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校防溺水应急处理预案五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748336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校防溺水应急处理预案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3学校防溺水应急处理预案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3学校防溺水应急处理预案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3学校防溺水应急处理预案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3学校防溺水应急处理预案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校防溺水应急处理预案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校防溺水应急处理预案五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防溺水应急处理预案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溺水事故,提高应对和处置溺水事件的能力,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做好抢救和消除隐患工作,特制定本预案。V工作机构学校成立校园溺水事件应急工作机构,明细人员分工、职责要求。(一)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职责:负责制定学生溺水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决定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健全应急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在溺水事件处置工作中统一指挥、科学决策,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把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二)专项工作组1 .通讯联络组组长:组员:职责:负责联络当地公安、消防、医疗等救助部门,负责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

2、报告事件发生和现场抢救、处置情况,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与留存和现场的取证、信息的整理和报送等工作,按照学校应急领导小组的意见向社会有关部门发布信息。2 .现场救护组组长:成员:级部主任、班主任、救护员、卫生保健教师、心理咨询教师职责:溺水现场急救,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急救并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救治工作。3 .安全保卫组组长:成员:职责:负责事件现场的警戒,现场秩序的维护,阻止围观群众进入现场、远离现场,引导消防、公安、医务车辆驶入现场,配合卫生部门施救,防止事态扩大。4 .后勤保障组组长:成员:职责:负责车辆调动,人员调集,工具、设备物资以及受伤人员生活物品的供应5 .善后处置组组长:成员:职责:

3、负责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和安抚慰问工作;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联系保险公司,对伤亡学生进行理赔,妥善处理各种善后事宜。二、预防预警1.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制定防溺水相关工作制度,将各项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明细相关岗位的安全管理和教育责任。2 .重视安全应急教育。利用安全教育平台、安全教育课、升旗仪式、班校会、板报、宣传栏、“1530”安全提示等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的教育,教育学生远离不熟悉的或危险水域,冬季不擅自到冰面上行走或滑冰;每年冬夏寒暑假等重要时段,发放“关于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组织教师、学生学习人工急救的相关知识,增强师生的自我防

4、范意识和自救、自护、互救的能力。3 .明确防溺水“六不”要求。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和活动;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学生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4 .定期做好辖区内安全隐患点的排查工作。定期组织对辖区内的安全隐患点进行排查,绘制并向家长发放隐患图,对水库、塘坝、沙坑、矿井等主要隐患点,要报告当地及相关部门一一设置警示标志,并落实防护措施。5 .做好重点时段防范工作。(1)寒暑假等重要时段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防溺水(包括冬季的滑冰

5、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强调防溺水“六不”要求。(2)寒暑假等重要时段要与学生家长签订责任状,明确家长的监护责任,假期中适时采取到村广播、张贴宣传标语、发送手机短信、教师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安全提示。(3)假期中,组织干部教师并联合村队及有关部门成立联防小组,落实人员、职责及要求,对河流、水库、塘坝、沙坑、矿井等重大隐患点,实行定人包点,定时巡护,发现学生游泳、玩水等情况并及时教育阻止。6 .组织学生进行防溺水自救演练。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防溺水自救演练,切实提高学生溺水时的自救意识和能力。7 .做好警示预警工作。及时发布国内发生的校园溺水事件,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对学校易发生溺水事件的时间、

6、地点、人员等,提前向教师、学生提出预警,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三、应急处置(一)应急响应1 .发现者立即呼救,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组织科学施救,同时拔打120、110。2 .第一发现人立即电话向学校领导报告,报告内容必须准确全面,包括具体时间,地点及简要情况,学校在15分钟内通知溺水人员亲属,并且立即电话报告教育主管部门和属地党委。(二)预案启动学校接到报告电话第一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同时报告学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赶赴现场,同时通过电话下达命令:未到位的工作组人员立即就位,开展工作,启动应急预案。(三)事件处理1 .校长第一时间到位,亲自现场指挥,总体协调控制。2 .安全保卫组人员到位,立

