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28352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学研究变量与逻辑起点,一、心理学研究变量(V),一什么是心理学研究变量 与有机体的心理或行为有关的、能变化的因素、属性、特征等称为心理学研究变量。,心理学研究变量的类型 1、按照变量的载体分:主体变量(subject variable):存在于研究对象本身的特征、属性等。如性别、智力、职务、个性等。客体变量(object variable):存在于研究对象之外的、影响研究对象的行为或心理的有关因素、属性等。如物理刺激、社会性刺激等。,2、按照变量的性质分:存在变量(being variable):预先已经存在的、并非研究过程中引起的变量。如性别、智力、职务、学校类型等。引发变量(induc

2、ed variable):在研究过程中由研究者施加或引起的变量。如物理刺激、社会性刺激等。,两个维度综合得出四种变量:*客体存在变量(Vob)*主体存在变量(Vsb)*客体引发变量(Voi)*主体引发变量(Vsi),心理学实证研究的实质: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客体存在变量(Vob)相关关系 主体存在变量(Vsb)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 客体存在变量(Vob)主体存在变量(Vsb)客体引发变量(Voi)因果关系 主体引发变量(Vsi)因果关系客体引发变量(Voi)主体引发变量(Vsi),二、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R(V1:V2),一变量相关关系的类型,1、客体存在变量的相关关系 R(Vob:Vob)如:

3、经济状况与文化程度对心理学人口的影响 2、主体存在变量的相关关系 R(Vsb:Vsb)如:自信心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3、客体存在变量与主体存在变量的相关关系 R(Vob:Vsb)如:家庭管教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二、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R(V1:V2),一变量相关关系的类型,二研究变量相关关系的统计思路,1、探讨两个变量相关关系的统计思路:,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统计检验方法(V1 V2)变量的数据模式 统计分析 连续 连续 皮尔逊积差相关,一元回归 类型(2)连续 t 检验,二列相关,点二列相关 类型(3以上)连续 F 检验,多系列相关(等级)类型 类型 2 检验,列联表相关,二、变量的相关

4、关系的研究:R(V1:V2),一变量相关关系的类型,二研究变量相关关系的统计思路,1、探讨两个变量相关关系的统计思路:,2、探讨多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统计思路,两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统计检验方法 变量的数据模式 统计分析 连续 连续 连续 V1 V2 Vk(相关设想)积差相关矩阵,因素分析 V1:Vk Vy(因果设想)(积差相关矩阵)多元回归 类型类型:连续 V1:Vk Vy(因果设想)F检验(多向方差分析)类型 类型 类型 V1 V2 Vk(相关设想)2 检验,列联表相关 V1:Vk Vy(因果设想)2 检验,二、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R(V1:V2),一变量相关关系的类型,二研究变量相关关

5、系的统计思路,三研究变量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1、探讨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V1连续 V2连续 V1类型(2)V2连续 V1类型(3以上)V2连续 V1类型 V2类型,两个变量均是连续变量的相关关系研究设计与统计检验 V1:V2 研究设计 连续 连续 从研究群体中随机选出一批被试,分别确定各被试 两个变量的连续水平。,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 从某普通中学随机选出100名学生,用成就动机量表测出每个被试的动机强度得分,然后用他们本学期语、数、英三门主科统考成绩平均分作为成绩的指标。得出如下数据表:原始数据表 姓名 动机得分(V1)学习成绩得分(V2)1 张明 67 892 刘修 70

6、 93 3 黄卫 44 71 100 张岩 68 83,两个变量均是连续变量的相关关系研究设计与统计检验 V1:V2 研究设计 连续 连续 从研究群体中随机选出一批被试,分别确定各被试 两个变量的连续水平。,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影响的统计检验:皮尔逊积差相关:r0.432 P 0.01 结论: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有显著的相关 一元回归:y0.56x 1.786,两水平类型变量(V1)与连续变量(V2)的相关关系研究设计与统计检验 V1:V2 研究设计 类型2 连续 首先确定研究群体各成员在 V1 变量上的两种类型水平,每 种水平各选出1组被试,共两组,然后确定每组各个被试在V2 变量上的连续水平。

