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571462 上传时间:2021-03-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求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求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求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求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求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求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求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1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近似数”“试一试”“填一填、说一说”教学目标:1、能结合生活实际判断哪些数是精确数;哪些数是近似数。2、能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具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材第11页一组近似数数据课件逐一出示图片及一组数据根据这组数据区分准确数和近似数。思考:你是怎样理解近似数的?你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近似数?提出课题: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板书课题:近似数学生观察倾

2、听。学生思考,个别回答。学生思考举例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材第11页“填一填、说一说”用四舍五入法可以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46棵。四舍五入到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约()棵电脑出示:教材第11页“填一填、说一说”引导学生阅题。,并逐一解决问题。1、教学问题1。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这个数的近似数呢?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四舍五入到十位的含义。然后引出小淘气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淘气提供的办法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得到所需的近似数。最后教学约等号的意义、读、写。2、教学问题2。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3、教学问题3。学生独立思考后请个别

3、回答。4、教学问题4。出示提示语,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5、解决以上几个问题后,引导学生谈发现从这组近似数中,你发现了什么?6小组讨论: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学生观察思考积极参与。学生独立思考个别回答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学生独立思考个别回答小组合作交流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教材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12页试一试31、按要求填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2、拓展题1978520万947659000006090760万9876510000003、第12页试一试1、2将表格按横行分三次出现。1、请学生代表完成表格中的第一行,将1个数四舍五入到十位、百位、千位、万位。2、出示第二行,让全

4、体学生独立完成。3、出示第三行,让全体学生独立完成。4、通过练习交流发现。逐一出示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发现,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填写在课本上4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观察思考。集体订正。独立练习后集体订正。互相交流独立思考完成集体订正独立作业求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2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教学目标: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教具准备:相关数据资料,学生课前搜集的数据。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小组交

5、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三、巩固与应用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

6、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四、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12页底1题。2、教材第12页第2题。3、教材第12页第3题。五、思维训练括号里能填几?49( )83550万 49( )83549万求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3设计理念: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归纳总结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北师大版1112页近似数教材分析:近似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本单元亿以内数的认识、读写和大数的比较和改写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是近似数以及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本节知识学习中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是近似数的求法(

7、位数的确定,是舍还是入),特别是需要进位时,前面是“9“的连续进位,应重视数位的确定和数字的入舍的教学。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2、正确进行近似数的改写。教学关键:找准数位,看清入舍,注意约等号。教学准备: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教学过程:一、认识近似数(1)明确准确数和近似数。师:同学们说一说你家里有几口人?我们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同学?你们小组又有几个同学呢?这些数都是准确数吗?师

8、:那么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哪位同学知道我国现在的人口有多少呢?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呢?(生答)师: 13亿是一个准确数吗?960万平方千米呢?这样的数又是什么数呢?点拨:像你家里有多少人,班里有多少同学等这样的数就是准确数。像我国人口大约有13亿,我国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这样的数就是近似数,一般来说近似数前面都要带上“大约”两个字。(2)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判别。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收集的数据按照准确数和近似数进行分类,并讨论这些数据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小组汇报,交流。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提问: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近似数,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哪些方法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9、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发言)同学们提到用四舍五入法可以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那么我们怎样理解四舍五入呢?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你愿意尝试一下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页看“填一填 说一说”出示: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1)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棵;(2)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棵;观察第一组数据小组讨论:原数的个位是几?四舍五入后是几?它的十位有变化吗?说明什么?观察第二组数据小组讨论:原数的十位是几?四舍五入后十位是几?它的百位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什么?提问:通过以上观察分析你们从中有什么发现?(四舍五入到十位要找准什么位?入舍什么位?四舍五入到百位、

10、千位、万位呢?)学生尝试完成四舍五入到千位:约( )棵;四舍五入到万位:约( )棵。知识反馈,强调重点。小结:把一个数四舍五入到某一位,要看后一位,如果后一位够5,就向前一位入1(五入),尾数改写成“0”;如果后一位不够5,舍去(四舍),尾数改写成 “0”。在四舍五入时关键是要找准数位,看清入舍。学生自学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出示:148264( )万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说明方法。(提示:找准数位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并添写单位 用什么符号)“”是约等号,读作“约等号”。学生两人结合互相出题,并检查。引导学生总结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强调约等号的使用。

