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部夏季安全知识教育.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66701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搭载部夏季安全知识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搭载部夏季安全知识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搭载部夏季安全知识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搭载部夏季安全知识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搭载部夏季安全知识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搭载部夏季安全知识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搭载部夏季安全知识教育.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搭载部,2017-07-25,夏季安全知识教育,一、夏季防高温中暑,二、夏季防触电,三、夏季防火防爆,前 言,夏季高温给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挑战。面对严峻的形势,应该迎难而上,克服困难。安全是企业平稳生产的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目 录,二、夏季防触电,一、夏季防高温中暑,夏季安全知识教育,三、夏季防火防爆,一、夏季防高温中暑,中暑,是机体热平衡机能紊乱的一种急症,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1.体温调节中枢障碍2.汗腺功能衰竭3.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一)何为中暑,一、夏季防高温中暑,(二)中暑类型,一、夏季防高温中暑,(

2、三)中暑症状,症状:大汗淋漓、头晕耳鸣、口渴、恶心胸闷烦躁、动作迟缓不协调、四肢无力等症。,一、夏季防高温中暑,(三)中暑症状,先兆中暑未能及时处理症状:体温升高(38.5以上)、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神疲力乏等症状,或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轻度中暑现象。,一、夏季防高温中暑,(三)中暑症状,症状: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一、夏季防高温中暑,(四)中暑预防,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22.5L水。出汗较多时应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夏季人体容易缺钾而倦怠疲乏,

3、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1.补充水分,一、夏季防高温中暑,(四)中暑预防,多食时令蔬菜、瓜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1.补充水分,一、夏季防高温中暑,2.饮水注意事项,饮水莫待口渴时 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大渴忌过饮 大渴果饮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餐前和餐时不宜喝水 餐前和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此对健康不利;,一、夏季防高温中暑,2.饮水注意事项,晨起先喝一些水 可以补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维持

4、体液的正常水平;可选择的饮品矿泉水果蔬汁碳酸饮料 运动饮料功能饮料牛奶及含乳饮料,一、夏季防高温中暑,适时补水,不渴也喝,一、夏季防高温中暑,3.保持充足睡眠,夏季昼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一、夏季防高温中暑,3.保持充足睡眠,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一、夏季防高温中暑,4.注意饮食,增强营养:营养膳食应是低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A、B1、B2 和C。平时可多吃番茄汤

5、、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备防暑药:外出时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可及时服用。,一、夏季防高温中暑,4.注意饮食,最好吃点苦,夏季应淡补,一、夏季防高温中暑,5.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关注天气预报高温作业环境做好通风降温可能时调整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段禁止具有高温作业禁忌症人员进入高温作业岗,一、夏季防高温中暑,6.先兆中暑/轻度中暑急救知识,转移 使人员脱离高温作业环境至荫凉处休息,给饮淡盐水等饮料给药 意识清醒者,可以给服首选:仁(人)丹 1015粒/次次选:藿香正气口服液 510ml/次,一、夏季防高温中暑,6.先兆中暑/轻度中暑急救知识

6、,降温 症状较重但尚无严重危险、神志清醒者,可在其头、颈、腋下和腹沟处放置冰袋降温;可将患者置于空调室内降温(使室温保持在2225之间);予以胸、腹、肢体皮肤按摩擦浴,以利皮肤散热。,一、夏季防高温中暑,7.重症中暑急救知识,转移 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保证脑部供血,解开衣扣,以利呼吸和散热,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予以更换衣服;,1.面部发红的病人可将其头部垫高;2.面部苍白的病人则要使其头部放低。,一、夏季防高温中暑,7.重症中暑急救知识,降温 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老年人、体

7、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不能耐受过低水温!,一、夏季防高温中暑,7.重症中暑急救知识,服药 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一、夏季防高温中暑,7.重症中暑急救知识,掐 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如果回到炎热的环境,会引发比之前更严重的后果。,一、夏季防高温中暑,7.重症中暑急救知识,转送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应立即送医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运送途中尽可能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8、,目 录,二、夏季防触电,一、夏季防高温中暑,夏季安全知识教育,三、夏季防火防爆,1、触电事故的主要类型?2、人体触电的原因和方式?3、电焊操作中的不安全因素?4、触电事故的管理和预防?,主要内容,1、触电事故的主要类型,电击,电伤,人体安全电压是36V,安全电流为10mA。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

