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讲稿《安全生产管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4320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3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讲稿《安全生产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日讲稿《安全生产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日讲稿《安全生产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日讲稿《安全生产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日讲稿《安全生产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讲稿《安全生产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讲稿《安全生产管理》.ppt(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主讲人:张礼敬 教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安全评价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南京工业大学2009年7月30日,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江泽民题,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大纲,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三章 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第四章 安全评价第五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第六章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第七章 事故应急救援第八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第九章 事故报告、调查、分析与处理第十章 安全生产统计分析,目录,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对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熟悉程度;对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和安

2、全生产管理方针的熟悉程度。,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安全生产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遭受破坏的总称。安全生产管理 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熟悉),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熟悉),事故(accident)造成人员死亡、职业病、伤害

3、、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接触)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危险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R=f(F,C)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三、安全、本质安全(熟悉),安全各种事物对人、对物、对环境不产生危害 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或死亡,或引起设备或财产损失,或危害环境的条件。无危则安,无损则全。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4、:失误安全功能 故障安全功能 上述两种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本质安全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了解)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熟悉),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中安全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律。安全生产原则是指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指导安全生产活动的通用规则。,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了解)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熟悉),系统原理

5、 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 整分合原则 反馈原则 封闭原则人本原理 原则: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预防原理 原则:偶然损失原则 因果关系原则 3E原则(工程、教育、法制对策)本质安全化原则强制原理 原则: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三、事故致因理论(熟悉),事故频发倾向理论工厂中存在个别特别容易发生事故的人员,即其有事故频发倾向,事故频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海因里希因果链锁理论事故是由于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这些因素构成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所导致的,只要连锁破坏,事故过程将被中止。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人受伤害的原因

6、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所导致的,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系统安全理论 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生产技术的发展,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四、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掌握),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入手,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及管理方针,一、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掌握)二、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建设(了解)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了解),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体系

7、: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四、安全生产目标指标体系 总量控制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重大和特大事故起数控制考核指标4类、27个具体指标构成。,安全生产原则安全生产基本原则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三同时”原则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原则“三不伤害”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四不放过”事故发生后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有关责任者没有追究责任不放过。,第四节 安全生产“五要素”及其关系,一、安全生产“五要素”(掌握)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二、安全生产“五要素”之间的关系(了解)

8、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根本、安全法制是保障安全生产最有力的武器、安全责任心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科技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手段、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掌握程度;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障的熟悉程度;对安全生产投入制度的熟悉程度;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的熟悉程度;对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三同时”制度的掌握程度;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的掌握程度;对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及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一节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加),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的建

9、设(熟悉)(一)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依据 3个(二)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 4个(三)安全规章制度的编制和管理(四)安全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一、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了解),第二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具有法定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来确定全员、全层次、全过程的责任,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使安全管理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明确、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把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必要性(了解),第二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

10、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并应适时修订。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要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来保障。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检查等制度,特别要注意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熟悉),第二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纵向方面至少应包括下列几类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本单位第一责任者)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协助)生产经营单位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 班

11、组长(落实,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岗位工人(对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掌握),内容: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第三节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障,安全生产管理必须有组织保障,否则安全生产工作就无从谈起。组织保障-机构和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是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规模大小等因素来确定的。从事危险性较大的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如何设置根据规模来定,如果仅有几个或几十人,就不需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但必须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2、其他经营单位是否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是否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则要根据其从业人员的规模来确定,以300人为界。,第四节 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具体由谁保证,应根据企业性质而定。股份制企业董事会 国有企业厂长或者经理 个体工商户投资人,一、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要求(了解),二、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熟悉)加,安全生产费用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督、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三、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了解)加,“专户存储、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挪用”的原则进行管理。,第五节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二)编制安

13、全技术措施计划原则(熟悉)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原则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一、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一)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与安全技术措施(加)1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2 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和减少2个大方面,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内容(熟悉),第五节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编制时间(与同年度的生产、技术、财务、供销等计划同时编制)计划内容编制计划的布置计划项目的确定与编制计划的审批(安全部门审查、平衡、汇总,安全、技术、计划部门联合会审,成文后报厂总工程师审批)计划的下达(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掌

