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通论第1讲 古代文明的成长与衰落.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776066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5.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史通论第1讲 古代文明的成长与衰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世界史通论第1讲 古代文明的成长与衰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世界史通论第1讲 古代文明的成长与衰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世界史通论第1讲 古代文明的成长与衰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世界史通论第1讲 古代文明的成长与衰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史通论第1讲 古代文明的成长与衰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史通论第1讲 古代文明的成长与衰落.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1 讲 古代文明的生长与衰落,一、文明的生长二、文明及其发展三、文明的衰落四、讨论:关于文明及其研究,一、文明的生长,1、什么是文明?,定义与理解:“文明”指人的行为方式,有教养的,有礼貌的,开化的等行为;一说 civilization 一词来自拉丁文 civitas(城邦),所以也有公民的,市民的等的含义。“该词最初确指对知识进步,技术进步,道德进步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朦胧向往,也就是所谓启蒙思想”。文明与野蛮相对立,用来指社会的一种进步的过程,一种进化所达到的状态,一种发展趋向。文明与文化,2、文明:研究之单位,文明之外的单位:国家与民族文明作为研究之单位:试图超越国家与民族以文明为单位的

2、研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有其发生、成长、衰落、解体的过程。奎格利的文明的演进认为文明发展过程为七阶段,即混合、酝酿、扩张、冲突、普世帝国、衰落、然后或者是外族入侵,文明被毁灭。现在这样的研究甚多了。世界古代史为何要以文明为研究单位:国家之地域变迁,民族之迁徙融合,使它们难以成为研究单位。文明似乎更为合理。关于历史研究对象的考虑:对象是存在的吗?存在于头脑还是历史之中?,3、古代文明的生长,从猿到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的生长,从猿到人,人类的形成:直立行走、制造工具、语言演化阶段论:南方古猿、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说与“走向

3、非洲”说地质学、生物学、考古学:地层与分类关于“常识”:人类的起源:从猿到人?上帝造人,文明之前:“蒙昧”与“野蛮”,两性关系群居生活工具技术社会组织氏族、部落“原始社会”的被发明:人类学的贡献与误导,文明的生长:农业,作物栽培:大麦、小麦、小米、稻谷、玉米、马铃薯动物驯化:狼如何变成狗?从狩猎-采集到农业与畜牧业谁是第一个知道作物栽培的人?谁是第一个知道驯化动物的人?偶然还是必然?,文明的生长:城市,集中居住地;城墙公共建筑宗教建筑权力中心、礼仪中心、文明中心,文明的生长:国家,氏族制度瓦解,军事民主制度出现国家形成:地域取代血缘成为社会组织区分的标准;国家机器具有绝对权力“国家”一语使用中

4、的问题:时代错乱国家演进与形成的路径:氏族-部落-国家;氏族-酋邦-国家,3、文明的起源,要素:生态、技术、灌溉、贸易、战争、宗教以及人口增长理论学说:地理环境论(绿洲理论、大河流域论);技术论(新石器革命论、金属革命论、灌溉论);社会组织交往理论(贸易论、战争论、宗教论、人口压力论),二、早期文明及其发展,1、古代东方文明2、西方文明3、轴心文明:文明的中心与边缘,1、古代东方文明,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一)苏美尔文明时代(4300-2350 BC)(二)阿卡德王国(23502193 BC)(三)乌尔第3王朝(21122004BC)(四)古巴比伦王国(20031595BC)(五)加喜特王朝

5、(15951158BC)(六)阿拉米亚人的入侵(12001000BC)(七)亚述帝国时期:(1000612BC),“泥”的文明,最早的容器是用泥制造的陶器,最早的造型艺术品是泥人或泥兽,最早的“计算器”是用泥捏制的陶筹(tokens)人们最早用印章印封的东西是保存陶筹的泥球最早的书写材料是泥板,最早的建筑材料也是泥,最后掩埋文明的还是泥。,文明的演进:从城邦到王国,1、城邦:一个中心城市结合周围村落组成,地不过百里,人不过数万。苏美尔:30个城邦,有丰富文献记载的为,Ur,Uruk,Umma,Lagash,Kish Mari等。城邦统治有恩西、卢伽尔等。文字出现,有纪念性、叙述体历史文献出现。

