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的调查与监测方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53793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害生物的调查与监测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有害生物的调查与监测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有害生物的调查与监测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有害生物的调查与监测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有害生物的调查与监测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害生物的调查与监测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害生物的调查与监测方法.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害生物的调查及监测方法,吴 刚 博士/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主楼343室,430070 武汉,个人简介,吴刚,男,1976.2,汉族,理学博士,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6年大学专科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1996-2000,武汉市农业局工作 2000.92003.7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专业为动物学 2003.92006.7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专业为生态学2007.92009.9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于武汉理工大学生物系工作;2009.12至今,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工作目前,共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S

2、CI论文30篇),先后主持国际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担任国际著名期刊BMC Genomics、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Journal of Thermal Biolohy审稿专家,报告内容,植物虫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 田间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 田间杂草的调查与监测方法(省略),当今我国及世界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要素,4,威胁农业生产,作物病害,田间杂草

3、,5,作物虫害,田间鼠害,有害生物对植物的危害,降低产量,传播病毒,6,降低品质,社会安全,有害生物的重要性,1、导致粮食及其它农产品的缺乏,2、危害到人畜健康,3、增加农业生产成本,4、影响生态环境,食品安全Food safety,7,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昆虫学研究中所需的一切资料,都是直、间接地取自生物环境。任何科学数据的取得,均须通过调查,尤其在农业昆虫的实验研究中,调查工作更重要。,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一、调查的目的意义,实地调查,获取昆虫的群落结构、分布、发生时期、发生数量与生态因素的关系、寄主受害程度及防治效果等数据为明确防治对象、测报防治适期、确定防治

4、指标与方法,为搞好综合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田间调查是掌握昆虫种群动态规律、进行预测预报、害虫防治等植保工作的技术手段,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二、调查的内容,1.昆虫的调查 查明某地、某区域、某作物昆虫的种类、各种数量比例、发生期及寄主受害状况等,确定防治对象和天敌的利用价值。2.种群分布调查(1)查明某种昆虫分布及虫口密度,确定害虫防治或益虫保护利用、引进与释放,并将植检对象的分布作为划定疫区和保护区的依据;(2)可查明某种昆虫的空间格局,以确定正确的取样方法。,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二、调查的内容,3.种群动态调查 查明某昆虫种群在时、空间上的数量动态的分布与

5、为害、越冬虫态与场所、发生世代与发生期及在不同时期数量变动等,以确定害虫防治对策、适期和方法或天敌保护利用措施。4.防治效果调查 查明防前、后的虫口变化、残留情况及其对作物、人、畜和天敌等的影响程度,评价防治措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二、调查的内容,5.受害程度调查 查明害虫数量与作物产量、质量损失的关系,确定防治适期和防治阈值,并估计经济损失。根据上述调查内容,可根据具体工作需要、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条件,进行单项或几项综合性调查,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昆虫在田间的分布型是各种群对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昆虫种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点、虫口密度及生

6、境的不同,其田间分布型各异。按各昆虫种群内个体的聚集度和分布方式,田间分布型常见3种(图1-3):,三、抽样调查,(一)昆虫田间分布型,图1-3 昆虫田间分布型 1随机分布型 2核心分布型 3嵌纹分布型,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三、抽样调查,(一)昆虫田间分布型,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1.随机(二项)分布型 在田间呈稀疏的、个体间距离不等、比较均匀的分布状态 由于调查取样时各个在样点内出现的机率相同,取样时样点数可少些,样点可适当大些 一般采用对角式或棋盘式抽样调查。如玉米螟卵块、菜粉蝶卵、水稻秧田中的三化螟成虫及卵、棉田中的盲蝽象的分布。,三、抽样调查,(一)昆虫田间分

7、布型,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2.核心(奈曼)分布型 田间分布呈许多放射状小集团或不均匀的状态,小集团的分布是随机的,而昆虫的个体之间则是的分布却不是随机的,比较浓集 取样点数可多些,样点可小些一般多采用棋盘式或隔行随机抽样调查,如玉米螟、甘蓝夜蛾、稻田中三化螟幼虫、棉田中棉铃虫卵、幼虫的田间分布,三、抽样调查,(一)昆虫田间分布型,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3.嵌纹(负二项)分布型 非随机分布,聚集分布的一种。田间呈疏密相间的极不均匀,嵌纹状分布由于抽样时各个体在样点内出现的机率不同,故取样时样点数适当多些,样点相应小些多采用“Z”形或棋盘式随机取样调查,如棉叶螨在向棉田内

