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和书面语.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39127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4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字和书面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文字和书面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文字和书面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文字和书面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文字和书面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字和书面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字和书面语.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 言 学 概 论,讲授:李巧兰,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第三节 书面语,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一、文字和文字的作用二、文字和语言的关系三、汉字与汉语关系的特殊性,一、文字和文字的作用,什么是文字?“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书序正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是一种书写符号,但书写符号不一定就是文字。,文字三要素,字形、字音、字义是文字必备的三要素。首先是字形。文字是以字形为标志的,字形是文字存在的方式。任何一种文字都是用各种不同的形体来标记语言的。字形是把语言的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的主要手段,因而它是文字的最基本的要素。字形的形成与那些因素

2、有关?,另外两个要素是字音和字义。字音和字义是以语言成分的声音和意义为依据的。语言中的词用文字标记下来以后,文字就成了词的替代符号。这种替代性符号体现的词的音和义,便是字音与字义。譬如“rn”的声音,汉字用“人”标记下来以后,“人”就成了“rn”的替代性符号,“人”同时也就有了字音“rn”和字义“能制造工具、会说话、会思维的动物”。,文字三要素的关系,文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三者在原则上是统一的,但其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即这种统一并不排除一字多音、一字多义或者一音多字的现象。,现在世界上多数文字(尤指拼音文字)都是用一个字来标记语言中的一个词的。因此,一般说来,每个字都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

3、语言中的词有单音节的,也有复音节的。文字标记语言,有的是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汉字就是这样。古汉语中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一般说来是一个字标记一个词。但现代汉语有不少词是双音节或多音节的,需要用两个以上的字来标记一个词,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字就只标记一个语素了。,比如“自行车”、“电视机”、“国家”等等。有的词虽然有两个以上的音节。但其中的一个音节却只有字形、字音,而没有字义。比如“葡萄”、“玻璃”等等,古汉语也有这种情况,如“犹豫”、“磅礴”、“恍惚”、“蜉蝣”、“绸缪”等等,这时候,一个字就只标记一个音节了。,文字的作用,有了文字才有了历史,文字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一)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

4、文明社会的一大标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二)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空上的局限性。(三)文字产生以后,不只是消极地记录语言,还积极地影响语言,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四)文字是人们积累知识的工具和传播科学的媒介。,文字的作用,(五)文字对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有重大意义。(六)促进了书面语的产生。从而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七)克服了方言障碍,维护了语言的统一。,三、文字和语言的关系,(一)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语言是基础,是第一性的;而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第二性的。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文字的历史比语言的历史短得多。世界上可以存在没有文字的语言,但是绝不可能有没有语言作为基础的

5、文字。,(二)文字一旦产生后就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成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工具和必要条件,并反过来对语言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某种语言已经完全死亡了,但记录它的文字还存在,比如英语中的etc、e.g、AM、PM等等都是拉丁语留下的痕迹。有的文字甚至对记录别的语言产生作用,如汉字于之于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等。,(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所以每一种文字都必须适应自己所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点。另一方面,文字的形体和语言之间又没有必然的联系。语言的特点要制约文字的特点。但是文字和语言毕竟不是一件事情,用什么形体记录语言,其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四)文字还受非语言因素的影响,文字不仅受语言特

6、点的影响,还受一些非语言要素影响。如:不同的社会集团对文字的使用有很大影响。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对文字的影响。文字也可能受其他民族文字体系的影响。除了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文字、汉字、玛雅文字等以外,大多数民族的文字体系是在邻近民族的文字影响下形成的。越南的“字喃”都是以汉字为基础创制的文字,日本、韩国都借用了汉字。腓尼基文字是在古代埃及文字影响下形成的,阿拉伯文字又是在阿拉米文字基础上形成的。,三、汉字与汉语关系的特殊性,汉字与汉语关系的特殊性是与拼音文字比较而言的。采用拼音文字的语言,一个字的拼写反映出语言中一个符号的语音面貌,人们基本上按字母的拼法就能读出音来。而汉字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字形不限

