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药物作用、副作用.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25334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4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心药物作用、副作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强心药物作用、副作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强心药物作用、副作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强心药物作用、副作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强心药物作用、副作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心药物作用、副作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心药物作用、副作用.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用强心类药物作用机理及副作用,太和医院心胸外科,洋地黄药理作用,(1)正性肌力作用: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阻抑Na+和K+的主动转运,结果使心肌细胞内K+减少、Na+增加,细胞内Na+增加能刺激Na+Ca2+交换系统,使细胞内外的Na+Ca2+交换增加。结果,进入细胞的 Ca2+增加,Ca2+具有促进心肌细胞兴奋-收缩偶联的作用,故心肌收缩力增强。,已知心肌耗氧量主要取决于心肌收缩力、心率和室壁张力这三个因素。虽然洋地黄使心肌收缩力增加,但同时又使衰竭的心脏排空充分,室腔内残余血量减少,心脏容积随之缩小,心室壁张力下降,这又降低了心肌耗氧量;而且,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

2、,有能反射性地使心率下降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心排血量进一步增加,这都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心肌耗氧。因此,对心力衰竭来说,使用洋地黄后心肌总的耗氧量不适增加,而是减少,心脏工作效率提高。,(2)电生理影响,治疗剂量的洋地黄略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降低心房肌的应激性,缩短心房肌的不应期而延长房室结的不应期。中毒剂量的洋地黄使窦房结的自律性明显降低,下级起搏点的自律性增强,浦肯野氏纤维的舒张期除极坡度变陡,形成后电位振荡或后电位振荡幅度增大,窦房、房室间以及心房内传导减慢,心房肌、房室结和心室肌不应期延长。中毒剂量的洋地黄所引起的电生理改变,为冲动形成或传导异常所导致的心律失常创造了条件。

3、,(3)自主神经系统效应,洋地黄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作用于心肌,具有拟迷走和拟交感作用。其拟迷走神经系统作用使窦性心律减慢、心房异位起搏点自律性降低、心房不应期缩短。洋地黄的拟交感神经系统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大剂量的洋地黄还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并可因交感神经冲动增强而诱发异位心律失常。,鉴于不同洋地黄制剂的拟迷走和拟交感神经作用不同,故提出了极性和非极性强心甙的概念。极性强心甙的拟迷走神经作用较强,如毒毛旋花子甙K、西地兰、地高辛等。非极性强心甙的拟交感神经作用较强,具有较强的正性肌力作用,但易诱发或加重异位激动形成,如洋地黄叶、洋地黄毒甙等。,(4)外周血管作用,洋地黄具有增强外周阻力的作用

4、,但心力衰竭病人使用洋地黄后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增加,故反射性地使交感神经活性就爱你各地,小动脉和小静脉扩张,外周阻力反较使用洋地黄前下降,因而有助于使心排血量进一步增加。,(5)对肾的作用,心力衰竭病人使用洋地黄后尿量增加。其对肾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心排量增加而使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率过滤增加;肾血流增加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下降,这既可以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有可使尿量增加。尿量增加可能不是洋地黄对肾直接作用的结果。,(6)对心律的影响,治疗剂量的洋地黄可使心力衰竭的病人心律下降。其主要机制是洋地黄的拟迷走神经作用使窦房结的自律性降低;在心肌收缩力增加的同时,使心排量增加,通过颈动

5、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反射机制,使交感神经紧张度下降;心排量增加使肾血流量增加,因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降低。,洋地黄副作用:中毒,洋地黄副作用:中毒的表现(1)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呕吐,有的病人表现为腹泻,极少表现为呃逆。上述症状若发生在心力衰竭一度好转后或发生在增加洋地黄剂量后,排除其他药物影响,应考虑未洋地黄中毒。,洋地黄副作用:中毒,(2)心律失常:在服用洋地黄过程中,心律突然转变,如由规则变为补规则、由不规则变为规则、忽然加速或明显减慢,都是诊断洋地黄中毒的重要线索。其中毒可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其中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42%。房室传导阻滞伴异位心率提示与洋