9、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容易造成触电的危险环境:1.在船舱内、管道内、金属结构上或潮湿的地点、水下进行焊接作业。2.高温天气容易造成电器设备的老化,破损。3.夏季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焊工长时间进行焊接作业,通风不良,人体大量出汗和疲劳,身体有病或情绪不佳,导致人体电阻大大降低。还有潮湿的空气,物体都容易导电。,2、人体触电的原因和方式,触电方式,直接电击,间接电击,触电原因,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直接电击:人体直接触及或过份靠近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带电导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间接电击

10、: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发生接地短路故障,使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带有电压,人体触及就会发生的触电。,人体触电的原因,(1).一次电源触电交流电焊机一次电压一般为单相220伏或三相380伏,工频50赫兹。电压值大大超过安全电压值(交流50伏),频率是危险性最大的频段,触电危险性很大,2、电焊操作中不安全因素,(2).二次线触电,2、电焊操作中不安全因素,空载电压大于安全电压,空载电压为6090V工作电压为2540V,焊条电弧焊,原因在于二次线电压较低,人们对触电的成因认识不足,往往错误地认为电焊机二次线是“安全”的,电焊机二次线触电事故频发,焊机、电缆漏电,2、电焊操作中不安全因素,焊工带电操作机

11、会多,案例教育及分析,某船厂有一位年轻的电焊工正在船舱内焊接,因舱内温度高加之通风不良,身上大量出汗将工作服和皮手套湿透。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未能摆脱,造成电击。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无效而死亡。,请问在此次事故里电焊工有哪几条违章行为?,(1)焊机的空载电压较高超过了安全电压(2)船舱内温度高,焊工大量出汗,人体电阻降低,触电危险性增大。(3)触电后未能及时发现,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较长,使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受到严重破坏,抢救无效。,舱内工作时要设监护人,随时注意焊工动态,遇到危险征兆时,立即拉闸进行抢救。,3、触电事故的管理和预防,对员工进行触电事故救护知识的培

12、训及电器知识、防范措施的培训。,事故管理与预防,电焊设备与电力线路的连接、拆除以及电焊设备的电气维修必须由电工担任,焊工不得擅自处理。,事故管理与预防,电焊作业中的安全防护,作业前必须按标准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检查电焊机内部有无金属障碍、接头是否牢固;检查设备、工具的绝缘层有无破损、接地线完好性。,事故管理与预防,电焊机到焊钳绝缘导线长度不超过30米,并且是绝缘良好的橡皮线,接头处必须用胶布包缠。使用时须理顺。,事故管理与预防,装设自动断电装置,事故管理与预防,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事故管理与预防,案例教育及分析,案例1:某厂有位焊工到室外临时施工点焊接,焊机接线时因无电源闸盒,便自己将电

13、缆每股导线头部的胶皮去掉,分别接在露天的电网线上,由于错接零线在火线上,当他调节焊接电流用手触及外壳时,即遭电击身亡。,请问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是什么?,焊接设备接线必须由持证电工进行,焊工不得擅自进行。,由于焊工不熟悉有关电气安全知识,将零线和火线错接,导致焊机外壳带电,酿成触电死亡事故。,案例2:上海某机械厂结构车间,用数台焊机对产品机座进行焊接,当一名焊工右手合电闸、左手扶焊机时的一瞬间,随即大叫一声,倒在地上,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主要原因分析(1)电焊机机壳带电。(2)焊工未戴绝缘手套及穿绝缘鞋。(3)焊机接地失灵。,主要预防措施(1)工作前应检查设备绝缘层有无破损,接地是否良好。(

14、2)焊工应戴好个人防护用品。(3)推、拉电源闸刀时,要戴绝缘手套,动作要快,站在侧面。,目 录,二、夏季防触电,一、夏季防高温中暑,夏季安全知识教育,三、夏季防火防爆,三、燃烧与防火技术,“小小”电焊火花引发的“特大”火灾事故,2010年11月15日14时许,上海市中心胶州路靠近余姚路附近的一座约30层的公寓楼发生火灾。,概况,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11.15特大火灾案例,原因分析,起火原因:大楼在装修作业施工中,有2名电焊工违规实施作业,点燃了尼龙网、竹片板、泡沫等易燃物,外墙面结构由铁制脚手架、绿色的塑料过滤网、泡沫、聚胺脂以及木板等组成,均为易燃物,在短时间内形成密集火灾。,暴露出的问题包括