7、即设定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引导围观群众远离现场。3 .现场救护组人员迅速到位,立即展开现场救援,组织救护人员对溺水学生进行救护,并把溺水学生送到当地医院检查治疗,并将情况及时告知家长或亲属。4 .后勤保障组立即调用车辆、物资等候用。(四)信息报告1 .领导小组及时写出事件书面报告上报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内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2 .事件补报:根据事件现场情况变化、伤亡人数变化等,由领导小组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情况补报。3 .信息发布:溺水事件对外消息发布,必须由学校领导小组统一发布,任何个人不得随意发布消息,以免报道失实,造成混

8、乱。(五)善后处置1.学校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专班调查事件发生原因,形成书面调查材料报教育主管部门。4 .安排心理教师、班主任做好现场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解除他们的负面心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5 .善后处置组做好家长安抚和保险理赔工作。6 .做好舆情应对工作,及时澄清社会谣传。7 .强化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汲取事件教训,完善防范措施。8 .责任追究:学校对工作失职,不认真履行疏导、保护、管理职责,酿成严重后果的有关责任人,根据事件情况进行责任追究问责。学校防溺水应急预案为预防学生突发溺水事故,确保学校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稳定社会秩序和校园

9、秩序,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和要求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群防群治、源头治理”的原则,实行防溺水校园领导负责制,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学校防溺水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切实筑牢防范学生溺水屏障,坚决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二、防溺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组长:副组长:组员:各中层干部、班主任老师领导小组职责:1 .加强对学生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2 .利用班会、板报、橱窗等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的教育。3 .每年初夏时节,发放“预防学生溺水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确保回执回收达到100%。4 .当发生学生溺水时,领导小组

10、要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并报告上级,请求110、120救助。5 .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全面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演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命令,启动预案。三、预防方法、安全教育(一)建立健全防溺水工作措施1.建立防溺水每日一提醒教育机制,将防溺水作为“1530”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2 .针对夏天溺水事故高发期,有针对性的召开防溺水主题教育班会和防溺水专题家长会。3 .建立班级防溺水联防联控小组。4 .签订防溺水一封信、防溺水承诺书,确保全校学生参与率100%。5 .针对防溺水重点对象,建立台账,重点监管。(二)水中自救与救生一般在水中所发生之意外事件,通常由于两个原因:1 .

11、惊恐慌张:人于身历险境时,会因紧张而导致肌肉收缩、身体僵硬,而致活动力降低。2 .体力耗竭:不断之挣扎,将体力耗尽,减少生存之机会。自救方法:发生溺水事故时,必须镇定冷静,了解自己所处环境,并利用本身浮力或身边物来自救求生。水中自救之基本原则为:保持体力,以在水中维持最长时间。为达此要求,必须缓和呼吸频率,放松肌肉,并减缓动作。水中求生之基本原则为:利用身上或身旁任何可增加浮力的物体,使身体浮在水上,以待救援。(三)、防溺水知识1.“六不准”(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

12、水域游泳;6.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2.“四知道”(1.知去向:知道孩子的去向;2.知同伴:知道孩子的同伴;3,知归时:知道孩子回家的时间;4.知内容:知道孩子的活动内容和范围。)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不发生溺水事故!学校防溺水工作应急预案为预防学生突发溺水事故,确保学校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稳定社会秩序和校园秩序,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一、防溺水安全教育领导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职责:1 .加强对学生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2 .利用班会、板报、橱窗等对学生进行防

13、溺水安全的教育。3 .每年初夏时节,发放“关于加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明确责任。4 .当发生学生溺水时,领导小组要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并报告上级,请求110、120救助。5 .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全面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演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命令,启动预案。二、预防方法与安全教育(一)遇到意外自救常识1 .遇到意外要沉着镇静,不要惊慌,应当一面呼唤他人相助,一面设法自救。2 .游泳发生抽筋时,如果离岸很近,应立即出水,到岸上进行按摩;如果离岸较远,可以采取仰游姿势,仰浮在水面上尽量对抽筋的肢体进行牵引、按摩,以求缓解;如果自行救治不见效,就应尽量利用未

