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67302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4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三常用文言虚词复习,“之”的常见用法,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又数刀毙之(它)A 代词。有两种情形 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为云梯之械(这),B.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蜀之鄙,有二僧(的),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人之立志(不译),D.音节助词,无实义,不译:公将鼓之(不译),E.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不译: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何陋之有,菊之爱(不译),G.动词,相当于“往”“到”,作句子谓语:吾欲之南海(去往)(后面大都是表地点性的名词),H.表限定关系,可译成“以”:一室之内,郊田之外,F.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马说,

2、辨析句中“之”的用法,(1)笑而止之曰()(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3)、操蛇之神闻之()()(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5)、宋何罪之有()(6)、公将驰之()(7)、杜少府之任蜀州(),2、“其”的常见用法。,A、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的”“它”“它的”:惧其不已也(他)其妻献疑曰(他的)视其中,则干若败絮(它的)B、人称代词,译为“自己的”:退而甘食其土之有(自己的)C、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其中”:视其书(那本)D、语气副词,表推测语气:其真不知马也(大概)(恐怕)表反问语气:恶在其为民父母也(难道),辨析句中“其”的用法(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余人各

3、复延至其家()(3)、下视其辙()(4)、其如土石何()(5)其真不知马也()(6)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7)则移其民于河东(),3、“而”的用法。,A.连词,表并列:中峨冠而多髯者(不译,或译为“又”)表承接:有卖油翁释担而立(不译,或译为“然后”“于是”)表转折:前狼止而后狼又至(“但”或“但是”“然而”)表修饰:杂然而前陈者(地)表因果:泉香而酒冽B.音节助词:既而儿醒,俄而百千人大呼(不译),辨析下列“而”的用法。(1)日出而林霏开()(2)民困而不知救()(3)敏而好学()(4)而托于柑以讽耶()(5)玉质而金色()(6)面山而居()(7)温故而知新()(8)水落而石出(),4

4、、“于”的常见用法。,A.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方式等,可译为“在”“到”“向”“从”“对于”等。如:尝射于家圃(在)移其民于河西(到)贫者语于富者曰(向)若所市于人者(给)B.介词,表比较,译为“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C、介词,表被动,译为“被”:舜发于畎亩之中(被),解释下列句中“于”的用法。(1)、然后知生于忧患()(2)、苛政猛于虎()(3)、余将告于莅事者()(4)、告之于帝()(5)吾祖死于是()(6)、人之食于虎()(7)、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8)、欲报之于陛下也(),5、“以”的常见用法。A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方式,可译为“用”“

5、把”“凭”“按照”等。例:以刀劈狼首(用)公亦以此自矜(凭)以丛草为林(把)以计而行(按照)B、介词,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因而”等。例:此独以跛之故,父子想保(因为)C、连词,表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用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用来)表动作的结果,可译为“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表因果,可译为“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表承接,相当于“而”,不译: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不译)卷石底以出(不译)D、动词,可译为“认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通假字,通“已”,译为“已经”: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已经),解释句中“以”的用法。、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虏太子以归()、衣食所安

6、,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吾赖是以食吾躯(0、以塞忠谏之路也()、以刀劈狼首()、予默然无以应()、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以五十步笑百步()(10)以君之力()(1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乃”的用法。A、副词。(于是,才,竟然)例: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凡三往,乃见(才)B、表判断。(译文中加“是”)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C、代词。(你,你的),指出下列句子中“乃”的用法:1、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2、乃钻火烛之 3、家祭无忘告乃翁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7、“为”的用法。A、介词。、表被动;为乡里所患(被)、表对象:不足为外人道也(向)、表时间:为其来也,臣请

7、缚一人(在)、表目的:公输盘为楚为云梯(替)B、动词。、表判断;缚者曷为者也(是)、表动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为器皿(做)C、疑问语气词:夫子何命焉为(呢)少 D、表因果,“因为”,解释“为”的意义或用法:1、为学()2、为小门于大门之侧()3、为其来也()4、其印为余群从所得()5、为其老,强忍()6、良业为取履()7、或异二者之为()8、为其像人而用之也()9、中轩敞者为窗()1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1、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为:补充,2、当“为”作动词时,读w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成为”,“雕刻”,“是”等,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