14、握)原为熟悉,法要求的,一、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第六节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培训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危险行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培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新工人进厂三级教育(厂、车间、班组级)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应进行车间级再教育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在全国通用。特种作业操作证,每2年

15、复审1次。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复审时间可延长至每4年1次。,二、安全教育培训的对象和内容(掌握),第六节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讲授法。这是教学常用的方法。具有科学性、思想性、严密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语言优美 谈话法。指通过对话的方式传授知识的方法。一般分为启发式谈话和问答式谈话。读书指导法。是通过指定教科书或阅读资料的学习来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是一种自学方式,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访问法。是对当事人的访问,现身说法,获得知识和见闻。练习与复习法。涉及操作技能方面的知识往往需要通过练习来加以掌握。复习是防止遗忘的主要手段。研讨法。通过研讨的方式,相

16、互启发、取长补短,达到深入消化、理解和增长新识。宣传娱乐法。通过宣传媒体,寓教于乐,使安全的知识和信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职工之中。,三、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掌握),第六节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定义: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确保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内容:可行性研究 初步设计 施工 试生产 竣工验收 投产使用,一、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法律依据(了解)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定义和内容(掌握),第七节 建设项目“三同

17、时”,类型:定期安全生产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 专业性安全检查 综合性安全检查 不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安全生产检查内容:软-查思想 查管理 查隐患 查整改 查事故 硬-生产设备 辅助设备 安全设施 作业环境,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及内容(掌握)原为熟悉,第八节 安全生产检查,安全检查的对象的确定应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方法:常规检查、安全检查表法、仪器检查法程序:准备 实施 分析判断 处理 整改安全检查,整改是关键,整改坚持“三定”“四不推”原则“三定”即定措施、定时间、定负责人“四不推”即班级能解决的,不推到工程队,工程队能解决的,不推到项目组,项目组能解决的,不推到公司,公司能解决的

18、,不推到上级,二、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掌握),第八节 安全生产检查,一、劳动防护用品分类(熟悉)性能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6类21小类)一般劳动防护用品防护部位:8类用途分二、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熟悉)选用原则:标准,环境和用品性能护品有“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职工要“三会”(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护品,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三、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首次使用前外观检查在性能范围内使用按说明书正确使用,第九节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四、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熟悉)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五、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及其安全标志标识(

19、熟悉)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由盾牌图形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的编号组成。编号:-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制。,第九节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第三章 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包括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的熟悉程度;对煤矿安全生产监察的了解程度;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了解程度,第一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了解),体制: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政府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的格局。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的基本特征权威性强制性普遍约束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 6条,第一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20、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熟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1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职责:11,第一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三、安全生产(包括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方式与内容(熟悉),(一)安全生产监察程序监察准备调查用人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的情况调查作业现场提出意见和建议发出安全生产监察指令书或安全生产处罚决定书,第一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三、安全生产(包括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方式与内容(熟悉),(二)安全生产监察方式1、事前的监督管理2、事中的监督管理行为监察技术监察3、事后的监督管理,第一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三、安全生产(包括作业场所职业卫生

21、)监督管理的方式与内容(熟悉),(三)安全生产监察的内容 安全管理和技术 机构和安全教育培训 隐患治理 伤亡事故 职业危害 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监察 行政许可,第二节 煤矿安全生产监察,一、煤矿安全生产监察体制(熟悉),煤矿安全监察实行垂直管理、分级监察的管理体制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特点 实行垂直管理;监察和监管分开;分区监察;国家监察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机构设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要职责 9条,第二节 煤矿安全生产监察,二、煤矿安全生产监察人员的职责(了解)16三、煤矿安全生产监察的方式与内容(了解),煤矿安全监察方式 日常监察 重点监察 专项监察 定期监察内容:18条,第三节 特种设备

22、生产监察,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制(熟悉),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和安全监察机构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行综合监督管理与专项安全监察相结合的工作体制,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专项安全监察体制。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以及经济发达县的质检部门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第三节 特种设备生产监察,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制(熟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体系法律:安全生产法劳动法产品质量法商品检验法行政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行政规章技术法规相关标准安全监察制度 特种设备市场准入制度

