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需肥规律与土肥水管理-师院.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1674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PPT 页数:146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的需肥规律与土肥水管理-师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小麦的需肥规律与土肥水管理-师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小麦的需肥规律与土肥水管理-师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小麦的需肥规律与土肥水管理-师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小麦的需肥规律与土肥水管理-师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麦的需肥规律与土肥水管理-师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的需肥规律与土肥水管理-师院.ppt(1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讲人:朱毅,小麦的需肥特性与土肥水管理,临沂大学、农林学院,小麦概述 小麦是世界各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人们的主要食粮。小麦籽粒营养丰富,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6080%,蛋白质815%,脂肪1.52.0%,矿物质1.52.0%,以及各种维生素等。报导表明,目前各种矿泉水中的矿物质含量太微,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还得靠食物来补充。麦麸是优良的精饲料,麦秆是编织造纸的好原料。目前世界小麦播种面积2亿多公顷,总产5亿多吨,居世界各种作物之首。小麦在世界分布极广,各国均有种植,主要产国有原苏联、中国、美国、印度、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平均单产最高的国家是荷兰,217.5万亩平均亩产521k

2、g,小麦面积单产最高的是德国,亩产1333kg。,一)、我国小麦生产简况 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尤其在北方地区是主要的细粮作物。由于苏联的解体,我国小麦栽培面积和总产居世界首位,面积5亿亩左右,单产200kg/亩左右,总产1亿吨。1978年青海香日德农场3.91亩春小麦,培创出亩产1013kg的高产纪录。小麦在我国分布很广,南至海南岛,北到漠河,西起新疆、东抵沿海诸岛均有小麦栽培。从512月均有小麦在播种,从49月都有小麦在收获。,198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耕作栽培制度,品种类型分布、播种和成熟期早晚、并尽可能考虑到行政区的完整,将我国分布为十个麦区:1东北

3、春麦区 2北方春麦区 3西北春麦区 4北方冬麦区 5黄淮冬麦区(山东全部)6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7西南冬麦区 8华南冬麦区 9新疆冬、春麦区 10青藏春、冬麦区,二)、山东省小麦生产简况 小麦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收获面积60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总产150亿kg以上,单产250300kg,面积和总产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河南(总产有时超过河南)。,二、小麦的一生与阶段发育 一)、小麦的一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成熟种子的整个过程,小麦一生的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我省冬小麦生育期为230270天。小麦的一生中,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

4、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1播种期:播种的日子,我省9月下旬10月上旬。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我省10月上中旬。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时,我省10月中下旬。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我省11月底12月初。,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时,我省2月下3月上。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

5、: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始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著伸长,其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达1.5cm,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我省3月中下旬。,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我省4月上中旬。,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我省4月下旬。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我省4月下旬5月上旬。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上部下部。我省5月上、中旬。11灌浆: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我省5月中旬开始灌浆。,1

6、2成熟期: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内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基本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收获期。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内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止。我省一般在6月上旬收获。,二、小麦经济产量的形成过程小麦产量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1营养生长阶段 从出苗到返青生长中心:根、叶、蘖的生长。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的形成,为形成产品器官打基础,此阶段需肥水较少,生长较慢。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决定穗数的时期。主攻方向:培育壮苗、苗齐、均壮。,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从起身到抽穗生长中心:根、叶、蘖生长和茎伸长,穗

7、分化发育。营养特点:光合产物用于营养体及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生长逐渐加快,需肥水逐渐达到高峰。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巩固和决定穗数,决定小穗数,小花数和穗粒数的时期,奠定粒重基础的时期。主攻方向:调节群体合理发展,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3生殖生长阶段 抽穗到成熟生长中心:生殖器官的生长。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充实,形成收获产品,营养生长基本停止,需肥水逐渐减少。与产量的关系: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主攻方向:防止营养器官早衰,维持一定强度的光合生产率(干物质克/日米2),保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运输到生殖器官。,三)、小麦的阶段发育1阶段发育的概念:小麦的一生,必须经过几个顺序渐进

8、的质变阶段,才能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发育过程称为阶段发育。2阶段发育的特性每个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综合的外界条件,如水、温、光、养分等,而其中有一、二个因素起主导作用。每个发育阶段有着不可逆性,条件不适宜时,停止但不能倒行。顺序性 当前一阶段没有结束以前,即使条件适宜后一阶段的生长,也不能进入后一阶段。,3春化阶段(感温阶段):小麦种子萌发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结实的时期,此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是适宜的温度条件,不同的小麦品种对温度及所需天数要求不同。4光照阶段(感光阶段):小麦通过春化阶段以后,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就进入第二发育阶段,即光照阶段,

