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课件-点线面.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18850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1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构成课件-点线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平面构成课件-点线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平面构成课件-点线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平面构成课件-点线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平面构成课件-点线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构成课件-点线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构成课件-点线面.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概念元素和视觉元素1.概念元素:点、线、面排除了实际材料的物质特性而抽象化了的点、线、面是平面构成的概念元素。概念元素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相互转化,它们之间的划分是相对的,是根据形态之间即时的空间距离和面积大小关系以及人对形态的主观感受而决定的。,2、视觉元素:形状、色彩、肌理、位置、方向、面积、距离、数量。形状:形的轮廓外表,比如方、圆、三角等。色彩:红、黄、蓝、黑、白、灰等。肌理:形的表面纹理,如粗糙、柔滑、平坦、凹凸等。位置:上、下、左、右等。方向:东、西、南、北、中等。面积:大、小。距离:远、近。数量:多、少。,平面构成的元素点,1、点的概念形态构成意义

2、上的点不是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抽象数学概念,它有具体的形状、面积、色彩、肌理、材质等。,在平面构成中,点的概念是相对的,它在对比中存在,通过比较来显示。例如:同一个圆的形象,在小的框架里显得大,在巨大的框架里就会显得小。因此,点的概念是由相互比较的相对关系决定的。如右图所示。,点在空间中表示位置,是构成的最小单位。,2、点的判断当一个形与其周围的形相比相对较小时,它就可以看成是一个点。点可用来标记:一条线的两端,两条线的交点,体块上的角点,一个范围的中心。点的形状:各种形状的点,当其较小时,都可看成是点。一个广场中心的纪念碑可看成是这个范围内的一个点。,a实的点:相对虚的点而言,平面中作为图形的

3、点,立体中较小的实块都是实点。b虚的点:指平面构成的图底转换而形成的点;立体构成中实块的虚空处理较小时,也可以看成虚的点。,3、点的形态、作用和性格,d面化的点:一定数量的点在一定范围内密布就具有了面的感觉。,c线化的点:距离较近的点,呈线状排列时,间隔之间似乎有了引力,点的感觉弱化,变成了线的感觉。,点在多数时候被认为是小的,并且还是圆的,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现实中的点是各种各样的。点整体分为规则点和不规则点两类。规则点是指严谨有序的圆点、方点、三角点;不规则的点是指那些自由随意的点。,点的形态,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态,只要缩小到一定程度,都能够产生不同形态的点。如右图所示。,点是视觉中心,也是

4、力的中心。当画面上有一个点的时候,人们的视线就集中在这个点上。,商品广告中的商标,就是起到点的作用。按照这一原理,在设计时将商标放在较宽阔的空间中,不仅发挥其占据空间的作用,而且还会更加突出商标的形象。,中国花鸟画的章法中,在大片的空白处往往要加上两只蝴蝶或蜜蜂,这样会使画面感到充实,并且,更能显示出画面的空间感。,单独的点本身没有上下左右的连续性和指向性,但是它有点睛的作用。能够产生积聚视线的效果。当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产生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居中会有平静、集中感;偏上时会有不稳定感,形成自上而下的视觉流程;位置偏下时,画面会产生安定的感觉,但容易被人们忽略。位于画面三分之二偏上的位置

5、时,最易吸引人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如果当画面中又两个同样大小的点,并各自有它的位置的时候,它的张力作用就表现在连接这两个点的视线上,既在视觉心理上产生连续的效果。,当两点大小不同时,大的点首先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视线会逐渐从大的点移向小的点,最后集中到小的点上,越小的点积聚力越强。,当空间中有三个点并在三个方向上平均散开的时候,点的视觉作用就表现为一个三角形,这是一种视觉心理反应。当画面中出现三个以上不规则排列的点时,画面就会显得很零乱,使人产生烦躁的感觉。当画面中出现若干大小相同的点规律排列时,画面就会显得很平稳、安静并产生面的感觉。,其次,点有一种跳跃感,使人产生对球体的联想,还能创造一

6、种节奏感,就好比音乐中的节拍、鼓点。,点的线化,由于点与点之间存在着张力,点的靠近会形成线的感觉,我们平时画的虚线就是这种感觉。,3、点的错觉 所谓错觉就是视觉与客观事实不相一致的现象。由于点所处的位置、色彩、明度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大小、远近、空间等感觉。这其中存在着许多错觉的现象,运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明亮的点或者是暖色的点有处于前面的感觉,黑色的或者冷色的点有后退的感觉。如下图所示。,或者,由于周围点的大小不同,就使得处于中间的相同的两个点产生大小不同的感觉。如下图所示。,等 点 构 成,点的形状、大小一致的构成方式。在一定的规律中,组合成多样的图形,别有一番新意。,差 点

