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第二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21818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学第二章.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认知的发展,第二章,第一节 认知的概述,认 知,认识,知识,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10,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信息加工理论,3、心理理论,4、认知心理学,他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都具有相应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具有普遍性,它的形成标志着一种获得新知识的可能性。不同阶段的认知结构具有质的差异。,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2、信息加工理论,环境刺激,重点寻求解释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头脑中的信息,3、心理理论,儿童如何获得对心理状态的认识。,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种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他们开始理解自己所思考的、知道的、感知的以及所相信的也许与其

2、他人有所不同,并开始了解到人们的许多行为是由他们自己的知识和信念引起或推动的。,4、认知心理学,(1)考察环境的多样性和系统性(2)关注发展模式的多样性(3)强调认知发展是人的终生任务。,习惯化,去习惯化,习惯化、去习惯化实验,(1)测试对象:一名正常的5-6个月的婴儿。(2)目的:考察5-6个月婴儿分辨两张图片能力。(3)过程:拿一张画有一只鸟的图片,另一张是画有鱼的图片。,1、实验的第一阶段时间,给婴儿先看一只鸟的图片,持续一段时间。,2、实验的第二段时间:给婴儿同时出示画有一只鸟的和画有一只鱼的图片。,模拟结果: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当刚拿给婴儿看时,发现婴儿会好奇惊喜的盯住小鸟的图片,但是

3、一段时间后便失去兴趣,注意力转向别的事物。在实验的第二阶段,发现婴儿会花更多的时间注视那张画有一只小鱼的图片,这表明,婴儿不仅记住了那张画有小鸟的图片,也发现了画有小鱼的图片。对他来说是新鲜的事物。,习惯化:当一种刺激反复出现时,刺激产生的反应会逐渐减弱。,要点:能够引起习惯化的刺激必须是连续多次重复出现,出现时必须持续一段时间。,去习惯化:当儿童感知到出现一个新的刺激,它不同于已习惯化了的刺激时,就会做出新的强烈反应,原有的习惯化会终止。,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实验意义:(1)婴儿是积极的探索者,不仅表现在主动寻求刺激,也主动处理刺激信息。习惯化就是早期婴儿主动处理刺激信息的表现。(2)习惯化具

4、有重要的适应意义。习惯化是对刺激产生区分的机制,利用这个机制,婴儿能区分哪些是已知事件,那些是新异事件。(3)婴儿对不变信息的觉察,就是在寻找规律性。,心理学家如何运用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来研究婴儿?心理学家通过给婴儿反复呈现一个刺激,刺激产生的反应会逐渐减弱,这就是习惯化。当婴儿感知到出现一个新的刺激,它不同于已习惯化了的刺激时,就会做出新的强烈反应,原有的习惯化会终止,这就是去习惯化。这样,心理学家就可以客服婴儿不会运用语言的困难,利用非语言行为,如吸吮,转头、眨眼、伸手、生理反映等简单而又客观的反映指标,研究婴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第二节 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21,感知觉概述,多通道感知和

5、自我效能感,幼儿注意的发展,感觉剥夺与感觉轰炸,我们如何认识世 界?,我们的知识又是怎样得到的?,这一切均始于我们的感觉!,一、感知觉概述,苹果的颜色:红色 苹果的形状:圆形苹果的味道:甜的 苹果的香味:苹果味,1.感觉的概念,客观事物具有许多个别属性,这些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感觉的特点:1.当前刺激: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2.个别属性: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感觉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1.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端。2.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感觉剥夺),28,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对事物的整体反应,

6、(二)知觉知觉:人对作用在感觉器官上的内外刺激的整体反应,称作知觉。,这是一个斑点图,正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理解作用,使我们填补了画面信息的不足,把对象知觉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婴幼儿基本感觉能力的发展触觉前庭嗅觉、味觉听觉视觉,1、肤觉是一组复合的感觉包括触觉、温觉、痛觉等。通常女孩比男孩敏感,二 婴幼儿的感知觉,触觉:皮肤受到机械刺激而引起的感觉。1、巴宾斯基反射检验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水平的,2、吮吸一个月大的婴儿:通过 有节律的吸吮动作准确的辨别不同质地的奶头。,3、新生儿触觉很快分化地很精细10-12天,能分辨舌唇与面颊、下颚等部位刺激不同。三个月,能分辨下肢和胸部刺激的不同。,温觉

