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申报.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59935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1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申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申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申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申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申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申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申报.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评审过程与申报技巧,校社科处国家社科申报动员会,成功申报的框架,成功的申报,申报技巧,学术积淀,论证,选题,工作过程与方法,了解评审程序,一、评审过程,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指南来源:做法2010,评审委员每人提交3-5题,附解题,评委投票推荐正式指南题2011,评委每人推荐3-5题,附解题2012,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基础上补充3题,不要解题。2013,评委每人推荐2-3题,不附解题评审组长过目,交规划办发布,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指南来源:提示每个学科组有20-50名专家,这些专家每年负责提交指南题。专家们分布面广,

2、长期活动在科研第一线。并且提交题目有一定竞争性(提交不出或不好可能被同行看不起)。因此指南题基本代表了该学科当今热点、前沿或值得关注的问题。轻视指南题是危险的。报落后于指南的题目是危险是。,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通讯评审:做法通讯评审专家的产生是开放报名,自报主题每年专家选择是由规划办工作人员根据回避原则和自报主题选择评审专家,每份材料5人评审。每人每次评审30份左右,不需要写评语。基数决定入围数,2010非限额申报取20;2011以后在限制入围前提下取33地区回避,双盲评审,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通讯评审:提示评审专家水平不一,可能高水平,也可能一般水平;可能熟悉你的专题,也可能不熟;可能认

3、真评,也可能不认真。因为独立评审、评审费用很低、不用写评语,相当多的评审专家会根据某些元素(如标题、前期成果),迅速淘汰一批材料。相对于自科评审的单盲评审,有名气的学者更愿意选择申报自科。,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入围(上会):做法按通讯评分自上而下排序可能剔除有特别激烈评语者照顾:结题评审的有信誉专家(公开)结题成果为优秀的专家(公开)知名专家(为防止有水平知名专家在通讯评审落选增加该项。不公开),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入围(上会):提示认真参加结题评审与未来申报直接相关。基金申报大会上多次听到中宣部、规划办领导点名表扬认真评审专家。认真完成现有课题与未来申报直接相关。规划办、学校也有奖励。,

4、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会评:选取会评专家组长推荐,选取1/2评审专家。个人回避,亲友回避,单位不回避同一单位专家一般不超过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会评:日程一般三天会议:第一天:上午大会,下午小会;第二天:上午看材料,下午小组讨论第三天:上午学科组讨论,下午投票会评:细节京西宾馆,门卫严格通讯评审成绩不上会,与会专家独立评审投票表格第三天下发,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会评:名额10年全国:重点200,一般1700,青年1000;上会材料分A重点、B一般、C青年、D一般自选、E青年自选五类,BD类、CE类混合使用名额。上会材料50可入选,但并非A、BD、CE各取50。评审时各学科组名额已给定,

5、总数不可突破,可下调不可上调。,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会评:原则鼓励自选题(鼓励创新)严把政治关、学术关(应用学科问题不大)满足稳定队伍和保证公益性需要(2012年预留10名额照顾),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会评:原则地区、单位平衡大学科各省市尽量不缺(有入围即有入选)多人入选的单位不缺学科组自行商定上限同一主题一般不超过一项多次上会者应该照顾,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会评:阅读和小组讨论除少数材料不足的组,一般学科组都将细分若干个小组,每组3-5人。评委分头在宾馆房间看材料,本学科每人20份材料,另加每人要看的重点课题材料。小组讨论,每人将自己材料中入选、可考虑和不入选材料组内汇报小组取得一致意

6、见,按大致比例提出入选、可考虑和不入选名单,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程序,会评:全体讨论、投票每个评委到手一张选票,有全部名单各小组代表分别介绍本组推荐名单学术秘书统计汇总根据汇总结果(总数与平衡情况)讨论上调或下调学科组投票达三分之二数不足时可二次投票,仍未达三分之二不得再投,小结:关于公正性,盲审不排除熟人照顾,但评审专家太多太分散,识别同类选题材料很难,受到太多照顾概率不大。没有被列入照顾名单的知名专家落选盲审为常态。不排除误评。一是专家水平不一,二是专家对材料主题熟悉程度不一,三是认真程度不一。会评中经常听到的议论,或向组长报怨:怎么选出的都是这么差的材料?听说谁谁谁申报了怎么没上会?,小结:

7、关于公正性,会评不排除人情或关系因素。但需要照顾的人很少很少,名额很多很多(好的材料全部选中后仍有许多名额),少量照顾不会影响优秀申报选中。有地区和单位照顾(2012已有措施对此限制)有地区和单位的平衡,多份材料上会一般不能全落选,2012留出10名额送上会落选的“弱势”地区和单位。,二、申报技巧,申报书风格,好的、理想的申报,应该以我为主,一切从学术出发,不考虑评委态度与立场,将个人学术优势发挥到极致。但实际上,盲审和会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评审。因此,适当考虑一下申报书风格,或者说申报书给谁看,是有必要的。,申报书风格,针对盲审的风格:针对盲审“短平快”特点,段落简短、内容花梢,突出亮点(如调

