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实体的原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大实体的原则.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最大实体原则,7.2 有关术语 为了明确线性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关系,对尺寸术语将作 进一步论述与定义。7.2.1 局部实际尺寸 在实际要素的任意正截面上,两对应点之间 测得的距离。,Technical report2,特点:一个合格零件有无数个。,图 66,7.2.2 作用尺寸 A 体外作用尺寸 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轴),或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孔)的直径或宽度。,Technical report3,图 67,特点:一个合格零件只有一个,但一批合格零件仍有无数个。,孔,轴,Technical report4,B 体内作用尺寸 在
2、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轴),或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内相接的最大理想面(孔)的直径或宽度。,特点:一个合格零件只有一个,但一批合格零件仍有无数个。,孔 轴,图 68,7.2.3 最大实体状态(MMC)和最大实体尺寸(MMS)A 最大实体状态(MMC)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极限之内,并具有实体最大(即材料最多)时的状态。B 最大实体尺寸(MMS)实际要素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的极限尺寸。内表面(孔)D MM=最小极限尺寸D min;外表面(轴)d MM=最大极限尺寸d max。,Technical report5,特点:一批合格零件只有一个(唯一)。但未
3、考虑形状误差。,7.2.4 最小实体状态(LMC)和最小实体尺寸(LMS)A 最小实体状态(LMC)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极限之内,并具有实体最小(即材料最少)时的状态。B 最小实体尺寸(LMS)实际要素在最小实体状态下的极限尺寸。内表面(孔)D LM=最大极限尺寸D max;外表面(轴)d LM=最小极限尺寸d min。,4 特点:一批合格零件只有一个(唯一)。但未考虑形状误差。,7.2.5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和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A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在给定长度上,实际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MMC),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
4、限状态。,Technical report6,图 69,t,t,B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下的体外作用尺寸。,内表面(孔)D MV=最小极限尺寸D min-中心要素的形位公差值 t;,MMS,MMS,孔,轴,外表面(轴)d MV=最大极限尺寸d max+中心要素的形位公差值 t。,特点:综合考虑了尺寸和形状,唯一。,7.2.6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LMVC)和最小实体实效尺寸(LMVS)A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LMVC)在给定长度上,实际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LMC),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Technical report7
5、,图 70,t,t,LMS,LMS,B 最小实体实效尺寸(LMVS)最小实体实效状态(LMVC)下的体内作用尺寸。,内表面(孔)D LV=最大极限尺寸D max+中心要素的形位公差值 t;,孔,轴,外表面(轴)d LV=最小极限尺寸d min-中心要素的形位公差值 t。,4 特点:综合考虑了尺寸和形状,唯一。,7.2.7 边界 由设计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的极限包容面。A 最大实体边界(MMB)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MMS)的边界。B 最小实体边界(LMB)尺寸为最小实体尺寸(LMS)的边界。C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尺寸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的边界。D 最小实体实效边界(LMVB)尺
6、寸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LMVS)的边界。,Technical report8,建立边界概念系便于理解,且可与量规设计相结合。,GM A-91标准从通过计算量规基本尺寸的角度来描述该要求是一个相当好,而容易理解的方法。,7.3 独立原则 Regardless of feature size(RFS)图样上给定的每一个尺寸和形状、位置要求均是独立的,应分别满足要求,两者无关。GM(美国)新标准与ISO、我国GB标准统一,将独立原则作为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独立原则在图样的形位公差框格中没有任何关于公差原则的附加符号(图71)。,Technical report9,采用独立原则
7、要素的形位误差值,测量时需用通用量仪测出具体数值,以判断其合格与否。,图 71,20,0.5,0-0.5,GM A-91与美国旧标准将原则1 PERFECT FORM AT MMC(即下面要讲的包容要求)作为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规定要素执行独立原则需用 S 表示,并强调在应用位置度时,不论是被测要素还是基准要素执行独立原则必须标明 S;应用于其它特征符号项目时 S 可省略(原则2)。见下图。,Technical report10,Technical report11,图 72,7.4相关要求(按我国GB标准分类介绍)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公差要求。A 包容要求 Enve