7、:皮肤对外界温度的感觉。新生儿对于低于其体温的温度,比高于其体温的温度更敏感。(怕冷 不怕热),痛觉:皮肤对伤害性刺激的感觉。,嘴1、婴儿吮吸手指不是一个偶然的、无组织的盲目工作,而是一个有组织,有指向的行动。2、4个月以后的婴儿会把自己能够抓到的东西都塞到嘴里吮吸。3、嘴是新生儿和婴儿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嘴的动作也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动力。,手1、手也是婴儿接触物体、探索外界的重要工具。2、抓握是婴儿最初的有方向的运动,是形成操作物体和发展成复杂动作的基础,是今后变成有目的劳动的出发点。3、抓握动作的发展必须与眼睛的视觉发展相结合和协调,1、手的操作可以直接促进视觉、触觉、动觉及感知觉的发展和

8、相互间的协调;2、儿童通过动用玩具及操作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掌握使用物体的方法。以后,幼儿便会逐步地掌握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验;3、幼儿通过手的操作,能进一、步认识同一类物体的共性,因而使知觉更加具有概括性,并为概括表象和概念的产生准备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应及时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合适的动手操作的机会。,2、前庭觉,内耳 半规管 淋巴液当我们身体加速运动是,淋巴液的晃动能引起身衡和运动的感觉1、胚胎发育的第三周起发挥作用。2、新生儿的前庭觉能使他形成最早的条件反射。,(三)嗅觉和味觉,味觉:口腔里的味蕾对于溶解于谁的物质刺激的反应。四味:甜、咸、苦、酸,嗅觉:鼻腔里的嗅细胞对散发在空气中的气体

9、刺激引起的反应适应性:“入芝兰之室,久闻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闻不闻其臭。”,(四)听觉,听觉:特定范围内的声波刺激耳膜后产生的反应。1、20周的胎儿具有听觉能力。胎教2、新生儿能够引起他们听觉的最低刺激,往往比成人高1020分贝。3、儿童的听力一般到1419岁,才达到最好水平。4、左半脑言语 右半脑音乐 喜欢女声 可以分辨频率、结构、语调语言听觉 音乐听觉,(五)、视觉,视觉:可见光对眼睛视网膜的刺激产生视觉最活跃、最重要、最主动的感觉器官。1、70%75%的信息通过视觉得到。2、人脸偏好:2个月后婴儿视觉集中现象明显,特别是对鲜亮的物体和人脸有特殊的偏好。3、成人和儿童的双眼对视与重大

10、的发展价值。,4、视敏度:从一定距离处感知两个临近点的能力。发展的过程A、新生儿 200 20;30厘米B、3个月大的婴儿开始对物体聚焦、2岁左右婴儿的视敏度才接近成人5、颜色视觉:红绿色盲,视觉的几种功能,1、空间知觉2、差异辨别 找不同3、背景辨别 检查色盲的数字图4、视觉填充 斑马图5、对象再认,6、视知觉:年幼儿童的眼睛并不是单独接受光线的刺激,通常总是对光刺激做出总体的反应,也就是说以视知觉的形式活动。,(六)、形状知觉,形状知觉是以视觉为主的,包括动觉、触觉在内的复合感知。婴儿喜欢圆形、正常的人脸、运动的物体 中等复杂的图形。注视复杂对象时,注意力集中在几何图形的边缘、人脸突出的部

11、位上。,(七)深度知觉,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是对自身与物体之间距离的感知。人就是对远近、深浅的知觉。,“视觉悬崖”实验,吉布森进行了一项旨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实验-“视觉悬崖实验,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6个月大的婴儿就明确具有深度知觉了。爬行经验,(八)、方位知觉,方位知觉对上下、左右和前后位置的感知。,3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4岁的儿童能辨别前后;5岁的儿童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9岁的儿童才掌握以外部物体为基准的左右。67岁儿童掌握左右概念发展最快的阶段。,(九)可知度(吉布森),可知度: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反应了知觉行为与环境特性之间的关系,儿童的感知经验,对环境稳定特征的

