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实验课说课稿.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31421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镜成像》实验课说课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平面镜成像》实验课说课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平面镜成像》实验课说课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平面镜成像》实验课说课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平面镜成像》实验课说课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镜成像》实验课说课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镜成像》实验课说课稿.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平面镜成像实验说课稿,竹山县茂华中学 张智,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张智,来自竹山县茂华中学,今天我参赛的课题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说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下面我将从实验教学目标、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效果评价、实验原理、实验改进要点七方面谈谈对这节课实验教学的一些设想。,一.实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探究过程。能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的规律。了解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2过程与方法: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

2、关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体验探究活动中,提升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强化协作、探究问题的意识,感悟光的反射现象应用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二、实验内容设计1、“浇不灭的蜡烛”魔术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3、用光屏验证平面镜成虚像的实验三、实验方法设计1、创设情境,演示“浇不灭的蜡烛”魔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注意力。2、分组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的方法,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分组实验验证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四、实验教学过程第一个环节:设计情景、激发兴趣本环节以“浇不灭的蜡烛”魔术引入课题:两支相同的蜡烛分别置于玻璃板的前后两侧,

3、然后假装同时点燃两支蜡烛,(但实际上只是点燃了前面那一支),然后将水倒入后面的杯中,学生会看见,后面的蜡烛竟然没有被浇灭。为什么呢?给学生造成疑惑。之后,教师故作疑惑状,将后面蜡烛拿起准备探个究竟,这个时候,同学们就会发现,玻璃板后面的烛焰还在晃动,而原来在后面的那根蜡烛并没有被点燃,恍然大悟,原来那个浇不灭的烛焰原来是玻璃板中的虚像,进而进入课题。,第二个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观察,提出问题:大家每天都照镜子,可是有没有注意过我们在镜中的像有什么特点呢?(引发学生思考)2、猜想与假设:为了使学生能有合理的猜想与假设,组织学生活动:学生照镜子,观察自己在靠近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位置

4、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再结合学生充当老师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小游戏,为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能提出很多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本节重点用实验验证学生提出的以下猜想: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是“近大远小”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为了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我们就要进行实验,自然进入下一步。,3、设计实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合作探究: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1)如何选用器材?主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此时

5、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不加引导,这个问题就超出了学生的思维范围。所以,在这里,我将给出提示:“如果我们能找到这样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的大小和物的大小完全相同,我们暂且把它叫做替代物,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替代物和像的大小关系来确定物与像的大小关系了”从而使学生明确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但是,当我们拿着替代物到镜子后面与像进行比较时,问题又来了,我们发现,当物体拿到镜子后面以后就看不见了。这个时候启发学生:如何能看到像的同时又看见在平面镜后的替代物呢?学生一下子想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替代法),(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通过前面的分析,此时学生已

6、经不难知道,当替代物与像完全重合时,此时替代物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3)如何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在这个地方,学生有可能不知道标记物、像、和平面镜的位置,所以,要强调这个问题,以免他们在实验之后得不到结论。(4)引导学生知道:一次实验有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至少要将蜡烛的位置改变一次,再重做一遍实验。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免由于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必要的实验环节,使学生形成以偏盖全的片面的思维方法。,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1)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观察,提供帮助,找到学生实验小组中有代表性的操作,收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为交流和评估环节做准备。(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像

7、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这两条相交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平面镜所成的像用白纸能不能呈接到,为虚像的概念埋下伏笔。,五、实验效果评价小组分组进行实验并在课堂上交流探究结果。此环节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做适当引导,然后师生共同整理探究结果,老师做实验效果评价。(在这里学生会得到像不能用白纸呈接到的结论,暂不急着说是虚像,而是提出疑问,为什么像用纸接不到呢?从而进入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教学。之后再回来补充虚像的特点。之后再综合分析,实际上,像和物就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六、实验原理根据光的反射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非实际光线形成。,七、实验改进要点1、玻璃板的一面贴上汽车用反光太阳膜,太阳膜能有效减少透光,增大反射,成像的亮度和清晰度比没有贴太阳膜强很多。2、发光的物体放在贴膜面的前方,由于贴膜面反射增大,透光少,所以玻璃板另一面的反射可以大大减弱,这样就可以避免玻璃板两个面同时成像的“重影”现象,让替代物重合像的过程不再困难。3、用边长1cm的方格纸代替原实验中的白纸,不用尺量,就能很快观察到平面镜中对称的像,能准确说明物距等于相距,纵线和平面镜垂直可直接观察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