14、抽筋的肢体划水靠岸。3 .游泳遇到水草,应以仰泳的姿势从原路游回。万一被水草缠住,不要乱蹦乱蹬,应仰浮在水面上.一手划水,一手解开水草,然后仰泳从原路游回。4 .游泳时陷入漩涡,可以吸气后潜入水下,并用力向外游,待游出漩涡中心再浮出水面。5 .游泳时如果出现体力不支、过度疲劳的情况,应停止游动,仰浮在水面上恢复体力,待体力恢复后及时返回岸上。6 .在下水之前一定要预先得到家人的同意,同时要结伴以便互相照顾。7 .设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险”等警告标语之水域处,千万不可下水戏水。8 .切勿到不明地形的水库、河流、山塘等游泳、戏水,以免发生危险。9 .身心情况欠佳时,如疲倦、饱食、饥饿、生病、情绪不

15、好以及酗酒后均不宜戏水。10 .如果看见有人溺水,要大声呼救。未熟练救生技术者,不要妄自赴救。(二)水中自救与救生一般在水中所发生之意外事件,通常由于两个原因:1 .惊恐慌张:人于身历险境时,会因紧张而导致肌肉收缩、身体僵硬,而致活动力降低。2 .体力耗竭:不断之挣扎,将体力耗尽,减少生存之机会。自救方法:发生溺水事故时,必须镇定冷静,了解自己所处环境,并利用本身浮力或身边物来自救求生。水中自救之基本原则为:保持体力,以在水中维持最长时间。为达此要求,必须缓和呼吸频率,放松肌肉,并减缓动作。水中求生之基本原则为:利用身上或身旁任何可增加浮力的物体,使身体浮在水上,以待救援。(三)在游泳池游泳安

16、全常识1 .池边不可奔跑或追逐,以免滑倒受伤。2 .池边不可任意推人下水,以免撞到他人或撞到池边受伤。3 .池边严禁跳水,常因水浅,造成颈椎受伤而终生4 .戏水时,不可将他人压入水中不放,以免因呛水而窒息。5 .活动中,已感有寒意时,或将有抽筋现象时,应登岸休息。6 .若发现有人溺水时,即刻发出“有人溺水”呼救或打110请求支持,如果自己没有学过水上救生,不可贸然下水施救。7 .若在水中发现自己体力不足,无法游回池边时,应立即举手求救,或大声喊叫“救命”等待救援。(四)防溺水知识1 .不要私自在海边、河边、湖边、江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有句俗语:有事无事江边走,难免

17、有打湿脚的时候。2 .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特别是学生必须有大人的陪同并带好救生圈。3 .严禁学生私自外出钓鱼,因为钓鱼蹲在水边,水边的泥土、沙石长期被水浸泡,而变很松散,有些水边长年累月被水浸泡还长了一层苔葬,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伤的危险。4,没有大人陪同或配戴救生圈的情况下,严禁私自结伙去划船。5 .到公园划船,或乘坐船时必须要坐好,不要在船上乱跑,或在船舷边洗手、洗脚,尤其是乘坐小船时不要摇晃,也不能超重,以免小船掀翻或下沉。6 .在坐船时,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保持镇静,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能轻率跳水。7 .如果出现有人溺水,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8 .遇到

18、大风大雨、大浪或雾太大的天气,最好不要坐船,也不要在船上玩。9 .如果不慎滑落水中,应吸足气,拍打着水,大声地呼喊,岸上的人应马上呼喊大人救援,并找附近的有长树枝、竹子、草藤什么的,便于抛向落水的人抓住,如果没有大人来救援,岸上的人应一边呼喊一边马上脱掉衣服、皮带并把它们接起来抛向落水的人。10 .如果不幸溺水,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该身体放松、让救助的人托住腰部。11 .当自己特别心爱的东西,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捞,而应找大人来帮忙。三、日常管理1 .建立健全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安全防范制度,把任务落实到班级,实行各负其责的防范工作机制。2 .开学初召开家长会,对学生安全提出具体要求,并与家长、

