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科核心素养》有感---由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学习酚江苏省仪征中学蒋闯闯.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772570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学科核心素养》有感---由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学习酚江苏省仪征中学蒋闯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读《学科核心素养》有感---由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学习酚江苏省仪征中学蒋闯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读《学科核心素养》有感---由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学习酚江苏省仪征中学蒋闯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读《学科核心素养》有感---由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学习酚江苏省仪征中学蒋闯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读《学科核心素养》有感---由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学习酚江苏省仪征中学蒋闯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学科核心素养》有感---由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学习酚江苏省仪征中学蒋闯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学科核心素养》有感---由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学习酚江苏省仪征中学蒋闯闯.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读学科核心素养有感-由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学习酚江苏省仪征中学蒋闯闯摘妥文章是基于阅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从生活出发引入新课,再通过一连串的实验设计及一系列的追问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联系。关键词酚;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苯、苯酚、醇的微观结构及一系列实验的设计及深层次追问,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基团间的相互影响(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分析、动手能力;(3)通过对含酚废水的处理,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观及正确使用化学品的安全观。2 .教学重难点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难点:建立起基团间相互影响的思维模型3 .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情

2、境引入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医院里面所用的消毒剂,看一下中效消毒剂这一栏,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学生酚类教师醇类和酚类都能够杀菌消毒,我们再来看看教材也是将醇和酚安排在了同一单元里,说明了这绝不是巧合那么简单,两者之间必有内在联系展示模型C苯苯酚乙醇追问(1)醇类,我们前面刚学过,是如何定义的?(2)酚类呢?(3)两者结构上存在怎样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对他们的性质是否有影响?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模型,让学生通过对比乙醇、苯、苯酚的比例模型,认识到三者结构上的异同,并学会深层次思考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对物质宏观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活动二.溶解性探

3、究展示苯酚晶体教师请同学们来描述一下苯酚的物理性质学生无色晶体;散闻:有特殊气味追问(1)苯酚的溶解性怎么样呢?(2)回忆苯和乙醇的溶解性学生易溶于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教师真的是这样的吗演示实验三支试管(编号1,2,3)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乙醇,四氯化碳试管1:向其中加入少量苯酚晶体,观察现象(澄清)继续加入半勺,观察现象(浑浊)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浑浊变澄清)将试管置于冷水水中(澄清变浑浊)追问同学们对此有什么想法?学生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当温度大于65摄氏度时,苯酚和水任意比互溶试管2:向其中持续加入苯酚晶体,并充分振荡,观察现象试管3:向其中持续加入苯酚晶体,并充

4、分振荡,观察现象学生苯酚易溶于有机溶剂深度思考(1)苯酚有毒,因此其稀溶液可用来杀菌消毒,但其浓溶液有有强腐蚀性,若不慎沾到皮底上,该怎么办?(2)实验室久置苯酚晶体为何变成粉红色?含酚废水为什么会变红?(3)一般而言,含酚量在lgL的废水我们需要考虑对苯酚富集回收,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回收废水中的苯酚呢模拟实验模拟工业上回收废水中酚的实验取5ml含酚废水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四氯化碳,充分振荡,观察实验现象追问1.溶液分层,有机层在哪一层?2.经过四氯化碳萃取后的废水中还含有酚吗?教师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比较灵敏的检测剂来检测苯酚-三氯化铁演示实验现在我用长滴管取上层水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再

5、向其中加入三氯化铁溶液,观察现象(血红色)教师所以,在实际化工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含酚废水进行多次萃取分液才行;这样一个实验也常用作苯酚的定性检验,灵敏度较高。设计意图:通过调动学生对苯和乙醇溶解性的认识,让学生学会从微观结构出发来推测苯酚的溶解性,尤其是对于试管1的连续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苯酚的溶解性特点,通过一系列的追问深层次激发了学生对于苯酚溶解性的认识,以及对含酚废水的处理,将化学还原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同时也很自然的拓展了苯酚的定性检验及其必要性。活动三:苯酚化学性质的探究1苯环对羟基的影响教师那么苯酚的化学性质怎么样呢?引导思考对比前面所学苯与甲苯的化学性质,有何发现?学生