11、三、作业设计(1)判断题新绛县人口有32万。 ( )10000010万 ( )(2)教材第12页第1题。在做之前,可以先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做“31777精确到万位是多少”这道题。学生说方法,然后独立完成后面的练习。做完之后,可以请学生把这些省市的森林面积按一定顺序排列。(3)教材第12页第三题。(强调连续进位的方法)(4)思维训练:括号里能填几?49( )83550万 49( )83549万(5)课后延伸阅读13页数学知识,搜集信息,了解数的发展史。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近 似 数35人准确数 约13亿近似数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四舍五入到十

12、位:约148260棵;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棵;四舍五入到千位:约( )棵;四舍五入到万位:约( )棵。148264( )万“”是约等号,读作“约等号”。求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4教材分析:“近似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中的第五课。这部分内容既丰富了对大数的认识,又是对后续学习除法“试商”的基础。另外,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很难得到或不需要得到精确数,或是用大数描述事物时,人们经常会选择近似数。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知识的衔接上近似数都显得至关重要。学生收到前面计算教学中估算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经验积累,很多学生在课前已经可以凭借数感找出万以内数

13、的近似数,也有一部分学生了解甚至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大数的近似数。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四舍五入”法只是一个模糊的认识,对于“四舍五入”法具体是什么,它的道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四舍五入”法都不是十分清楚。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小学中年级段,具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与分析,了解近似数和精确数的意义,感受近似数和精确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 借助数线,较直观地感知“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3. 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数感。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

14、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 分析归纳法教学策略:小组合作 情境创设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分类感受精确数和近似数。1.观看一段国庆60周年阅兵视频,说一说有什么感受?师:这么大的场面中一定蕴涵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些数学问题。2. 课件出示整理的一段文字,让学生默读其中的数字两遍,初步感知数据。3. 仔细观察这些数,有没有什么共同特点,能不能把它们分一分类?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可能会按数据的大小来分,一些按单位分,如60,169,56,66都是以个为单位的,20万、2万是以万为单位的。或者学生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

15、0万、2万分为一类。师:为什么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可能会说是准确的数,估出来的数。师:是的,在数学上,像60、169、56这样准确的数、不多不少正好的数,是精确数;而66、20万、2万是大概的,大约的,差不多的,与实际数接近的数,是近似数。4. 读一读以下的数据,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吗?小明身高130,2cm,就说约130cm;小红从家里到学校走了395米,就说大约走了400米。5. 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精确数来表示,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近似数来表示?了解近似数的作用。师:有些情况下,我

16、们没有必要用准确的数据来描述,只要知道一定的范围就足够了,这时用近似数来表示就比较方便。看来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相当广泛的。【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国庆60周年情境引入,出示一些感性材料,通过分类,帮助学生在比较和辨别中体会哪些是实际的、精确的,哪些数是模糊、大约的,从而认识精确数和近似数;又通过列举活动,深化理解,了解近似数在实际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一)借助数线,直观感受“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1.师: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实际面积是18000平方米,但报道中称“近2万平方米”,这里的“2万”是

17、如何得到的?同桌交流,指名说说想法,学生可能会说18000接近2万,所以用2万来表示。2.结合直观的数线图,分析“18000平方米”称为“近2万平方米”的原因。师:18000介于整万数1万和2万之间,由于18000千位上是“8”,所以可以把千位上8直接去掉变成0后向万位进1,就得到了近似数“2万”。介绍18000约等于2万,用“”表示,写作:180002万全班读一读。3.在数线上标出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16000,17000,19000这几个数,请学生尝试分别说出它们的近似数及想法。师:15000这个数约等于多少呢?学生可能觉得1万可以,2万也可以,因外

18、它刚好在中间。师:15000离1万和离2万的距离是一样的,但为了方便记录,我们认为规定150002万。课件上将约等于1万和约等于2万的数进行对比,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师:请同学们对比两组数据,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能得到什么结论?请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学生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发现以15000为分界线,11000,12000,13000,14000接近1万,16000,17000,18000,19000接近2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千万上的数,当千位上的数是1、2、3、4时,近似数是1万,当千位上的数是5、6、7、8、9时,近似数是2万。教师借机在黑板上板书:0、1、2、3、

