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总特征发展观复习.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769383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88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总特征发展观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哲学总特征发展观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哲学总特征发展观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哲学总特征发展观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哲学总特征发展观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总特征发展观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总特征发展观复习.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坚持联系的观点。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注意经济与能源的关系,加强对我国能源的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当局部以合理、有序、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可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低耗高效产业,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3.坚持发展的观点,培养创新精神。加强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转变。4.重视量的积累。人人从自己做起,节约资源。(言之有理即可),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国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将安排103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农村税费改革;鼓励、支持金融组织积极发展农村小

2、额信贷;继续对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行调控;继续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指导实践,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持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体现了国家注重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的稳定性,有利于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促进农业发展。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

3、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土地规模经营必须循序渐进,坚持适度原则。,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途径,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质变,要求,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方法论要求,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坚持适度原则。反对两种倾向:拔苗助长或优柔寡断,知识结构,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二)发展 1、发展的含义和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提示】发

4、展与运动变化的关系 运动变化有两种情形:一是前进性的;二是倒退性的。发展特指前一种情形,因此发展是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拓展】关于新事物与旧事物 a.什么是新事物?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判断是否新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旧,不是产生的先后,不是一时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b.新事物永远是新事物吗?新事物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会永远是新事物。c.新事物与旧事物毫无关系吗?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产生,是对旧事物的“扬弃”。,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2、发

5、展的普遍性(1)表现 第一,自然界是发展的;第二,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第三,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整个世界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提示】世界永恒发展是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包含的趋势,而并非指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发展之中。,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2)方法论要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一,既要认识事物的现状,又要了解它的过去,预测它的未来。如: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第二,要根据事物在发展中的阶段来确定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如:正确评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看待中美关系 第三,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如:第十课讲的理论创新、制度

6、创新、科技创新。,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2)方法论要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一,既要认识事物的现状,又要了解它的过去,预测它的未来。如: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第二,要根据事物在发展中的阶段来确定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如:正确评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看待中美关系 第三,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如:第十课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3.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1)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第一,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和发展,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二

7、,社会历史领域的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第三,综上所述,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2)为什么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第一,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第二,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与接受也有一个过程。第三,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3)方法论要求 第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促使新事物的成长壮大。第二,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4、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1)量变和质变的区别,【提示

8、】(1)量变有两种情形:一是事物在数量(大小、速度、程度)的增减,二是场所的变更(结构发生变化)。(2)质变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质变也是多方面的。,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2)量变和质变的联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量变。)第四,事物的变化发展就是经由量变到质变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提示】(1)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吗?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2)量变引起质变就是发展吗?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一是前进性的,二是倒退性的,只有前者是发展。,第三单元 思想

9、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3)方法论要求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不能缺乏信心、优柔寡断。,【拓展】此处就“发展”的角度而言。此外,量变引起质变还包括倒退性的变化,我们还应当注意:质变始于量变,当要防止事物向坏的方向转化时,就要防微杜渐。(实际上是重视量的积累的另一方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就要坚持适度原则,避免过犹不及。,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4)割裂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的错误思想 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是形而上学的思想,如:生物激变论承认质

10、变,否认量变。庸俗进化论承认量变,否认质变。,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5.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哲学上把事物的内部矛盾叫做内因,把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做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第一位)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促进、延缓)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历经数十年的艰苦攻关,我国终于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绕月探测作为探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人造卫星和载人

11、航天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嫦娥一号卫星在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基础上,突破了轨道设计、热控、测控以及制导等一批关键技术。至2008年8月1日,嫦娥一号飞行3042圈已获取人月面数据。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历经数十年的艰苦攻关,我国终于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绕月探测作为探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嫦娥一号卫星在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基础上,突破了轨道设计、热控、

12、测控以及制导等一批关键技术。至2008年8月1日,嫦娥一号飞行3042圈已获取人月面数据。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1)绕月探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我国科研人员历经数十年的艰苦攻关,才取得了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嫦娥一号卫星是在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基础上,取篮子新的突破,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和准备。(4)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体

13、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1.材料:浙江义乌人从当年的小买卖,到如今依托小商品市场,创立了自己的产业,义乌人走进了世界大市场。义乌人“以商兴市”富起来了,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薄利多销”。女孩子喜爱的五彩缤纷的饰带,全国总量的70%是义乌生产的。1支吸管利润仅有8毫钱8.5毫钱,但每天约8吨重的产品运往世界各地,利润当然可观。2008年底爆发的金融危机冲击义乌小商品,众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面临着破产、倒闭的危险。义乌市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产品和市场升级,降低企业外部成本和出口风险,实现了小商品出口快速增长。思考:结合材料分析义乌人的做法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16分),/,/,/

