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35413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护理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护理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护理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护理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黎玲 2018年2月2日,护理制度培训,分级护理制度 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查对制度,治疗护理操作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手术患者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LOGO,第 3 页,分级护理是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以医嘱形式下达的护理等级,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二、三级护理,护理级别应随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在病员一览表作相应的标记(特、一级护理用红色,二级护理用绿色,三级护理用白色)提示医护人员,依据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严重外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使用呼吸

2、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分级护理制度,第 4 页,分级护理制度,LOGO,第 5 页,特级,一级,二级,三级,PART,2,护理查对制度,护理查对制度,LOGO,第 7 页,按要求认真执行查对,保证患者的安全,防止意外事

3、件的发生。,患者身份确认必须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核对患者身份,并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和或核对腕带。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标识。有疑问时应及时澄清。,原则,目的,护理查对制度,LOGO,第 8 页,医嘱查对制度,护理查对制度,LOGO,第 9 页,三查,八对,一注意,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批号(有效期),注意用药后反应,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制度,有效确认患者身份后实施操作。,治疗护理操作查对制度,LOGO,第 10 页,备药前要检查药瓶标签上的药名、浓度、批号和药品质量,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

4、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袋装液体有无渗液;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备药后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2,易引起过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麻醉、精神类药品时,用前须认真核对处方后方可执行,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联合用药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不了解的应及时查询或询问。,护士对高危药品的调配、发放和使用,要实行双人复核,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药品名称、药物剂量,确保发放准确无误;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4,3,护理查对制度,LOGO,第 11 页,5,操作查对制度,使用一次性耗材(注射器、输液器等)要检查其

5、批号、失效期,有无漏气、破损等,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6,发药、注射、输液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无误并向患者解释后方可执行。,7,观察用药后反应,对因各种原因患者未能及时用药者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做好处理。并在护理记录中记录。,护理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LOGO,第 12 页,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2取血查对制度,3输血查对制度,LOGO,第 13 页,1,医生开具临床输血申请单后,根据医嘱,两名医护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含Rh 因子)和诊断,无误后采集血样。不允许同时采集

6、两个患者的交叉配型标本。,2,3,采集患者血样后,采血医护人员必须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全名。,由医护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用血科室医护人员持血液制品领取单到输血科取血时,必须与血库发血者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科别、病室、床号、献血者姓名、血袋号、血型(含Rh 因子)、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品种和血量、以及血液制品的外观(要求做到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严密,标签卡无破损不清,血液无溶血、凝块和污染情况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在交叉配血单上签全名后方可取发血。,2、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

7、震荡,勿加温,根据情况可在室温下放置1530分钟。,取血查对制度,LOGO,第 14 页,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由两名注册护士共同核对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2,输血时,两名注册护士带病历及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包括Rh因子)、输血同意书等,同时让患者自诉姓名及血型,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如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需与其家属共同进行确认,同时确认患者腕带标识。确认与配型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准确无误后在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上签时间及

8、双人全名,每组血制品均应有双人核对签名,将血袋号标签贴在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的背面。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严格按照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血液或血液成分输注。,LOGO,第 15 页,输血查对制度,3,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输血前、后静脉输入生理盐水,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更换输血器。,4,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密切观察”的原则,根据病情、年龄调整滴速。输血开始后护士应观察23分钟,患者无反应再离开。输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装置,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按照“输血反应应急预案”进行抢救,并做好记

9、录。,LOGO,第 16 页,输血查对制度,5,输血完毕再次核对,准确无误后在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上签时间及双人全名。将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贴在临床输血流程质控表的背面,采血者及核对者在临床输血流程质控表上签全名。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保存。,6,输血完毕后将血袋放置在冰箱的冷藏区至少保存一天,以备必要时查对。,LOGO,第 17 页,输血查对制度,5,输血完毕再次核对,准确无误后在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上签时间及双人全名。将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贴在临床输血流程质控表的背面,采血者及核对者在临床输血流程质控表上签全名。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

10、血科保存。,6,输血完毕后将血袋放置在冰箱的冷藏区至少保存一天,以备必要时查对。,LOGO,第 18 页,输血查对制度,7,输血时核对的项目有哪些?(1)输血前由两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做好“七查、八对、九不用”的核对工作(2)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输血医嘱、血液质量、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3)输血时,床边核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8,“七查”指:查血站名称及许可证号;献血者条形码号;献血者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及效期;储存条件;输血器材质量。

11、“八对”指: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住院号;病室、床号;病人血型;配血结果;献血者血袋号;血液品种;血量。“九不用”指:标签有破损的血液不用;标签字迹不清的血液不用;血袋有破损的血液不用;有明显凝块的血液不用;血液呈乳糜或暗灰色的血液不用;血浆层有大量气泡、絮状物或大颗粒的血液不用;血浆层与红细胞层分界不清或交界面有溶血的血液不用;红细胞层呈紫红色的血液不用;过期血或有疑问的血液不用。,LOGO,第 19 页,输血查对制度,手术患者查对制度,LOGO,第 20 页,手术患者查对制度,与患者沟通,LOGO,第 21 页,与患者沟通,在实施任何操作前,操作者都要用主动与患者沟通的方式,作为最后查对确认的手段,以确保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第 22 页,感谢聆听,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