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37924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教育学院 王润平,第一节 教学规律,教学规律:是教学活动内部诸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第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第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的规律第三,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第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 一的规律。,第一,教学过程简约性规律。第二,教和学相互依存的规律第三,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第四,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规律第五,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规律,第二节 教学原则的实质,一、教学原则含义: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的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二、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关系第一,教学规律是客观存

2、在于我们一时之外的东西;教学原理是人们用于解释说明规律;,第二,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带有明确而强烈的目的性或实践性。第三,教学原则对教学规律的反映,不仅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或实践性,而且它不是直接的反应,而是通过教学原理来反映;换句话说,教学原则不直接取决于规律,而直接取决于对教学规律的主观认识。,三、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则,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则的界限第一,界限不清的原因,首先在于界限本身有相对性。使用的场合不同,有的是基本的,有的可能成为非基本的,也可能是不适用的。第二,教学原则、教学规则以及一般教学要求之间界限不清的原因,就是中外教学论中,对教学中一些矛盾进行划分的基础或标准是不同的。第三,

3、对教学原则研究的不平衡性有关。,教学原则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教学原则一定是对的吗?,二、教学原则是对教学中的基本矛盾的处理,以常用的教学原则为例: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统一的原则系统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教学中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基本要求:(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 生进行品德教育(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 修养,(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是指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以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理解与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从而解决教学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学与用的矛盾。,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1)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 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根据学科内容、任务及学生的特点正确、恰 当联系实际;(3)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4)重视乡土教材的补充与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观念和情感。,(三)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统一的 原则含义: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又要积极发

5、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二者密切结合起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贯彻要求:(1)教师要恰当而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2)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4)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四)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实际,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以期使受教育者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贯彻系统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1)科学地把握教学内容的顺序和前后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按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2)抓好教学过程的顺序,作好教学工作每个环节,合理安排教学

6、过程。(3)抓好学生学习的顺序,作好知识系统化工作,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的能力。,(五)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的形象描述或组织学生直观观察所学事物,引导学生形成有关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学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奠定基础,并发展其认识能力,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点:(1)进行直观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典型针对性。(2)恰当使用直观方式,如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等。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年级高低(3)在使用直观教具时,要使语言指导与启发思考相结合。(4)要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面的积极性。(5)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六)巩固性原则 是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

7、上,将知识、技能牢固地保持在记忆中,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教学中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点:(1)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加深学生印象。(2)组织好复习工作,同遗忘作斗争(记、忆)(3)平时加强以巩固教学为目的的实际训练,理论联系实际。(4)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知识质量的检查与评定。,七、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贯彻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3)教学能够促进学

8、生知识的增长和智力的发展。,(八)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点:(1)了解学生(个体和集体),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2)正确对待个别差异,有的放矢。(3)把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结合起来,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九)教学的整体协调原则指从教学所承担的任务来讲,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从教学对象来讲,要面向全体学生;从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来讲,要充分发挥各要素在达成教学目标过程中的整体作用。,教学中贯彻教学整

9、体协调原则的基本要求:(1)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2)实现知识传授和发展智能及培养非认知因素的统一。(3)实现个别与全体发展的统一。,(十)启发创造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能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造人格。,教学中贯彻启发创造原则的基本点:(1)要研究教材内容中的“启发点”。(2)了解掌握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特点,有针对地启发。(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4)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他们创造性地学习;(5)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为贯彻这一原则创造良好的道德心理气氛。,思考题1.探讨和制定教学原则的方法和关键是什么?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的认识与体会。3.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二、评价优点:从教学实践中来,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是各种教学成分的共同要求。不足:第一,许多现实的乃至历史的优秀教学经验和教学思想理论成果,未能得到充分的反映。第二,教学原则的内容不统一,主观性强。第三,教学原则没有构成完整的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