23、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制度,第三节 特种设备生产监察,二、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监察人员的职责(了解)机构职责 8条;监察人员职责 6条(在获批准的专业监察范围和法定的区域或场所内)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与内容(了解),行政许可制度 市场准入制度 设备准用制度监督检查制度 通过检验发现影响安全性能的质量问题 通过事故分析和定期检查,依靠行政手段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通过宣传,提高安全和法规意识 发挥群众和舆论监督,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事故应对措施,第四章 安全评价,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对安全评价分类及其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安全评价程序的掌握程度;对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及辨识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安全

24、评价方法的熟悉程度;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的掌握程度。,第一节 安全评价分类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的活动。,安全预评价(对象:拟建建设项目;评价依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全验收评价(时间:建设项目竣工、试运行正常后)安全现状评价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查找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第二节 安全评价的程序,第三节 危险、

25、有害因素辨识和评价单元的划分,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6大类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5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5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5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6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5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 20类。,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熟悉),第三节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评价单元的划分,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对照、经验法;类比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办法,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掌握)原为熟悉,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 以装置和物质性质划分评价单元 要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

26、现漏项,第四节 安全评价方法,一、安全评价方法分类(了解),二、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熟悉),安全检查表方法危险指数方法预先危险分析方法故障假设分析方法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第五节 安全评价报告,一、了解安全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8项,二、掌握安全评价报告的格式,第五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对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及辨识标准的掌握程度;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措施的掌握程度。,一、重大危险源的基础知识(熟悉),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的基本知识及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事故共同特征:它们是失控的偶然事件,会造成工厂内

27、外大量人员伤亡,或是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或环境损害,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发生事故的根源是设施或系统中储存或使用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事实表明,造成重大工业中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既与化学品的固有性质有关又与设施中实际存在的危险品数量有关。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一、重大危险源的基础知识(熟悉),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的基本知识及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重大危险源的评价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重大

28、危险源的安全报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重大危险源的监察,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的基础知识及辨识标准,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掌握)GB18218-2000和56号文,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本标准不适用于: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c)采掘业;d)危险物质的运输。,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的基础知识及辨识标准,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掌握),2、重大危险源辨识 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重大

29、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生产(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分类 爆炸性物质 易燃物质 活性化学物质 有毒物质,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的基础知识及辨识标准,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掌握),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表3及表4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

30、险源: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一、重大危险源的评价(熟悉),(一)评价单元的划分 重大危险源评价以危险单元作为评价对象。一般把装置的一个独立部分称为单元,并以此来划分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定的功能特点,例如原料供应区、反应区、产品蒸馏区、吸收或洗涤区、成品或半成品贮存区、运输装卸区、催化剂处理区、副产品处理区、废液处理区、配管桥区等。在一个共同厂房内的装置可以划分为一个单元;在一个共同堤坝内的全部贮罐也可划分为一个单元;散设地上的管道不作为独立的单元处理。,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

31、的评价与监控,(二)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体系框图,一、重大危险源的评价(熟悉),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掌握),重大危险源对象大多数时间运行在安全状态下。监控预警系统的目的主要是监视其正常情况下危险源对象的运行情况及状态,并对其实时和历史趋势作一个整体评判,对系统的下一时刻做出一种超前(或提前)的预警行为。因而在正常工况下和非正常工况下应该有对危险源对象及参数的记录显示,报表等功能。,第六章 事故预警机制(加),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预警知识及预警控制技术的了解程度;对事故预警管理过程、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内容的熟悉程度。,第一节事故预警的基础

32、知识,预警:指在事故发生前进行预先警告,即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的预报,提请相关当事人注意。预警机制: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作用:在于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事故发生对生命造成的侵害、对财产造成的损失。,第一节事故预警的基础知识,一、事故预警的目标、任务与特点(了解),特征:快速性、准确性、公开性、完备性、连贯性,二、建立事故预警的原则和要求(了解)及时性、全面性、高效性、引导性原则,三、预警管理体系的建立(熟悉)要素:外部环境预警系统、内部管理不良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事故预警系统,第二节预警系

33、统的建立与实现,一、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熟悉),组成预警分析系统、预控对策系统 功能 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预警系统是建立预警机制的基础。预警系统,是一种以警报为导向,以矫正为手段,以免疫为目的的防错、纠错系统。,二、预警系统的实现(了解),完善的预警系统为实现事故预警提供了物质基础。监测、识别、诊断、评价。是前后顺序的因果关系。,第三节预警控制(了解)目标:实现对各种事故现象的早期预防与控制,一、组织准备二、日常监控三、事故的危机管理四、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关系 预警分析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对系统隐患的辨识,预控对策的活动内容是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纠错、