15、:,1.电焊工无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引发大火后逃离现场2.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措施不落实,存在明显的抢工期、抢进度、突击施工的行为3.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导致大火迅速蔓延,1、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着火源,三兄弟,闪燃、着火、自然,2、燃烧的种类,压缩纯氧与油脂等可燃物接触能发生自然,引起火灾和爆炸,案例1:管道内部打磨,通氧引火烧身,朱之军进入的管道,氧气瓶,案例2:高空作业火灾事故,一名工人在8米切割临时拉筋,一名工人在2.7米进行焊接作业,泡沫垃圾燃烧事件,一名工人在-2.7米进行焊接作业,地面的泡沫垃圾被引燃,三、爆炸

16、与防爆技术,(1)爆炸的定义和分类,1、,物理性爆炸,温度、体积、压力等变化引起,使用气瓶时,要远离高温、明火、熔融金属飞溅物和易燃易爆物质等,一般规定相距10m以上。在焊接作业场地10m距离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氧气瓶与乙炔气瓶之间不应小于5m。,安全提示,乙炔瓶体表面温度最高不能超过40,当瓶阀冻结时,不准用铁敲击,也不能用明火烘烤。必要时可用40以下的温水解冻。,安全提示,习惯性违章,装卸工违章作业,造成氧气瓶爆炸,事情经过:,某单位用卡车运回新灌的氧气,装卸工为图方便,把氧气瓶从车上用脚蹬下,第一个气瓶刚落下,第二个气瓶跟着正好砸在上面,立刻引起两个气瓶的爆炸,造成一死一伤。,主要原

17、因分析 两个气瓶相互碰撞,压缩气体在氧气瓶碰撞时受到猛烈振动,引起压力升高,使气瓶某处产生的压力超过了该瓶壁的强度极限,即引起气瓶爆炸。,主要预防措施 搬运氧气瓶时,要避免碰撞和剧烈振动,要戴好安全帽及防震圈。装卸氧气时严禁滚动。,2、,化学变化+热量+气体,化学性爆炸的必要条件,着火源,可燃易爆物,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常用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天燃气:5%15%,乙炔:2.281%,氢:3.381.5%,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数值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爆炸危险性越大,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爆炸危险作业环境,2、狭小空间焊接与切割,1、燃料容器的检修焊补,焊补渗漏的酒精桶爆炸,事故经过

18、某厂制药车间将一个渗漏的酒精桶送到机修组焊补,焊工甲施焊不久,酒精桶爆炸,飞起的桶盖击裂甲的头部,当场死亡。主要原因分析酒精桶施焊前未经任何清洗,桶内还残留有酒精,酒精易挥发,在密闭容器内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气焊时引燃而爆炸。主要预防措施盛装酒精的容器,焊前必须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敞开桶盖进行焊接。焊工在焊接前,必须弄清容器曾装过何种易燃易爆物品及清洗情况,不要盲目动火焊补。,狭小空间爆炸性混合气爆炸,事故经过某厂一位焊工在烟筒中进行焊接作业,工作休息时,焊工离开工作点,将熄灭了火焰的焊炬留在工作地点,半小时候,该焊工重新进入烟筒中继续工作,点火时发生爆炸,焊工烧伤面积70%以上,经抢救未

19、造成死亡,但终身残废。,狭小空间爆炸性混合气爆炸,主要原因分析焊工所用的焊炬乙炔阀门漏气,与烟筒中的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点火时遇明火发生爆炸。主要预防措施通风检查焊割矩的密封性禁止在工作地点调试和点火,焊割矩和胶管应随人进出,结束语 大家在工作过程当中要做到自我保护,夏季人的应变能力变差,视觉,听觉都有下降。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安全措施的不力,都会造成人生伤害,因此防人生伤害事故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中。,大家要认清施工周边的环境,有没有红白旗禁止施工区域,旁边孔洞是否有防护,临边有没有护栏。脚手架是否报检,转梯是否固定等等。都是大家主动安全要注意的事情。我们要加强安全教育,加强现场安全巡查,消除隐患,做好防范工作。,大家要做到主动安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