8、lope Requirement 1)实际要素应遵守其最大实体边界(MMB),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 出最小实体尺寸(LMS)的要求。,3)该要求的实质是:被测要素在MMC时形状是理想的。当被测要素 的尺寸偏离了MMS,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数值可以获得一补偿值(从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处)。,2)包容要求仅用于单一、被测要素,且这些要素必须是尺寸要素。包容要求我国GB标准的标注形式是在尺寸公差后加 E(图72)。,Technical report12,设计中如认为补偿后可能获得的公差值太大时,应提出进一步要求。加注 0.25(图73),则补偿值到 0.25为止。,图 73,20,0-0.5,0.25,
9、4)包容要求主要使用于必须保证配合性能的场合。如前面图64和图 65的尺寸公差后都标注 E,采用包容要求,则装配时的最小间 隙将保证为0。,Dmin-dmax=20-20=0,E,Technical report13,GM 标准未将包容要求单独列出,而是纳入最大实体要求中,作为特例(直线度零公差)来处理。见图74左图。,图 74,5)包容要求的测量方法,一般采用极限量规(通、止规)。如采 用通用量仪测量,则应考虑安全裕度数值及量具的不确定度。6)GM 标准,0-0.5,=,GM 标准,GB 标准,B 最大实体要求 Maximum Material Requirement 1)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
10、应遵守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当 其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MMS)时,允许其形位公差值超 出在最大实体状态(MMC)下给出的公差值的一种要求。2)最大实体要求可以只用于被测要素,也可同时用于被测要素和 基准要素(图75)。但这些要素必须是尺寸要素。,Technical report14,t A,t A,t A B C,图 75,最大实体要求的标注形式为加 M。,3.1)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图73、图74)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在给定的长度上处处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即其体外作用尺寸不应超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且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尺寸(MMS)和最小实体
11、尺寸(LMS)。,Technical report15,0-0.5,图 76,该要求的实质是:框格中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值是该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MMC)时给出的(即被测要素在MMC时就允许有一个形位公差值),而当被测要素的尺寸偏离了MMS后,被测要素的形位误差值可以超出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出的形位公差值,即可从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处获得一个补偿值。,图76是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而被测要素是单一要素。图77是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而被测要素是关联要素。两者主要区别为后者的圆柱公差带必须与基准A垂直。因为它是定向公差(垂直度)。,Technical report16,图 77,MMS,
12、LMS,3.2)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时,情况相当复杂。此时必须注意基准要素本身采用什么原则或要求。基准要素本身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则相应的边界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基准要素本身不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则相应的边界为最大实体边界。当基准要素的实际轮廓偏离其相应的边界时(即其体外作用尺寸偏离其相应的边界尺寸),则允许基准要素在一定的范围内浮动,其浮动范围等于基准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与其相应的边界尺寸之差。此种要求公差值的补偿是通过基准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来实现的,故不能简单的用图表来描述其补偿关系(GM A-91标准用图表来描述是错误的)。,Technical repor
13、t17,5)最大实体要求的零件一般用综合量规或检具测量其形位误差,此外还必须用通用量仪测量要素的局部实际尺寸是否合格。,4)最大实体要求主要使用于只要能满足装配的场合。,当基准采用基准体系,第二基准和第三基准为尺寸要素又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作为第二基准对第一基准,或作为第三基准对第一基准、第二基准将有位置公差的要求。因此我们看到GM的图样上形位公差的框格很多,而其中有些框格就是表示上述要求的。这些框格仅用来确定综合量规或检具上基准定位销的尺寸,在测量时一并带过,无须再单独检查。见下页图78。,Technical report18,两者区别为:采用最大实体要求基准孔的基准定位采用圆柱销,与零件的