6、苯不能使高锌酸钾褪色,但是甲苯能使高锌酸钾褪色教师什么导致了两者的差异学生苯环对甲基有影响,使得甲基更活泼追问1.推测苯酚中的苯环会不会对羟基产生影响呢2.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来探究苯酚、水、乙醇中羟基的活泼性强弱学生对比三者与钠的反应?教师实验设计思想是否合理?有何弊端?如何改进?学生讨论不合理,苯酚溶液中的水会干扰实验,改用镁条做实验分组实验向装有等体积苯酚溶液,水,乙醛的三支试管中加入镁条学生苯酚水乙醇教师苯酚又名石碳酸追问那么苯酚的酸性强弱到底怎样呢?我们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学生利用酸的通性:LPH试纸2 .紫色石蕊试纸3碱4 .金属氧化物5 .碳酸盐教师演示教师演示实验1.2,强调操作过

7、程中的注意事项,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得出结论:苯酚酸性较弱分组实验实验L向苯酚浓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观察实验现象(浑浊变澄清)实验2.向苯酚浓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浑浊变澄清)追问为什么实验2中未观察到气泡?综上两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苯酚的酸性小于碳酸但是强于碳酸氢根离子学生书写出上述实验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追问回到课前我们讨论工业上利用四氯化碳回收苯酚的案例上来,同学们思考下该如何进一步将苯酚和四氯化碳分离呢讨论可以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将苯酚转变成可溶性的钠盐,再分液追问如何再将苯酚钠再转变成苯酚呢?提示强酸制弱酸学生向苯酚钠中加入盐酸向苯酚钠中通入二

8、氧化碳学生写出涉及的反应方程式追问方案2中的产物到底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给出你的依据。苯酚化学性质的探究2一一苯环对羟基的影响教师既然我们已经证实了苯环确实对羟基产生了影响,那么羟基对于苯环呢?引导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苯与液溟的反应演示实验向稀苯酚溶液中滴加浓滨水,边加边振荡,并持续滴加,再振荡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先有白色沉淀振荡溶解了;继续加入滨水,沉淀不消失追问1.刚开始沉淀为什么溶解了?2.苯酚与滨水的反应到底是取代还是加成呢?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学生测溶液PH学生演示实验玻棒沾取溶液于表面皿上的PH试纸,记录实验现象追问大家有没有疑问?溶液的酸性可不可以是滨水过量导致的呢?怎么办,应该测量

9、什么时候溶液的PH?讨论刚开始加入少量滨水的溶液PH,因为那时滨水是完全反应的flash播放下面我们就通过flash来进一步了解一下苯酚与溟水的反应机理学生结论羟基使得苯环的邻对位上的氢变得更活泼教师正因为苯酚与滨水反应很灵敏,所以滨水也常用于苯酚的定性和定量测定设计意图:此部分设计妙在环环相扣,难度上又层层递进,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就进入到了深层次的学习状态。例如在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苯酚、水、乙醇中羟基活泼性实验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就联想到前面所学习的乙醇、水与钠的实验,从而脱口而出,教师在此基础上打破学生的常规思维,给学生以适度的挫折感,在新课的学习中很有必要,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分

10、组实验中让学生观察苯酚浓溶液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中再次给学生设疑,为什么没有气泡呢?有了前车之鉴后,学生们再次回答时就谨慎多了,学习中需要这样的火花。尤其是对于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苯酚与淡水的反应到底是加成还是取代,难度较大,学生需要依靠积极有效的小组讨论才能给出较完整的方案,也让学生体会到集体力量的强大以及个人思维的局限性。活动四:建立基团间相互影响的思维模型古语有云: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大地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也是存在的,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还会进一步接触到,也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建立起基团间相互影响的思维模型!设计意图:此处是对本节课的升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当的是引导着启发者而不是灌输者,我们与其将知识传授于学生,不如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接触有机这部分内容时能够逐渐建立起基团间相互影响的思维模型,对于后期的一些难点学习自然也就不攻而破了。4.教学思维导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