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论第4章记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概论第4章记忆.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记忆,本章概要:,人的记忆经由那些过程完成的?记忆是如何形成知识如何输入大脑的?记忆是如何存储的?遗忘是如何的产生?原因是什么?知识的提取有那些方式?,第一节 记忆概述,一、记忆的一般概念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人类为的记忆是一个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读取的信息处理系统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一节 记忆概述,对记忆的理解记忆与感知觉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同属人的认知过程。但它又与感知觉不同:感知觉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知,相当于知识的
2、输入,而记忆的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认知,相当于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记忆是刺激作用后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与印象。,第一节 记忆概述,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人对外界信息的接受是有选择的:只有那些对人们生活具有意义的事物,才会有意识地进行记忆。记忆还有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信息的提取,与编码的程度、信息储存的组织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编码较完善,组织得较好,提取就容易,否则就较困难。记忆是保存个体经验的重要形式。,第一节 记忆概述,记忆的作用记忆作为一种基本心理过程,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协调人的大部分心理功能发挥作用,从简单的感知到复杂的思维,都必须在记忆觉得基础上进行。记
3、忆在学习和个体心理发展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它是积累经验和心理发展的前提。总之,记忆联结着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与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对于个体而言,离开记忆就什么也学不会,其行为只能由本能来决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记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记忆和学习,就没有现在的人类文明。,第一节 记忆概述,二、记忆的分类(一)根据记忆内容形象记忆含义: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特点:具有显著的直观性;以视听觉为主;与形象思维有密切联系。种类:根据主导分析器不同可分为:视、听、嗅、味、触觉等。,第一节 记忆概述,语词逻辑记忆含义:以语词、概念、命题、思想为内容的记
4、忆。特点: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语词逻辑记忆是人类储存知识的最主要形式,是人类特有的记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主要依靠语词逻辑记忆。,第一节 记忆概述,情绪记忆含义: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特点:较其它记忆保持时间长(强烈的对人有重大意义的情绪和情感);对人的行为有影响。积极激励作用;消极降低人的活动效率;其性质和强度的变化,是由引起情绪情感的过去事物与主体当前的需要的关系所决定的。,第一节 记忆概述,运动(动作)记忆含义:含义:以过去经历过的身体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简言之,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特点:以过去的运动或操作动作所形成的动作表象为前提
5、;在识记时比较困难,但保持和提取都比较容易,也不容易遗忘。在个体发展中运动记忆比其他记忆发展得早,儿童多在出生几个月就表现出运动记忆。,第一节 记忆概述,(二)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感觉记忆(感觉登记、瞬时记忆)含义:指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时间内保存下来。感觉记忆是整个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特点:保持的时间(记忆存储的时间)很短,约0.252秒(视觉0.5秒之内,听觉14秒)。如,看电影种类:主要表现为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第一节 记忆概述,编码:图象记忆 听觉通道转换: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对刺激的注意和识别.,第一节 记忆概述,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操作记忆)含义:短
6、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是记忆系统的第二个阶段,是感觉记忆通往长时记忆的过渡环节。特点:保持时间在1分钟之内,一般为5秒2分钟。容量很有限,大致为72个项目。具有明确的意识,代表心理上的现在。容易受到干扰,而且不管什么性质的干扰,也不管干扰的强弱和数量的多少,只要有干扰,短时记忆就立即丧失,而且不容易恢复。,第一节 记忆概述,成份 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它的容量很有限,大致为72个项目此事实为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所证实,当年米勒发表的论文题目就是:神秘数字7,加减2:大脑处理信息的限制(1956)。工作记忆(操作记忆),即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操作,使其容量扩大(