14、实际基准要素有间隙,可产生补偿值。不采用最大实体要求基准孔的基准定位采用圆锥销或弹性销,与零件的实际基准要素无间隙,不能产生补偿值。,当基准采用基准体系,第二基准和第三基准为尺寸要素不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则基准要素与被测要素遵守独立原则。,6)说明,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都采用最大实体要求:,Technical report19,被测要素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S=MMS+t=24.4+0.4=24.8,7)实例,基准要素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S=MMS+t=15.05+0=15.05,Technical report20,图 78,Technical report21,基准要素采用最大
15、实体要求与不采用最大实体要求:,Technical report22,C 最小实体要求 Least Material Requirement 1)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应遵守其最小实体实效边界(LMVB)。当其 实体尺寸偏离最小实体尺寸(LMS)时,允许其形位公差值超出在 最小实体状态(LMC)下给出的公差值的一种要求。2)最小实体要求可以用于被测要素,也可同时用于被测要素和基准 要素。只这些要素必须是尺寸要素。最小实体要求的标注形式为加 L。3)最小实体要求的原理与最大实体要求 一样,仅控制边界不同。不 作详细介绍。下面通过 一个示例说明。,Technical report23,最小实体要求在G
16、M标准中有此内容,但图样中尚未出现。,5)最大实体要求的零件一般用综合量规或检具测量。,4)最小实体要求主要使用于保证孔边厚度和轴的强度的场合。,Technical report24,D 示例(用公差带图解释),1)独立原则(轴),19.7-20,-0.3 0,尺寸,形位,0.1,0.1,19.7,20,2)独立原则(孔),0.1,20-20.3,形位,尺寸,0+0.3,0.1,20.3,20,Technical report25,19.7-20 E,LMS=19.7,MMS=20,-0.3 0,0.3,尺寸,形位,0.1 M,19.7-20,4)最大实体要求(轴),-0.3 0+0.1,LM
17、S=19.7,MMS=20,尺寸,形位,0.4,MMVS=MMS+t=20+0.1=20.1,注:美国标准用直线度零公差表示,下同。,0.1,3)包容要求(轴),Technical report26,0.2,19.7-20 E,LMS=19.7,MMS=20,-0.3-0.2 0,尺寸,形位,0.2,19.8,0.3,5)包容要求有进一步要求(轴),20-20.3 E,尺寸,形位,0+0.3,LMS=20.3,MMS=20,0.3,6)包容要求(孔),Technical report27,7)包容要求有进一步要求(孔),20-20.3 E,尺寸,形位,0+0.3,0.3,LMS=20.3,MM
18、S=20,8)最大实体要求(孔),0.1 M,20-20.3,MMVS=MMS-t=20-0.1=19.9,形位,尺寸,-0.1 0+0.3,LMS=20.3,MMS=20,0.4,0.1,0.2,0.2,20.15,+0.2,Technical report28,9)最小实体要求(孔),0.4 L A,A,6,8-8.25,尺寸,形位,0+0.25+0.65,LMS=8.25,MMS=8,0.65,LMVS=LMS+t=8.25+0.4=8.65,0.4,图 79,E 可逆要求 Reciprocity Requirement(GM标准无)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的公差补偿是要素的尺寸补偿给
19、形位,不能反补偿,即极限尺寸必须合格。ISO和我国标准另设有可逆要求,规定尺寸、形位可互相补偿。可逆要求(RR)尺寸要素的形位误差值小于给出的形位公差值时,允许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扩大尺寸公差。用 R表示。该符号放在框格中 M 或 L 的后面(图80)。,Technical report29,t M R A,图 80,应用可逆要求后,则上图79【除5)、7)外】中公差带图内涂色部分公差带将有效。,延伸公差带的概念,Technical report30,延伸公差带的标注示例,Technical report31,延伸公差带的标注示例,Technical report32,延伸公差带的标注示
20、例,Technical report33,延伸公差带的标注示例,Technical report34,延伸公差带的标注示例,Technical report35,延伸公差带的标注示例,Technical report36,详见形状和位置公差 延伸公差带及其注法GB/T 17773-1999,四.公差原則,2.相關原則:(1).包容原則 被測要素其實際輪廓應遵守最大實體邊界,即其體外作用尺寸不超出最大實體尺寸,且其局部實際尺寸不超出最小實體尺寸.標示符號:(2).最大實體原則 Maximum Material Condition MMC 標示符號:(3).最小實體原則 Least Materia
21、l Condition LMC 標示符號:,Technical report37,五.圖樣實例詳解(三),Technical report38,Size Tol Zone.250(MMC).005.251.006.252.007.253(LMC).008,五.圖樣實例詳解(四),Technical report39,Size Tol Zone14.0(MMC).4014.2.6014.5.9014.8(LMC).12,Size Tol Zone4.00(MMC).254.10.354.20.454.25(LMC).50,五.圖樣實例詳解(五),Technical report40,Size T
22、ol Zone.500(MMC).010.501.011.502(LMC).012,Size Tol Zone.500(MMC).003.501.004.502(LMC).005,Size Tol Zone.380(MMC).005.381.006.382.007.383(LMC).008,五.圖樣實例詳解(六),Technical report41,Size Tol Zone.500(MMC).010.501.011.502(LMC).012,Size Tol Zone.500(MMC).003.501.004.502(LMC).005,Size Tol Zone.383(LMC).005.382.006.381.007.380(MMC).008,五.圖樣實例詳解(七),Technical report42,當D孔處于MMC:,Size Tol Zone.380(MMC).005.381.006.382.007.383(LMC).008,五.圖樣實例詳解(八),Technical report43,不論D孔的直徑大小:,Size Tol Zone.380(MMC).005.381.006.382.007.383(LMC).008,D孔軸線依孔實際直徑大小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