14、,1.材料:浙江义乌人从当年的小买卖,到如今依托小商品市场,创立了自己的产业,义乌人走进了世界大市场。义乌人“以商兴市”富起来了,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薄利多销”。女孩子喜爱的五彩缤纷的饰带,全国总量的70%是义乌生产的。1支吸管利润仅有8毫钱8.5毫钱,但每天约8吨重的产品运往世界各地,利润当然可观。2008年底爆发的金融危机冲击义乌小商品,众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面临着破产、倒闭的危险。义乌市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产品和市场升级,降低企业外部成本和出口风险,实现了小商品出口快速增长。思考:结合材料分析义乌人的做法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16分),/,/,/,17.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15、,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义乌人从当年的小买卖,到如今依托小商品市场,创立了自己的产业,走进了世界大市场,体现了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道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金融危机使众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面临着破产、倒闭的危险,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义乌小商品过去的辉煌以及今天的恢复性增长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义乌人“薄利多销”的成功经验体现了这一点。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16、,将尊重规律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义乌市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了小商品出口快速增长。,例七新中国60的辉煌历程,是一段上下探索、自我革新的历史。60年中,我们走过弯路、绕过远路,有过“大跃进”的急于求成,有过“十年内乱”的惨痛教训,但最终我们党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实践中摸索出正确的航线。60年的艰辛奋斗,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展现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结合材料谈谈,新中国60年的辉煌历程是如何体现发展观点的。,参考答案 新中国60年的历程,是自我革新的历史,这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

17、的灭亡。60年走过弯路、绕过远路,但最终我们党在实践中摸索出正确的航线,这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通过60年的艰辛奋斗,我们党、国家、人民一步步走向了成熟,这体现了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2.材料一:几年前,中国铁路还以100公里左右的时速“匍匐前进”,现在中国高铁最高运营试验时速达到486.1公里,堪称“陆地飞行”!从零到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四年实现了“梦幻跨越”。(1)结合材料一,用发展的实质来分析中国铁路的“梦幻跨越”。(6分)18.(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中国铁路由几年前的“匍匐前进”,到现在中国高铁的“陆地飞

18、行”,这种“梦幻跨越”体现了我国铁路运输的飞速发展,是事物发展的质的飞跃。,(2)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我国高铁经过反复试验改进了多次,最终达到了领先于日本和欧洲10年的成效。,材料二: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说:“我们在武广高铁上反复试验改进了多次,现在可以自豪地说,仅列车气密强度这项指标,中国的机车装备制造业就领先日本和欧洲10年。”(2)结合材料二,从事物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中国高铁成功的历程。(6分),(2010高考广东卷37)材料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

19、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2)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6分),(2010高考广东卷37)材料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

20、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2)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6分)【答案】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

21、也有一个认识过程。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16分),(2006江苏,38)材料一 自禽流感发生以来,我国政府启动了整体防控体系,采取免疫、监测、发现、扑杀等对策,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并批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用禽流感疫苗进入临床研究。同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禽流感防控国际合作,并与欧盟委员会、世界银行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禽流感防控国际筹资大会,认真履行防控禽流感的大国责任。材料二 天花曾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疾病之一。为了防治天花,人类历经了几个世纪的艰辛探索。公元10世纪,中国医书就记载了接种天花疫苗的方

22、法,但这种方法的危险性很大。到了16世纪,中国医生发现那些得过轻微天花的人,就获得了免疫能力,于是开始接种人痘,这种方法很快传入欧洲,但种人痘仍存在危险。1796年,英国医生发现,得过牛痘的人不会得天花,并且种牛痘比较安全,于是开始种牛痘,以后种牛痘又传入中国。直到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1)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原理?(2)运用材料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材料一,谈谈我们对防控禽流感应有的态度。,(2006江苏,38)材料一 自禽流感发生以来,我国政府启动了整体防控体系,采取免疫、监测、发现、扑杀等对策,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并批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用

23、禽流感疫苗进入临床研究。同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禽流感防控国际合作,并与欧盟委员会、世界银行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禽流感防控国际筹资大会,认真履行防控禽流感的大国责任。材料二 天花曾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疾病之一。为了防治天花,人类历经了几个世纪的艰辛探索。公元10世纪,中国医书就记载了接种天花疫苗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危险性很大。到了16世纪,中国医生发现那些得过轻微天花的人,就获得了免疫能力,于是开始接种人痘,这种方法很快传入欧洲,但种人痘仍存在危险。1796年,英国医生发现,得过牛痘的人不会得天花,并且种牛痘比较安全,于是开始种牛痘,以后种牛痘又传入中国。直到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