34、治错的管理活动,两者相辅相成。,第七章 事故应急救援,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熟悉程度;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掌握程度;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与评审的掌握程度。,第一节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与特点(了解),目标: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基本任务: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险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特点:不确定性和突发性 应急活动的复杂性 后果易猝变、激化和放大,第一节事故应

35、急救援体系,二、事故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要求(熟悉),第一节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三、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掌握),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急思想:“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预防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关键过程响应恢复,第一节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四、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掌握),应急救援体系基本框架结构,第一节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四、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掌握),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一级紧急情况二级紧急情况三级紧急情况,指挥部,现场指挥系统结构,第二节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与编制,一、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 5个(了解)二、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了解),应急预案可分为三个层次综合预案(相当于总体预案)

36、专项预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现场处置预案(特殊形式为单项预案),三、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1+4)(掌握),基本预案 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管理 标准操作程序+支持附件,第二节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与编制,四、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熟悉),第二节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与编制,五、事故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6)及编制要求(掌握),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危险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应急准备(机构与职责、应急资源、教育、训练与演习、互助协议)应急响应(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员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

37、仍存在潜在的危险)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第三节应急预案的演练,一、演练的类型(熟悉),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全面演练,第三节应急预案的演练,二、演练的参与人员(熟悉),参演人员演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三、演练实施的基本过程(了解),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总结,第三节应急预案的演练,四、演练结果的评价(了解),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包括:不足项(规定时间内予以纠正)整改项(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两种特殊情况的整改项可列为不足项)改进项(应急准备过程中应予以改善),第八章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对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的了解程度;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的掌握程度;对作业场所卫生评价

38、的了解程度;对职业危害申报的掌握程度和对职业病报告的了解程度。,第一节职业危害与职业病,一、职业危害因素分类(掌握),来源:生产工艺过程 劳动过程 生产(作业)环境分类:环境因素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与职业有关的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第一节职业危害与职业病,二、职业病的概念及其分类(了解),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法定职业病: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分类:10类115种职业病报告办法:急性职业中毒和急性职业病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卫生监督部门应会同有关单位下厂进行调查,提出报告,以便督促厂矿企业做好职

39、业病预防工作,防止中毒事故再次发生;慢性职业中毒和慢性职业病在15天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提出报告并进行登记,以便及时掌握和研究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动态,制定预防措施。,第一节职业危害与职业病,二、职业病的概念及其分类(了解),常见的职业病及致病导因二氧化硅粉尘矽肺 煤尘和SiO2粉尘(煤矽尘)煤矽肺 石棉尘致癌 铅中毒 四乙基铅 铍化合物 铬 磷 苯影响造血功能及中枢神经 汽油 四氯化碳 甲醇 正己烷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阻止氧气输送硫化氢接触高浓度硫化氢可立即昏迷、死亡称为“闪电型”死亡三硝基苯、二硝基酚、三硝基苯胺白内障铍铍肺 氟氟骨症,第一节职业危害与职业病,二、职业病的概念及其分类

40、(了解),常见的职业病及致病导因氯乙烯肢端溶骨症 焦油沥青皮肤黑变病微波作业神经系统紊乱 红外线职业性白内障 异常气象引起的职业病中暑、减压病、高原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炭疽、森林脑炎 布氏杆菌VDT(视频显示终端)综合症 轮班劳动不适应综合症成年妇女禁忌参加连续负重,禁忌每次负重重量超过20kg,间断负重每次重量超过25kg作业。,第一节职业危害与职业病,三、导致职业病发生的因素(了解),有害因素的性质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量人体的健康状况(劳动者个体易感性),第二节 职业危害评价与管理,一、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了解)化学有害因素2.1-2007物理因素2.2-2007二、有害作业分级

41、评价(了解)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了解),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对于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3dB(A)的原则,确定其噪声声级限值(表5)。但最高限值不得超过115dB(A)。,第三节 职业健康监护,一、职业危害申报内容(掌握),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起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30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