9、此阶段主导因素是光照、温度也起很大作用,高于25或低于10都会延缓光照发育的进行,低于4则光照阶段不能进行。,小麦阶段发育特性,4光照阶段(感光阶段):小麦通过春化阶段以后,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就进入第二发育阶段,即光照阶段,此阶段主导因素是光照、温度也起很大作用,高于25或低于10都会延缓光照发育的进行,低于4则光照阶段不能进行。5阶段发育与器官形成的关系春化阶段:是小麦分化叶原基、分蘖原基、次生根及原始茎节的时期,春化和分蘖同时进行,春化阶段长分化的叶片及分蘖原基的数量就多,进入光照阶段后数量不再增加。春化阶段茎生长锥处于未伸长期,顶端分生组织不转入幼穗的分化。我省10月/下日平均气温

10、5以下,半冬性小麦品种开始进入春化阶段,同时开始分蘖;11月/中、下05冬小麦进入春化,同时进入分蘖盛期,12月/上0进入越冬。,光照阶段:是分化小穗小花的时期,延长光照阶段有利于增加小穗数和小花数,从而形成穗大粒多。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到4以上时,茎生长点开始伸长,穗分化开始,标志着进入了光照阶段(我省3月/上),到穗分化到、原基形成(顶端小穗形成)时(植株开始拔节),光照阶段结束(我省4月/上、中)。,6阶段发育理论的实践意义:有助于正确引种 南北,年前过早进入光照阶段,易受冻害;北南,年前可能通不过春化阶段,造成不结实或延迟成熟。有助于决定不同品种的播期、密度 小麦进入光照阶段以后,生理上

11、发生一系列变化,代谢强度提高,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增强、抗寒力减弱;冬性品种春化阶段较长,分蘖力强,因此秋播时应先播冬性品种,后播半冬性,春性品种,冬性品种应适当稀播。加速育种世代 对通过春化以后的小麦,可增加光照,提高温度加速光照阶段的进行,缩短生育期,提前收获。,山东省冬小麦一生的生育过程及产量形成示意图,光照阶段,三、小麦生产与土肥水的关系 小麦的产量决定于:品种特性(内因)和环境条件(外因),后者是栽培管理的主要内容:水、肥、气、热、光等,其中水、肥、气是人工可以控制的。一)、小麦对土壤的要求 作物吸收的养分主要是由土壤本身提供的,占作物总需肥量的5070%,另外3050%由施肥补充,因

12、此土壤肥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作物产量。1耕层深厚,结构良好 耕作层20厘米以上,(根系6070%集中在此,是小麦养分和水分的主要供给层),上层耕性好,下层质地少重(有利于保水保肥,有利于协调供肥,提高抗旱能力);结构良好,土壤容重1.11.2克/cm3,(孔隙度5055%),有机质含量较高,有丰富的水稳性团粒结构。,2土壤肥沃,供肥能力强 N、P、K含量高且协调,400公斤以上的田块要求播前有机质1%以上,全N0.060.08%,速N5080ppm,速P2040ppm,速K 6080ppm。3适宜的土壤质地和化学成分 粘土、砂土都不宜种小麦,最适宜的是壤土,化学成分:pH 6.87.5;含盐量高于

13、0.25%受抑,高于0.4%死亡。4土地平整,地面坡度,应控制在0.10.3%。5农田水利良好,地下水丰富,能排能灌。6交通条件便利。,二)、小麦对水分的要求 我省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只占总降雨量的1/31/4,只能满足小麦生育期耗水量的1/31/5。(一)小麦的耗水量和耗水系数1小麦的耗水量(需水量):小麦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期间麦田耗水总量(包括棵间土地蒸发,占3040%,植株蒸腾,占6070%,重力水流失(很少),约为400600毫米,即260400立方米/亩。,2小麦的耗水系数:每生产1kg小麦经济产量的耗水量,即耗水量与产量的比值称为耗水系数,是衡量小麦水分利用率的指标,一般为60013

14、00,随产量提高而降低。3小麦产量与耗水量的关系随着产量的提高,耗水量增加。随着产量的提高,耗水增值减少,耗水系数减少,水分利用率提高。当水分不能满足小麦生长时,产量与水分成正比。,(二)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耗水特点1出苗到拔节前 出苗后日平均气温降低,日耗水量下降,出苗越冬前,占1519%,越冬到返青占510%,返青拔节以前虽气温升高,日耗水量增至0.71.4方/亩,但耗水只占12%。总之拔节前,时间占整个生育期的2/3或以上,但耗水量只占3040%。,2拔节抽穗前 小麦进入旺盛生长时期,耗水量急剧增加,其中挑旗期是小麦一生对水分要求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这段时间一个月左右,耗水量占2

15、035%,日耗水2方/亩以上。3抽穗到成熟 时间35天,耗水占2642%,日耗水量在抽穗开花期达最大3方/亩以上。,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耗水量,(三)冬小麦灌溉的一般原则1根据需水规律“麦收八、十、三场雨(即八月、十月、三月)”“灌浆有墒,子饱穗方”,这些农谚都是十分宝贵的种麦经验,也是对小麦需水关键时期的科学概括。小麦灌水分为底墒、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孕穗)、灌浆、麦黄水,但不是都浇,视情况而定,麦黄水如果后期不套种的话可以不浇。2根据土壤墒情 确定适宜的土壤水指标(表)3根据气候条件 气温下降至0时不能冬灌,以免冻害。4根据苗情 冬前没分蘖的麦苗,不浇冬水,主要看群体大小和单株