7、以组块、单词为单元)。编码:以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编码。,第一节 记忆概述,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的中间阶段,是正在工作着的、活动着的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如果被重复就进入长时记忆;它是意识的工作场,长时记忆只有进入短时记忆,才能进入意识。,第一节 记忆概述,长时记忆含义: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储存。是记忆系统的第三个阶段。我们所学习的任何东西都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特点:信息来源主要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重复(但也有些长时记忆是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形成的)。保持的时间是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长时记忆的容量没有限度。,
8、第一节 记忆概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外界刺激,新异刺激/选择注意,存储(复述),消失,遗忘,遗忘,提取,编码,三者之间的关系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者之间的区分只是相对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知识的储存都必须经由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才能进入长时记忆。没有感觉记忆的登记和短时记忆的加工,信息就不可能长时间存入头脑中。,(人类记忆的模型),第一节 记忆概述,(三)根据记忆信息的性质(Tulving 1972)情景记忆 含义:以个人亲身经历,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的记忆。特点:这种记忆具有自传体性质,涉及个体生活中的特定事件,记忆的内容(信息)总是与某一特定
9、的时间地点相关;由于受一定的时空限制,信息的储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记忆不够稳固,也不够确定;对已储存的信息提取较慢,往往需努力进行搜索。,第一节 记忆概述,语义记忆含义: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地点无关。语义记忆储存的不是事物的感性特征,而是事物的意义。特点:信息不依赖于接受信息的时间与地点,而是以意义为参照。语义记忆很少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较稳定。信息提取较快,常不需要进行搜索。,第一节 记忆概述,(四)根据知识表征的类型(安德森1980)程序性记忆含义:指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人怎样做事情的知识,主要回答“如何做”之类的问题。因此,
10、程序性记忆实质上是一种技能性记忆,主要包括认知技能与动作技能。他们不是关于技能和习惯的记忆,而是技能和习惯本身。程序记忆是学校技能教育的主要内容。特征:经由个体多次观察学习与实际操作练习,按一定程序逐渐习得的。开始学习时较难,但贮存经久不忘。绝大多数不能言传,如骑车、开车、计算机操作。利用这类知识时不需要意识的参与。,第一节 记忆概述,陈述性记忆含义:指一个人对事实和事件的记忆。陈述性知识关于事实性的知识,这样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如人名、地名、名词解释、定理定律、是学校知识教育的主要内容。特征:可以言传(明显特征),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获得。其学习掌握偏重于认知(通过讲授获
11、得知识)。提取时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虽然在长时贮存上有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之分,但专用语言表达于外显知识时,两种记忆是分工合作的。,第一节 记忆概述,(五)根据对记忆的意识外显记忆含义: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特点: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可以意识到的。因而又称为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内隐记忆含义:指自动的、不需要意识参加的记忆.即过去经验对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又可称为自动的、无意识记忆。这种记忆形成后,人不能有意识地回忆或再认,但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证明。特点:人们没有意识到有这种记忆,也没有有意识地去提取它,但它却在特定的作业中表现出来。,第二节 记忆过程,一
12、、识记(编码)记忆是一个由“记”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与回忆三个阶段。(一)什么是识记 完整的记忆过程开始于识记。识记就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它是记忆过程开始阶段,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识记是一个人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反复认识某一事物(或一次强烈的印象)。如认字、认人、认识事物(学习)开始的认识活动就是识记。,第二节 记忆过程,(二)识记的种类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根据有无明确的目的)无意识记 含义:事先没有确定的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的识记。无意识记具有极大的选择性。有意识记 含义:事先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的方法的 识记。有意识记有
13、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有意识记比无意识记更有意义。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主要通过有意识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意识忆的效果也好得多。明确识记目的任务,对有意识记的效果具有关键作用。一定要记住的意图很重要。,第二节 记忆过程,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对材料的理解)机械识记 含义: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即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识记方法。基本条件:意义识记 含义: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主要通过理解所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建立在一定的智力水平上的。基本条件:是对识记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工。生活经验与大量研究证明,意义识记效果优于机械识