42、变更内容,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后,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第三节 职业危害申报及职业病报告,二、职业健康监护(掌握)(一)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每人一份)强调:从业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档案。三、职业病报告内容(了解)尘肺病报告卡;农药中毒报告卡;职业病报告卡。,第九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熟悉程度;对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方法与步骤的熟悉程度;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程序

43、的了解程度。,第一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 基本运行模式与要素,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运行模式(熟悉),概念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遵循思想PDCA原则:策划(Planning)、实施(Do)、评价(Check)、改进(Action)核心为企业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系统地实现既定目标,第一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 基本运行模式与要素,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掌握),(一)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承诺遵守自身所适用且现行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承诺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和事故预

44、防、保护员工健康安全(二)组织 机构与职责 培训、意识与能力 协商与交流 文件化 文件与资料控制 记录与记录管理,第一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 基本运行模式与要素,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掌握),(三)计划与实施 初始评审(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和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目标 管理方案 运行控制 应急预案与响应,第一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 基本运行模式与要素,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掌握),(四)检查与评价 绩效测量和监测(主动测量 被动测量)事故、事件、不符合及其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调查 审核 管理评审,第一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 基本运行模式与要素,二

4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掌握),(五)改进措施 纠正与预防措施 持续改进,第二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 方法与步骤,一、学习与培训(了解),管理层培训内审员培训全体员工培训,第二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 方法与步骤,二、初始评审(熟悉),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对其适用性及需遵守的内容进行确认,并对遵守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价;对现有的或计划的作业活动进行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确定现有措施或计划采取的措施是否能够消除危害或控制风险;对现有现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规定、过程和程序等进行检察,并评价其对管理体系要求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分析以往企业安全事故情况以及员工健康监护数

46、据等资料;对现行组织机构、资源配置和职责分工等情况进行评价。初始评审结果应形成文件,并作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第二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 方法与步骤,三、体系策划(熟悉),确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制定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目标及其管理方案结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职能分配和机构职责分工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和各层次文件清单为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准备必要的资源,第二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 方法与步骤,四、文件编写(了解),文件化规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关键岗位与职责主要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其预防和控制措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框

47、架内的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文件的结构: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第二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 方法与步骤,五、体系试运行(了解)六、评审完善(了解),开展试运行目的:检验体系策划与文件化规定的充分性、有效性、适宜性,第三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 审核与认证,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了解),根据审核方(实施审核的机构)与受审核方(提出审核要求的用人单位或个人)的关系,第三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认证,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申请和受理申请方至少已做过一次完整的内审及管理评审,已将体系有效运行,各要素运行一遍,并至

48、少有3个月运行记录。审核的策划及审核准备至少提前一周由审核组长通知审核方审核的实施纠正措施的跟踪与验证证后监督与复评证书有效期3年,期满可通过复评再次获得认证,第十章 事故报告、调查、分析与处理,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发生后事故报告程序的熟悉程度,对事故调查的掌握情况,以及如何展开事故原因分析和责任分析。,第一节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和分类(加),一、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了解),二、事故的分类(了解),责任: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后果:伤亡事故和非伤亡事故行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二)重大事

49、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第二节事故报告,一、事故报告的规定(了解),二、事故的报告(熟悉),(一)事故快报1、事故快报的范围(了解)2、事故快报的时限(熟悉)3、事故快报的内容(了解)4、事故快报的方式(二)事故统计月报1、报告部门(了解)2、报告时限(熟悉)3、报告内容(了解)4、报告方式(熟悉)(三)有关统计规定解释(了解),第三节事故调查,一、事故调查分级原则(熟悉),二、调查组成员的组成(熟悉),三、事故调查组的职责(了解),四、事故调查的取

50、证(熟悉),五、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了解)六、事故调查的主要工作方法(了解)七、事故调查常用的技术方法(掌握)故障树分析方法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 变更分析方法,第四节事故分析,一、事故原因分析的基本步骤(了解)二、直接原因分析(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三、间接原因分析(了解)四、事故的分类(掌握),第四节事故处理,一、事故调查处理原则(了解)二、事故调查处理的依据(熟悉)三、事故调查处理的目的(了解)四、事故调查与处理的关系(了解)五、事故性质的认定(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六、事故责任分析(直接、主要、领导)七、责任追究八、事故调查处理的批复结案(90日、180日)九、对事故调查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