12、认识,知觉行为,三、多通道感知,感知觉不是互相孤立的活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双向接触)意义:1、在实际的心理活动中,感知觉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复杂过程。2、早期婴儿就具备了良好的组合信息的能力。,婴儿被试戴着特制护目镜,利用投影技术制造出虚假物体的幻觉,婴儿会伸手去抓这些虚幻物体,抓不到的时候就会沮丧地哭。视觉和触觉相联系婴儿看到妈妈在隔音屏后说话,却从相反方向的扬声器里听到她的声音,婴儿会显得焦虑不安。听觉和视觉相联系刚出生的新生儿能够模仿成人的动作。动觉和视觉相联系,感觉通道与学习方式,面对个体内外刺激,人们表现出对不同感知通道的偏爱,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方式。,视觉型学

13、习者:主要通过视觉刺激面而学习。喜欢通过图片、表格、影像等手段获取信息。听觉型学习者:主要通过接受听觉刺激而学习,喜欢听他人讲授。动觉型学习者:面对信息刺激往往作出动作反应,如记笔记、勾勾画画等。,(二)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的行为与某种结果之间联系的理解。,茱莉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她曾获奥斯卡金像奖、英国电影学院奖、艾美奖、金球奖、格莱美奖、美国演员工会奖、全美民选奖和世界戏剧奖。她在音乐剧窈窕淑女的演出令她的知名度急升,Mary Poppins和音乐之声两套电影演是她的代表作。,在她出版的自传家(Home)一书中提到了她在12岁那年到米高梅(MGM)试镜的经历。

14、对她的结论是,“她不够上镜”。,JK罗琳(J.K.Rowling),那本关于一个少年魔法师的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在被伦敦一家小型出版社接纳之前,曾经遭到12家出版社的拒绝。,Decca Records曾经拒绝与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签约,原因是“我们不喜欢他们的声音。”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曾经被一家报纸的编辑以“缺乏想象力”为由解雇。“飞人”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上高中时曾被校篮球队拒之门外。,是什么让有些人能够走出失败、并最终获得成功,而有些人却在挫折面前认了输

15、?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这是一些人具备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相信自己具备取得成功的要素,自我效能的功能,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还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实际上,如果成功来得太容易,一些人就永远也不会掌握从批评中学习的能力。班杜拉教授说,人们必须学习如何应对失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而不是任由失败带来受挫感。”班杜拉教授常常在他的电子邮件中附有这样的签名:“愿效能的力量与你相随!”(迈克尔乔丹曾说过,“我曾经经

16、历过无数次失败。而那正是我成功的原因。”),跨通道感知是促进儿童自我效能感是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行动某种结果感知觉行动感知觉多通道感知,2个月和9个月,是婴儿自我效能感发展的两个高峰。2个月:最初反射动作阶段发展到形成新的动作系统,开始协调动作与结果的关系。9个月:婴儿开始核查另一个人的视觉参与,觉察别人的意图与自己意图的一致性。,四、感觉剥夺与感觉轰炸,感觉剥夺实验,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

17、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感觉剥夺的应用,自理能力剥夺:一切包办情感剥夺:用金钱替代感情,过分溺爱剥夺正常情感,比如感恩、孝敬、尊重。,感觉轰炸是指向儿童提供过多、过强、过杂、过长的感觉刺激,造成儿童的感觉疲劳和抑制的不良情形。,感觉轰炸的应用,神童开发,天才少年培养,形形色色的早教训练结果:失去学习兴趣,害怕学习,危害身心。,五、幼儿注意的发展,1、注意概念2、集中注意时的特点3、注意的种类4、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5、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8、6、应用,1、注意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集中注意时的特点(1)适应性运动(2)无关运动停止(3)生理运动变化,3、注意的种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预定目的,意志努力,预定目的,意志努力,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3、注意的种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4、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新异的刺激,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刺激物的运动,人的知识经验,人的需要和兴趣,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5、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4、培养间接兴趣。,3、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动用意志、排除干扰。,儿童注意发展的表现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开始迅速发展。1、注意的稳定性逐渐增强稳定性与材料的类型和性质有关2、注意的范围不断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