8、迁移时造成周边分布较多,并呈不规则的扩展蔓延而形成嵌纹分布;菜粉蝶、小菜蛾幼虫在甘蓝等蔬菜上也呈嵌纹分布。,三、抽样调查,(一)昆虫田间分布型,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总体的概念 一群性质相同的事物的总和,统计学称“总体”。在害虫的调查中,也常将一种类型田间内的某种害虫当作总体。例如一块麦田里的东方粘虫,可看为一个总体,而另块蔬菜田里的小地老虎,又看作另一个总体。,三、抽样调查,(二)总体与样本,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样体的概念 科研中所得到的各种变量的数据,被认为是从各相应的未知总体中随机得来的样本。样本 某变量数据总体中的一部分。在一个样本内可有若干个体数据,个体数据

9、的多少决定了样本的含量在科研工作中,我们所期望知道和估计的是总体而不是样本,但在实验中所能得到的却是样本而不是总体。,三、抽样调查,(二)总体与样本,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在调查某作物某害虫发生量或危害时,不能或没必要将整个田内发生的该害虫或被害株逐个查清。通常根据该害虫在此作物田内的分布型,按照一定的抽样方法,在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我们把这个有限个体叫做“样本”。害虫调查,一般是通过样本调查来估计某害虫总体在田间的发生期、发生量或危害程度等的,三、抽样调查,(二)总体与样本,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样本=估计总体,我们希望样本愈能近似代表总体就愈好。但样本不应是随

10、意选择的,而是随机从总体中抽样得来的。在调查时,对总体或样本性状,通常用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来表示。,三、抽样调查,(三)取样方法,我们计算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都是根据样本计算的,与总体的情况不可能相等,所产生的差异称“抽样误差”主要受取样方式、取样方法、取样数量和取样单位4个方面因素影响:,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1.取样方式 常用随机取样和典型取样。随机取样 按照一定取样方法、间距和取样单位,实行严格取样,不参与任何主观性。典型取样 熟悉该虫种群的分布规律或空间分布型时,主观选定较少量能代表总体的样本进行调查,以便节省人力和时间。,三、抽样调查,(三)取样方法,第

11、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三、抽样调查,(三)取样方法,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三、抽样调查,(三)取样方法,2.取样方法(1)五点取样 较简单,取样数量较少,样点可稍大,适 于较小或近方形,密集或成行的田块,害虫为随机分布型分布的(2)对角线取样 分单、双对角线2种。与五点取样法一样,取样数较少,每样点可稍大,也适合密集或成行的田块,害虫为随机分布的。,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三、抽样调查,(三)取样方法,2.取样方法(3)棋盘式取样 将田块划成等距离、等面积的方格。每隔1个方格的中央取1个样点,相邻行的样点交错分开。取样数量较多,比较准确,但较费工,害虫为随机或核

12、心分布型的。,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4)平行线取样 适于成行的作物田,样点较多,分布也较均匀,害虫分布为核心分布型。,三、抽样调查,(三)取样方法,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5)“Z”字形取样 样点分布沿田边较多,田中较少。主要针对一些在田间分布不均匀的、嵌纹分布型的昆虫,如红蜘蛛等。,三、抽样调查,(三)取样方法,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3.取样数量 取样数量越多,所得估计值就越接近自然种群数量。但限于人力、物力和时间,取样点数既不能过多,又不能过少。一般取5、10、15或20个样点为宜。取样点数主要根据调查目的、昆虫田间分布型、虫口密度、田块面积、作物长势