7、,自信心对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对某普通中学初三级学生进行自信心等级评定,然后从自信心强的学生随机选出50名作为“强自信心组”,再从自信心弱的学生中随机选出50名作为“弱自信心组”,然后用他们本学期语、数、英三门主科统考成绩平均分作为成绩的指标。得出如下数据表:原始数据表 姓名 动机等级(V1)学习成绩得分(V2)1 张明 强 892 刘修 强 93 50 刘冬 强 78 51 黄卫 弱 71 100张岩 弱 68,两水平类型变量(V1)与连续变量(V2)的相关关系研究设计与统计检验 V1:V2 研究设计 类型2 连续 首先确定研究群体各成员在 V1 变量上的两种类型水平,每 种水平各选出1

8、组被试,共两组,然后确定每组各个被试在V2 变量上的连续水平。,自信心对学习成绩影响的统计检验:不同自信心学生学习成绩的比较 组别 人数 学习成绩()t检验 强自信心组 50 78.6513.24 t4.456 弱自信心组 50 67.55 14.12,三水平以上类型变量(V1)与连续变量(V2)的相关关系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 V1:V2 研究设计 类型k(k3)连续 首先确定研究群体各成员在 V1 变量上的k种类型水平(k3)每种水平各选出1组被试,共k组,然后确定每组各个被试在V2 变量上的连续水平。,家庭管教类型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对某普通中学学生进行家庭管教类型评定,分为“民主型”

9、、“专制型”、“放任型”三类型,分别从三个类型的学生中各随机选出30名,组成“民主型管教组”,“专制型管教组”与“放任型管教组”三个组,然后对三组被试进行心理健康测验,用他们得分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得出如下数据表:原始数据表 姓名 管教类型(V1)心理健康得分(V2)1 张明 民主型 89 30 刘修 民主型 93 31 刘冬 专制型 78 60 黄卫 专制型 71 61 于丽萍 放任型 57 90 张岩 放任型 68,三水平以上类型变量(V1)与连续变量(V2)的相关关系研究设计与统V1:V2 研究设计 类型k(k3)连续 首先确定研究群体各成员在 V1 变量上的k种类型水平(k3)每种水平

10、各选出1组被试,共k组,然后确定每组各个被试在V2 变量上的连续水平。,自信心对学习成绩影响的统计检验:不同家庭管教类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管教类型 人数 心理健康得分()统计检验 民主型 30 78.6513.24 专制型 30 57.55 14.12 F7.876 放任型 30 67.55 17.12,两个变量均是类型变量情况下的相关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 V1:V2 研究设计 类型p 类型q 首先确定研究群体各成员在 V1 变量上的p种类型水平(p2),每种水平各选出1组被试,共p组,然后确定每组各个被试在V2 变量上的q种类型水平。,家庭管教类型对学生心理焦虑影响的研究:对某普通中学学生

11、进行家庭管教类型评定,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三类型,分别从三个类型的学生中各随机选出30名,组成“民主型管教组”,“专制型管教组”与“放任型管教组”三个组,然后对三组被试进行“高焦虑”、“中等焦虑”与“低焦虑”三级评定。得出如下数据表:原始数据表 姓名 管教类型(V1)心理焦虑状况(V2)1 张明 民主型 中等焦虑 30 刘修 民主型 低焦虑 31 刘冬 专制型 高焦虑 60 黄卫 专制型 高焦虑 61 于丽萍 放任型 中等焦虑 90 张岩 放任型 高焦虑,两个变量均是类型变量情况下的相关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 V1:V2 研究设计 类型p 类型q 首先确定研究群体各成员在 V1

12、变量上的p种类型水平(p2),每种水平各选出1组被试,共p组,然后确定每组各个被试在V2 变量上的q种类型水平。,家庭管教类型对学生心理焦虑影响的统计检验:不同家庭管教类型学生心理焦虑状况 高焦虑 中等焦虑 低焦虑 民主型 4 15 11 专制型 16 10 4 放任型 12 12 6 27.456 p0.01,二、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R(V1:V2)一变量相关关系的类型 二研究变量相关关系的统计思路 三研究变量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 变量的数据形式 研究设计 连续 连续 从研究群体中随机选出一批被试,分别确定各被试两个变量 V1 V2 的连续水平。类型2 连续 首