7、 构 成,大小、形状不同的点的构成方式。不但可以展示生动、各异的图形,而且给人以前进或后退、曲面或阴影以及其他复杂的具有三维化的立体感、纵深感、节奏感和韵律感。本图用点的有次序的渐变排列,形成了一种闪光的效果,画面呈现出它的韵律美。点的密集排列,也可以作为表现群众力量的象征。,网 点 构 成,点作不同的排列和多种次序变化,产生明暗调子的构成方式。带有机械性又有规则的网点构成的设计作品,图象清晰度虽然不高,但却能给人一种朦胧的神秘感,这恰好是设计者所追求的与众不同的表现特征,从而产生出的一种新的构成方式。,构成作品,设计应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线,1、线的概念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几何学定义中,线

8、只有位置、长度,而不具有宽度和厚度。在平面构成中,线既有长度,也具有宽度和厚度。,2、线的形态、作用和性格 线的类型十分复杂。线条总体分为:直线和曲线最基本的两种。直线又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曲线分为: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线的自身形态有:均匀线、不均匀线、粗线、细线、渐变线等。,线的各种形态 a实线:平面和立体实在的线;b虚线:指图形之间线状的空隙;c面化的线:大量的线密集排列就形成了面的感觉;d形体交接而形成的线:面的交接或体的交接都能形成线。,线的各种形态,密布的线能产生面的感觉。面的交接能产生线。长与短、宽与窄以及角度方位的变化,使不同的线产生有趣的组合。,线的视觉特征,线在平面构

9、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线有不同的感情性格,线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线最善于表现动和静,直线表现静,曲线表现动,曲折线则有不安定的感觉。,线的视觉特征,直线具有男性的特点,有力度、稳定,直线中的水平线平和、寂静,使人联想风平浪静的水面,远方的地平线;而垂直线则使人联想到树、电线杆、建筑物的柱子,有一种崇高的感受;斜线则有一种速度感。直线还有粗细之分,粗直厚重、粗笨的感觉,细直线有一种尖锐、神经质的感觉。,线的视觉特征,曲线: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具有丰满、柔软、优雅、浑然之感。,线的视觉特征,几何曲线是用圆规或其它工具绘制的具有对称和秩序的差、规整的美。自由曲线是徒手画的一种自然的延伸,自由

10、而富有弹性。,3、线的错觉灵活的运用线的错觉,可以使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有时也要避免由错觉所产生的不良效果。平行线在不同的附加物的影响下,显得不平行。,直线在不同附加物的影响下,呈现弧线形状。同等长度的两条直线,由于它们的两端的形状不同,感觉长短也不同。,线的构成方法,(1)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图1)(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图2)(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图3)(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图4)(5)立体化的线(图5)(6)不规则的线(图6),图 图 图 图 图 图,面化的线,将线条进行密集、等距离的排

11、列,使线条明显地趋向于面的视觉效果。再将这些由不同的线形成的面,经过适当的组合,考虑个部分的大小、疏密、节奏等因素,形成优美的画面。,粗细变化的线,将粗细不同的线进行基本等距的排列,这时,较粗的线条明显给人以靠近、实在的感觉;而细线则表现出远而虚的形态。所以,粗细线的排列变化也能塑造一种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不规则线形与各自的效果,“无形线”及其视觉流程导向作用,构图设计的视觉流程是指观者的视线随着画面中的各视觉元素在空间沿一定轨迹运动的过程。利用视线移动的规律,通过设计的合理安排,引导观者的视线随着编排中各要素的有序组织,从主要内容依次观看下,这样就能使观者有一个清晰、迅速、流畅的信息接受过

12、程。,应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面,1、面的概念面是线的连续移动至终结而形成的。面有长度、宽度,没有厚度。直线平行移动成长方形;直线旋转移动成圆形;自由直线移动构成有机形;直线和弧线结合运动形成不规则的形。,2、面的形态、作用和性格面有规则面和不规则面之分。圆形和正方形是最典型的规则面,这两种面的相加和相减,可以构成无数多样的面。自由面的外形较复杂,无规则可循。面的形态是多样的,不同形态的面在视觉上有不同的作用和特征。规则面有简洁、明了、安定和秩序的感觉;自由面具有柔软、轻松、生动的感觉。,各种面的形态a实面:二维和三维中充实的面;b虚面:平面构成的“底”经过图底反转可视为虚面,立体构成中的虚面

13、则可通过对体块的处理得到;c线化的面:当面的长宽比较大时,面就转化成线。,3、面的错觉同样大小的圆,感觉上面大下面小;亮的大黑的小。用等距离的垂直线和水平线组成两个正方形,它们的长、宽感觉不一样,水平线组成的正方形给人的感觉稍高些,而垂直组成的正方形则使人感觉稍宽些。,面的错视,同样大小的圆感觉上面大下面小,亮的大些,黑的小些,像我们写美术字时应注意到上紧下松的原则。还有像数字“8”、“3”及字母“B”“S”,理论上来讲上下应该是一样比例的,但为了使其看起来美观、均衡一些,在书时要把上面写得稍小一点,这样才能达到一种结构合理的效果。,面的构成方法,(1)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