13、等而定。,三、抽样调查,(三)取样方法,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4.取样单位 随不同虫种、虫态、活动栖息方式和作物类别而不同。(1)长度 适于调查条播而密集植作物和树木枝条上的昆虫或受害程度。如调查麦田粘虫时,可调查若干尺或米长度中的虫口数,然后折算成每亩虫数。,三、抽样调查,(三)取样方法,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4.取样单位(2)面积 适于调查密植作物和在地表生活的昆虫或受害程度。如调查小地老虎卵、幼虫,湖滩地蝗虫等。(3)体积或重量 适于调查地下害虫、木材害虫、仓虫及益虫或受害程度。,三、抽样调查,(三)取样方法,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4.取样单位(4)植

14、株及其部分器官 适于调查稀疏植物上的昆虫或受害程度。一般大田稀植作物多以株为单位,如棉铃虫以卵、幼虫/百株表示等;当植株大时,也可以叶片、花、蕾、铃、茎、果实、穗等为单位。(5)器械(诱集单位)据昆虫习性,设置一定规格黑光灯(20W)、糖醋酒盆、性诱剂芯、杨树枝把、谷草把、黏虫板、黄皿、捕虫网等器械诱捕,均以一定时间内标准器械所获虫量为单位。,三、抽样调查,(三)取样方法,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4.取样单位(6)时间 适于调查较活泼而移动性大的较大型昆虫,以单位时间内采集或见到的虫量为表示单位。如在春、夏季每天傍晚观察测定1h内访大葱花的小地老虎或黏虫数量。,三、抽样调查,(三)取

15、样方法,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三、抽样调查,取样单位,长度:密集生长的条播田中的昆虫种群面积:地面生活昆虫体积:地下害虫、仓库害虫时间:活动性较强的昆虫网捕:草地、稻田等中的昆虫生境:每个叶片、枝条、植株上的昆虫,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5.调查数量表示法(1)可数性状 调查后均可折算成一定单位内的虫数或受害数,如调查植株上的虫数常折算为百株虫口数(2)划分等级 凡数量不宜统计时,可将一定数量范围划为一定的等级,一般仅粗略估计虫数,然后以等级表示即可。如棉蚜蚜情划分等级为:0级为百叶0头,1级为1-10头,2级为11-50头,3级为50头以上(可据要求制定),三、抽样调查

16、,(三)取样方法,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调查和实验的数据必须恰如其分地加以整理,才有可能作出科学的分析,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调查和实验数据的表达方法,通常有列表法、图解法和方程法 3种,它们各有优缺点,下面仅介绍列表法和图解法(方程法用于测报-略)。,调查和实验数据的表示法,三、抽样调查,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1.优点(1)简单易作,不需要特殊的纸张和仪器。(2)数字易于参考比较。(3)同表内可同时表明几个变数间的变化而不混乱。2.列表应注意的事项 列表应包括表的序号、表题、来源、项目、说明或附注等内容。,调查和实验数据的表示法,(1)列表法,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

17、测方法,2.列表应注意的事项(1)表的序号、表题、来源、说明、调查资料整理后,如有2个以上表格,应依次编列序号。标题放在表上面,应简明扼要,时间、地点列在表题右端或下端;(2)项目要简化,不必要的项目和重复的项目应尽量删除,重点的项目放在最上或最前,其余项目则按一定的顺序排列;(3)制表是为了概括问题和分析问题,应尽量简明扼要。一个表切不可企图包罗万象,2-3个简明扼要的小表,常比1个大表要好些,各表要重点突出。,调查和实验数据的表示法,(1)列表法,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2.列表应注意的事项(4)数值记法 数字位数、小数点应上下对齐。数值为零时记为0,此项未作调查或缺记载时记为“

18、一”。在记录降水量时,一般测量仪器仅能精确到十分位(0.1毫米)。如某天有降水,但降水量甚少,少于0.1毫米时,十分位的有效数字无法表达,而仪器精度又不能用百分位,可用“0”表示;如果某天无降水现象,但作了观测,则用空白来表示;但若因故未作观测时,则用“一”表示。因此气象记录的“0”、“一”与空白的意义是不相同的(5)符号 凡能以符号记录的尽量采用符号,例如百分率-%、温度-等,调查和实验数据的表示法,(1)列表法,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1.优点(1)形式简明直观,便于比较。(2)易显出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周期性等特点。(3)如果制图准确,可由图形看出变数间的数学关系。2.制图