13、先确定研究群体各成员在 V1 变量上的两种类型水平,每 V1 V2 种水平各选出1组被试,共两组,然后确定每组各个被试在V2 变量上的连续水平。类型3以上 连续 首先确定研究群体各成员在 V1 变量上的p种类型水平(p3)V1 V2 每种水平各选出1组被试,共p组,然后确定每组各个被试在V2 变量上的连续水平。类型 类型 首先确定研究群体各成员在 V1 变量上的p种类型水平(p2),V1 V2 每种水平各选出1组被试,共p组,然后确定每组各个被试在V2 变量上的q种类型水平。,1、探讨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二、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R(V1:V2)一变量相关关系的类型 二研究变量相关关

14、系的统计思路 三研究变量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1、探讨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2、探讨两个以上变量(K3)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V1连续 V2连续 Vk连续 V1 V2 Vk(相关设想)V1:V2:Vk Vy(因果设想),V1类型:V2类型:Vk类型 Vy连续 V1:V2:Vk Vy(因果设想),V1类型:V2类型 Vk类型 V1 V2 Vk(相关设想)V1:V2:Vk Vy(因果设想),多个变量均是连续变量情况下的研究设计(相关设想)V1 V2 Vk 研究设计 连续 连续 连续 从研究群体中随机选出一批被试,分别确定各被试 k个变量的连续水平。,学习动机、学习热情与学习毅力关系研究:从某普

15、通中学随机选出100名学生,用成就动机量表测出每个被试的动机强度得分,用问卷得出每个被试学习热情得分,用学习毅力量表得出每个被试毅力得分。得出如下数据表:原始数据表 姓名 学习动机(V1)学习热情(V2)学习毅力(V3)1 张明 67 89 432 刘修 70 93 373 黄卫 44 71 30 100 张岩 68 83 46,多个变量均是连续变量情况下的研究设计(相关设想)V1 V2 Vk 研究设计 连续 连续 连续 从研究群体中随机选出一批被试,分别确定各被试 k个变量的连续水平。,学习动机、学习热情与学习毅力关系研究的统计检验:学习动机、学习热情与学习毅力三因素相关矩阵 学习动机 学习

16、热情 学习毅力学习动机 1学习热情 0.34*1学习毅力 0.46*0.47*1 学习动机、学习热情与学习毅力三变量因素矩阵 因素 1 因素2 学习动机 0.87 0.23 学习热情 0.74 0.46 学习毅力 0.66 0.57,多个变量均是连续变量情况下的研究设计(因果设想)V1 Vk Vy 研究设计 连续 连续 连续 从研究群体中随机选出一批被试,分别确定各被试 k个自变量与因变量Vy的连续水平。,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从某普通中学随机选出100名学生,用成就动机量表测出每个被试的动机强度得分,用问卷得出每个被试学习热情得分,然后用他们本学期语、数、英三门主科统考成绩

17、平均分作为成绩的指标。得出如下数据表:原始数据表 姓名 学习动机(V1)学习热情(V2)学习成绩(V3)1 张明 67 89 942 刘修 70 93 933 黄卫 44 71 65 100 张岩 68 83 76,多个变量均是连续变量情况下的研究设计(因果设想)V1 Vk Vy 研究设计 连续 连续 连续 从研究群体中随机选出一批被试,分别确定各被试 k个自变量与因变量Vy的连续水平。,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的统计检验:学习动机、学习热情与学习成绩三因素相关矩阵 学习动机 学习热情 学习成绩学习动机 1学习热情 0.34*1学习成绩 0.46*0.47*1多元回归分析:将学习

18、成绩作为因变量(Y),学习动机为第一个自变量(X1),学习热情作为第二个自变量(X2),得出回归方程:Y=a+b1 X1+b2X2 计算出b1与 b2,经检验均显著,则表明这两个变量均对学习成绩有影响,并且可以知道其影响大小。,自变量均是类型变量而因变量是连续变量情况下的研究设计 V1 Vk Vy 研究设计 类型 类型:连续 首先确定研究群体各成员在 V1 Vk各个自变量上的类型水平然后按照(假定因果)各自变量的水平的各种组合水平(各自变量的水平相乘)各选出1组被 试,然后确定每组各个被试在因变量Vy的连续水平。,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对某普通中学学生,根据教师评定确定每人学