16、生长健壮与否。,冬小麦各生育时期适宜的土壤水分(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百分数),三)、小麦对土壤养分的要求 小麦必须的营养元素有C、H、O(90%)、N、P、K(5%)、S、Ca、Mg,微量元素有Fe、B、Zn、Cu、Mo、Mn等。(一)N、P、K等元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作用生命元素1氮 小麦一生中都需要N,是蛋白质、叶绿素、激素、核酸的组成成分。作用 前期促根、叶、蘖生长,增加绿叶面积,中期增加小穗、小花数,提高结实率,后期提高千粒重。N素与小麦生产的关系i 低产中产阶段,小麦产量随土壤N素含量增加而提高。ii 中产高产阶段,N的增加要适量和适期,有一定增产作用,但不成比例,要防止倒伏和贪青晚熟。

17、缺N症状 单株分蘖少,叶片黄瘦而稍硬,根数少,穗数少且小,粒重偏低,成熟偏早。(早衰),2磷是小麦核蛋白等物质的主要成分能量元素。作用 前期能提高N肥利用率和吸收速度(以P增N);促进麦田早分蘖、生根,根系发育健壮,提高小麦抗旱、抗寒能力。中后期:促进糖分和蛋白质的代谢,有利于物质运转,加快灌浆过程,提早成熟。与小麦生产关系 我省普遍缺N,严重缺P,施P增产效果较施N更为明显。缺P症状 苗期分蘖少,叶色暗绿(叶鞘)发紫,无光泽,根系发育不良,呈“鸡爪根”不伸展,变成小老苗,发苗慢,抽穗开花延迟,千粒重下降。,3钾是三要素之一品质元素。作用 促进CH2O的形成与转化,使叶片中糖分向正在生长的器官

18、输送,能提高小麦抗病,抗旱及抗冻能力,促进维管束发育,茎秆粗壮坚韧,抗倒伏。与小麦生产的关系 我省部分地块缺K,中低田一般不缺K,高产田要补充K肥。缺K症状 生长延迟茎秆矮、易倒伏,叶片尖端发生褐斑,逐渐向下蔓延,下部叶片早期干枯,根系生长不良,抽穗和成熟提早,落黄差,穗小,粒轻,品质劣。,4微量元素 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调节者,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都不能缺乏。缺铁时则发生失绿现象,脉纹中间的叶肉组织呈黄色,而脉纹为绿色;缺Mg时,叶子起皱或卷起,生育期推迟;缺Ca时,根系发育停止;缺Mn时叶面有不规则的灰色、浅黄色、或浅褐色的斑点;缺Zn、Cu、Mo时植株都表现矮小,白化或死亡,缺B还导致雄

19、性器官发育受阻,花粉败育,不能结实。,小麦缺氮,小麦缺磷,小麦缺钾,小麦缺硫,小麦缺镁,小麦缺锰,小麦缺铜,小麦缺钼,小麦缺钙,小麦缺硼,小麦缺铁,小麦缺锌,(二)小麦的需肥量及施肥量1小麦的需肥量 随自然条件、产量水平、不同品种、栽培技术而变。一般规律:每生产100kg子粒,需纯N 3kg,P2O5 1.01.5kg,K2O 2.04kg,N:P:K=3:1:3,(N、P主要集中在子粒中,占全株总含量的76%和82.4%,K则主要集中于茎秆中,占全株总量的70.6%)。与品种和产量的关系 不同品种需肥量不同,如辐63对N的利用率高,省N肥,同一品种随着产量的提高,需肥量增加,而肥料利用率也提

20、高。与生产条件、栽培技术的关系 生产条件好,栽培技术高,对N、P、K肥的需要量降低,利用率提高,反之则低。,2施肥量计算方法 某元素的需要量=土壤当季供应量+农家肥当季供应量+化肥当季供应量土壤当季供应量=土壤中某元素的速效养分含量(mg/kg)0.15(表层20cm土重约150000kg)农家肥当季供应量=农家肥施用量农家肥含某元素的百分率当季利用率化肥当季供应量=化肥施用量化肥含某元素的百分率当季利用率一般当季利用率::有机肥2025%,N肥3050%,P肥1520%,钾肥5070%。为了满足小麦需肥、施肥量必须大于需肥量,一般N肥为需肥量的2倍,P肥24倍,K肥1.5倍。,实践经验 在土