14、记。,第二节 记忆过程,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的关系 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机械识记有助于材料的精确化,意义识记有助于材料的系统化;意义识记要以机械为基础;机械识记又要有意义来帮助(记忆术)。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共同发挥作用。,第二节 记忆过程,(三)影响识记(编码)的因素识记的目的性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性质:有意义的材料优于无意义的材料、形象材料优于抽象材料、视觉材料优于听觉材料。数量:识记时间随材料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的时间要比材料的数量大得多。提示:识记的数量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宜过多。加工深度加工深度不仅影响短时记忆的编码效果,也影响常时记忆的编码效果。,第二节 记忆过程,对识记
15、材料的理解(理解的具体含义,就是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和材料的意义)识记方法有意义的材料,通常运用编写提纲的方法;无意义的材料,可尽可能地找出其意义,或利用人为的意义。记忆术的基本点就是尽可能地建立联系和线索。识记者的主体因素主体的知识经验、意识倾向、学习态度、情绪状态、意志品质、身体健康状况均影响识记的效果。,第二节 记忆过程,二、保持与遗忘(存储)(一)保持概述含义: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贮存和巩固的过程。保持不仅是记忆(识记)的重要标志,也是再认和回忆的重要条件。,第二节 记忆过程,保持变化的特征: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对识记经验进行进一步加工,以利于输出的过程。因而会发生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16、。量的变化:保持量增加记忆恢复现象(Ballard,1913)保持量减少保持的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这就是遗忘。,第二节 记忆过程,质的变化 保持质的变化和表现四种:简略概括;完整合理;详细具体;夸张突出。(图画复绘,Bartlett,1932),第二节 记忆过程,正确认识保持的变化从消极方面而言,记忆错误(保持的质与量的变化)是遗忘的一种表现。对于一些知识的记忆不能有差错。从积极方面而言,记忆文章、故事、谈话、复杂的内容时,经过思维加工,概括为某些要点,即保持的量发生了变化,是一种经济的学习(记忆)方式,也是成年人学习记忆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二节 记忆过程,(二)遗忘及其规律遗忘及其表现含义
17、:指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如识记过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发生错误的再认或回忆。遗忘的表现(二种分类)不完全遗忘与完全遗忘(程度)a.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回忆 b.完全遗忘:既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第二节 记忆过程,暂时性遗忘与永久性遗忘(时间)a.暂时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有适当的条件记忆可恢复。原因:因干扰等原因产生,为提取性障碍。b.永久性遗忘:永久性不能再认或回忆,不经重新学习,不能再认和回忆。原因:未经复习强化,记忆痕迹永远消失,为储存性障碍.,第二节 记忆过程,遗忘的进程及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从曲线可以看出,遗忘在学习以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
18、减慢。显示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第二节 记忆过程,(三)影响遗忘进程因素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性质:一般认为,熟练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的遗忘要慢得多;数量: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提示:学习要根据材料的性质来决定数量,一般不要贪多求快。,第二节 记忆过程,学习的程度 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程度,叫做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成诵的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叫过度学习。实验证明,低度学习的材料容易遗忘,而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当然过度学习有一定的限度,一般地说,学习程度以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
19、150%,效果并不随之明显增加,因为超越这个限度,就可能受注意的分散、厌倦、疲劳等不良因素的干扰,而成为无效劳动,造成精力和时间的浪费。,第二节 记忆过程,材料的系列位置 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遗忘最多的是材料的中间部分。识记者的态度 学习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快慢有影响。对学习者没有重要意义,不能引起兴趣,不符合需要,在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占主要地位的材料被最先遗忘。,第二节 记忆过程,清醒与睡眠 对遗忘进程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实验表明,处于睡眠与清醒两种情况的比较,结果处在不活动的状态(即睡眠状态)下,遗忘进程较缓慢(根据倒摄抑制原理)。(但后来
20、发现,在什么时间学习比保持时间中是否睡眠更为重要。),第二节 记忆过程,测量方法 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保持,得到的结果是有差异的。陆志伟(1922)研究发现,用再认法测得的保持量最多,其次是再学、重建和自由回忆,用预期回忆测得的保持量最少.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用传统外显记忆记忆 的(如回忆、再认等)不能测出的保持量,用内隐记忆方法(如 词干补笔、启动等)就可以测量出来。,第二节 记忆过程,(四)遗忘的原因衰减说(消退说)此种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的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在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的情况下,未经注意或重述的材料,可能由于痕迹的衰退而遗忘。这种说法虽易为人们所接受,但很难