19、的注意事项(1)选择图纸 图纸常用的有真数坐标纸和对数坐标纸等,可根据情况采用。,调查和实验数据的表示法,(2)图解法,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1.被害率 虫害方面则称为被害率或有虫株率、白穗率、卷叶率等 2.虫口密度 表示在一个单位内的虫口数量,通常换算为每亩数。虫口密度也可以用百株虫数表示:,四、调查资料的计算,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3.虫害分级标准 在虫害方面,也可以用分级记载的方法,统计计算其虫情指数,可以更准确的反映受害程度。例如,对食叶害虫分级的标准是:0级:未受害;1级:受害轻,叶片被吃去25以下;2级:受害中等,叶片被吃去2550;3级:受害严重,叶片被吃

20、去50以上。,四、调查资料的计算,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4.损失情况估计 损失是指产量或经济效益的减少病、虫所造成的损失以生产水平相同的受害田与未受害田的产量或经济总产值对比来计算,也可用防治区与不防治的对照区产量或经济总产值来计算。,四、调查资料的计算,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4.损失情况估计 也可在田间直接抽样调查,挑选若干未受害和受害植株直接测产,求出单株平均产量,计算出损失系数,然后调查受害植株比例,从而计算出产量损失率。,四、调查资料的计算,产量损失率()=单株平均损失率株被害率,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与监测方法,几种重大害虫监测技术参数,第一节 农业昆虫的调查

21、与监测方法,几种重大害虫监测技术参数,植物或植物产品在生长发育、储存或销售期间因受到生物因子或/和非生物因子的不良影响,使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受到干扰或破坏,导致植株死亡、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最终导致其经济价值或观赏价值下降或丧失,植物的这种现象称之为植物病害,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植物病害的概念,47,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48,植物病害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发生从而造成最大损失的过程。1845-1846,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100万人饿死;1942-1943,孟加拉水稻胡麻叶斑病,200万人饿死;1950年,小麦锈病,减产60亿kg粮食,一、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第二节

22、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49,植物病害流行的特点1、病害流行是指植物群体发生病害 2、有一定的强度(发病面积、发病率、严重度)和速度(传染快速)3、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特殊气候和品种4、植物病害流行呈现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周期性和季节性;地域性和田间分布模式,二、植物病害流行的特点,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二、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51,三、植物病害流行的动态,多循环病害,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病害始发期是预测预报和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三、多循环病害流行阶段的划分,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53,三、植物病害流行的动态,单

23、循环病害,1.菌源和菌源中心 菌源:病菌传播体来源;菌源中心:病菌扩散点,可以是一个病斑、一丛病株、一排病株或一块病田。菌源三种类型:点源(单病斑、单病叶、单病株、单个发病中心);线源:(一侧或多侧具有连线的病株或发病中心);区源(发病田或病区),点源,线源,区源,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四、植物流行病的空间动态,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55,中心式传播和弥散式传播1.中心式传播:有明显发病中心。初始菌量少,病原物繁殖能力强,再侵染重要的病害。如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2.弥散式传播:无明显发病中心。初始菌量作用大,再侵染为次要的病害。如小麦黑穗病、玉米黑粉病、小麦赤霉病。病害

24、田间分布流行病类型防治措施,四、植物流行病的空间动态,病害传播的田间方式,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56,四、植物流行病的空间动态,病害流行的区域性,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57,感病性一致的寄主植物大面积连片种,四、植物流行病的空间动态,病害流行的影响因素,病害流行,有利于病原物增殖扩散和病情发展的环境条件,毒性病原物存在并有大量增殖的势能,有足够支持病害流行的时间,主导因素与基本因素,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58,取样方法1.随机取样法:此法适宜于分布均匀病害的调查;2.平行取样法:此法适宜于分布不均的病害,间隔一定行数进行取样调查;3.对角线法:适于条件基本相