7、于和一种读音相联系,读音可以不同,但字形却不变。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两方面:,1、汉字形体的跨时代性。2、汉字形体的跨地域性。从以上两种情况来看,似乎汉字念出来听不听得懂关系不大,只要能够看得懂就行了,几千年来,汉字与汉语的关系大体上保持这样一种状况。实际上,汉字不仅是“看”的,而且也是“读”的,只不过可以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音来读罢了。,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一、文字的起源二、文字的发展与应用三、文字的改进和改革,一、文字的起源,人类为了创造文字,曾经付出过艰巨的劳动,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首先经过了一个无文字的时代,其记事手段是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一)实物记事。,古代人类曾有过用

8、实物记事的时代,如绳子、石头、贝壳、契刻、手指等。说文:“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用打绳结的方法来帮助记忆、传递信息。,结绳是一种原始的记事方法,人类在没有发明文字或文字使用尚不普遍时,常用在绳索或类似物件上打结的方法记录数字,表达某种意思,用以传达信息,处理事件。傈僳族用结绳法记帐目;哈尼族借债,用同样长的两根绳子打同样的结,各执其一作为凭证;宁蒗的纳西族、普米族常用打结的羊毛绳传达消息,召集群众。,(二)图画记事 图画记事是文字出现以前的一种记事方法,这与原始的岩画、壁画有关。考古工作者常在古代人类遗址中发现岩洞里、石壁上画有野牛、羚羊、老虎等,以及人与兽搏斗的图像。古代人类利用图画记事

9、是常有的事。,图画记事只是帮助记忆,传达信息的手段,有很大的随意性。只有当事人才比较清楚所表述的内容,因此不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不具有文字意义。但是,图画记事较之实物记事前进了一步,是实物的替代物,有一定的象征性,概括性,能记录较复杂的内容。图画记事为文字的出现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记事的图画是文字的前身,而实物记事与文字的产生没有什么关系。,文字神话,文字是“上帝的恩赐”的神话,造出了本民族的“文字之神”。丁头字是命运之神那勃所创造。古埃及的圣书字是知识之神托特所创造。希伯来文是摩西所创造。希腊文是何莫斯所创造。印度的婆罗米文是梵天大帝所创造。汉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所创造。伊斯兰教认为,改变阿拉

10、伯文的一个字母就会天崩地裂。中国的传统认为,“一点一画无非地义天经”。,二、文字的发展与应用,(一)从文字记录语言的完备程度来考察。原始的文字不能全面地、完整地记录语言,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才变成能够全面、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每一种独立形成的文字都脱胎于记事的图画。由记事图画简化或拆散而成的表示单个事物的图形,在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完全定型,所表示的意思也随着使用场合的不同而有变异。,图画与记事图画的区别,“图画文字”的“图画”和“图画记事”的“图画”不易划清界限,二者的区别是:图画文字已不是绘画,不供人欣赏,也不是以看图会意的方法进行信息传递。它的“图形”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固定性。,表示

11、天花病流行;表示百日咳流行;两手伸出表示与外族友好。,原始文字的特点,1、字形不定。如“灾”可以作 也可作 2、字形和词语不完全对应。同一字形可用任一种语言解释。3、字序不确定,与语言中的词序也不完全对应。卜辞中有“牝土”字,此字显然是“牝”、“牡”的合文。或指“二牝二牡”,或指“一牝一牡”,但无论是哪一个意义,都与语言里的词和次序有很大的差距,不对应。,原始文字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才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的独立的文字体系,这就有了与原始文字不同的特点:1、一个字表示一个词或一个语素;2、可以重复使用,意义不变;3、字序与词序一致。,文字的类型,文字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进行分类:1 表意文

12、字和表音文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2词语文字、语素文字、音位文字、音节文字(字符与语言中的何种单位相联系)3 自源文字和借源文字,1、表意文字,最早的表意文字是象形文字。表意文字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表意文字、尤其是早期的表意文字,保留了象形文字的特点,比如汉字的甲骨文中,有不少字形具有象形的特点。,甲骨文是刻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因为在殷代都城的旧址中出土,又叫“殷墟甲骨”;又由于内容多半与占卜有关,所以又称“卜辞文字”。甲骨文是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的文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如下图:,一般说来,古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但这是就其整体而言的。其实就

