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41626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0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临时用电.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黄民德,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10.1 建筑工程施工临时用电的特点及管理技术10.1.1 临时供电的特点,1.建筑施工供电的特点,建筑施工供电有以下特点:(1)临时性强,这是由建筑工期决定的,一般单位建筑工程工期只有几个月,多则一两年,交工后,临时供电设施马上拆除。(2)用电量变化大,建筑施工在基础施工阶段用电量比较少,在主体施工阶段用电量比较大,在建筑装修和收尾阶段用电量少。(3)安全条件差,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触电死亡事故,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客观原因,建筑施工现场有许多工种交叉作业、到处有水泥砂浆运输和灌注、建筑材料的垂直运输和水

2、平运输随时有触碰供电线路的可能。尤其是在地下室施工,一般都潮湿、看不清东西,更何况“电”这东西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也不能随便摸,所以要有科学的、可靠的临时供电设计,才能减少触电事故。(4)随着建筑施工进度的发展,供电前端不断延伸、发展,昨天这里还没电,今天这里可能就有电了,搬运材料、走路都应注意。(5)电源引入线受许多限制,正因为是临时供电,不可能像永久性建筑引用线那样坚固和安全。,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2.临时供电设计的内容,内容如下:(1)统计、核实建筑工地的用电量,选择适当容量的电力变压器。(2)草绘施工供电平面布置图,其中包括初步确定电力变压器的最佳位置、供电干线的数目及其平面

3、布局、确定各主要用电点配电箱的位置。(3)计算各条干线导线的截面。(4)绘制临时供电平面图,标出各条干线的导线截面、电力变压器的型号、配电箱编号等。,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10.1.2 建筑施工临时供电的施工组织设计,1临时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触电事故的几率与用电设备的数量、分布和计算负荷有关,为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实现安全用电的目的,需做好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工作。但是考虑到用电设备少、计算负荷少、配电线路简单的小型施工现场的特点,可不作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只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临时用电设备

4、在5台以下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2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应包括现场勘探、确定供电方案、进行负荷计算、选择变压器容量、导线截面和电器的类型、规格、绘制电气平面图、立面图和接线系统图、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临时用电工程图必须单独绘制,并作为临时用电施工的依据。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核,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变更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履行规定手续,并补充有关图纸资料。,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10.1.3 建筑施工临时供电技术档案管理,1技术档案的主要内

5、容,除合同资料外,其他内容如下:(1)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一般包含现场勘探的图纸、现场平面布置图、变配电室的立面图、主要电气材料和设备的规格型号。(2)建筑设计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资料。(3)临时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接地电阻测定纪录表;定期检(复)查表、电工维修工作纪录。这一般由建筑公司基层安全部门组织检查验收。检查内容包括安装质量是否符和有关规范、电气防范措施、线路敷设、接地接零及漏电保安器等的检查验收纪录。(4)合同资料。,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2安全技术档案建立与管理,安全技术档案应由主管该现场的电气技术人员负责电工维修工作纪录,可指定电工代管,并于临时用

6、电工程拆除后统一归档。临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时间:施工现场每月一次;基层公司每季度一次。基层公司检查时,应复查接地电阻值。检查工作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不安全因素,必须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技术交底资料应包括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各分项工程中必须突出强调安全重点方面的资料和安全技术措施、电气防火措施等资料。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的主要用途是加强科学管理,实现安全用电,也可用于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规定建立和管理安全技术档案的人员。明确临时用电工程的检查时间和检查程序。,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10.1.4 建筑施工临时供电专业人员,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

7、来完成。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各类用电人员应做到: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行。对于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负责保护所用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搬迁或移动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10.1.5 施工现场有关部门人员须知,为保证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有关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要求:非电工,严禁乱动电气设备;各操作人员使用各种电气设备时,必须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并服从电工

8、的安全技术指导。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指派无电工执照的人员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维护工作。各级领导应重视电工提出的有关安全用电的合理意见,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迫电工进行违章作业。,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10.3 施工配电箱及开关箱,建筑工地临时用电配电箱和开关箱是配电系统中使用频繁的设备,也是经常会出现故障的地方。所以,应注意正确地安装和使用,尽可能减少电气伤害事故发生。在使用中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设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一、一般要求,(1)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区

9、。分配电箱应装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2)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蒸汽、液体及其他有害介质中。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定物质撞击、强烈振动和液体侵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否则要求作特殊防护处理。(3)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2个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铁板厚度应大于1.5mm。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

