分的主要内容。自己归纳。全班交流。四、小结复习。1、 那么,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来确定一下,并说明为什么?2、借助下面的提示说话。3、知道了作者经历的奇妙感受。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让我们现在作好准备,将来去探索世界上更多的奥秘。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懂得死海创造的奇迹能躺在波浪上读书的原因,体会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乐。2、继续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会选用恰当的方法给*确定重点。3、能复述“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拍照的有关内容。4、收集并交流一

5、则世界趣闻。教学重点:1、读课文,懂得死海创造的奇迹能躺在波浪上读书的原因,体会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乐。2、继续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会选用恰当的方法给*确定重点。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中相关的语句来感悟作者躺在死海的波浪上读书的舒服自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来到亚洲西部的(约旦王国),去游览那儿(的死海)从安曼去死海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但却要(下降1300米)。因为安曼是一座平均海拔(近千米的山城),而死海则低于海平面(394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的地方,号称(“世界的肚脐”)。作者在这里遇到了难以置信的事情:直接躺在起伏荡漾的波浪上从容地读书,这真是一个奇迹,这到

6、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循着作者的笔触走进海滨浴场。二、学习57小节1、自由轻声读5-7节 出示:(1)漫步在死海的海边,我们看到什么?(2)死海的特点是什么?2、交流(1)媒体出示:只见辽阔的海面上细波如鳞,那灰色的海水远接苍茫的天际。水面上没有帆影,没有海鸥,也没有一只其它的水鸟。 所以称它为(沉默的海)(2)说话练习:用“没有?没有?也没有?”说一句话。(3)出示:水中含盐量特别高,达33%,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任何生物都不能在这样的水中生存。(4)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起来。3、引读:正因为水中含盐量高,死海才能创造一种奇迹:(人躺在水面上可以读书、喝咖啡,而不会沉下去。)4、过渡:听了

7、主人的介绍,大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都想下水试一试。我第一个跳下水去。奇迹果然出现了,这多么令人惊叹啊,课文9-12节对作者的体验做了描述。三、学习9-12节1、默读9-12节,思考:哪句话最直接表达作者下到死海后的感受?(1)媒体出示:我只要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就像躺在床上那样舒服自在。(2)指导朗读2、再读9-12节,看看哪句话具体写出了这种舒服自在的感觉?(1)媒体出示:细浪在我的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明的晴空洒下来?我几乎想在这温润的、摇晃的“床”上睡一觉了!(2)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3)配浪声,听老师读,学生闭眼感受。(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3、想象说话

8、省略号留给了我们遐想的空间,请你想象一下,要是你现在躺在死海上,还会有什么感受?4、复述8-11节 我迫不及待地下水,奇迹果然出现了,我像一片树叶一样被温润的水托浮起来,我躺在波浪上读书,并拍下了一张值得永久保存的照片。请根据提示详细复述我躺在水面上读书、拍照的过程。媒体出示:下水奇迹果然出现读书、拍照(1) 自己准备,同桌讨论(2) 全班交流四、确定重点 感悟乐趣1、复习确定重点的方法。2、确定课文的重点,说说用什么方法确定的。3、人能躺在水面上读书,只有在死海这儿才能体验的到,难怪作者最后发出感慨(能在死海里游泳,确是一件难得的快事!)五、课外延伸 交流趣闻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样的趣闻又

9、何止一件,老师让大家收集了趣闻,谁来交流一下。板书: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沉默 含盐量高 浮力大 奇迹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阅读中能自主识字。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积累词语“从容”、“戛然而止”、“温润”、“絮语”、“拾级而下”。2、了解“死海”的特点,并能简要复述。3、了解课文叙述重点,体会作者愉快的感受。重点难点:1、了解“死海”的特点,并能简要复述。2、了解课文叙述重点,体会作者愉快的感受。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教师:你相信吗?有一位作者曾经躺在波浪上看书,也就是直接在起伏澎湃的波涛上,从容地看一本杂志。(引用第1节。)2、板书课题

10、:_20、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学生读课题。)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感觉非常新奇、新鲜。)二、学习课文第26节,了解死海的特点。1、教师:让我们快速走进课文,去看一看课文第26节。想一想,死海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课文第26节,并交流。)2、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特点一:地势低。理解为什么称死海为“世界的肚脐”?(因为从安曼到死海,要下降1300多米!安曼是一座平均海拔近千米的山城,而死海则低于海平面394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的地方,所以号称“世界的肚脐”。)根据这一段文字让学生画示意图加深理解。特点二:含盐量高。理解为什么称死海为“沉没的海”以及死海得名的原因。(水面上没

11、有帆影,没有海鸥,也没有一只其他的水鸟。练习用“没有,没有,也没有,”.的句式来说一句话。水中含盐量特别高,达33%,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任何生物都不能在这样的水中生存,“死海”因此得名。划出描写死海景色的句子,指导朗读,读出美感。A、我发现脚下的海水在轻轻地涌动,泛出一种奇特的光晕,五颜六色,像彩虹似的变幻。B、我蹲下去,在水底捞了一把,捞上来的细沙中,混着些白色透明的小颗粒。)三、学习课文第712节,体会“确是一件难得的快事”。1、教师:小组学习,思考:作者在文末说:“能在死海里游泳,确是一件难得的快事!”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是一件“快事”?作者喝到了“苦涩的咸水”,眼睛也被“涩得生