14、觉效果(等距密集排列)。(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的视觉效果。(3)徒手的面,给人以随意、亲切的感性特征。(4)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态。(5)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6)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特点。,应用,学生点线面综合构成作业,一般容易被识别为图形的是:居于画面的中央,或处于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形,易于成为“图”;被封闭的图形,在画面中容易显现出来,也容易被人们认为是“图”;小的形状,较之过大的形状,成为图的条件更为有利;集中的形态比散乱的形态易于识别出图形。,图与底,形 态 构 成,一、近 似 基本形与骨格接近或相似的

15、构成形式,称为近似构成。近似构成是具有相似之处的形体之间的构成,它注重视觉元素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的异同,表现了在统一中求变化的设计思想。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在日常生活中两个形状近似的东西有很多,例如树叶、贝壳、卵石等等。近似的骨格可以是重复或是分条错开的,但近似构成主要以基本形的近似变化来体现。获得近似基本形的常用方法有: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或从种类、意义、功能等方面取其相似的元素;也可辅以填色、变动等手法。近似主要是指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或相近的特征,表现统一中的生动变化性。近似可以是基本形的近似,也

16、可以是骨格的近似。,近似构成 1,近似构成 3,近似构成 5,近似构成实例制作步骤:1先确定图形外框大小,然后绘制基本骨格线;2在单位格内自由绘制基本图形;3填充黑白两色以完成近似构成图形。,二、发 射 格线和基本形呈发射状的构成形式,称为发射构成。发射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太阳的光芒、蜘蛛网、贝壳的螺纹都是呈发射式的。发射具有方向的规律性,发射中心为最重要的视觉焦点,所有的形象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周围发射、扩散,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发射构成,是骨格线和基本形用离心式、向心式、同心式或几种发射形式相叠而组成的。其中,发射状骨格可以不纳入基本形而单独组成发射构成;基本形也

17、可以不纳人发射骨格而自行组成较大单元的发射构成;此外,还可以在发射骨格中依一定规律相间填色而组成发射构成。发射可分为中心点的发射、螺旋式的发射和同心式发射。,发射构成 1,发射构成 3,发射构成 5,发射构成实例制作步骤:1先确定图形外框大小,绘制基本“米”字骨格线;2.在每个边上平均分出20等份;3绘制平行和垂直线上的点与边线等分点的连线;4在对角线上,由外向内等分,5mm为一个单位;5.绘制对角线等分点的连线;6间隔填充黑白两色,完成发射构成图形。,三、对 比 自然界充满了对比,天地、陆海、红花绿叶都是对比的现象。图形与图形之间、图形本身的各部分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对比构成不依靠骨格线而

18、依靠基本形的形状、大小、质感、方向、位置、色彩、肌理等形成对比因素,并结合重心、空间、虚与实、有与无等对比元素。轻微的对比趋向调和,强烈的对比形成视觉的张力,产生清晰、肯定、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对比的分类:1.形状的对比:用完全不同的形状产生的对比,它的特点是对比效果强烈,但容易形成零乱,应该注意统一的因素。2.大小的对比:用面积大小不同的基本形、以及长短不同的线段所形成的对比。3.色彩的对比:色彩由于色相、明暗、浓淡、冷暖不同而产生的对比。4.肌理的对比:不同的肌理,如粗细、光滑、纹理的凹凸感等不同所产生的对比。5.位置的对比:画面中形状的位置不同,如上下、左右、高低等不同位

19、置所产生的对比。6.重心的对比:重心的稳定、不稳定、轻重感等不同所产生的对比。7.空间的对比:平面中的正负、图底、远近及前后感所产生的对比。8.虚实的对比:利用实图和虚空产生的对比,一般来说画面中的图形称之为实,底(空白)称之为虚。凡是互为反义词的概念都可作为对比中的设计要素。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比构成的使用中,要求统一的整体感,在变化中求统一。如果处处对比,反而强调不出对比的因素。,对比构成 1,对比构成 3,对比构成 5,对比构成 7,对比构成实例制作步骤:1先确定图形外框大小,在图形中心绘制一个圆;2绘制几个该圆的同心圆;3过圆心绘制一条直线;4平行该线自由绘制多条线段,其中图形左侧线的间隔较右侧小;5间隔填充黑白两色于图形右侧线与圆的相交部,使之形成黑与白、疏与密、直与曲的对比,完成对比构成图形。,1先确定图形外框大小,在图形中心绘制一个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