24、天花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1)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原理?(2)运用材料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材料一,谈谈我们对防控禽流感应有的态度。,其中第(1)问应抓住中外医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从天花的泛滥到人们能掌控天花,从接种人痘、牛痘到天花的最终消灭等关键信息,可从联系与事物发展有规律的,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等角度思考。第(2)问与第(1)问紧密相联,其实质是用第(1)问中所体现原理的方法论原则来分析解决问题,是第(1)问的延续。,答案(1)天花病毒在全球的流行,中外医生在治疗上的相互借鉴,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作用,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从天花的泛滥,到人类经过艰辛探索制服天花

25、,体现了事物的变化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从天花的肆虐,到接种人痘和牛痘,直至天花的最终消灭,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2)世界各国防控禽流感的工作是相互联系的,要在加强整个国家防控体系的同时,加强防控禽流感的国际合作。禽流感病毒的变异和流行有其客观规律,要认识和利用其内在规律,形成防控禽流感的对策。防控禽流感,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既要充满胜利的信心,又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2010年11月1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五次峰会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并发表了题为再接再厉共促发展的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指出,我们要本着对历史、对

26、未来负责的态度,站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发扬同舟共济精神,再接再厉,努力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通过各方协商、合作,峰会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各成员共同承诺加强二十国集团的作用,妥善应对国际金融领域的新风险、新挑战,携手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请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有关知识,说明二十国集团加强合作,携手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必要性。,(1)联系是普遍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存在。(2)整体的性能状态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

27、起决定作用。国际环境制约着二十国集团内所有国家的发展,而这些国家的金融稳定、经济发展也会影响世界金融市场的繁荣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3)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二十国集团中的每个国家与世界通过金融、贸易关系等联系在一起,获得共同发展与稳定,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每小点6分),一些名言、典故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哲理。(1)请你谈谈“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以及对我们的启示。(10分)(2)请你写出几条和上述短语包含相同哲理的名言或典故。,(1)这句话说明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28、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句话是说,不要以为好事太小就不去做,也不要以为坏事太小就去做。因为任何事物都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我们青年学生要立志成才,就必须重视量的积累,凡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个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善的行为,我们都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凡是对社会、对个人和他人有害的恶的思想和行为,我们都要坚决抵制,防微杜渐。(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水滴石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10分),论述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

29、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增长转变。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解 题 指 导,可要记住 啊!,参考答案,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合理、节约利用资源,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必须用搞好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创造条件,这就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

30、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森林覆盖率较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就是从这些具体的国情出发,制定的正确的发展战略。4、规律是客观的,必须按规律办事。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浪费能源,违背了客观规律,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按规律办事的表现。5、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体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量的积累,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31、1.新事物所以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最根本的原因是()A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比旧事物后出现 B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 C新事物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单选),D,2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含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 B C D,A,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其中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是A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 B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充分

32、发挥主观能动性,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成功,C,4.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任何知识都是无法学到手的。这说明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量的积累比质的变化更重要 C、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过程 D、学习知识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D,B,5.下面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唇亡齿寒邯郸学步吐故纳新A、B、C、D、,6.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幼儿园的娃娃抓起,并且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新事物的力量开始是弱小的,发展方向是不明确的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和准备C对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党的中心工作D事

33、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B,7.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A,8.200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也称作“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是1982年以来我国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体现了A.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D.新事物

34、必然战胜旧事物,C,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全凭经验和感觉。某教授对传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9.(2008全国卷30)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显著成效,说明 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量的积累不一定引起质的变化 适度量变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A B C D,B,10.红岩的作者,在一次次查阅有关档案、走访烈士的战友、搜集先烈们感人事迹的基础上,成功塑造了江姐等典型人物形象。这启示我们要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重

35、视做好量的积累A B C D,D,11.我国防震减灾工作50年来的发展道路可谓是艰难重重,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绩令人瞩目。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表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地震的发生规律是客观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地震灾害是可以彻底消灭的A.B.C.D.12.唐代诗人元稹在诗蚁中写道:“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因蛟鲸。”下列名言与诗中蕴涵的道理相同的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A.B.C.D.,A,C,13.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一观点说明()A法、势、

36、事例、风气都是客观实在 B客观事物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变化C龚自珍是一个辩证唯物论者 D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14.我国已经成为高速铁路建设的大国。高速铁路较之传统铁路,无论在运输能力、交通安全性与便捷化、环境保护与乘坐舒适度等方面都有了质的提高。这表明A发展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B事物发展是艰难曲折的过程C新事物与旧事物没有明确的界限 D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D,B,15.下列说法中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包含哲学道理相同的是A时异则世异,世异则备变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16.有的人做事情往往急于求成

