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论情绪.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28425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导论情绪.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心理导论情绪.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心理导论情绪.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心理导论情绪.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心理导论情绪.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导论情绪.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导论情绪.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 理 学 导 论,第十一章 情绪和情感,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含义(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需要之间的关系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由某种外在的刺激或内在的身体状况作用所引起的体验,只是反映的内容和方式与认识过程不同。情绪和情感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其中包括认知活动、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1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主观体验是情绪和情感最主要的组成成分,是个体对不同事物的自我感受与体验,它涉及人的认知活动以及对认知结果所进行的评价。2具有明显的机体变化和生理唤醒状态表情是明显的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形式,它通过面部肌肉、身体姿

2、势和语言语调等方面的变化表现出来,在情绪和情感中具有独特的传递自身体验的独特作用。3具有独特的生理机制在情绪和情感活动过程中,不仅大脑皮层,而且在大脑皮层以下的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网状系统等部位也起着特定的作用。,(二)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和情感都能够找到与之相对立的情绪和情感,它们表现在快感度、紧张度、激动度和强度上相互对立的两极。情绪和情感在快感度方面的两极是“愉快不愉快”。情绪和情感在紧张度方面的两极是“紧张轻松”。情绪和情感在激动水平方面的两极是“激动平静”。情绪和情感在强度方面的两极是“强弱”。,二、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一)适应功能情绪和情绪是个体适应

3、环境、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工具。(二)组织的功能人在知觉和记忆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情绪和情感则对心理过程进行监督,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三)信息功能情绪和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通过表情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并实现其信号功能。(四)动机功能人的需要是行为动机产生的基础和主要来源,情绪和情感作为是个体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主观体验,它激励人去从事某些活动和行为,提高活动的效率。,三、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1情绪通常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2情绪是反应性和活动性的过程 3情绪具有情境型和短暂性的特点4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是相对

4、的,虽然它们所表达的主观体验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情绪和情感又是相互联系的。情感离不开情绪,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是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的表现强度,情感的性质决定了在一定情境下情绪表现的形式。情绪发生的过程往往深含情感的因素。,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一、情绪分类 20世纪50年代,施洛伯格(Schloberg,1954)提出情绪是由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睡眠-紧张三个维度组成,并提出了由倒锥体情绪三维模式图。,20世纪60年代末,普拉切克(R.Plutchik,1970)以情绪的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三个维度,把情绪划分为如图 所示的情绪三

5、维模型。,罗素(Russel,1980)采用情绪词评价和归类方法,把情绪划分为两个维度:愉快度和高强度。在愉快度维度上可分为愉快和不愉快,在强度维度上可分为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根据两个维度可组合为四种基本情绪类型:高兴:愉快高强度;轻松:愉快中等强度;厌烦:不愉快中等强度;惊恐:不愉快高强。,二、基本情绪最基本和最原始的情绪是快乐、愤怒、悲哀、恐惧等四种基本形式,它们与基本需要相关联,具有很高的紧张性。(一)快乐快乐是达到所盼望的目的后紧张解除时产生的舒适感受和体验。(二)愤怒当个体在遭受攻击、威胁、羞辱等强烈刺激下,感到自己的愿望受到压抑、行动受到挫折、尊严受到伤害时表现的极端情绪体验。(三)

6、悲哀悲哀是个体失去某种他所盼望的或追求的事物时产生的主观体验。(四)恐惧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刺激或预期有害刺激时产生的强烈情绪感受与体验。,二、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在某种事件或情境影响下,人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情绪,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一)心境心境是一种较微弱、平静而持续的带有渲染作用的情绪状态(二)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三)应激应激是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非特异性的身心紧张状态,表现在出乎意料之外的紧张状况下引起的情绪体验。,三、情感状态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反映了人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状况,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人

7、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一)道德感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与标准,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意图及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二)理智感理智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认知活动所得成就评价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主要表现在智力活动中的感受。(三)美感美感是个体根据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的主观感受和获得理解的精神愉悦的体验。(四)热情热情是个体是对人、事、物等肯定的、强烈的、稳固而又深厚的情感体验。,第三节 表 情一、表情的含义表情是个体在情绪和情感状态下的生理和心理,以及外部行为上表现的变化或活动。(一)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通过眼睛、额眉、鼻颊、口唇等肌肉变化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体验。,(二)