6、地黄中毒有关。房颤者若出现成对室早,应视为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多源性室早呈二联律及双向性或双重性心动过速也具有诊断意义。,洋地黄副作用:中毒,(3)心功能再度恶化:经洋地黄治疗后心力衰竭一度好转,但在继续使用洋地黄的过程中,无明显原因的心功能再度恶化,应疑及强心甙中毒。,洋地黄副作用:中毒,(4)神经系统表现:头痛、失眠、抑郁、眩晕、乏力甚至精神错乱。,洋地黄副作用:中毒,(5)视觉改变:黄视、绿视及视觉改变。在服用洋地黄过程中,心电图上可出现鱼钩状的STT变化,这并不表示为洋地黄中、毒性作用,只表示病人已使用果洋地黄;而且,在洋地黄中毒引起心律失常时,心电图上一般不出现这种特征行的STT

7、改变。,应用洋地黄制剂治疗心力衰竭时,测定其血清浓度,对诊断洋地黄中毒有一定参考价值。地高辛的治疗浓度一般在0.52.0ng/ml,如地高辛浓度1.5ng/ml,多表示无中毒。但病人的病情各异,心肌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差异很大,因此,不能单凭测定其血清浓度做出有无中毒的结论,必须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全面分析。,洋地黄中毒的处理,(1)停用:如有低钾、低镁等电解质紊乱,还应停用利尿剂。胃肠道反应常于停药后23天后消失。,洋地黄中毒的处理,(2)补钾:洋地黄中毒后常伴有低钾,但血清钾正常并不代表细胞内不缺钾,故低钾和血清钾正常者都应补钾,心电图上明显的u波于低钾有关,但低钾不一定都出现高度u波。心

8、电图上u波高大者一般提示低钾,故u波高大者可以补钾。用法:补钾浓度不宜超过5,最好不超过3。补钾量应视病情及治疗反应而定。切忌静脉注射,以防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而死亡。,洋地黄中毒的处理,(3)补镁:镁示ATP酶的激动剂,缺镁时钾不易进入慈悲内,故顽固性低钾经补钾治疗仍无效,常表明病人缺镁,此时应给予补镁。有的作者认为洋地黄中毒时,不论血钾水平如何,也不论心律失常性质如何,只要不是高镁血症,均可补镁。补镁后中毒症状很快消失,补镁还有助于纠正心力衰竭,增进食欲。肾功能不全、神志不清和呼吸中枢抑制的病人应慎重补镁,以防加重昏迷及诱发呼吸停止。用法:25%硫酸镁10ml稀释后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但以静脉

9、滴注安全,每日一次,710日为一疗程。,洋地黄中毒的处理,(4)苯妥英钠:为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各种过早搏动和快速心律失常最安全、最有效的药物,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更为有效。服用洋地黄病人必须紧急复律时,也常在复律前给予苯妥英钠,以防引起更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用法:首剂100200mg溶于注射用水20ml静脉注入。每分钟50mg。必要时每隔10分钟静脉竹山100mg,但总量不宜超过250300mg。继之口服,每次50100mg,每6小时一次,维持23日。,洋地黄中毒的处理,(5)利多卡因: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用法:首次剂量50100mg溶于10%葡萄糖20ml静脉注入;必要时每隔1015分钟重复静脉

10、注射一次,但总量不超过250300mg。继之以每分钟14mg静脉滴注。,洋地黄中毒的处理,(6)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一般停用洋地黄即可,若心率50次/分,可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阿托品0.51.0mg或6542针10mg,或口服心宝。一般不首选异丙肾,以防引起或加重室性异位搏动。,洋地黄中毒的处理,(7)消胆胺(降树脂1):在肠道内络合洋地黄,打断洋地黄的肠肝循环,从而减少洋地黄的吸收和血液浓度。用法:每次口服45g,一日4次。,洋地黄中毒的处理,(8)特异性地高辛抗体:用于治疗严重的地高辛中毒,它可使心肌的地高辛迅速转移到抗体上,形成失去活性的地高辛片段复活物。解毒效应迅速可靠,但可导致心力衰竭恶化。,洋地黄中毒的处理,(9)电复律和心脏起搏: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一般不采用电复律治疗,因为电复律常引起致命性室颤。只有在各种治疗措施均无效时,电复律才作为最后一种治疗手段。才电复律前应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复律应从低能量(5J)开始,无效时逐渐增加除颤能量。洋地黄中毒引起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室率40次/分),伴有明显的闹缺血症状或发生晕厥等症状、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安置人工起搏器。为预防心室起搏时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宜同时使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