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的基本形.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1884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构成的基本形.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学习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形的概念,掌握基本形的组合形式及群化方法;了解平面构成中基本形形成空间感的基本方式,掌握其构成的空间形式及矛盾空间;掌握各种基本元素在拆解与重构中的结构和基本规律,以及对构成形态的控制与表达。重点难点1.各种基本形的群化构成方法及表现形式。2.基本形形成空间感的基本方法,以及矛盾空间的形式设计与表现方法。3.有序地分解设计基本元素,并通过创新重新构成。,第一节 基本形概述,形是造型的基本元素之一,是在具有长度和宽度的二维空间内,通过以轮廓线作为划分图与底之间的界限来描绘的。世界万物皆有其形,任何复杂的形均可还原成最基本的形点

2、、线、面。点、线、面则是经过高度概括的最基本的形态要素,有一定的形状、位置、面积、浓淡等特征,作为视觉元素,它们不同于几何学上所谈论的点、线、面。点、线、面等要素在平面上占有空间则称之为“图”,而衬托图中点、线、面形状的剩余平面则被称为“底”或“背景”,形与形及背景之间可形成分离、接触、透叠、差叠等多种组合关系(图4-1、图4-2)。,图4-1 形与形及背景的关系,图4-2 形与形及背景的关系,一、基本形的概念 平面构成多由一组重复的或彼此有关联的“形”构成,这些形称为基本形。基本形是一个最小的单位,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对其进行排列、组合便可得到所需的构成效果。基本形可以由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

3、等形象来构成,也可以通过对这些形象进行分离、组合等不同的组织关系构成。通常由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形组成画面,在构成内部起到统一的作用。在用基本形构成画面的过程中,必然发生形体聚成一团的形态,或出现由基本形所包围的间隙空间等现象。对基本形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在不同的组织关系内所形成的组织后的效果,使基本形能随组合的不同而产生丰富的变化。基本形设计以简为宜,通常多使用几何形态(图4-3)。,图4-3 基本形设计,1.形态融合 把基本形组合起来的方法,有单一基本形的组合与混合基本形的组合两种。单一基本形组合,因为其基本形相同,所以组合形式较为单纯,统一大于变化(图4-4、图4-5)。,图4-4 单一基

4、本形的组合,图4-5 单一基本形的组合,混合基本形的组合,是指不同形的混合方式。任意两形均可能融合,故可结合成多种新的形体。这种组合形式较单一基本形组合变化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图4-6、图4-7)。,图4-6 混合基本形的组合,图4-7 混合基本形的组合,2.间隙空间 所谓间隙空间,是指基本形之间围合所造成的空间形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负形”或“虚形”。一般有两种形式,即分离组合间隙与环状组合间隙。分离组合间隙,顾名思义就是基本形两两相离,其中空间所形成的间隙形式。因为没有围合,所以间隙空间无外轮廓,外形不明确,具有延展性(图4-8)。,图4-8 分离组合间隙,环状组合间隙,就是基本形连接而

5、形成的中空间隙。这种空间负形整齐,且形体轮廓清晰,具有完全的空间填充性(图4-9)。,图4-9 环状组合间隙,二、基本形的组合形式 在单元式造型中,一旦决定了某一种(或几种)基本形后,将它们组合而成的形体的变化形态是无限的。然而,把基本形组合起来还是有章可循的。一般来说,形的组合方法有三种,即分离、连接和重叠,由此三种类型可以再引申出不同的单元式造型方法。当两种以上的形相遇时通常可产生八种形式:(1)分离 面与面之间互不接触,始终保持一定距离(图4-10)。,图4-10 形的分离,(2)接触 面与面在互相靠近的情况下,其边缘线恰好相接(图4-11)。,图4-11 形的接触,(3)覆叠 面与面靠