13、是在古汉字中,也有一些表音符号,即利用同音假借的方法将一些表义符号用来表音。常见的例子有:古汉语的虚词“其”借自“箕”,“自”借自“鼻”;句末语气词“耳”借自耳朵的“耳”;语气词“夫”和指示代词“夫”借自丈夫的“夫”字,等等。,文字的发展从总体上讲是从表意到表音的发展;但很多文字在表意到表音的发展中经历了一个表意兼表音的阶段。譬如汉字的形声字,许多形声字都是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或者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而成的。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很多,如用“巴”作声旁就有“把”、“靶”、“耙”、“爸”、“吧”、“粑”等,化学名词常用音符加意符组合字,如“钾”、“钠”、“铀”等。,不管是表意文字,还是意音文字,字形都

14、要与语素、词等单位的声音挂上钩。字形与词语的声音挂钩,因而可以念出来,这是文字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即便是表意文字中的象形部分,似乎是以其形体来提示其字意义,字音并不重要,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文字不管如何“像”,它都首先必须能读,通过读音来确定所表示语言中的哪个词,才谈得到字义的问题。,属于这种意音文字的: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中洲的马亚文和汉字。各种意音文字体系都包括三种不同类型的字形:表意字;“休”借表意字充当表音字“夫”、“耳”;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字。“爸”、“耙”。,2、表音文字,音节文字: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的书写符号系统。音节文字的书写符号称为音节字或音节符。日

15、语,音位文字:音位文字:语言中的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只跟语言中的音位相联系的文字。又可分为辅音音位文字(阿拉伯语)和全音位文字。音位文字是世界上许多语言采用的书面记录工具。,自源文字与借源文字,按照形体来源的分类。自源文字指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文字的形体、体系都是自己独创的。借源文字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的形体、体系建立起来的文字。,字母,世界字母的源头是腓尼基字母,它共有22个字字母,书写顺序是由右向左。现今世界上用得较多的字母是:希腊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字母,希腊人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增添了元音字母,使希腊字母成为第一个具有元音的字母,成为较完善的

16、表音位字母。并将书写顺序改为由左向右。,直到今天,希腊人还在使用这种字母。,拉丁字母又称罗马字母,是公元前7世纪拉丁人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的。最初期21个,到公元2世纪,把废除的Y、Z重新加入,到中世纪又增加了J U W三个,就形成现在通用的26个字母。,拉丁字母罗马字母,罗马帝国的强盛,拉丁字母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大。拉丁字母中世纪后成为国际化的字母。现在占世界人口的30%-35%,涉及6大语系。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斯拉夫字母,斯拉夫字母是9世纪的希腊的传教士基利尔根据希腊字母创造的,又名基利尔字母,它有很大的独创性,适应了它所标记语言的语音特点。共43个,19个字母是希腊字母没有的,今天使用

17、它的有俄罗斯、保加利亚、原南斯拉夫和蒙古。俄文字母经过多次修改,现有32个字母:A B C E H O P T y X b,阿拉伯字母,阿拉伯字母属于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的阿拉米亚字母系统。阿拉伯字母共有28个符号。只有表辅音的字母,元音字母有的用附加符号,有的用一定字母加附加符号表示。词典、小学教科书有古兰经上的文字都加元音符号,一般书刊不加元音符号,很容易读错。阿拉伯字母形体形体差别不明显,附加符号多,一个字母在不同位置就有不同写法,书写或印刷时自右向左。,阿拉伯字母,目前使用阿拉伯字母的有埃及、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也门、约旦、阿尔及利亚、阿富汗、伊朗。我国维吾尔文。,两种特

18、殊字母,朝鲜的谚文字母和日本的假名。起初朝鲜没有自已的文字,政府发布文告、文人写书全用汉字。15世纪中叶出现了汉字笔画式的谚文字母。1948年,全部废除汉字。日本的假名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的。每个假名有两种字体,一种楷体(片),一种草体(平),日语五十音图,当前世界上使用文字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的使用音节文字,如埃塞俄比亚文字(近代体称为阿姆哈拉文字);有的使用意音文字,如中国的汉字;有的使用词符音节符文字,如日本(汉字加假名);有的使用音位文字,如俄语、英语等等。使用音位文字的语言最多,约占世界语言的一半以上,其中使用拉丁文字和斯拉夫文字的,即元音和辅音字母的约占百分之四十左右。,三、文字的改