8、身段表情身段表情是指除面部之外的身体其他部分表达的情绪动作。身段表情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三)言语表情言语表情是个体通过言语的声调、速度、节奏等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言语表情中的语调表情又称为副语言。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Hall,1966)在经过多年深入研究后,将人际距离由亲到疏划分为四种不同的人际距离:,(1)亲密区。即最亲密的人际空间距离,彼此间可以接近到312英寸;(2)个人区。即朋友之间的距离,彼此的身体距离可以接近到1236英寸;(3)社会区。即熟人之间的距离,彼此的身体距离介于458英尺之间;(4)公众区。即陌生人之间或一般公开场合的社会交往活动。,第四节 情绪的生理机制 一、情

9、绪的生理反应 情绪产生时会伴有某些生理上的反应。这些反应主要包括植物性神经活动的变化和脑电波的变化。(一)植物性神经活动的变化植物性神经系统又称为内脏神经,可以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分支系统,重要是控制各种腺体活动、内脏器官和血管运动的神经系统,它们所控制的活动。1呼吸呼吸会随着情绪状态的不同在呼与吸的次数、呼与吸的快慢和质量上有明显不同。,2心率、血压和血管容积情绪状态下循环系统的活动会发生变化,一方面表现为心跳速度和强度的改变,另一方面表现为外周血管的舒张与收缩的变化,例如满意、愉快时,心率正常;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因而心率、血压和血管容积的变化可间接反映情绪的变化,作

10、为情绪测量的生理指标。血管容积的变化很复杂,在同一情绪状态下,各器官的血管活动有着不同的活动。,3皮肤电在一般情况下,皮肤具有一定电阻参数,当人在情绪状态时,皮肤内血管或舒张或收缩,汗腺分泌也会发生变化,这便引起皮肤电阻的变化,通过对皮肤电流的测量和记录,就可以间接测定情绪反应。研究表明,在吃惊、恐惧和困惑等紧张情绪状态下,皮肤导电电流会有所增加。是用皮肤电反应记录的在看四种性质不同电影时的情绪反应结果。图中四条曲线是四组被试在看不同性质电影时的皮肤电反应记录。,4内、外分泌腺人体内有两种腺体,外分泌腺,即汗腺、泪腺、唾液腺、消化腺等和内分泌腺,即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脑垂体和性腺等。这些

11、腺体都有相应的分泌物产生。生理反应是个体在情绪状态下发生的生理变化。许多实验表明,不同情绪状态存在着不同的生理反应模式。有研究进行了确定恐惧与愤怒的不同生理反应模式。结果显示,恐惧时会诱发出三种生理反应的变化:呼吸增加、手掌皮肤阻抗降低、某部分肌肉紧张增加。愤怒时则记录到了不同类型的生理反应:心率增高、皮肤电增高、整个肌肉紧张增加,血压上升。,(二)脑电波的变化脑电波又称脑电图,它有四种波形:波、波、波和波。在情绪状态时,不仅外周生理上有变化,而且神经中枢也有变化,所以脑电波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在强烈情绪状态下,人的脑电波与正常状态下的脑电波不同。情绪状态对波的影响最大。在焦虑状态下,枕叶的波消

12、失,脑电波振幅减小;此外在额叶区、运动区、颞叶区的脑电波振幅都较正常状态时小。,(三)测慌的原理和机制测谎是通过测谎仪来测量个体在被检测时是否出现某些生理反应而判断他是否说谎的过程。测慌仪是一种多道心理测试技术来检测受测者是否说谎的仪器,是利用受测者因说谎产生的某些生理反应的原理而设计制成的生理记录仪。主要是根据个体的情绪状态与生理反应之间的关系的生理反应指标来综合判定,它可以同步记录各项生理指标,如心率、血管容积、呼吸、皮肤电反应与脑电波等。,测慌过程实际是运用了联想原理。测谎过程中,个体的相关部位和电极连接在测慌仪上,主试向个体首先呈现一系列与案情毫无关系的“中性”问题,并记录由此情绪状态

13、下的生理反应作为测谎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基线,即用此基线比较说谎时情绪状态的生理反应。测谎仪的功能以及由此测得的生理反应仍有相当限制,因为引起个体生理变化的原因有时并不是由于说谎的缘故,可能是个体的紧张或对某些问题或关键词的理解有误而导致情绪状态上的反应。,二、情绪与大脑皮层(一)情绪的脑机制模型情绪与大脑皮层存在着密切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情绪的脑机制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可以看到,对相关情绪刺激的认知,是在大脑皮皮层的相应区域产生的,然后再将神经冲动传递到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从而导致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和某种特殊类型的情绪行为。在此同时,个体自己自己的情绪状态体验与感受也在大脑皮层上产生,并导致