8、研、前期成果)评审人随机产生,专长参差不齐(可能不熟悉专题),大部分不参加指南出题(可能不熟悉指南),水平有差异(可能看不出价值)评审人独立完成评审,无人审核他们的认真程度与学识水平评审人打分结构化(表格化),不需细读材料即可完成评审,申报书风格,针对会评的风格:针对真正的专家评审,应该追求内容深入,无懈可击(无硬伤),经得起多角度的科学审视专家有足够的时间阅读,专家意见要摆到同行面前审视小组意见特别是主审者个人的意见(兴趣、眼光决定)起决定性作用表扬意见敌不过批评意见有些比较小众的、特别显眼的题目,即使上了指南,会评中可能会被批评,选题:指南题VS自选题,题目来源选择:指南题优势:同一题目多

9、人申报,不会出现专家认为题目不重要而无人入选的情况;有较多前期成果、论证优秀的材料可以PK对手而出;问题:好的指南题可能很多人申报,因为规定“同一主题立项一般不超1项”,导致竞争激烈;会评时有名气者的材料更容易胜出。结论:重点并非选题而是论证,包括前期成果、名气等,选题:指南题VS自选题,题目来源选择:自选题优势:自选题一般有较好的前期成果,论证充分,不容易撞车,不会与名家PK,出色的题目容易脱颖而出。问题:指南题一般能较也涵盖学科热点和前沿,找到比指南题更好的题目有一定风险;若专家目测/直感认为选题不重要,容易成为秒杀对象。结论:慎重对待题目,加强对意义的论证。,选题:指南题VS自选题,使自

10、己的专长“碰上”指南关注学科前沿,使自己提前在指南题领域积累足够的前期成果和一定的知名度。积极的学术交往(单位的和个人的),使自己有机会向评审专家推荐指南题。,选题:标题,标题可以也应该改变指南题,以突出自己的研究思路或方法与论文一样,新颖的、有学术含量的标题更能吸引人。在标题上避免扎堆、撞车(名家、名单位更希望扎堆)副标题和“基于”、“视野”有被滥用趋势,应关注有限目标,避免标题是出现太多的主题。今年已经明确不欢迎副标题,论证方法:述评,忌大段常识性、套路化开头。忌绝对式,特别否定绝对式(否定绝对无法证明)的结论。慎用数据与事实(过时的、不实的、特定场合的),最好有较新来源。国内外的先后:在

11、一些国外明显领先的领域,述评应该先国外,后国内,并且国外侧重于有此类研究(研究的必要性),国内侧重没有此类研究(研究的创新性)。,论证方法:述评,盲评:忌拖沓、冗长的论述忌平淡、寻找思想或文字亮点忌过份超前,做到雅俗共赏避免数据库检索中的硬伤。会评:深入地讨论问题,系统阐述个人主张(专家思维)不随意否定专家观点,尊重学科传统(老人思维),论证方法:价值与意义,条理化论述,1234地列出多个意义简洁,意义无须展开,各意义一目了然忌常识性意义,至少不能全部意义都是常识,如“推动我国XXX的健康发展”,论证方法:价值与意义,关于价值与意义前置有一种说法认为应该将价值与意义前置。理由是,评委应该首先了

12、解课题的意义,然后才看你是否了解现状。但在两种情况下不成立:指南题。由于指南题可能有多人申报,意义自明。评委需要全面了解你的水平。述评本身能说明课题的意义。如国外的名家、重要组织新近在研究这一问题。,论证方法:内容,忌平面化,可从多个角度分解研究内容。忌教材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特殊,等)适当的框图和图表适当的专业术语,论证方法:内容,追求难度:不以名气取胜的申报应该注重靠技能与“体力”的难度引入、论证新理论。方法。工具的选择、方法的应用资料与数据。获取的困难、处理的困难,论证方法:观点和思路,观点和思路上承“内容”下接“方法”,宜以高度精炼的文字,各一、二个段落完成。避免与“内容”和“方法”

13、产生过多重合。,论证方法:方法,研究方法创新不易,有好的方法能加分,没有不减分。宜多样化。方法有主有从,有定性有定量,有思辨有实证,不能太单调。离不开大路化方法,但忌完全大路化。当前最大路的方法就是文献调查和问卷调查,只写这两个方法等于承认没有合适的研究方法。近年来有理科化趋势。,论证方法:创新,对前面的论述进行总结。如果找不到创新点,说明前面没写好。新观点、新方法、新工具应用、成果新应用都可成为创新,论证方法:前期成果,前期成果的两难:没有前期成果或者前期成果不相关,易被认为研究者缺乏基础;有大量高度相关的前期成果,易被认为该题目已经研究过了。解决:侧重“相关”成果,必要时可提示相关性。,论

14、证方法:其它,关键词、团队成员、经费数量与分配、参考文献等因素,盲审时看不到,会评时可能没时间看。认真写好,不必过于纠结。字数限制,每年都有大量超出字数的标书(某些地方不限制),但并不占便宜。应该遵守规则,在规定字数内写好标书。,三、工作过程与方法,申报书开始前的工作,文献的检索与浏览国外文献的检索与浏览注意中文对英文的一对多国内文献的检索与浏览名家和高被引文献的检索选题与思路形成过程中的思想碰撞课题组成员的头脑风暴朋友、同行的闲聊,申报书写作过程中的工作,写作过程的闭门造车(略),申报书完成后的工作,材料完成后的同行评审有没有同行不能看到的亮点或创新有没有同行不能认同的观点或想法有没有同行认为错误的数据与事实关注细节不要害怕在格式、文字等细节上浪费时间不要轻易将细节处理交给助手,祝各位申报如愿!新年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