37、,总是企图“立竿见影”。这样的做法违背了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C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D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B,A,B,17.真理是相对的,应随着朝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这告诉我们()A、一切从实际出发B、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C、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D、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18.人体没有脂肪不行,但脂肪摄入太多,人会发胖并导致多种疾病。这说明(),A、事物都是有一定的“度”B、遇事留三分最好C、事物的“度”不好把握D、事物的“度”是由人们主观规定的,A,19.(2009全国,2829)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

38、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的变化,确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回答“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A.B.C.D.,答案 C,20.(2007广东单科,23)“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B.要重视事物的质变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D.要重视量的积累,答案 D,C,21.下列能

39、体现发展普遍性原理的是()青藏高原海陆变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A.B.C.D.,22.“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话在哲学上启示我们(),A.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成为依据,B.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D.对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B,24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与联系之间的关系()A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B由于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才构成联系C事物的普遍联系的原因是发展D联系是发展的结果和表现,A,23.下列说法与“户枢不蠢,流水不腐”

40、所包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闭门造车 B.杞人忧天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沧海桑田,斗转星移,D,A孤立的观点,B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C联系的观点 D运动的观点,25爱迪生一生创造发明很多,他几乎每天忙于试验。许多人不理解他的行动,有人甚至认为他的实验毫无价值;一位老太太曾问他:“你天天搞这些玩艺,有什么意义?”爱迪生没有正面回答她,而是反问道:“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爱迪生这句话包含的哲学寓意是()A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B事物总是运动变化发展的C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新生事物D要注意事物前后相继的联系,C,26.下列属于发展的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

41、经济体制 B张三体重由54公斤增加为56公斤C汽车由起点站到终点站 D气温由10度上升为15度,A,27.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的根本措施之一。这一论断蕴涵的哲理是()A、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B、事物发展是从量的积累开始的C、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流,才能解决矛盾和问题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A,28.“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句话告诫我们()A、要坚持适度原则B、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C、要重视量的积累D、要抓住机遇,C,29.列宁说过:“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

42、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段话包含的唯物辨证法的哲理是()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D、只要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上,事物就不会发生任何变化,C,30.“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轻与重、大与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B、事物的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C、轻与重、大与小是无条件地相互转化的D、量变与质变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意思是说严重的事是以轻微的事为开端的,比喻忽视小处会酿成大祸,做好小事”哲学意思就是事情的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31.下列各选项中,不符合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43、的是()(1)水滴石穿(2)牵牛要牵牛鼻子(3)防微杜渐(4)一趾之疾,丧及七尺之躯(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A、(2)(5)(6)B、(1)(3)(5)C、(1)(2)(3)D、(4)(5)(6),A,32.“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副对联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量变是事物的不显著的变化B、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33.下列成语中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是A瑕不掩瑜B高屋建瓴C唇亡齿寒D一波三折,D,B,34.(06文综天津卷)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卖出豆

44、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可以移植到花盒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长出许多豆子。回答3132题。32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A遭遇人生挫折是偶然的B要正视前进道路的曲折性C把握人生机遇是必然的D要正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35.(07高考政治江苏卷第8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央就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一些文件也有类似提法。2006年,中央又一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过程说明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

45、不完善到比较完善C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D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B,3.没有质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只有质变才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发展要通过质变来实现,但质变不一定都是发展。4.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5.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发展是运动,但运动不一定是发展。6.新事物总比旧事物强大、优越。不能以力量的强弱来判断。,2.事物的发展就是在量变和质变的不断重复过程中实现的。,1.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判断正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君不见黄

46、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幕成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裴休,宝剑锋经磨砺出,,自古雄才多磨难,,上述句子共同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哲学原理。,梅花香自苦寒来。,从来纨绔少伟男。,体现量变与质变原理的有: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水滴石穿

47、,绳锯木断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8.防微杜渐9.欲速则不达10.循序渐进11.瓜熟蒂落12.水到渠成13.当机立断14.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材料二:2008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他强调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节能减排是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利益,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素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政府要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切实把这方面工作抓紧抓好。,材料一:2008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尽管困难重重,但没有退路,节能减排工作必须引起全

48、社会的高度重视,从个人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只有政府和企业、个人形成合力节能减排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思考,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角度,试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节能减排工作从长远看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政府要与时俱进切实抓好此项工作。,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因此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尽管节能减排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我们也必须坚定信念扎实有效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3、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节能减排工作应从个人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49、,政府和企业、个人形成合力才能取得理想成效。,参考答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主观主义,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和选择性,能动地改造世界: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高昂的精神,克服和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和萎靡的精神.,1、物质的含义、物质的唯一特性2、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含义、原因、要求),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

50、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1、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目的和归宿,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发展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指导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