14、某些与此相关的行为活动。,(二)情绪与额叶对临床病人的观察以及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的应用,有关情绪的生理研究表明,大脑皮层,特别是额叶与情绪的产生和表达具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当情绪冲动在边缘系统中心产生时,情绪表达将受大脑额叶的控制。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在由环境刺激引起的心理活动转化为生理变化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任何刺激都可作为信息,被中枢神经系统加工与处理,接着会产生某种情绪反应和生理变化。,第五节 情绪理论 一、早期的情绪理论(一)詹姆斯朗格理论詹姆斯朗格理论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感觉,即情绪是因身体器官对特殊的兴奋刺激反射性变化而产生的。情绪经验的产生过程是,先有引起

15、个体反应的刺激,刺激会引起个体的生理或身体的反应,如身体器官、内脏和肌肉的反射性变化,正是由于这些身体上的生理反应,导致了个体的情绪经验,产生情绪。詹姆斯朗格情绪理论从生理学角度解释情绪经验的性质、组成原因,强调身体的,特别是内脏的反应是情绪经验的来源,重视情绪体验与生理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但与“情绪是生理变化的原因”的观点相反,片面强调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中枢神经系统对情绪的控制与调节作用,因此受到了不少批评,并受到了诸多争议。,内 脏,骨 骼 肌,感受器,大 脑 皮 层,(二)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在1927年,针对詹姆斯朗格情绪理论提出了三点质疑:第一,在各种情绪状态

16、下身体的生理变化差异较小,无法在生理变化上对复杂多样的情绪做出区分;第二,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体内各个器官对刺激的反应迟缓,不足以说明个体情绪瞬息变化的特点;第三,有机体的生理变化可以用人为办法诱发出来,但只能激发某种生理状态,却不能诱发出某种特定情绪,例如无法诱发出人的愉快情绪。,大 脑 皮 层,丘 脑,内 脏,感 受 器,骨 骼 肌,1,5 4 2,3,二、情绪的认知理论(一)阿诺德和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人对事物的评估与情绪产生相关,人的认知与评价会左右人对情绪的解释与反应。当人把知觉对象评估为有益时,就会产生趋近的体验和相应的生理反应。当人把知觉对象评估为有害时,则会产生回避的体验和

17、相应的生理反应。当人把知觉对象评估为与己无关时,就会产生漠然的体验而予以忽视。,(二)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三因素理论个体认知的参与以及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重要机制,即情绪经验来自个体对三方面信息的认知:一方面是对刺激情境性质的认知,如是可笑的还是可怕的;一方面是对自己身体生理变化的认知,如自己觉得如何;另一个方面是各种情绪状态是由交感神经系统以一定形式唤醒的。人通过周围环境暗示,以及自己对刺激信息的认知加工,再对情绪状态进行解释与分类。认知是个体对刺激信息引起一定生理唤醒引导下进行解释而导致情绪的产生。,情绪体验,刺激情境,生理变化,过去知识经验,第六节 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

18、制 一、情绪智力沙洛维把情绪智力描述为由三种能力组成的结构,这三种能力是:第一,能准确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第二,具备有效调节情绪的能力;第三,将情绪体验运用于驱动、计划和追求成功等动机和意志行为过程的能力。情绪智力的理论内涵包括5个方面的能力:(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2)妥善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3)自我激励的能力;(4)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5)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以上5种能力与自知、自控、热情、坚持、社交技巧等非智力因素相关。,二、不良情绪的调控俗话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没有人可以时刻都保持着快乐的情绪。人总会遇到令人烦恼、愤恨、悲伤的

19、事情。因此会产生诸如焦虑、愤怒和悲哀等负面情绪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在于如何调节和控制这些负面情绪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一)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二)转移注意力(三)合理地发泄情绪(四)主动用言语控制调节情绪,三、健康情绪的培养(一)学校的健康情绪教育健康情绪教育与培养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健康情绪教育方面,要以“自我训练”为主。(二)家庭的早期健康情绪教育成功的健康情绪教育与培养需要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必须要紧密配合儿童的成长阶段进行。健康情绪教育包含对自己情绪状态的识别能力,开始于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好互动。在儿童早期,父母应该帮助儿童识别情绪状态并给情绪感受贴上积极的或消极的标签,教导儿童学会尊重自身的情绪感受和体验,帮助孩子将情绪感受与周围情景相互联系起来。,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