21、用实验证实。因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量的下降,可能由于其他材料的干扰,而非痕迹衰退的结果。有实验已证明,即使在短时记忆的情况下,干扰也是造成遗忘的重要原因。,第二节 记忆过程,干扰说(二十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流行的遗忘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与回忆之间受到其它刺激干扰所致。他们认为记忆的痕迹本身不会发生变化,之所以不能恢复活动是由于存在着干扰,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第二节 记忆过程,干扰的表现有两种: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这种现象得到安德伍德(1949)的实验所证实。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缪勒和皮尔扎克(1
22、900)首先发现这种现象。研究表明,倒摄抑制效应的大小,受先后学习两种材料的下述特性影响:材料的相似程度、学习的时间安排、记忆的巩固程度等。学习同一种材料也会产生前、倒摄抑制。,第二节 记忆过程,压抑说(动机与情绪)压抑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而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变能恢复。这种现象首先是由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他在给神经症病人施行催眠术时发现,许多人能回忆起早年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而这些事情平时是回忆不起来的,这些事情大多与罪恶感和羞耻感相联系。他认为,由于回忆这些经验时会使人产生痛苦、不愉快和忧愁,于是便拒绝它们进入意识,将其处在无意识中,也即被无意识动机所
23、压抑。只有当情绪联想减弱时,这种被遗忘的材料才能回忆起来。日常生活中,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也是常有的。,第二节 记忆过程,动机对遗忘的影响在理论上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理论即上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他认为,个体将引起痛苦等信息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而引起遗忘。此种现象称为动机性遗忘。另一种解释是认知论的看法。此种看法认为,即使某种信息确实储藏在长时记忆之内,但如个体当时对引起刺激和提取线索缺乏动机或不感兴趣,因而不予注意,结果也表现不出应有的记忆,自然就表现出较多的遗忘:如心不在焉时,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第二节 记忆过程,提取失败 这种观点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永远不会丢失,我们之所
24、以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这种理论认为,所有的学习都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人们根据当时的知觉环境对信息进行编码。遗忘是由于提取显示不能匹配记忆中编码的性质,而不是信息遗失了。如生活中的“舌尖现象”。,第二节 记忆过程,提取失败现象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合适的线索,我们也无法想起曾记住的信息。犹如在图书馆中找一本书,若不知道书名、著者和检索编号,虽然书就放在书库中,但我们也很难找到它。因此,在记忆一个材料的同时,尽量记住有关的其他线索,对回忆具有积极的作用.提取失败理论在生活实践中广泛应用,如司法实践、测验情境下学习等,都有利于记忆提取。,第二节 记忆
25、过程,同化说 以上四种理论都把遗忘看成是一种消极的现象。但美国心理学家却对遗忘持一种积极的态度。他认为,人在记忆中具有积极能动性。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的简化过程。在有意义学习中,新旧知识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人们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不是零碎的知识,而是经过转化的较为一般性的观念结构。人们遗忘的往往是一些被较为高级观念所代替的低一级观念,从而减轻了记忆负担。这种理论与有意义学习中具体事实容易遗忘,而一般概念和原理不易遗忘的情形吻合。,第二节 记忆过程,(五)复习(根据保持和遗忘的规律进行复习)组织有效复习 与遗忘作斗争首要的条件是组织识
26、记后的复习。复习在信息存储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刺激物的重复出现是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没有复述的信息是不要能进入长时记忆的.,第二节 记忆过程,复习要及时;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意义性低和难度大的材料分散复习的效果更佳),时间间隔开始时要短,以后可以长一些);阅读与尝试回忆交替进行(单调重复阅读使人厌倦,大脑皮层容易处于抑制状态);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加强中间部分的复习);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眼看、耳听、口读、手写、心想有机结合)。复习非简单的重复:单调的方法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和消极情绪等。,第二节 记忆过程,利用外部记忆手段,如记笔记、记卡片、编写提纲.注意脑的健
27、康和用脑卫生人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记忆的好坏。吸毒酒精中毒及脑外伤等都会给记忆带来不良影响.活动有助于记忆(识记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结果有助于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记忆效果).,第二节 记忆过程,三、再认与回忆(提取)再认和回忆是对识记、保持事物的恢复过程,是记忆的结果与标志,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基本环节(阶段)。一个人识记的效果如何?保持的多少?都体现在再认和回忆过程中,并且通常用再认和回忆作为检验保持和遗忘的标准。,第二节 记忆过程,(一)再认什么是再认含义: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从个体心理发展角度来看,再认比回忆出现得早,孩子出生后半年内就能