19、学生签订安全责任书。3 .班主任、任课教师每节课上课前要清点学生人数,对未到校的学生要查明原因,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预防学生私自外出发生意外溺水事故。4 .暑假前,印发告家长书,通过家庭访问、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防止孩子溺水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5 .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学校附近河流、水库附近的管理,设立安全警示牌,并在事故多发地设立安全巡视员或义务监督管理员。四、溺水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1 .如果学生因游泳而发生溺水事故,第一个发现者应立即呼救并设法营救,但应当注意保护自己,同时要报告学校。2 .学校接到学生溺水的报告后,应立即赶往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并立即向上

20、级部门报告,必要时拨打110、120求救。3 .动用一切办法、器材对溺水者进行营救,给溺水者做人工呼吸,尽快救醒溺水者,减少伤亡程度。4 .第一时间通知溺水者家长。5 .尽快将溺水者转移到附近的医院去治疗。6 .如果发现溺水者死亡,必须马上如实地向校长报告,校长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死亡情况,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后的处理工作。五、事故处理(一)报告程序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单位,应立即将事故概况快速报告镇、和公安。(二)时间要求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应尽最快的速度报告事故。在5分钟内要向上级报告。(三)报告内容报告内容要简洁明了,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初步判断事故原因、人员伤亡及经

21、济损失等情况。(四)妥善处理学校发生学生溺水事故时,学校应当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规定的原则和程序等,及时实施救助,并进行妥善处理。六、附则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小学防溺水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出发点,以责任重于泰山为基本原则,特制定防溺水突发事件预案,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进行紧急疏散全校师生,使安全事故损失限制降低到最低范围。二、应急处理指挥机构校长为事故应急处理临时指挥最高负责人;各主任为事故应急处理现场指挥负责人;全体教师负责第一现场抢救工作和疏散协调稳定工作;办公室负责与上级或有关部门紧急联系或求援事宜;体育、校医教师专门负责临时救护工作。三、安全事

22、故应急处理措施当发生安全事故时:1 .事故发生时要保持镇静,沉着应对,值班人员一边指挥学生进行紧急集结疏散,一边以最快速度将发生事故信息传递到办公室和防溺水领导小组。2.防溺水领导小组人员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听取事故汇报,召集领导小组应急处理会议,马上按工作职责到现场指挥全校师生进行紧急疏散,协同有关部门抢险救灾,全力组织抢救,维持秩序,疏散师生到安域,对受伤人员展开救援救护。组织施救及学生自救,努力将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具体如下:(1)全校用校园喇叭发出紧急集合信号。(2)用校园喇叭进行现场指挥疏散。(3)各班主任立即指挥学生按顺序疏散。(4)疏散地点一般以学校操场或周边高地处为集结点,

23、以遇紧急情况,直接疏散出校门。(5)自救时根据事故性质向交警、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管理等部门紧急求援。(6)保护现场,监控险情,关注事态发展。四、突发事件后处置方法1 .班主任教师与家长联系、沟通尽量在学校门口或者以电话方式解决,必须来校解决的班主任要通过门卫将家长引进校门。2 .来访人员门卫要认真审查,进行登记,经学校领导或被访人员同意后方可进入校园。不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加以阻止,不得放行。3 .学校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取证,做好伤患人员的慰问工作,并及时与伤患人员家属取得联系,做好对家属的安抚解释工作。4 .校医室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发生。5 .安全小组负责灾后的善后处置工作,

24、及时调查灾情损失情况,伤亡人员情况,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治和灾后现场处理、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及重建等工作。五、学校安全常规管理及疏散措施1 .每周值日教师要严格按照值勤制度值日。2 .各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遵守秩序、礼貌谦让、爱护同学的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救自护的教育和训练。3 .学校每月开展一次防安全事故预演,提高自救能力。4.学校要不定期的对学校设施,尤其是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整改。小学关于相关防汛、防溺水应急预案根据关于转发相关防汛、防溺水通知的通知,我校特制订以下应对情况:为预防学生突发溺水事故,确保学校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

