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情绪的理论的演变.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5354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情绪的理论的演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有关情绪的理论的演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有关情绪的理论的演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有关情绪的理论的演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有关情绪的理论的演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情绪的理论的演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情绪的理论的演变.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情绪理论的演变,一、早期理论,早期哲学理论:柏拉图(Plato):“理性、精神、欲念是心灵哲学的三大组成部分。而情绪是一种低级的东西。”理想国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情绪是高级的认知生活和低级的感官生活的混合体。”论灵魂笛卡儿(Descartes):“情绪包含认知成分。”“六种原始情绪:惊奇、爱悦、憎恨、欲望、欢乐、悲哀。”论情绪,一、早期理论,达尔文学说的启蒙作用 查尔斯达尔文(CDarwin,1809-1882)出生于英格兰。于1859年出版物种的起源,达尔文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论证了科学进化论。历史把进化论的创立归属于达尔文的功劳。,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生存竞争、最适者生存、自

2、然选择,(一)达 尔 文 的 生 平,贝格尔号(1831-1836),(二)达尔文的情绪原理,有用的联合性习惯对立的表情动作神经系统的直接作用,二、经典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你的反应?,A.立即逃跑,然后感到害怕B.感到害怕,同时逃跑C.认为熊对自己有威胁,才逃跑,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一)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学说,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 1842-1910)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倡导人,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人物:威廉.

3、詹姆斯(1884)观点:“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它的原因纯粹是身体的。”“人们的常识认为,先产生某种情绪,之后才有机体的变化和行为的产生,但我的主张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学说,人物:卡尔.兰格(1885)观点:“情感,假如没有身体的属性,就不存在了。”“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改变,乃是激情的真正的最初原因。”,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学说,詹姆斯兰格理论图解,詹姆斯兰格理论观点:对情绪状态的感觉出现在生理反应之后,情绪来源于对生理反应的意识。詹姆斯: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兰格: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相关实验研究,英国心理

4、学家“温度效应”;布拉茨心率变化研究;兰迪斯情绪混乱的生理研究;霍曼对25位退伍士兵的调查;,如果对外周生理反应的知觉就是情绪,那么每一种情绪都应有不同的生理唤醒模式。如果对外周生理反应的知觉就是情绪,那么倘若有意识地控制外周生理反应的出现,与这种反应相联系的情绪也应该出现。如果对外周生理反应的知觉就是情绪,那么剥夺身体的外周生理反馈就不应该体验到情绪。,理论争论,(二)坎农巴德丘脑学说,沃尔特.坎农(Walter.Cannon 18711945)美国生理心理学家,美国20世纪贡献最大的生理学家之一,将 X 射线用于生理学研究的第一人,钡餐设计者,提出生物体“自稳态”理论。坎农对情绪的研究十分

5、著名,他的情绪理论被称为坎农巴德学说。,坎农(1927)的主要批评:(1)“内脏是相对不敏感的器官”,其反馈很差,仅依靠内部器官的反馈我们不可能区分所体验到的多种情绪。(2)“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会出现相同的内脏变化”。(3)“人为地引起某种强烈情绪的典型内脏变化,并不产生相应的情绪。”(4)“内脏变化太慢,因此不能成为情绪体验的来源”,因为情绪变化毕竟是爆发性的。(5)“使内脏脱离中枢神经系统并不改变情绪行为。”,沃尔特.坎农提出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理论。动机理论驱动力实验证据:(1)切去大脑皮层(丘脑保留)的动物有愤怒表现,丘脑切除,其反应消失;(2)丘脑单侧的伤害影响单侧的情绪表现。,观点:情绪

6、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丘脑唤醒是大脑解除丘脑抑制的机制。情绪的体验及其生理症状是丘脑信息平行的效应。,坎农巴德丘脑学说,相关实验研究,瑞士生理学家希斯的研究(在实验狗、牛的下丘脑后部植入电极);耶鲁大学德尔加多的(人类)研究;发展心理学家斯坦纳的研究(婴儿简单表情)。,(三)沙赫特的认知情绪理论,人物:斯坦尼.沙赫特(1962)观点:对于特定情绪而言,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既来自生理反应的反馈,也来自对导致这些反应情境的认知评价。认知解释起两次作用:第一次是当人知觉到导致内脏反应