25、同的近方形地块的病害调查。样点定在对角线上取59点调查。,五、植物病害的调查与计量,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59,计量指标 1.发病率 2.严重度 3.病情指数,五、植物病害的调查与计量,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60,1.发病率 发病植株或植物器官(叶片、根、茎、果实、种子等)占调查植株总数或器官总数的百分率,用以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五、植物病害的调查与计量,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61,2.病害严重度 植物发病的严重程度 发病植株或器官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率 用分级(Key)法表示,五、植物病害的调查与计量,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63,3.病害分级标

26、准的制定自己制定 尤其是新的病害同行认定的标准 查阅有关文献,五、植物病害的调查与计量,表1 玉米小斑病严重度分级标准,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65,4.病情指数,五、植物病害的调查与计量,(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66,1.植物病害经验诊断(一)症状学诊断(注意综合征、并发症、继发性病害、潜伏侵染和隐症等)综合征: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如稻瘟病;并发症:病害发生时,另外一种或几种病害在同一植株上发生,如柑橘发生根结线虫后常并发缓慢性衰退病;继发性病害:植物感染一种病害后,可继续发生另外

27、一种病害,如感染花叶病苹果常已发生炭疽病。,六、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67,1.植物病害经验诊断(一)症状学诊断(注意综合征、并发症、继发性病害、潜伏侵染和隐症等)潜伏侵染:病原物侵染寄主后长期处于潜伏状态,寄主不表现或暂不表现症状,成为带毒或带菌植物;隐症:病害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或使用农药治疗后,原有症状消失但植物体内仍有病原物存在。,六、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68,1.植物病害经验诊断(二)病原物的常规检测及鉴定保湿培养;显微镜鉴定。,六、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69,2.植物病害综合推断法 根

28、据病害的侵染性、环境、症状、农事操作及专项检测资料等进行分析,六、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真菌病害卵菌病害细菌病害植原体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复合侵染所致的病害,综合推断法之非侵染性病害,综合推断法之侵染性病害,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70,3.植物病害试验推断法,六、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化学分析(缺素?盐碱地?)模拟试验(如低温、药害)对症治疗(四环素治疗菌原体,缺素施肥)生物测定(指示植物鉴定法,如缺素症和病毒病),4.疑难病害的诊断(要有真凭实据),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71,植物病害的预测 根据经验或系统模拟,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况,称为预测(pr

29、ediction)。植物病害的预报 由权威机构发布预测结果,称为预报(forecast)。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七、植物病害的预测预报,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72,7.1 按预测内容和预报量 流行程度预测 发生期预测 发生量预测 病害分布区域预测 损失预测,七、植物病害的预测预报,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73,7.2 按预测的时限 长期预测 中期预测 短期预测,七、植物病害的预测预报,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74,7.3 预测的依据,七、植物病害的预测预报,菌量预测往年发病情况气象条件预测菌量和气象条件菌量、气象条件、栽培条件和寄主生育状况病害流行模型,第二节 植

30、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75,7.4 预测的方式7.4.1 经验预测模型:调查、收集有关品种、菌量、气象因素和栽培措施等方面的资料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7.4.2 系统模拟模型:利用统计学的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多元回归分析,七、植物病害的预测预报,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76,7.5 植物病害预测预报的发展方向能够预测不同的耕作制度下的病害发生情况;能够预测不同体系组成条件下的病害流行的动态预测;能够发出长期、中期和短期的预报,指导防治;能够预报病原小种和品种抗性的变异情况;能够估计不同防治措施下病害可能造成的损失、防治效果;及早制定一个最优化的综合治理计划,控制病害的损失在经济损失允许水

31、平之下。,七、植物病害的预测预报,根据影响农田害鼠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分析,在预测预报时着重做好害鼠种类与密度、繁殖动态、种群年龄组成、危害损失、气象、天敌及防治等方面的调查工作。,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农田鼠害的调查方法,77,78,1.1 鼠夹法鼠夹法调查是目前测定鼠的密度、评价灭鼠效果、进行鼠类测 报最常用的方法鼠夹法调查是用一定数量型号相同的鼠夹,在一定范围和一定 时间内进行捕鼠。如果将鼠夹放置一昼夜(24h),然后计算鼠密度(捕获率),称夹日法;鼠夹放置一夜(1012h),计算鼠密度,称夹夜法;由于农田鼠类大都在夜间活动频繁,白天人畜干扰较大,因此 一般采用夹夜法。,一、害