6、近时,接触更近一步,一个或一些形象覆盖于另一个或另一些形象之上,产生或上或下、或前或后的空间关系(图4-12)。,图4-12 形的覆叠,(4)差叠 面与面交叠部分产生出一个新形象,其他不交叠部分消失(图4-13)。,图4-13 形的差叠,(5)透叠 面与面交叠时,交叠部分产生透明效果觉,形象前后之分并不明显(图4-14)。,图4-14 形的透叠,(6)联合 面与面互相交叠而无前后之分,可以联合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形象。联合的形象常处于同一空间平面,而其色彩与肌理必须保持一致(图4-15)。,图4-15 形的联合,(7)减缺 面与面覆叠时,前面的形象并不画出来,只出现后面的减缺形象。减缺可使原有形象

7、变为另一新的形象(图4-16)。,图4-16 形的减缺,(8)重合(重叠)面与面完全重叠,成为一个独立的形象。绝对的重复并没有实际意义。因此,重合与覆叠、透叠、联合、减缺之间有相似之处,只是相重合的面积不同而已(图4-17)。,图4-17 形的重合,第二节 基本形的群化,在实际设计中,面对限定的空间和各种类型的元素,要想有一个出色的表现效果,就需要在这个限定的空间中,组织多个元素的基本形式,运用规律性的方法,形成设计图面。也就是说,当有了特定的基本形时,还要有各种有秩序的变化形式,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图4-18)。,图4-18 由基本形按照一定的变化形式构成的画面,一、基本形群化的概念 将

8、两个或两个以上一模一样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目的、方法加以群集,称之为基本形群化。基本形群化主要是从抽象形态(几何化的点、线、面)入手,进行形的重新组合与排列,由于“形态融合”而产生新的“形”,所构之形相对独立,且极为简练、有力而具符号性(图4-19)。,图4-19 基本形的群化,二、基本形群化的构成形式 基本形群化的方法有很多,如对称、平衡、平移、反映、旋转、扩大、错位、回旋等,但其形式可分为三大类(图4-20、图4-21)。,图4-20 基本形的群化,图4-21 基本形的群化,1.对称放置 将基本形对称放置,两个形象可以是相交对称、分离对称、边缘相接对称、局部重合对称。在方向和位置关系上,可

9、以运用反射、移动、回转、重叠、透叠、交错等形式。依据不同的基本形,可采用不同的对称放置方式(图4-22至图4-24)。,图4-22 对称放置,图4-23 对称放置,图4-24 对称放置,2.旋转放射式放置 将基本形以某一点为圆心进行旋转,并按照放射形式放置。这时形体可以是相交、分离、边缘相接、局部重合等关系。依据不同的基本形,可采用不同的旋转放射式放置方式(图4-25至图4-28)。,图4-25 旋转放射式放置,图4-26 旋转放射式放置,图4-27 旋转放射式放置,图4-28 旋转放射式放置,3.按不同的方向自由放置 只要画面中的图形具有较为稳定的平衡关系,基本形的位置关系在符合形式美法则的

10、前提下,可相对灵活地运用(图4-29至图4-32)。,图4-29 按不同的方向自由放置,图4-30 按不同的方向自由放置,图4-31 按不同的方向自由放置,图4-32 按不同的方向自由放置,三、基本形群化构成作品例释 图4-33、图4-34所示为多种特定形的群化设计。将渐变、发射等组合形式与基本形的特点搭配,形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设计作品。,图4-33 基本形群化构成作品,图4-34 基本形群化构成作品,图4-35、图4-36所示为圆形的群化设计。将自由的组合形式与基本形的特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两种相同风格、不同表现的设计作品。,图4-35 圆形的群化设计作品,图4-36 圆形的群化设计作