19、4 舍;5、6、7、8、9 入,介绍“四舍五入”法。【设计意图:结合数线图,分析“18000平方米”称为“近2万平方米”的原因。数与形结合,将四舍五入的本质清晰地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数感。】(二)合作学习,探究“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1.参加国庆阅兵的精确人数是233482人,在下图中找到这个数的大致位置,说一说“约20万人”,这个数是怎样得到的?合作要求:1.同桌2人一起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2.学习时,每人都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在学习卡上。3.组织简单、清晰的语言准备全班汇报。教师巡视,了解小组讨论的情况,并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2. 全班交流。生可能想法:在数

20、线图上标出,发现233482接近20万,;或者233482比25000小,所以近似于20万;直接用四舍五入法,看万位上的数是3,小于5,所以直接把十万后面的尾数“33482”舍去变成5个0,得到近似数20万。请多组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说得有道理,给予鼓励。3. 教师小结:四舍五入到十万位,关键看万位。4. 如果将233482四舍五人到万位、千位、百位、十位,近似数分别是多少,怎样得到的?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帮助直观感知求近似数的方法。5. 引导学生初步概括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经历探索的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

21、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三、 巩固练习1. 读一读下面的数据,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一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分析,找出精确数和近似数,加深认识,并感受到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 华山是我国的五岳之一,海拔约2155米,在下图上标一标,四舍五入到百位大约是多少米?学生独立完成,有些学生在数线上找点时会遇到困难,教师适时指导,帮助学生通过数线进一步感受四舍五入到百位,要看十位上的数。3. 按要求填表。提醒学生认真看要求,仔细数数位。特别对29957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万位重点指导。【设计意图

22、: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三道练习题,加深对近似数的认识,感受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用所学的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四、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师:这节课我们经历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同时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希望同学们能留意生活,去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板书设计:近似数0、1、2、3、4 舍 1800020000四舍五入法5、6、7、8、9 入 233482200000求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5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页的近似数的概念和“四舍五入法”,以及练习五第13

23、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四舍五入法,能应用四舍五入法正确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意义,能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关键: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意义,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及书写格式。教学过程 。一、新授。1、揭示课题: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2、近似数的概念。(1)谈话。在实际生活中,描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一定要说出它们的准确数量,只要知道它们大概是多少就可以了,因此不用准确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来表示。这样描述起来比较方便、记忆容易、计算简单。(2)准确数与近似数

24、。第20页第二自然段实例中的613是准确数。600就是613的近似数;495是准确数,500就是495的近似数。(3)谁能说出下面每个实例中哪个是准确数,哪个是准确数的近似数,一头肥猪重210千克,有时说大约200千克。一株大树高19米,有时说大约20米。一幢楼房高75米,有时说大约80米。3、教学例9。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1)出示例9。(2)读题。指名读题,并说出求什么?(3)提问:206的近似数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想一想206接近哪个整百数。(1)再问:如果把206变成216、226、236、246后,怎样求它们的近似数呢?启发学生思考后,教

25、师告诉学生,要求这些三位数的近似数,就要看它们的十位上的数(也就是尾数的最高位)是不是满5,如果不满5,就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舍去。改写成0,这叫“四舍”。就求出了它们的近似数。教师板书“206200”,并告诉学生“”叫约等号。“206200”读作206约等于200。(5)教写约等号“”。要求学生跟着老师写几遍。(约等号写法,上坡下坡又上坡。)(6)再问:284接近哪个整百数?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刚才前面举的数都是十位上不满5的数,而284 十位上的数满5了吗?284超过了250,更接近300,所以如果十位上的数满5,就把十位和个位的数改写成0。同时要向百位进一,这叫“五入”。这样就求出这个数

26、的近似数。284的近似数是300。教师板书:“284300”读作 284约等于300。(7)试比较求206和284的近似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启发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相同点是把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改写成0。不同点是尾数最高位上的数不满5时,舍去尾数、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满5时,把尾数舍去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二、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20页“做一做”的题目。(1)学生独立做完第1、2两题。(2)指名学生报出结果,集体订正。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57 92 88 213 247 450 7600 6399 89903、小结。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省略这个数的十、百位、或千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也就是4或3、2、1,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也就是5或6、7、8、9,把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检叫做四舍五入法。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021页所学的内容。四、作业 。做练习五的13题。求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