28、再认,而回忆要晚一些。再认的水平:感知水平的再认:往往以压缩的形式表现出来,它的发生是迅速的、直接的。思维水平的再认:是以开展的形式进行的,它依赖于某些再认的线索,并包含了回忆,比较和推论等思维活动。,第二节 记忆过程,再认的种类根据有无目的任务和是否有意志努力,再认可分为:不随意再认:当再认的事物明确、清晰、完整或与经验中保持的内容一致,几乎是无意识的,自动化的,在极短时间内确认.随意再认:指当前再认的事物不够明确,明晰完整或经验中保持的内容不太相符,需要意志努力或追忆来进行识别或确认。根据再认的范围和程度 完全再认:指对重新出现在面前的事物的全面确认,包括其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内在特征)。
29、不完全再认:指不能达到完全再认的范围和程度(拿不准)。,第二节 记忆过程,再认错误表现 不能再认(完成不能再认、部分不能再认)再认错误(认错对象)原因 不能再认由于记忆信息模糊或事后缺少复习造成的;或身心疲劳、情绪紧张、外界干扰、导致暂时性抑制,造成一时不能再认。认错对象由于记忆信息不准确、对相似的对象不能分化;或再认时不仔细。,第二节 记忆过程,影响再认的因素(再认的条件)再认尽管较简单,但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对事物进行快速准确地再认,能否迅速而准确地再认,受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影响,重要的因素有:,第二节 记忆过程,对事物识记的精确程度和巩固程度。当前事物与以前感知过的事物相似程度,相似的材料
30、容易发生混淆(似是而非)。学习与再认的时间间隔:再认的效果随再认的时间间隔而变化,从学习到再认间隔的时间愈长,效果愈差。思维活动的积极性(积极思考/懒得去想)期待和情绪状态(期待可促进亦可造成再认错误;惊慌与恐惧时亦易造成再认错误)。人格特征:威特金等人发现,场独立型的人比场依存型的 人有较好的再认成绩。,第二节 记忆过程,当再认发生困难时,总是与反复思索,回忆联系在一起,这时再认就转化为回忆。这时,开始只对目前呈现的事物有一种熟悉感,这不能确认这一事物同以前感知过的事物是否一样。后来通过回忆,发现同先前的印象有共同的特征时,我们就再认出这一事物。,第二节 记忆过程,(二)回忆(又称再现,重现
31、)什么是回忆含义: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呈现的过程(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够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第二节 记忆过程,回忆的类型根据有无目的,可分为:无意回忆(不随意回忆)没有明确的回忆意图和目的,映象按照联想的原则自然而然地被提取或复现。(没有预先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的回忆)。如偶然想起某事,触景生情等。有意回忆(随意回忆)有预定回忆意图和目的,有意识地搜索和复现过去形成的映象(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作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较自觉的回忆过程)。,第二节 记忆过程,根据根据引起回忆的方式(有无中介环节)直接回忆在没有中介联想参与下所进行的回忆,是由
32、当前事物直接唤起的回忆。间接回忆通过一定的(一系列)中介联想才能实现的回忆。这种中介联想可能是同所需回忆的事物有关的形象,也可能是动作、情感或词语。这种回忆包括积极的思维成份,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实现。,第二节 记忆过程,追忆一种特殊的回忆形式 有意回忆或间接回忆,在材料识记特别巩固时比较容易,不需要经过太大的意志努力。但有时较困难,若回忆时需要做出较大的意志努力,寻求各种线索,进行冥思苦想的思维活动,这种回忆叫做“追忆”。故追忆需要思维活动的参与,有时需要巨大的意志努力。追忆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中介联想,即利用事物的多方面的联系去寻找线索。追忆的效果,还受中介联想的强度、及个人兴趣的制约。,
33、第二节 记忆过程,回忆干扰:并非所有的追忆都有很好的效果。有时会出现长时间努力追忆仍无结果的现象,甚至越想越乱,烦躁不安。这种状态必将影响追忆过程,即发生“回忆干扰”现象。此时,最简单的方法是转移注意。应暂时停止追忆,稍事放松,转移一下注意力,待情绪平稳、抑制解除后再进行,很可能得到满意的效果。,第二节 记忆过程,回忆的策略和条件联想策略(联想是回忆的基础)回忆常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活动称之为联想。联想的规律有:接近律:时间、空间相近的事物易产生联想。相似律:形式或性质相似的事物易形成联想。对比律:事物间相反的特征也容易产生联想。因果律:事物间的因果关系也容易形成
34、联想。,第二节 记忆过程,情景策略 研究表明,呈现与回忆内容有关的情境线索,有助于记忆恢复。呈现情境与事件或学习发生的情境越相似,恢复就越容易。双重提取 在回忆过程中,借助表象和词语的双重线索,可以提高回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再认策略 在追忆时,可有意想象一些与回忆内容相似的事物,然后从中再认出我们所要追忆的对象。一旦在我们想出的事物中有追忆对象,就会较容易地将它识别出来。,第二节 记忆过程,延缓策略 在回忆过程中,常发生提取信息困难,这可能是由于干扰所引起的。如考试时,明知答案却因情绪紧张等,一时想不起来。这种明明知道,当时却想不起来的现象,叫做“舌尖现象”(TOT phenomenon),即
35、话到嘴边又说不出来。调查显示,大多数人每周大约会经历一次这种现象。克服这种现象的简便方法是当时停止回忆,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回忆,要回忆的事物便可能油然而生。,记忆的基本问题,什么是记忆 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信息系统。记忆如何形成?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记忆的三项基本任务:1.编码 2.存储 3.提取,本章思考题,1、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有哪些?2试述记忆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内在关系。3试述遗忘的特点及影响遗忘的因素。4试述遗忘的原因 5怎样组织有效地复习 6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分析提高记忆效果的条件(联系个人的实际,试分析记忆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如何根据记忆的规律提高记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