12、疼”,为什么还说“确是一件难得的快事”呢?谈谈你的理解。(学生读课文第712节,并交流。)2、教师相机指导学习。问题一:温润的水把我整个身体托浮起来,像托浮着一片树叶。我只须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就像躺在床上那样舒服自在。细浪在我的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明的晴空洒下来,我几乎想在这温润的、摇晃的“床”上睡一觉了!同时,理解“温润”、“絮语”两个词语。并且,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读出作者当时那种惬意、舒适的感觉。问题二:因为能躺在波浪上看书恐怕只有在死海这里才能发生,这是作者以前所没有体会到的美好事情,所以即使后来不小心遭了点罪也心甘情愿。四、课后小结。*作者记叙了自己游览死海的所

13、见、所闻、所感,同时穿插介绍了死海的地理位置;死海的别称“世界的肚脐”;死海名字的由来,使读者对死海的情况、具体的景象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10个生字,认识8个字。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吸引游客的地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情感与态度:了解和探索大海与人的关系,感受大海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围绕主线自学课文,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感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知道四大海的特点,及给游人带来的欢乐。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结合

14、语言文字和插图,体会作者 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插图、有关死海的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1、看人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的画面。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呢?这是什么地方?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懂的词。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二、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学生读生字,正音“阻”是平舌音。“幻”注意字形,不要掉了左边一点,右边不要加横。“仰”字不要多加一撇。2、指名分自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学生回答(作者游览的死海的所见所感

15、)三、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想想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指导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作者浏览死海,留下深刻印象,死海哪些地方吸引游客?二、学习课文死海吸引游客之处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景色美丽、奇异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五颜六色,像彩虹,变幻多彩的光晕。2、名字奇特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理解“死海”名字由来3、浮力大引导学生读第6-9自然段,领会作者好奇兴奋的心情,感受死海的神奇补充有关死海资料,激发学生兴趣。三、再读课文,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四、作业设计1、写生字。2、小练笔:向大家介绍你游览过的最感兴趣一处景点。、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5课题躺在波浪上

16、看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独立学会要求掌握的10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读准字音,大体懂得生词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查找有关死海的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死海的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领略世界不同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突破点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的特点以及给游人们所带来的乐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查找有关死海的资料,体会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学情分析教学准备生字卡,小黑板课时划分2课时课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独立学会要求掌握的10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读准字

17、音,大体懂得生词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查找有关死海的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死海的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领略世界不同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突破点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的特点以及给游人们所带来的乐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查找有关死海的资料,体会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教学过程教 学 活 动设计调整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初读课文1.同学们,你们相信吗?人躺在海上不但不会沉下去,反而可以看书、喝咖啡。2.学生质疑: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喝咖啡呢?着是什么地方?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教师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8、3.根据下列要求初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读通课文遇到不动的词思考:这篇课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二、检查预习情况1.学习生字2.抽读生字卡。重点指导。3.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死海名字的来历、人能躺在波浪上看书的缘由、在死海游泳的亲身感受5.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A 为什麽说海底是宁静的而有声音呢?B 为什麽说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C 海底有哪些金属?为什麽有丰富的矿产?6.梳理学生的疑问,确定学习目标三、学习生字1.出示要学习的生字2.范写“迹、幻”3.学生自己书写课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

19、课文内容,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查找有关死海的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死海的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领略世界不同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突破点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的特点以及给游人们所带来的乐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查找有关死海的资料,体会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教学过程教 学 活 动设计调整一、导入为什麽在死海里,人能躺在波浪上看书而不会下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死海吧!二、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些什么?将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多读几遍,把有关句子做上记号。2.交流反馈: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

20、生学习课文 第三段:死海名字的来历结合句子解决下面两个要点:看到死海美丽、奇异的景象。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死海的奇异之美。死海名字的来历。扣住课文中的数字理解死海含盐量的高。 第四段:人能躺在死海上看书的原因结合第三段死海含盐量高惊进行理解 第六九段 在死海游泳的亲身感受引导学生感受死海所创造的奇迹浮力的,能把人浮起来。指导学生通过以下句子进行理解,并指导朗读:“湿润的水把我整个身体托浮起来,象托浮着一片树叶。”细浪在我耳边细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明的晴空洒下来不料,收腿时却遇到了强劲的浮力,收不回来,身体一歪,一股苦涩的咸水立刻涌入口中,眼睛也涩地生疼。死海是如此的神奇,就让我们再一次去游览这美丽又奇异的死海吧!齐读课文,边读边想:“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生交流反馈三、扩展思维:死海是如此的神奇而美丽,它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地方等着我们去寻找呢,课下大家可以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进行交流和学习,相信大家一定会看到死海等神奇的一面!板书设计躺在波浪上看书死海名字的来历、人能躺在波浪上看书的缘由、在死海游泳的亲身感受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