25、产损失,稳定社会秩序和校园秩序,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学区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和要求按照“以快为主,条块结合,条条保证”的原则,实行防溺水责任校园领导负制,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学校防溺水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学校,坚持自保、自救,保安全。二、防溺水安全教育领导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领导小组职责:1、加强对学生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2、利用班会、板报、橱窗等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的教育。3、每年初夏时节,发放“关于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明确责任。4、当发生学生溺水时,领导小组要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并报

26、告上级,请求110、120救助。5、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全面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演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命令,启动预案。三、预防方法、安全教育(一)水中自救与救生一般在水中所发生之意外事件,通常由于两个原因:1、惊恐慌张:人于身历险境时,会因紧张而导致肌肉收缩、身体僵硬,而致活动力降低。2、体力耗竭:不断之挣扎,将体力耗尽,减少生存之机会。自救方法:发生溺水事故时,必须镇定冷静,了解自己所处环境,并利用本身浮力或身边物来自救求生。水中自救之基本原则为:保持体力,以在水中维持最长时间。为达此要求,必须缓和呼吸频率,放松肌肉,并减缓动作。水中求生之基本原则为:利用身上或身旁

27、任何可增加浮力的物体,使身体浮在水上,以待救援。(二)、防溺水知识1、不要私自在海边河边、湖边、江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2、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3、严禁学生私自外出钓鱼,因为钓鱼蹲在水边,水边的泥土、沙石长期被水浸泡,而变很松散,有些水边长年累月被水浸泡还长了一层苔葬,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伤的危险。4、教育学生暴风雨天气不在路上行走,河水暴涨时不强渡强涉。5、发动学生检举揭发下河洗澡的学生,将其上报学校,由学校和家长配合进行批评教育。6、在坐船时,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保持镇静,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能轻率跳水。7、如果出现有人溺水,更

28、不要贸然下水营救。8、遇到大风大雨、大浪或雾太大的天气,最好不要坐船,也不要在船上玩。9、如果不慎滑落水中,应吸足气,拍打着水,大声的呼喊,岸上的人应马上呼喊大人救援,并找附近的有长树枝、竹子、草藤什么的,便于抛向落水的人抓住,如果没有大人来救援,岸上的人应一边呼喊一边马上脱掉衣服、皮带并把它们接起来抛向落水的人。10、如果不幸溺水,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该身体放松、让救助的人托住腰部。11、当自己特别心爱的东西,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捞,而应找大人来帮忙。四、日常管理1、学校要建立健全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安全防范制度。把任务落实到部门、班级,实行各负其责的防范工作机制。2、学校应当在校内水池等易发

29、生溺水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加装防护设施。3、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春(秋)游、集体劳动、教学实习或者社会实践等活动时,活动地点或途中有河流、湖泊的,要落实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相关措施。4、每年暑假前,学校要印发告家长书,通过家庭访问、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防止孩子溺水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5、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农村和城市近郊河流、池塘、水坝附近的管理,设立安全警示牌,并在事故多发地设立安全巡视员或义务监督管理员。五、溺水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1、如果学生因游泳而发生溺水事故,第一个发现者应立即呼救并设法营救,但应当注意保护自己,同时要报告学校。2、学校接

30、到学生溺水的报告后,应立即赶往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并立即向报告,必要时拨打110、120求救3、动用一切器材对溺水者进行营救,给溺水者做人工呼吸,尽快救醒溺水者,减少伤亡程度。4、第一时间通知溺水者家长。5、尽快将溺水者转移到附近的医院去治疗。6、如果发现溺水者死亡,必须马上如实地向校长报告,校长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死亡情况,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后的处理工作。六、事故处理(一)报告程序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单位,应立即将事故概况快速报告镇、和公安。(二)时间要求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应尽最快的速度报告事故。在1小时内要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三)报告内容报告内容要简洁明了,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初步判断事故原因、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等情况。(四)学校发生学生溺水事故时,学校应当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规定的原则和程序等,及时实施救助,并进行妥善处理。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