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育指导第三章谈话活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21438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语言教育指导第三章谈话活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幼儿园语言教育指导第三章谈话活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幼儿园语言教育指导第三章谈话活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幼儿园语言教育指导第三章谈话活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幼儿园语言教育指导第三章谈话活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语言教育指导第三章谈话活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语言教育指导第三章谈话活动.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谈话活动,教师:张艳,第三章 谈话活动,第一节 谈话活动的特点与教育要求第二节 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第三节 谈话活动案例分析,第一节 谈话活动的特点与 教育要求,一、谈话活动的概念,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学习的语言教育活动,这种活动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学会倾听别人谈话,围绕一定话题进行谈话,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规则,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谈话活动是一种向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特殊方式,与幼儿园其他语言教育活动相比,在形式、内容、方法以及实施途径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其作用是其他语言教育活动所不能替代的。,1、谈话活动与日常交谈,谈话

2、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创造交谈的机会,日常谈话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谈话,是无预期目标和计划的谈话,具有自发性与随机性;前者明显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而后者则更多的是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在形式上,前者是在集体场合下进行,而后者往往是在两名或两名以上幼儿中发生的;从话题来说,前者是固定的,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计划而精心设计的,后者是非固定,是幼儿随意产生的;从时间上来说,前者是利用正式活动时间专门进行的,后者则一般发生在自由活动中。,2、谈话活动与科学活动中的总结性谈话,谈话活动侧重于培养幼儿语言能力,不特别考虑话题内容的认识范畴;而“总结性谈话”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巩固加深有关科学内容的

3、认识。需要注意的是,科学教育“总结性谈话活动”渗透语言教育内容,而语言教育的谈话活动也有可能综合科学教育的内容。,二、谈话活动的作用,1、激发幼儿与他人交谈的兴趣2、帮助幼儿习得谈话的基本规则3、增强幼儿通过交流获取信息的意识4、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5、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三、谈话活动的特点,谈话活动有一个有趣的中心话题谈话活动注重多方的信息交流谈话活动拥有宽松自由的交谈气氛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作用,1、谈话活动有一个有趣的中心话题,在幼儿园的谈话活动中,有趣的中心话题往往包含三层意思:(1)幼儿对中心话题具有一定的经验基础。(2)有一定的新鲜感。(3)有一个有趣的话题。,2、谈话

4、活动注重多方的信息交流,谈话活动的特点表现如下:(1)语言信息量较大。(2)交流的对象范围也相对较大。(3)语言交流方式较多。,3、谈话活动拥有宽松自由的交谈气氛,宽松自由的气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不要求幼儿统一认识,允许幼儿根据个人感受发表见解,并针对谈话主题说自己想说的话,说自己独特的经验。(2)不特别强调规范化语言。,在这里,需要进一步区分谈话活动与讲述活动的区别:,共同点:都属于语言教育范畴,都是对提高幼儿表述能力极有益处的活动。异同点:a.从活动目标上看,谈话活动注重幼儿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而讲述活动则侧重幼儿清楚连贯地表述某一事、一物的能力。b.从活动内容上看,谈话活动

5、往往围绕幼儿已有经验的话题进行交谈,而讲述活动则针对某一幼儿需认识的凭借物(图片、玩具等)进行讲述。c.从活动中幼儿运用语言方式来看,谈话的语言属于对话范畴,是一种宽松自由不拘形式的语言,而讲述是一种独白,要求规范、清晰且有条理地表达相对完整的观点。,4、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作用,教师的间接引导作用往往通过两种主要方式得以体现:(1)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或转换话题,引导幼儿谈话的思路,把握谈话活动的方式。(2)教师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对幼儿做隐形示范。,四、谈话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1、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并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2、帮助幼儿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

6、。3、帮助幼儿学会基本的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规则,提高语言交往水平。,1、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并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几种倾听技能:(1)有意识倾听能力,即主动培养倾听别人谈话的额愿望、态度和习惯。(2)辨析性倾听能力,即学习从仔细的倾听中分辨出不同的言语声音。(3)理解性倾听能力,即能够在倾听时迅速掌握别人所说的主要内容。,2、帮助幼儿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指导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应注意以下两点:(1)要求幼儿学会围绕中心话题谈话,避免“跑题”现象。(2)要求幼儿围绕中心话题不断扩展谈话内容,层层深入地表达见解。,3、帮助幼儿学会基本的

7、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规则,提高语言交往水平。,在组织谈话活动中,应为幼儿创造机会学习以下几方面谈话规则:(1)用适合角色的语言进行交谈。(2)用轮流的方式进行交谈。(3)用修补的方法延续谈话。,所谓修补方法,就是在谈话活动中出现听错或理解错时,为保证谈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进行及时的修正补充。修补的方法分为:自我修补-是指说话者在谈话时发现别人没有理解自己的意思,于是进行自我重或自我确认,从而让别人明白自己的真正意思。他人修补-是指谈话时如有不理解的情况,听话人用重复、提问等方式来进一步了解信息。,第二节 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谈话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由以下三个步骤组成: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

8、题。2、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3、教师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谈话情境的创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1)以实物创设情境。(2)用语言创设情境。,在这一设计和组织方面,需注意以下几点:a.注意创设谈话情境的方式。b.注意创设的情境与谈话话题之间的关系,即避免出现许多与谈话内容无关的摆设和过于热闹以致喧宾夺主的现象。,2、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设计和组织这一步骤的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种原则:应当放手让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鼓励每位幼儿积极参与谈话,真正形成双向或多向的交流。在自由交谈的活动过程中,适当增加幼儿“动作”的机会。,在这个阶段,教师的职责和任务主要有:a.教师必须在场。b.教师参与谈话。c.教师观察幼儿谈话情况,了解他们运用原有谈话经验进行交谈的状态,明了幼儿谈话的水平差异,为下一阶段活动的指导作进一步准备。,3、教师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新的谈话经验,是谈话活动目标在谈话活动中的具体化,是幼儿要学习的谈话思路和谈话方式的总和。每一个谈话活动向幼儿提供的新的语言经验,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每个年龄班幼儿的谈话水平。(2)各个谈话活动设计的新语言经验可能有所侧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