10、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4)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3m,小于1.5m;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大于0.6m,小于1.5m。配电箱内的电器应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箱体内。金属板与配电箱箱体应作电气连接。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开关电器(含插座)应按其规定的位置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5)配电箱、开关箱内应设专用的零线端子板和保护零线端子板的工作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及箱内电器的不应带电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作保护接零。保护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配电

11、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配电箱、开关箱必须防雨、防尘。,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二、电器装置的选择,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必须可靠完好,不准使用破损、不合格的电器。总配电箱应装设电压表、总电流表、总电度表。总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或总自动断路器和分路自动断路器),以及漏电保护器。若漏电保护器同时具备过负荷和短路保护功能,则可不设分路熔断器或分路自动断路器。总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值、动作电流值应与分路断路器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分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或总自动断路器和分路自动开关

12、)。总断路器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应与分路断路器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度,严禁用同一个断路器直接控制2台及以上用电设备(含插,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座)。开关箱内的断路器必须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使用电设备实行电源隔离。开关箱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36V及以下的用电设备如果工作环境干燥,可免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中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中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使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

13、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的功能。对放置已久重新使用或连续使用1个月的漏电保护器,应认真检查其特性,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手动开关电器只允许用于直接控制的照明电路和容量不大于5.5kW的动力电路。容量大于5.5kW的动力电路应采用自动,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空气断路器或降压启动控制。各种断路器的额定值应与其控制的用电设备额定值相适应。配电箱、开关箱中的导线的进、出线口应设在箱体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其他部位。进、出线应加护套分路成束不得与箱体进、出口直接接触。

14、移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必须采用橡皮绝缘电缆。,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三、使用与维护,配电箱均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记。配电箱门均应配锁,配电箱和开关箱应有专人负责。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检查和维修一次。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维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服,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电源开关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在使用中必须按照下述操作顺序:送电顺序: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停电顺序: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出现电气故障的紧急情况例外)。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h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

15、电上锁。开关箱操作人员必须依据有关规程或规范进行操作。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应经常保持整洁。配电箱、开,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关箱内不得挂接其他临时用电设备。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进出线不得承受外力严禁与金属尖锐断口和强腐蚀介质接触。,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10.5 临时供电配电线路接地与防雷,一、一般规定,(1)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或TN-C-S接零保护系统,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的保护零线PE连接。专用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城防、

16、人防、隧道等潮湿或条件特别恶劣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采取保护接零。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的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严禁一部分设备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只做保护接地。(2)作防雷接地的电气设备,必须同时作重复接地。同一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与防雷接地可使用同一个接地体,接地电阻通常不超过4。,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只允许做保护接地的系统中,因自然条件限制接地有困难时,应设置操作和维修电气装置的绝缘台,并必须使操作人员不致偶然触及外物。(3)一次侧由50V以上的接零保护系统供电,二次侧为50V及以下电压的降压变压器,如果采用双重绝缘或有接地金属屏蔽层的变压

17、器,此时二次侧不得接地。如果采用普通变压器,则应将二次侧中性线或一个相线就近直接接地。或者通过专用接地线与附近变电所接地网相连。(4)施工现场的电气系统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接地装置的设置应考虑土壤干燥或冻结等季节变化的影响,见表10-12。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只考虑在雷雨季节中土壤干燥状态的影响。,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表10-12 接地装置的季节系数,注:大地比较干燥时,则取表中较小的数值;比较潮湿时,则取表中较大的数值。,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二、等电位体连接,电动建筑机械的防雷接地和重复接地使用同一接地体,不仅有利于机械的接零保护,而且

18、避免施工现场测量冲击接地电阻值的难度。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电气设备只允许接地时,可利用等电位的原理设置绝缘台,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并与重复接地线相连接。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是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保护零线架空敷设的间距大于12m时,保护零线必须选择不小于10m的绝缘铜线或不小于16m的绝缘铝线。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的绝缘多股铜线。保护零线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正常情况下,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做,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保护接零。如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

19、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配电屏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四、临时供电的防雷保护,在土壤电阻率低于200处的电杆可不另设防雷接地装置。配电室的进出线处应将绝缘子铁脚与配电室的接地装置连接。施工现场内的起重机、井字架及龙门架等机械设备,若在相邻建筑物的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如表10-13规定的范围内,则应安装防雷装置。,表10-13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防雷规定,第10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若最高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其保护范围按60计算能够保护其他设备,且最后退出现场,则其他设备可不设防雷装置。施工现场内所有的防雷装置的冲击电阻不得大于30。各机械设备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长度应为12m。安装避雷针的机械设备所用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及通信等线路,应采用钢管敷设。并将钢管与该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作电气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