32、鼠的种类与密度调查,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79,1.1 鼠夹法鼠夹种类:鼠夹有木制和铁制的两种,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常用中型鼠夹作为农田中、小型鼠类鼠情监测(图3-1);样地选择:按不同的农业区域类型,选择在当地具有代表性又便于鼠情调查的农田,作为常年系统调查区。一般样地面积要求在2030ha以上。,一、害鼠的种类与密度调查,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鼠夹摆放的位置,82,1.1 鼠夹法调查方法选用中型鼠夹,用生的花生米或黄豆做饵料,每月中旬调查1次,每次连续布放鼠夹3日(夜);根据田间地形地貌,沿田埂、沟边、渠边等害鼠经常出没处,每隔510m放一鼠夹,或保持一定距离(

33、夹距5行距50m或夹距10m行距25m);3日(夜)放夹总数不少于300夹次。一般在天黑前放夹,早晨收夹、每次收回的鼠夹要洗净擦干,并涂抹少量茶籽油,既可防生锈,又可驱除异味;,一、害鼠的种类与密度调查,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83,1.1 鼠夹法调查方法田间调查同时,在农户室内亦应调查,每次抽查50个房间,每间放一鼠夹。如果超过25m2的房间布放2个鼠夹,晚放晨收;统计每日放夹数、回收夹数、捕鼠数,计算鼠密度。,一、害鼠的种类与密度调查,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84,1.2 堵洞法 在鼠的活动期,将鼠的洞口用土堵住。再检查盗开的洞口数,计算相对鼠密度;此法限用于鼠洞明显的

34、鼠类,如我国北方地区的黄鼠、大仓鼠等;应用此法,首先必须查清样方内鼠的洞口数,然后将所有的洞口用土堵住,24h后检查盗开的鼠洞数。被盗开的鼠洞口称有效洞;抽查样方数。一般小面积调查可选总面积12,大面积调查选总面积0.20.5作为样方;,一、害鼠的种类与密度调查,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85,1.2 堵洞法 为了准确调查样方内的鼠洞,可3人一组进行调查,其中2人牵10m长的绳子作为界线,一人在绳后把10m界线内的鼠洞全部围土堵上,并作好标记;根据掏开的洞口数,求出盗洞率,用以估计有鼠数量;调查家栖鼠的密度时,可选代表性房屋100间,用泥或纸把洞堵严,然后检查被掘开洞数,计算盗洞率,一

35、、害鼠的种类与密度调查,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86,1.2 堵洞法 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应用堵洞和夹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第一天先将样地内的鼠洞口全部堵上,记下洞口数,第二天在盗开的洞口旁放上鼠夹,捕获后再堵好洞口,如再盗开,则再放上鼠夹,直至洞口不再被盗开为止;捕获的总鼠数即为该样方内的实有鼠数,然后计算害鼠密度和鼠洞系数。,一、害鼠的种类与密度调查,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87,1.3 笼捕标放法在调查区内以棋盘式的方法放放置鼠笼。布放鼠笼的密度应因地、因鼠而异;一般520m放一笼,也可以在有效洞口处放笼捕鼠。每天早晨、黄昏各检查1次;将捕获的鼠从笼中驱入布袋中,然后

36、用彩色油漆将该鼠加以标志,并在原地释放。在510天内每天捕获的鼠中;已被标记的个体数将逐日增加,而未标记的个体逐日减少,直至没有。根据每天积累的数值推算有鼠总数。,一、害鼠的种类与密度调查,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88,1.4 粉迹法在每月进行害鼠种类与密度的调查时,对捕获的鼠类要分别进行外形测量、雌雄性比、繁殖动态、种群年龄组成等方面的考察;要求每月考察的鼠类数量应在50只以上。,一、害鼠的种类与密度调查,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89,鼠害损失调查农作物队田间播种开始,直到植株生长、成熟各阶段都能遭受鼠的危害;如掏食种子,造成缺苗断垄,咬毁幼苗、植株及果实种子等。室内的贮