21、壤条件较好的条件下,亩产千斤小麦,在中低产条件下,每增加土杂肥1000kg,硫铵10kg,普钙8kg则可增产小麦100kg。,(三)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特点小麦在返青以前吸收养分较少,到拔节期吸收养分急剧增加,开花以后又逐渐减少。1中产水平拔节期是需肥的临界期;拔节前N的吸收量相对较多,但这时P肥却很重要,不可缺少,因此要施足N、P底肥;从拔节孕穗 K的吸收量急剧增加(因为此时正是茎生长旺期),从孕穗到开花P吸收量最多。2高产水平 拔节孕穗需肥急剧增加 对N的吸收有两个高峰 i 从分蘖到越冬 ii 拔节孕穗 对P、K的吸收,拔节后大为增加,孕穗成熟吸收最多。,3小结(1)出苗到起身:需肥较

22、少,为了使幼苗早分蘖,早发根,培育壮苗,需要适量的N素营养和一定量的P、K营养施好基肥和种肥。(2)起身孕穗 小麦茎叶迅速生长,幼穗分化形成,是小麦一生吸收营养最多的时期(N的吸收高峰:i拔节抽穗,ii开花灌浆;P、K的吸收高峰:拔节开花)因此,需要加强N素营养,巩固年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并配合适当的P、K营养,促壮秆增穗、增粒施好追肥。(3)从孕穗成熟 乳熟以前:应有良好的N素营养,以延长上部各叶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增粒重,保持一定的P、K营养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转转化。蜡熟以前:P、K吸收基本结束,只需维持少量的N素营养,保证正常的灌浆与成熟适施追肥(叶面肥)。,(四)合理施肥的原则1

23、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无机换有机,培肥低产田。2基肥为主,追肥为辅。麦收胎里富,基肥是基础;年外不如年里,三追不如一底。3合理施用化肥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地力、肥料数量等情况,施肥于营养临界期、最大效应期。注意N、P配合,适当配比a、由低产变中产阶段 P(P2O5)b、中产变高产 c、高产变更高产 P/N=0.5左右合理施用底肥,P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有机肥分解慢,一般做底肥施用,N、K肥一般4050%做底肥。追肥深施、开沟10cm以上,盖严埋实,结合灌水。因土壤质地而异,沙土,少吃多餐,粘土,应提前施,多吃少餐。,4、科学施用底肥和种肥1)底肥的用量及用法(三追不如一底)有机肥、磷肥全部作底肥

24、,N肥底肥应占总量的30-50%(底力高30%,底力差50%)。,2)种肥:一般每亩硫铵4-5kg或尿素2kg;NH4NO3 2-3kg或磷酸二铵2kg,NH4HCO3能吸湿烧种不能作种肥,注意作种肥时不能与湿种子混播。5、深耕与整地:“深耕一寸,顶上一遍粪”,“耕得深又早庄稼百样好”。齐、平、松、碎、净、墒。,(五)、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1、矿质营养学说2、养分归还学说3、最小养分律4、同等重要性不可代替律5、最是因子律5、报酬递减律6、平衡施肥,六、科学施肥的方式方法,1、基肥2、追肥3、种肥4、叶面施肥,七、作物营养期与营养关键期,1、作物营养期2、作物营养的阶段性:连续性、阶段性3、营

25、养临界期、最大效率期4、各种肥料介绍:化肥、有机肥、复合肥、生物肥、缓控肥、控释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有机复合肥、叶面肥、冲施肥等。,THANK YOU!,小麦讲述结束谢谢大家欣赏!,四、小麦的种子萌发、出苗种植技术一)、种子的萌发和出苗(一)种子的构造 小麦种子为颍果、粒形有棱形、卵圆形、圆筒形、椭圆形等,粒色有红、黄、白、浅黄、金黄等,生产上常分为红皮和白皮两种,种子大小一般用千粒重表示30-60g,小麦种子由皮层、胚(盾片、胚芽、胚根、胚轴)、胚乳组成。(二)种子的生活力发芽率:供试种子在规定日期内发芽粒数占总粒数的百分数。发芽势:在3-4天以内发芽种子粒数占供试粒数的百分数。休眠:

26、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条件适宜的条件下未能发芽的现象,不同品种的休眠期不同,一般白粒种子休眠期短,红粒长。,(三)种子的萌发通过休眠完成后熟之后的种子,在适宜的水、氧、温之下便可以发芽生长。1吸水膨胀过程(物理过程):库存种子一般含水12-13%。在这种情况下,其内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呈凝胶状态,当种子吸水后,变成溶胶状态,体积增大,产生强大的膨压,促使种子萌发。2物质转化过程(生化过程)(1)淀粉在其酶的作用下形成麦芽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2)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含N的简单物质。3生物学过程:当子粒吸水达自身重量的45-50%时,胚根鞘首先突破皮层而萌发露白。接着胚芽鞘也破皮而出,一般胚根生