19、习动机的强弱水平以及学习热情的强弱水平,分别随机选取“动机强、热情高”,“动机弱、热情高”,“动机强、热情低”与“动机弱、热情低”四组被试,每组30人,然后用他们本学期语、数、英三门主科统考成绩平均分作为成绩的指标。原始数据表 姓名 学习动机(V1)学习热情(V2)学习成绩(Vy)1 张明 强 强 94 30 刘修 强 强 9331 黄卫 强 弱 65 60 赵义 强 弱 57 61 陈冬 弱 强 67 90 马龙 弱 强 75 91 张岩 弱 弱 48 120 李会 弱 弱 78,自变量均是类型变量而因变量是连续变量情况下的研究设计 V1 Vk Vy 研究设计 类型 类型:连续 首先确定研究

20、群体各成员在 V1 Vk各个自变量上的类型水平然后按照(假定因果)各自变量的水平的各种组合水平(各自变量的水平相乘)各选出1组被 试,然后确定每组各个被试在因变量Vy的连续水平。,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统计检验:不同学习动机与热情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 学习热情高 学习热情低 高学习动机 84.6513.24 70.1915.54 低学习动机 67.55 14.12 55.63 12.11 学习动机与热情对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方差分析表 项目 方差 自由度 均方 F检验 主效应 学习动机(A)27.857 1 27.857 9.876*学习热情(B)14.126 1 14.126 5

21、.876*交互作用 AB 21.324 1 21.324 8.432*,多个变量均是类型变量情况下的研究设计(相关设想)V1 V2 Vk 研究设计 类型 类型 类型 从研究群体中随机选出一批被试,分别确定各被试 k个变量的类型水平。,学习动机、学习热情与学习毅力关系研究:从某普通中学随机选出120名学生,根据教师评定确定每人学习动机的强弱水平,学习热情的强弱水平,学习毅力的强中弱水平。得出如下数据表:原始数据表 姓名 动机(V1)热情(V2)毅力(V3)1 张明 强 强 强2 刘修 强 弱 中3 黄卫 弱 强 强4 黎明 弱 弱 弱 97 金民 弱 强 强 98 赵高 强 强 中 99 武答

22、强 强 强 100 张岩 弱 弱 弱,多个变量均是类型变量情况下的研究设计(相关设想)V1 V2 Vk 研究设计 类型 类型 类型 从研究群体中随机选出一批被试,分别确定各被试 k个变量的类型水平。,学习动机、学习热情与学习毅力关系研究的统计检验:学习动机、学习热情与学习努力相关表 动机强 动机弱 热情强 热情弱 热情强 热情弱 努力 23 16 8 3 一般 12 18 20 12不努力 2 6 12 18,变量均是类型变量情况下的研究设计(因果设计)V1 Vk Vy 研究设计 类型 类型:类型 首先确定研究群体各成员在 V1 Vk各个自变量上的类型水平然后按照(假定因果)各自变量的水平的各

23、种组合水平(各自变量的水平相乘)各选出1组被 试,然后确定每组各个被试在因变量Vy的类型水平。,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对学习努力程度的影响研究:对某普通中学学生,根据教师评定确定每人学习动机的强弱水平以及学习热情的强弱水平,分别随机选取“动机强、热情高”,“动机弱、热情高”,“动机强、热情低”与“动机弱、热情低”四组被试,每组30人,然后对每组各个被试的学习努力程度进行教师评定。原始数据表 姓名 学习动机(V1)学习热情(V2)学习努力(Vy)1 张明 强 强 努力 30 刘修 强 强 努力31 黄卫 强 弱 一般 60 赵义 强 弱 不努力 61 陈冬 弱 强 一般 90 马龙 弱 强 一般 9

