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审计1-几个理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37882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效益审计1-几个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效益审计1-几个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效益审计1-几个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效益审计1-几个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效益审计1-几个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效益审计1-几个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效益审计1-几个理论.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讲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教授王如燕,效益审计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一、效益审计称谓,效益审计绩效审计管理审计衡工量值审计货币价值审计综合审计。,二、效益的基本结构,1.经济活动的投入(投入可以理解为支出的数量或资源本身)人力、财力、物力、信息、技术及时间等资源,2.经济活动的产出(包括有形产出和无形产出),产出可以体现为:数量期限品种质量,(一)投入、产出、成果、影响和过程,二、效益的基本结构,3.成果、影响和过程,(一)投入、产出、成果、影响和过程,成果:产出所要实现的目的影响:(净成果)如发病率降低80%,90%的原因是因为实施了控制传染病的规划,则净成果是%过程:突出效率,关注实现产出的形式

2、,如:政府对警察局进行投入,可以得到提供侦察、巡逻等产出,取得的成果是破案率上升和犯罪率下降等,对社会的治安差生良性影响,使得社会秩序稳定和人们安居乐业。,二、效益的基本结构,(二)从3E到5E,1.经济性:(economy)支出节约,组织经营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及其他成果时所耗费的资源最少,主要关注的是资源投入和使用过程中成本节约的水平和程度及资源使用的合理性。,二、效益的基本结构,(二)从3E到5E,是指组织经营活动过程中投入资源与产出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关注资源利用效率、投入产出比、内部控制等,2.效率性:(efficiency)支出合理,二、效益的基本结构,(二)

3、从3E到5E,组织从事经营活动时实际取得成果与预期取得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效果性主要关注的是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及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3.效果性:(effectivness)值得支出,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二、效益的基本结构,(二)从3E到5E,4.环境性(environment),5.公平性(equity),实践中的几种情形(如何评价),正确地做事 做正确的事经济性 值得支出 支出恰当 支出节约 效率性 制度工时利用率 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率 Effectiveness效果性 劳动生产率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连线题,三、三种主体的效益审计,三、三种主体的效益审计,三、三种主体的效益审计,三

4、、三种主体的效益审计,四、效益审计的分类(一),1.指标导向的效益审计,2.流程导向的效益审计,3.决策导向的效益审计,四、效益审计的分类(二),1.以问题为重点的效益审计确定需要审查的问题,提出审计假设,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形成信息和知识,确认审计证据,得出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和建议,评估建议的影响。,2.以结果为重点的效益审计根据审计事项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确定审计标准,查明审计事实,确定事实和标准的差异,得出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和建议,评估建议的影响。,四、效益审计的分类(三),1.经济性审计,2.效率性审计,四、效益审计的分类(四),3.效果性审计,五、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产生动因对象方法

5、评价标准证据人员素质要求,六、评价标准,计划、预算、定额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计划水平、最佳实务或标杆、行业先进水平、历史最高水平设计(可研报告)水平、时间要求、满意度等,七、审计方法(经济性),(一)数量分析法。数量分析法是对经营活动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运用抽样技术,对抽样结果进行评价以获得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的方法。数量分析法包括线性规划法、网络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经济批量分析法等。(二)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分析、比较数据间的关系、趋势或比率来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目标的方法。(三)标杆法。标杆法是内部审计人员对经营活动状况进行实际观察和检查,通过与组织内外部相同或相似经营

6、活动的最佳实务进行比较而取得审计证据的方法。,七、审计方法(效果性),(一)调查法。调查法是凭借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如访谈、问卷),对某种或某几种现象或事实进行考察,通过对搜集到的各种事实资料的分析处理,进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二)问题解析法。问题解析法是通过确定总括性问题、相关子问题以及用来解答这些问题的具体步骤来开展效果性审计工作的方法;(三)专题讨论会。专题讨论会是指通过召集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就经营活动特定项目或业务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及评估的一种方法。,七、审计方法(效率性),(一)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分析、比较数据间的关系、趋势或比率来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目标的方法。(二)

7、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查找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分析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方法。(三)量本利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是分析一定期间内的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变量关系的方法。,八、审计报告,单独出具专项审计报告出具管理审计报告并入常规审计报告,九、企业管理审计的三个阶段,(一)初级阶段:企业效绩综合评价(二)中级阶段:经营审计和项目审计 供产销经营环节资源利用审计 投资项目、资本运营项目、开发理财项目审计(三)高级阶段(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治理程序审计 管理职能、机制审计,十、企业综合审计模式,十一、重要性和审计风险,重要性判断和风险评估结果在效益审计计划中的应用,1.重

8、要性判断,(1)判断对象:影响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2)判断标准,对主体经济效益或经营风险的影响程度,各因素变动程度的大小,各因素的性质,(3)结果的使用(资源的配置),重要性: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偏离特定目标的差异或缺陷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的差异或缺陷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影响管理层的判断或决策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内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判断和风险评估结果在效益审计计划中的应用,2.风险评估结果的使用,(1)风险模型(内审具体准则第17号),(2)风险评估的目标和方法,重大差异和缺陷风险: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 制中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未能通过审计测试发现重大差异或缺陷的可能性。,本部分到此结束联系方式: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