27、长快于胚芽,当胚根伸出种皮长达种子长,胚芽达到种子的一半时,称为发芽。,(四)出苗与生长 子粒萌发后,首先是胚芽鞘出土,它是一片不完全叶,见光后即停止生长(当第一片绿叶达正常大小时,芽鞘就皱缩死亡),然后从胚芽鞘长出第一片绿叶,当第一片绿叶伸出胚芽鞘2cm时,称为出苗。小麦的第一片绿叶上下宽窄相近,顶端较钝,叶片较小而厚,叶脉明显,叶鞘较小,第一绿叶的大小与胚乳的大小直接相关,第一绿叶可进行光合作用,其大小在生产上有重要意义,第一绿叶出现5-7天后,第二绿叶长出。胚芽鞘和第一片绿叶之间的节间(上胚轴)伸长,形成(称为)地中茎,把第一片绿叶和以上几个节和生长锥推到近地表处,地中茎的长短与品种和播

28、深有关,播种深则长、浅则短或没有。地中茎过长,消耗种子养分过多,不利于壮苗。,(五)影响萌发与出苗的因素1种子的质量和特性(内因)(1)种子大小、饱满度,大而饱满的种子萌发出苗快。(2)种子休眠期:通过休眠期种子才能萌发。2环境条件(外因)(1)温度 种子发芽最低温度1-2,最适为15-20,最高为35-40,温度不同出苗快慢差别很大。(16-18,6-7天出苗且齐,7-8,20-30天出苗,低于3播种,一般年前不能出苗)。(2)土壤湿度 种子萌发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其土壤含水量在砂土地约相当于14-16%,壤土16-18%,粘土20-24%。(3)土壤空气,要求土壤有良

29、好的通气条件。3播种深度 3-5cm,过深地中茎过长,消耗胚乳养分过多,苗弱;过浅,表面分蘖过多,蘖不状不抗旱。,二)、小麦的种植技术(一)播前准备1确定品种布局;2准备生产资料;3安排备耕农活、造墒(1)浇串茬水(收获前浇),(2)收获后浇水 放大水造墒好于开沟造墒,播前造墒好于浇蒙头水,浇蒙头水好于不浇的。(二)选用良种加入WTO后关键是优质,近几年全省优质小麦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主要PH85-16,济南17,烟农15,PH691,烟优361,PH1521等。1冬季较冷的应选抗冻的冬性品种。2高产田选耐肥品种,中产田选适应性强的品种,低产田选耐瘠的品种。,(三)种子处理1选大粒饱满的种子2做

30、发芽试验3促后熟打破休眠 提高发芽率,减少病害。4药剂拌种,防地下害虫(1)50%的1605浮油50ml,加水5kg,拌种50kg,闷4-6小时稍亮后播种。(2)50%辛硫磷100ml,加水2.5-3kg,拌种50kg,闷3-4小时。5浸种催芽 只用于晚茬麦,胚根不要超过种子长度的1/3,且播前要晾干。,(四)合理施用底肥和种肥1底肥的用量及用法(三追不如一底)有机肥、磷肥全部作底肥,N肥底肥应占总量的30-50%(底力高30%,底力差50%)。,2种肥:一般每亩硫铵4-5kg或尿素2kg;NH4NO3 2-3kg或磷酸二铵2kg,NH4HCO3能吸湿烧种不能作种肥,注意作种肥时不能与湿种子混

31、播。(五)深耕与整地:“深耕一寸,顶上一遍粪”,“耕得深又早庄稼百样好”。齐、平、松、碎、净、墒。,(六)播种1播期:冬性品种日平均气温15-18,半冬性14-16,一般在9月下-10月上,播种顺序:冬性半冬性春性;瘦地肥地。盐碱地、涝洼地壤、沙土地;温度异常时,不要随意更动播种期。适期播种一般6-7天出苗。2播量:首先要根据生产条件和产量水平,然后考虑播期和品种,一般“瘦田宜稀,肥田宜密,高产田又宜稀”,播期早的宜稀,冬性分蘖力强品种宜稀,反之宜密。推算方法:“以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蘖(冬前蘖),以蘖定苗,以苗定籽”,以产定穗:同一品种一般随着穗数的提高产量增加,如辐63,400-500

32、斤(20-30万),600-700斤(31-40万),700-800以上(40-45万)。以穗定蘖:高产田冬前分蘖应是计划亩穗数的1.21.5倍;一般田冬前分蘖应是计划亩穗数的1.51.8倍。以蘖定苗:根据冬前单株能达到的分蘖数(5-8个)计算基本苗数。每亩播种量(kg)=每亩预定基本苗数千粒重(g)/(发芽率田间出苗率10001000)一般高产田,基本苗812万,中产田1218万,200kg以下产量水平1316万为宜。这里万可以改为斤,而大体进行定量(千粒重50克)。,3行距 随着产量的提高行距逐渐加大,一般1825cm,根据地力、品种、播种方式及套种要求适当的调整。4提高播种量 采用机播:

33、播行直,下籽匀,深浅一致(3-5cm),覆土良好,行距稳定。通过以上措施使冬前苗壮:标准叶片肥厚、颜色正常、根系发达,分蘖壮,冬前主茎叶片6-7片,单株分蘖58个,单株次生根10条以上,年前不旺长,年后不败劲,每亩蘖数达到计划穗数的1.21.5倍,一般田1.51.8倍。三大二小五个蘖,十条根子七片叶(主茎),麦叶宽短颜色深,铺在地上不起身。,五、小麦的根、叶、分蘖的生长发育,群体结构与冬前管理一)、小麦的根系壮苗先壮根,产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根系。(一)根的组成、分布和功能期小麦属须根系、,由初生根,次生根组成。1初生根组成 主胚根,一条,种子萌发时先长出的一条;侧根,2-3天以后从胚轴的

34、基部发出第一、二对侧根;初生不定根,在侧根上方1-2条,条件差时没有此根。当幼苗第一片绿叶出土后,初生根的数目就不再增加,初生根一般3-5条,饱满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达7-8条。特征分布 上下粗细一致,有分枝、扎根集中,倾于垂直分布,较深(3米以下),分蘖一越冬生长快,拔节后停止生长。,功能期 出苗拔节,一直到小麦的生育后期初生根都起作用,尤其是旱作麦田。2次生根概念:着生在小麦分蘖节上的根,三叶期之后开始由下而上发生,每节发根数一般为1-3条。次生根的发生是拌随着分蘖的发生而发生的,有两个发生时期:三叶越冬前;返青拔节。特征分布:粗壮、根毛密集、冬前一般不分支,多生长在20-30cm耕层内

35、,与地表夹角较小。功能期:拔节蜡熟,开花前后深可达1米左右,到开花期停止生长。,(二)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1种子大小2土壤水分 适宜为70-80%,适当干旱可促根系下扎,灌水过勤根系表层分布多,不利下扎。3耕层深度 关键是犁底层。4土质与肥力:粘:细长分支多;沙壤:粗壮,分支少,肥田有利于根系生长。5土壤温度,最适16-20,最低2,高于30受限。冬前根系生长与温度成正相关。,二)、小麦的叶(一)叶的种类及构造 小麦叶的种类有盾片(退化)、胚芽鞘(不完全叶,保护绿叶出土)、分蘖鞘(不完全叶,保护分蘖叶片)、颖壳(变态叶,保护花及籽粒)、绿叶(叶片、叶鞘、叶耳、叶舌)。绿叶叶片狭长,同一茎上的叶片

36、自下而上渐次增长,但最上一叶(旗叶)较其下一叶(倒二叶)为短,叶面积略小,即倒二叶最长,面积最大。主茎叶片数,我省一般12-13片,冬前6-7片,春季6-7片,春季叶片数较恒定,冬前叶片数变化较大(播得早,春化时间长,叶片多)。,(二)叶片的功能期 叶片的功能期 指叶片面积达最大后到开始衰退持续的时期,当叶片有30%变黄时,其所制造的养分不能满足自己消耗即进入衰老期。绿色功能叶,并非随着新生叶片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当小麦主茎6-7片叶出现时,第1-2片叶开始进入衰老期,以后新生叶不断出现,老叶也不断衰老死亡,一般一株上保持功能期的叶片只有4-5片。,2绿叶功能的分组 根据着生部位,形成的早晚及功

37、能分(1)近根叶片(5-8片),包括冬前1/08/0片叶和春后第一叶,这些叶着生在分蘖节上在拔节前定型。功能:供生根、分蘖、培育壮苗,制造的光合产物贮积在分蘖节叶鞘里面供小麦越冬生长用,年后供中部叶片生长,供早期幼穗分化和基部茎节的生长。(2)基生叶(4-7片)着生于地上茎秆上的叶片。i.中部叶片,这部分叶片在拔节孕穗期间定型和进入功能盛期,指除旗叶和倒二叶以外的2-3片茎生叶(9/011/0),其功能主要是供给茎秆充实,上部叶片的生长发育,穗的进一步分化。ii.上部叶片:包括旗叶和倒二叶。功能:供给花粉粒的正常发育,开花、授粉和子粒形成,直接影响子粒的大小和饱满度。,(三)叶片的光合作用与产

38、量1要提高产量必须合理地加大叶面积,延长功能期 在一定范围内产量与叶面积成正相关,挑旗期叶系最大,最大叶系为5-6时产量最高。各时期适宜叶系为,冬前1左右,起身11.5,拔节34,挑旗56,灌浆4左右。小麦开花以后的功能期,主要是旗叶和倒二叶,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此时光合产物占子粒产量的2/34/5),这时叶面积持续期(LAD)(dm2日/单茎)与千粒重成正相关。,2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提高群体光照强度:小麦光补偿点1000米烛光,饱和点2-3万米烛光,在光补偿点与饱和点范围内,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直线相关,超过光饱和点,光合强度增加很小。提高CO2 浓度:大气中0.03%,0