24、1 张岩 弱 弱 不努力 120李会 弱 弱 不努力,变量均是类型变量情况下的研究设计(因果设计)V1 Vk Vy 研究设计 类型 类型:类型 首先确定研究群体各成员在 V1 Vk各个自变量上的类型水平然后按照(假定因果)各自变量的水平的各种组合水平(各自变量的水平相乘)各选出1组被 试,然后确定每组各个被试在因变量Vy的类型水平。,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对学习努力程度的影响研究统计检验:不同学习动机与学习热情的学生学习努力状况 努力 一般 不努力 热情强 18 10 2动机强 热情弱 10 16 4 热情强 6 18 6 动机弱 热情弱 2 12 14,二、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R(V1:V2)

25、一变量相关关系的类型 二研究变量相关关系的统计思路 三研究变量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1、探讨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2、探讨两个以上变量(K3)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两个以上变量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 变量的数据形式 研究设计 连续 连续 连续 从研究群体中随机选出一批被试,分别确定各被试各个变量 V1 V2 Vk 的连续水平。V1 Vk Vy 类型 类型:连续 首先确定研究群体各成员在V1Vk各个自变量上的类型水平,然 V1 Vk Vy 后按照各自变量的水平的各种组合水平(各自变量的水平相乘)各选出1组被试,然后确定每组各个被试在因变量Vy的连续水平。类型 类型 类型 相关设想:从研究群体中随

26、机选出一批被试,分别确定各被试 V1 V2 Vk k个变量的类型水平。V1 Vk Vy 因果设想:首先确定研究群体各成员在V1Vk各个自变量上的类型 水平,按照各自变量的水平的各种组合水平各选出1组 被试,然后确定每组各个被试在因变量Vy的类型水平。,两个维度综合得出四种变量:*客体存在变量(Vob)*主体存在变量(Vsb)*客体引发变量(Voi)*主体引发变量(Vsi),心理学实证研究的实质: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客体存在变量(Vob)相关关系 主体存在变量(Vsb)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 客体存在变量(Vob)主体存在变量(Vsb)客体引发变量(Voi)因果关系 主体引发变量(Vsi)因果关系客体

27、引发变量(Voi)主体引发变量(Vsi),二、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R(V1:V2),三、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研究:Y=F(X)亦即 V1 F(V2),变量因果关系的类型 1、客体引发变量与主体引发变量的因果关系 Voi F(Vsi)如:不同照明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2、主体引发变量与主体引发变量的因果关系 Vsi F(Vsi)如:饥饿状况对攻击性的影响,二、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R(V1:V2),三、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研究:Y=F(X)亦即 V1 F(V2),变量因果关系的类型,研究变量因果关系的统计思路 1个自变量(单因素)的因果关系统计检验方法(V1 Vy)变量的数据形式 统计分析 连续:连续

28、皮尔逊积差相关,一元回归 类型2:连续 t检验,二列相关,点二列相关 类型3以上:连续 F检验,多系列相关(等级)类型:类型 2 检验,列联表相关,二、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R(V1:V2),三、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研究:Y=F(X)亦即 V1 F(V2),变量因果关系的类型,研究变量因果关系的统计思路,多个自变量(多因素)的因果关系的统计检验方法 变量的数据形式 统计分析 连续 连续 连续 V1:Vk Vy(积差相关矩阵)多元回归 类型类型:连续 V1:Vk Vy F检验(多向方差分析)类型 类型 类型 V1:Vk Vy 2 检验,二、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R(V1:V2),三、变量的因果关系的

29、研究:Y=F(X)亦即 V1 F(V2),变量因果关系的类型,研究变量因果关系的统计思路,研究因果关系变量的实验设计 1、自变量为1个(单因素设计:P种实验处理),自变量为2个水平(P=2;两种实验处理)随机分组(独立组t检验)等组(独立组t检验)对手组(相关组t检验)同一组被试均接受不同处理(相关组t检验)自变量为3个以上水平(P3;三种以上实验处理)(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非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双 因素非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被试内设计(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自变量为1个)设计 自变量水平 2个水平 3个以上水平 被试间设计 随机分组 完全随机设计 等组 匹配组 随机区组设计 被试内设计 同一组被试 被试内设计 接受不同处理,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自变量有n种水平(即有n种实验处理),将被试随机为n个组,每个组分别 接受1种处理。例:研究3种照明条件下工人车零件的效率。被试60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人,每组被试分别接受1种处理:强光 中等明度 弱光 组 X X 组 Y Y 组 Z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