11、品,图4-37、图4-38所示为三角形的群化设计。运用多种组合形式,使三角形的基本形特征表现得很突出,形成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设计作品。,图4-37 三角形的群化设计作品,图4-38 三角形的群化设计作品,第三节 空间与基本形,一、基本形形成空间感的基本方式 平面构成中的空间,是立体形态在二维平面中的空间表现。空间是先于形而存在的,但是形决定空间的性质。没有形,空间是一张白纸;形象的出现占据了空间,使空间成为有设计意义的空间。空间感与立体感虽有共同之处,但是立体感通常注重的是个体的立体效果,而空间感则以多数个体来表现画面的深度及空旷的效果。立体是以一种空间形式存在的,这种存在也使空间成为立体。立

12、体空间感的构成虽然也应用透视法的原理,但并不完全按照透视法去复制一个以固定视点出发的客观空间,而是打破视觉经验的束缚,人为地改变其固定的消失点,变成多交点、多方位的不合理空间或违反透视法的幻觉空间,给画面创造新的视觉空间效果带来另一种可能性。其设计目的就是在二维平面内创造一个多维的视觉空间。在二维平面上形成空间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重叠 一个形象复叠到另一个形象之上时,就会产生一前一后或者一上一下的感觉,这就产生了平面的深度感(图4-39)。,图4-39 重叠法,(2)大小变化 在人们的生活经验中,由于透视的原因,物体在人们的视觉中会产生近大远小、近清楚远模糊这种变化感觉。同样,视觉中

13、平面形象的基本形的大小变化愈大,产生的空间深度感就愈强(图4-40)。,图4-40 大小变化法,(3)倾斜变化 由于基本形的倾斜变化在人们的视觉中会产生一种空间旋转的效果,所以倾斜也会给人以一种深度感(图4-41)。,图4-41 倾斜法,(4)弯曲变化因为弯曲本身具有起伏变化,因此在平面的形象中如果有类似弯曲的形状,就会产生有深度的幻觉,从而造成空间感(图4-42)。,图4-42 弯曲变化法,(5)肌理变化 由于在人的视觉感受中,物体是近看清楚、远看模糊,所以粗糙的肌理比细密的肌理有更近的感觉,因而肌理的变化也可以形成视觉上的空间感(图4-43),图4-43 肌理变化法,(6)明度变化 由于透

14、视的原因,近处物体明度对比较强烈,而远处物体一般消失在背景明度之中,因此就显得比较柔弱。所以,明度变化也具有深度感,即和背景明度相近的物体有隐退之感,和背景明度差异大的物体则会有突进之感。这就是由明度的对比变化而造成的形的空间感(图4-44)。,图4-44 明度变化法,(7)投影效果 由于投影本身就是空间感的一种反应,所以投影的效果也能形成一种视觉上的空间感(图4-45)。(8)透视效果 在真实的空间中,由于人的视点是固定的,视野是有限的,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人的眼睛都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且是愈在前面愈大,愈在后面愈小,所以透视关系也可造成空间感(图4-46)。,图4-45 投影法 图4-4

15、6 透视法,(9)面的连接 在平面设计中,面的连接可形成体,面的弯曲可形成体,面的旋转也可形成体,而体是空间中的实体,因此能够形成体的面都具有视觉上的空间感(图4-47)。(10)交错空间 两个平面相互交叉,平面的二维空间就会因为它们的交叉而转为三维空间,空间感由此产生(图4-48)。,图4-47 面的连接法 图4-48 交错空间法,二、基本形形成的空间形式与矛盾空间详解 1.基本形形成的空间形式(1)平面空间平面空间(二维空间)是通过平面形象来表达的,形象与画面平行,没有前后之分。在平面上并列形象的大小比例变化并不影响空间的深度。如平面上的图与底或正负形(图4-49)。,图4-49 平面空间