39、.09%时光合最强,达0.12%时开始下降。适宜温度,2530适宜水分,小麦叶片完全或接近饱和时,光合较高,土壤7080%。3减少光合产物的消耗光呼吸消耗(主要温度影响)暗呼吸的消耗是必不可少的,可提供能量一般情况下昼夜温差较大,可减少呼吸消耗。4提高经济系数,关键是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三)、小麦的分蘖成穗(一)分蘖穗是产量重要构成部分小麦穗数包括主茎穗和分蘖穗(一般占30%,高产田50-80%)。分蘖多是壮苗的标志,健壮的分蘖有利于麦苗安全越冬,单株分蘖多的穗粒数多,千粒重高。(二)分蘖的发生分蘖节是由地下部不伸长的节、节间和腋芽紧缩在一起组成的一个节群,是分蘖着生的地方,一般1cm。1发

40、生位置 分蘖是由小麦分蘖节上的腋芽长出的茎。2分蘖的种类 胚芽鞘蘖(只有条件好才发生),蘖节分蘖,3分蘖发生的顺序:在分蘖节上由下而上逐渐伸出。主茎及分蘖的代表符号。主茎 0一级分蘖(从主茎叶腋伸出的)、二级分蘖(从一级分蘖叶腋中伸出的)P、1、2;P、1、2 每个分蘖的第一片叶是不完全叶,称为鞘蘖(用P表示)。三级分蘖(从二级分蘖叶腋中伸出的)P-P、P-1、P-2;p-p、p-1、p-2。第一个三级分蘖也是鞘蘖。胚芽鞘分蘖 一级 C,二级 CP、C1、C2(一般不发生),(三)主茎叶位与分蘖的同伸关系小麦的各级分蘖的发生与主茎叶出生有一定对应关系,即同伸关系,小麦幼苗的主茎生出第三片叶时(

41、3/0)由胚芽鞘中长出芽鞘分蘖,即C蘖,当主茎伸出第四叶时,在主茎第一叶腋中长出主茎的第一个分蘖(I),同时长出1-2条次生根。当5/0时,在主茎第二叶鞘中长出第二个分蘖(II),同时I增生一片叶片,以后主茎每增生一片叶,即沿主茎出蘖节位由下向上顺序长出各个一级分蘖,一般是按(n3)的关系发生的,上一个分蘖同时长出一片叶,当每个分蘖伸出三片叶时,即从叶鞘中长出第一个二级分蘖(IP),其余类推。因此,I级分蘖的首叶出现时期与主茎第四叶出现期相同;相邻两个级序之间叶片数相差2(如I与IP);同一级序之内相邻两个蘖序之间叶片数相差1(如I与II之间),这种关系不因播种期不同而有改变。,结论:每个叶龄

42、组的分蘖数是前两个叶龄组分蘖数之和。主茎叶龄与单株分蘖的对应关系(菲波那奇数列)(Fibonace)主茎叶龄 3 4 5 6 7 8 9 10单株分蘖 1 2 3 5 8 13 21 34以上同伸规律,在地力条件,墒情适宜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若不符合同伸规律,则说明某个时期条件恶化,若某期应该有的蘖没有伸出,则说明该期环境不适,或栽培管理不当。因此可以做为田间诊断的依据。,(四)分蘖的消长与成穗规律1分蘖消长的一般过程 正常播种的小麦出苗后15-20天开始分蘖,有两个分蘖高峰:冬前:我省10/下-11/下,占60-70%;春季分蘖高峰期:我省3月/下4月初,占30-40%;分蘖的两极分化,拔节前

43、后大蘖迅速生长,小蘖开始死亡(死蘖高峰在拔节后5-10天)的过程,到抽穗时,穗数基本定下。两极分化的原因:一是主茎与分蘖在发育时期上的差异,一是营养分配中心的改变(拔节后主茎的营养不再供给分蘖)。,2分蘖成穗规律 主茎及冬前低位蘖易成穗 单株成穗数 成穗蘖 2 0,I 3 0,I,II 4 0,I,II,III(0,I,II,IP)5 0,I,II,III,IP生产上一般在拔节期的分蘖有6片叶或以上(包括冬前叶)能成穗,4片叶以下的蘖一般不能成穗。,(五)影响分蘖力的因素和提高分蘖成穗率的途径1影响因素(1)品种特性 冬性高,春性差(2)温度 最适13-18,2-4生长快,高于18受到抑制,因

44、此播得过早分蘖数反而减少。(3)土壤水分 最适70-80%。(4)播深 最适3-5cm,过浅、过深均不利于分蘖发生。(5)肥料 分蘖的发育需要大量的可溶性N和磷酸,因此苗期施N肥,或氮磷配合作种肥,可促进分蘖。(6)密度 密度越小,分蘖越多,在相同密度下,窄行条播多于宽行条播,更多于穴播。,2提高成穗率的途径达到足够穗数的途径:a.增加基本苗(低产田),主茎多,光照差;b.提高分蘖成穗率,光照较好。(1)适当降低基本苗数和改变种植方式。(2)提高地力。(3)采取镇压、深耕、断根等法、合理肥水管理。,四)、小麦的群体结构(一)群体结构的概念 指群体内个体的数量、生育状况,以及在空间和平面上的分布