19、进和改革,(一)当前文字改革的简况 从语言发展与文字发展的关系来看,二者并不是一致的。按理说,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语言变了,文字似乎也应该跟着变。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制约二者发展的因素不尽一致,所以二者的发展也不一致。文字的发展要受到书写工具和材料、方言的分歧、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文化的发展等制约。较之语言,文字的发展更具有保守性。,任何文字记录语言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例如重音、句调等等,绝大多数文字没有专门的表达手段。口头语是动态的、发展的,那种理想的、与口头语完全一致的书写符号系统还不存在。书写符号系统的稳固性与口头语的不断发展是普遍存在的矛盾。这种矛盾

20、促使书写符号系统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二)文字改革的方式和汉字改革,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字改革,其方式、内容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可分为下列三种方式:1、文字类型的更换;2、表音字母的更换;3、文字的调整和改进。,什么是文字的改进和改革?文字的改进在不改变文字体系的情况下对文字系统进行改良。如拼写法的改进,汉字的简化。文字的改革指文字从一种文字体系改变成另一种文字体系。如将意音文字改为拼音文字。,文字类型的更换,多半是以表音文字取代表意文字。例如越南文字、朝鲜文字等。,表音字母的更换,是指一种表音文字更换为另一种表音文字,就是说,将原先使用的一套拼音字母废弃不用,采用另一套拼音字母。这种更换,

21、除语言方面的原因外,还有社会的、宗教的或者政治方面的原因。例如前苏联有一些少数民族过去曾使用阿拉伯字母,后来改用拉丁字母,1936年以后,由于要和俄文字母一致,改用斯拉夫字母。,文字的调整和改进是一种改良办法,即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改进书写或者拼写方式,使文字在运用中更合理更方便,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历史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进行过文字的调整和改进。俄文字母在18世纪初彼得大帝时曾进行过一次改革,1917年对俄文字母又进行了个别删减,现在俄文字母只有32个了。我国傣族有四种文字:德宏傣文、西双版纳傣文、傣绷文、金平傣文。这四种文字的形体有较大的差别,妨碍交流。1954年在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

22、文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调整和改进。,汉字如何改革,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慎重处理的事情。现在依然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汉字需不需要改革,汉字是否实现拼音化?汉字的缺点: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难学、难写、难认、难记。同时汉字在学习、书写、通讯、检索、信息储存、处理等方面还远不如拼音文字。,汉字能否实现拼音化,汉字超时代、超地域性使其在维护民族语言的统一方面有重要作用。拼音文字难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拼音可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性工具。汉字体系是适应汉语的特点的。(同音字多)汉字形体是有理据性的。取 休 汉字促进了汉语的发展米寿 茶寿团结字汉字传承了大量文化信息。,民俗字,一个汉字就是一 部文化史,“羹”字变化(

23、甲骨文、金文、小篆)说明什么问题?与鼎有关的词:问鼎 鼎力相助 鼎足说明什么问题?,第三节 书面语,一、口语和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写成的,它不是文字问题,而是语言问题。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口语的加工形式,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第三节 书面语,口语和书面语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风格变体。所以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又有各自的特点。口语具有简短明快、通俗自然的特点,书面语具有语句雅正、结构严密的特点。有些词语由于长时间期使用场合上的分工,在风格色彩上也逐渐有了差别,尽管这些词语在意义内涵上没有任何区别,但却有比较严格的使用界限,不能混用。汉字的特点给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还来一些不同

24、于其它语言的特点。,口语和书面语,拼音文字书面语古今分野明显。拼音文字书面语起着推广共同语的作用。汉语“重文轻语”的现象,二、书面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改革,1 书面语的保守性 为什么书面语会有保守性?口语中已经消失的词语和句式往往在书面语中继续保留。这样会造成书面语和口语的脱节。汉语中的古代书面语(文言)和口语已严重脱节。其原因是历代以儒家经典为学习楷模,汉字对书面语有特殊的影响。,从前,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三个字的意思,但是听懂了“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挑到秀才前面。秀才问樵夫那担柴多少钱,就说:“其价几何?”樵夫听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但因为自己是以卖柴为生的,就说了柴禾的价钱。秀才听后,想再便宜一点,就说“外实而內虛,烟多而焰少,请损之”。樵夫早就听得不耐烦了,一气之下,挑起柴禾走了。,2、书面语的改革,书面语的改革目的是使它与口语相一致。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中国的五四运动,在语文方面都是一次改革书面语的运动。历史上还有一个民族向别的民族借用书面语的情况。欧洲文艺复兴前的拉丁语,日本、朝鲜、越南的汉字就是这种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