16、,(2)幻觉空间 形象不与画面平行,在平面中产生立体幻觉。如覆叠的形象可产生前后排列的空间感(图4-50)。,图4-50 幻觉空间,(3)暧昧空间 有些幻觉空间是暧昧性的、模棱两可的,形象忽前忽后,时凸时凹,把二维的关系扩大到三维关系中来,使人产生闪动的错觉(图4-51)。,图4-51 暧昧空间,(4)矛盾空间 每个局部都符合视觉经验的空间效果,而组合后的整体却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或不可能完成的,仅仅是在平面上创造的特殊空间关系。这种空间打破了正常的自然规律,可在空间关系上制造出奇特、不合理的错视效果(图4-52)。,图4-52 矛盾空间,(5)多视点空间 同一立体,可以设计多个视点,并置在同一平

17、面上,是一种理念的空间,而不是真实自然的空间(图4-53)。,图4-53 多视点空间,2.矛盾空间详解(1)矛盾空间的定义与构成方法 矛盾性的空间实际上也是一种错觉空间、幻觉空间。矛盾空间是在实际空间中并不能够存在的空间形式,利用平面的局限性以及视觉的错觉,可以形成在现实中无法存在的空间(图4-54、图4-55)。,图4-54 矛盾空间,图4-55 矛盾空间,反转形是矛盾空间的一种形式。这些图形的构成可以使人感知到两个互相逆转的形象。这种“图形”有人称之为“阿尔巴斯图形”:在两个连接在一起的立方体的中央,有一个狭长的小“平行四边形”。有时你觉得这个“四边形”属于下边立方体的左侧,那么下边的立方

18、体是向前凸出的;有时你又觉得它属于上边立方体右侧,则上边的立方体向前凸出,下边的凹进去。据说,这种捉摸不定的空间判断包含着某种“宇宙的秘密”,也有人称之为超三度空间的“四度空间”。阿尔巴斯曾任教于德国的包豪斯学院,这种“图形”是其研究“几何抽象艺术”而创作的。作为一种独特的空间形式,矛盾空间往往能够产生新鲜、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设计时可以利用这一视觉原理构造新的造型形式。在平面设计中,为了表达空间的立体效果,可以按照透视学原理,采取将平行直线集中消失到灭点的方法来表现空间感。但在平面构成中,有时却故意违背这些原理,有意识地造成“矛盾空间”。由于这种空间透视存在不合理性,而且有时还不容易立即找出

19、其矛盾所在,就会使观者捉摸不定,增加其欣赏的兴趣。一般来说,构成矛盾空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图4-56、图4-57):,图4-56 矛盾空间,一般来说,构成矛盾空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图4-56、图4-57):共用面。大多数矛盾空间的构成,都是采用共用面的形式因素来完成的。所谓共用面,是将两个不同视点的立体通过一个共用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此构成视觉上既俯视又仰视的空间结构,给人一种闪动不定的错觉。前后错位。这种方法也是矛盾空间构成中较为常见的。可以利用前后左右的错位连接,使画面产生一种矛盾的视觉因素。,图4-57 矛盾空间,矛盾连接。矛盾连接的方法,是利用直线、曲线、折线在平面中空间

20、方向的不定性,使形体矛盾地连接起来。它看上去使原来平面化的形变成了空间立体性的,而实际上这仅是一种错觉。以上对矛盾空间的几种构成形式的分析,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它们。在实际运用中,这些方法常常是融为一体的,不能机械、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2)矛盾空间作品例释图4-58、图4-59为立方体的矛盾空间设计,设计者很好地把握了立方体的特点,形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设计作品。,图4-58 立方体的矛盾空间设计,图4-59 立方体的矛盾空间设计,图4-60、图4-61为单体的矛盾空间设计。设计者对组成空间的线形结点表现得尤其令人注意,形成了两种不同表现特色的设计作品。,图4-60 单体的矛盾空间设计,图4-61 单体的矛盾空间设计,图4-62、图4-63为自由空间的矛盾设计。利用点、线、面的不同特点,形成了两种不同特色的设计作品。,图4-62 自由空间的矛盾设计,图4-63 自由空间的矛盾设计,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基本形?2.基本形形成空间感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基本形的群化构成方法及表现形式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