45、,包括群体大小、组成,动态变化等。合理群体结构:指群体的大小、分布、组成、动态等都适合小麦的品种特性及当地的地力条件、生产条件、气候因素等,使群体与个体协调发展的结构。经济有效地利用阳光、地力、达到高产,稳产、低成本的目的。,(二)合理群体结构的内容和指标1群体大小(1)基本苗数:群体发展的起点,以品种特性、地力、播期而定(8-20万/亩)。(2)分蘖数:冬前分蘖占总蘖数的60-70%,春季分蘖占30-40%,一般冬前蘖,苗壮、成穗率高。(3)穗数:是反映群体大小的最终体现,应根据品种地力条件等而定,一般大、中、小穗品种分别以35-40,40-45,50-60万/亩为好。(4)叶面积系数:是群

46、体结构的综合体现。冬前 起身 拔节 挑旗 灌浆 1 1-1.5 3-4 5-6 4,山东省小麦合理群体结构动态指标,2群体长相 指群体结构的外观表现,包括叶片大小、挺披程度、叶色、封垄早晚,整齐度等。叶片以驴耳形为好,马耳形弱苗,猪耳形为旺苗。在叶片大小上,应立促基部叶片增大,控制中部叶片不过大,保持上部叶片适当大。高产田合理长相:.苗期:麦苗葡萄、分蘖茁壮,呈鸡爪状;拔节期:叶片青绿,形似驴耳,麦垄似封未封,透光好;挑旗抽穗:远看郁郁葱葱,行垄不分,近看青枝绿叶,可见地面;开花以后:保持4片绿叶,穗头整齐,下落穗少;成熟时:落黄正常,一片金黄,若有青绿并发白色则不正常称为青枯。,3群体组成

47、指主茎与分蘖、有效蘖与无效蘖,主茎穗与分蘖穗,大穗与小穗的比例等。4群体的动态变化 小麦的生长发育是系统的发育过程,其动态变化主要包括蘖数、叶面积系数、植株高度和干物质增长的动态变化,各时期都有一定指标范围,如果该期内达不到以后无法挽回。,(三)群体结构的自动调节 随着基本苗密度改变,分蘖的消长速度而随之变化,层层调节,群体大小趋于一致,以致穗数和产量的差距较小的现象。基本苗少,单株分蘖多,增加迅速,但总蘖数增加较慢,到达高峰期晚,反之则分蘖期延迟,其它均相反。不同基本苗的群体冬前总蘖数相差较大,中期较小,后期更小。但从个体发育指标看则相反,差异越往后越大。在相同穗数情况下,基本苗少的穗子总是

48、大于基本苗多的,产量亦高;从单株来看,单株具有较多穗数的穗子常大于穗数少的,单株穗数与单株平均穗粒数,穗粒重呈正相关。,群体结构的自动调节,有一定的时间性(其调节能力是小麦对环境适应的过程,出现越早的指标其调节能力越强,蘖数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顺序性(肥水分蘖数穗数粒数粒重产量),而且影响逐渐减小。另外自动调节有一定的限度,过密或过稀的群体,最终都不会调到理想水平,产量较低,因此自动调节是次要的,主要是人工调节,自动调节是在人工调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四)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途径合理群体结构与地力、肥水条件、气候条件、栽培技术、水平、品种特性有关,其建立途径有:1以分蘖数为主(高产田):基本苗较

49、少(10万左右),最高分蘖少(100万左右),分蘖成穗率高(50%以上),通过减少基本苗控制无效分蘖,防止群体过大;通过提高成穗率获得足够的穗数(45-55万),夺取高产。2主茎穗与分蘖穗并重(中产田):基本苗20万左右,最高分蘖不超过110万,穗数40万,群体不过大,个体发育良好,采用大穗型品种。3以主茎穗为主(晚播冬麦田和春麦田):基本苗40万,春季最大分蘖120-150万,穗数55万左右,多采用小穗型品种。,五)、冬前及冬季的麦田管理冬前:出苗越冬 冬季:越冬返青春季:返青抽穗 后期:抽穗成熟(一)冬前及冬季管理的主要任务1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时期,长根、叶、分蘖,进入和完成春化阶段发育

50、,营养物质供幼苗生长和贮备。2主功方向:苗全、匀、齐、壮、安全越冬,达到计划苗数和冬前蘖数。,(二)小麦单产发展的三个阶段1低产变中产(150-250kg/亩)(1)主要矛盾 麦田土、肥、水条件与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不相适应。(2)主要措施 深耕整地、增施肥料(有机肥力N、P肥),扩大水浇面积,选用良种,适当增加基本苗,依靠主茎成穗。2中产变高产(250-500kg/亩)(1)主要矛盾 群体与个体的矛盾。(2)主要措施 保证每亩穗数足够,控制群体发展,力促个体健壮。3高产更高产(500kg/亩以上)(1)主要矛盾 植株个体内部的一些生理矛盾。(2)主要措施 通过降低基本苗,控制无效分蘖和合理施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