37、粮、食品及家禽等亦常遭到鼠的危害,往往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可根据鼠害情况,分别进行调查。,二、鼠害损失调查,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90,2.1作物播种期鼠害调查 对水稻、大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西瓜等作物播种后,主要调查缺苗断垄情况、受害面积、补种面积等。调查方法,可用目测法估测或实测受害面积;也可按“棋盘式”取样,每种作物块田取样10点,每点50丛(株),统计受害株数。根据受害面积和受害株数,计算其种作物受害面积、危害株的百分率。记录调查结果。,二、鼠害损失调查,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91,2.2 作物分蘖期及孕穗期鼠害调查 在水稻、大小麦等作物的分蘖期或孕穗期进行

38、调查1次。按田间鼠害的轻重划分类型田,每类型田抽查23块田。采用平行跳跃式抽样法,每块田抽查5001000丛(株),逐丛逐株检查鼠的为害情况。计算丛、株危害率。,二、鼠害损失调查,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92,2.3 作物成熟期鼠害调查 根据作物类型与品种,成熟期早迟、鼠害程度划分类型田,每类型田调查23块田,采用平行跳跃式、棋盘式或“Z”字型等方式取样、麦类作物遭害后,往往穗头被咬断拖走,或在田间糟蹋,可以株被害率计算产量损失。对玉米可根据雌穗受害程度划分等级,根据各级严重度计算产量损失。,二、鼠害损失调查,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93,2.4 贮粮及其他鼠害损失调查贮粮

39、鼠害的损失调查,可抽查几个有代表性的乡村,走访典型农户,统计每户受鼠盗食和糟蹋的粮食数量,然后推算出一个地区或一个县贮藏期的鼠害损失;对家禽、家畜、食品加工业等鼠害损失均可进行调查。记载调查结果。,二、鼠害损失调查,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94,考查灭鼠效果,不仅可衡量灭鼠工作的成效。还可以监测进行防治后鼠类种群及数量的变动趋势,为以后的鼠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灭鼠效果的好坏,主要反映为害鼠密度下降和农作物危害损失减轻及鼠传疾病下降的程度;因此,需做好害鼠数量减少率。农作物危害减轻率等的调查。,三、灭鼠法效果调查,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95,灭鼠效果一般采用灭鼠前后鼠的

40、相对数量来计算,用灭鼠率来表示、灭鼠率反映了害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数量下降的程度;为使调查符合实际,在灭鼠前后的各种条件应保恃一致,如调查地点及时间、食饵种类、捕捉方法、气候条件等都要求一致;可采用鼠夹法或堵洞法进行调查。,三、害鼠数量减少率的调查,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鼠夹法,由于自然因素影响,应对灭鼠效果进行校正。对于大面积灭鼠效累的考查。在灭前和灭后测定1次鼠密度,用灭鼠率考核指标就可以了。但作为杀鼠剂的药效试验,应设对照区,计算灭鼠率和校正灭鼠率。并记载结果。,此外,在农村开展灭鼠活动结束后,对农户贮粮鼠害的减轻,家禽、家畜被害率下降等,进行调查,统计灭鼠的用药量、饵料、用

41、工费等,综合考核灭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鼠夹法,98,鼠类种群数量的预测预报,是通过对其种群数量消长规律及外在 环境特征,估计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动情况以及将造成的危害损失情况,以确定防治对策;鼠类种群数量预测预报的内容包括发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和发生程度预测三个方面的内容。发生期的预测 发生量的预测 发生程度的预测,四、农田害鼠预测预报方法,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99,县(市)鼠情测报部门从田间调查获得的鼠情资料,应及时整理分析,通过报表、农业病虫测报电码模式电报等方式及时传送给省、部有关部门,以便上级全面掌握各地区农田鼠害发生情况;组织鼠情会审,分析发生发展趋势,以便及时作出鼠情预测并进行发布,指导防治。,四、农田害鼠预测预报方法,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鼠情测报的编制和内容,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四、农田害鼠预测预报方法,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第三节 农田鼠害的调查与监测方法,吴刚 博士/副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武汉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430070 E-mail:n,您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与我联系:,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