7、的情境时,第二次是当人接受到这些反应的反馈时把它标记为一种特定的情绪。,Stanley Schachter,1922-1997,沙赫特实验,被试:大学生三组程序:注射药物,告诉被试为维生素,实际是肾上腺素。向被试说明注射后的不同反应,一组是注射激素的正确反应;二组是会头痛、手脚有点麻等;三组不做说明。分别进入两种环境,一种惹人发笑;一种惹人发怒。结果:二、三组被试愉快环境中愉快;愤怒环境中愤怒;第一组没有愉快或愤怒的表现和体验。说明当处于激起状态时,我们首先会寻找一个用来解释这种状态的原因。,沙赫特认知理论图解,个体根据经验和情景线索对生理唤起加以解释,由此产生特定情绪。,相关实验研究,扬声器

8、研究;吊桥实验时间测定,三、情绪的认知理论,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人物:阿诺德(Arnold)观点: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三、情绪的认知理论,理论模式为:刺激感受器丘脑大脑皮层(进行评定,形成一种态度)交感神经内脏、血管感觉反馈到大脑皮层(获得情绪)。例如:某个刺激,如果个体认为对自己有利,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相反,如果有害,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相关实验研究,赫斯的图片研究,三、情绪的认知理论,2、

9、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人物:拉扎勒斯(Lazarus,1991)观点: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对环境事件和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情绪是一种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一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及其程度。评价结果类型:无关刺激被评价为与人的利益无关。有益既被评价为对人有保护的价值。紧张被评价为对人有伤害。二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三再评价,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情绪与认知1.实验的被试是54名见习跳伞运动员,分成两组,每组27人。研究者在第一次跳伞前二周、第一次跳伞前

10、一天和第一次跳伞的当天这三个时间对两组被试进行图片联想测验。所用的联想图片是按和跳伞这个主题的关系程度制成低、中、高三个等级的图片材料。2.实验中,研究者将手术前病人的恐惧程度划为三类:第一类为手术前低恐惧水平组;第二类为手术前中等恐惧水平组;第三类为手术前高恐惧水平组。研究术后反应。实验说明,由于三组被试手术前恐惧情绪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对手术的认知也不尽相同。,四、功能主义理论,人物:克拉克.赫尔(Hull,1943)观点:内驱力激起有机体习惯行为的强度,使之成为反应势能。生理需要驱策有机体行动寻找满足放松因生理需要而生成的令人不快的紧张感。相关实验:沃登(1931)的驱动力研究里奇塔(19

11、22)的驱动力研究理论争论:赫尔认为驱动力减退是所有动机行为的最终目标。该思想受到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的挑战,研究认为许多行为的动机是由复杂的需要激发的。,四、功能主义理论,人物:汤姆金斯(Tomlins)观点:反对把动机与内驱力等同的观点,特别强调情绪的动机作用。相关研究:生活中的实践(如狗对环境了解的需求、小孩子的好奇心等;)动物实验(实验鼠寻找新的路线及实验猴窥探研究);发展心理学(儿童探索性行为);,人物:卡罗尔.伊扎德(Carroll Izard)理论假设:(1)存在十种基础情绪,它们组成人类的动机系统;(2)每种基础情绪在组织、动机和体验上都有其独特性;(3)这些基础情绪可以引起对认

12、知和行为产生特定影响的不同的内部体验;(4)情绪过程与机体的内稳态、驱力、知觉和认知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5)内稳态、驱力、知觉和认知对情绪也有影响。,五、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观点:情绪与人格系统: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人格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组成,情绪系统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情绪系统及功能:成分:神经生理、表情行为、情感体验基本情绪筛选:具有不同的神经基础;在面部运动和表达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有助于产生意识的情感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通过进化而来;具有适应性、组织性和动机的特性。基本情绪:兴趣、愉快、惊奇、悲伤、愤怒、厌恶、憎恨、恐惧、羞耻、羞怯,情绪激活与调节的多系统模型,观点:情绪激活与调节:包括四个基本过程(生物遗传神经内分泌激活过程、感觉反馈激活过程、情感激活过程和认知激活过程)。,小 结,1.经典理论:詹姆士兰格理论 坎农巴德理论 沙赫特认知理论2.认知理论: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3.功能主义理论:赫尔 汤姆金斯4.动机分化理论:伊扎德,谢 谢!,情绪评价与相应情绪,羡慕,发怒,焦虑,害怕,内疚,害羞,悲伤,嫉妒,厌恶,高兴,骄傲,放松,希望,爱,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