6、“吉尔迦美什史诗”,歌颂 Uruk 之王。城邦间常有战争。鹫碑者,记载外交战争的石刻也。“神庙国家”理论之争论2、从阿卡德时期开始出现君主制度。其王萨尔贡有名。乌尔第三王朝有最早的法典名乌尔纳木法典。古巴比伦王国则在汉谟拉比统治时期(1792-1750BC)达到鼎盛。汉谟拉比法典是重要历史文献。,萨尔贡王颂词,“我是大王萨尔贡,阿卡德之王,我母是高级祭司,我父是谁,我却不知。我父的兄弟们家住山地。我的城市(出生地)是安祖皮拉努,在幼发拉底河岸。我的身为高级祭司的母亲怀了我,偷偷把我生下。她把我放到芦苇篮里,她用沥青把缝隙封好,把我放入河流,因此我没有被发现。河水把我带走,把我带到汲水者阿齐那儿

7、里。汲水者阿齐在用桶提水时把我提了上来,汲水者阿齐把我当作养子一样养育,汲水者阿齐让我在他的果园干活。在我当园丁期间,伊斯塔爱上我。,B、尼罗河流域文明,文明的产生:前王朝4500-3100BC历史分期:曼涅托祭司的埃及史将埃及31个王朝统治分为:早王朝时期(1-2王朝,3100-2686BC)、古王国时期(3-6王朝,2686-2181BC)、第一中间期(7-10王朝,2181-2040BC)、中王国时期(11-12王朝,2040-1786BC)、第二中间期(13、17王朝,1786-1570BC)、新王国时期(18-20王朝1570-1085BC),尼罗河,“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希罗多德

8、)尼罗河:泛滥季:7-10月;生长季:11-2月;干旱季:36月上埃及与下埃及(河谷与三角洲):鱼类、鸟类、河马、纸草沙漠红土地:绿洲与沙漠,从诺姆国家到帝国,最早的小国家被称为斯帕特(希腊文读为诺姆),有“州”的意思。早王朝时期统一国家形成,君主制度出现。双重王冠采用。金字塔时代:君主制度的强盛。,农耕文明的最高成就,制度文字与文学:象形文字、纸草书、宗教科学技术:金字塔、神庙等建筑技术;历法、数学;医学,木乃伊文化艺术,埃及诗歌,妹妹,举世无双的妹妹,无可媲美的人!她象一颗晨星,升起在幸福年华之初。/她的肤色白皙,闪闪明亮,一双讨人喜欢的眼睛,甜蜜的双唇,不多讲一句话,挺直的颈项,耀眼的乳

9、房,头发如真正的青天石;手臂赛似黄金,手指犹如荷花的苞蕾,宽宽的臀部,纤细的腰,两腿走路美无比,高雅的步子踩着地,步步踩着我的心。她令所有的人引颈翘望,她拥抱的人多么幸福。除了她,我心中没有别的人。她在外面散步,宛如又一个太阳。,埃及文化,图坦卡蒙金面具,古埃及的“发现”:罗塞达石碑与商博良,埃及文化的劫难,C、印度文明,“印度”之名印度河流域文明(约2300-1750BC)Harappa,Mohenjo Daro为代表。吠陀时代(1500-600BC):雅利安人与恒河流域国家列国时代(600-324BC),印度河流域的文明,Harappa文化 Mohenjo Daro文化城市国家,人口约35

10、000人。有供水系统、浴室、路灯、下水道,吠陀时代,雅利安人(Aryans):入侵与国家之建立种姓制度:瓦尔那制度(Varna),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教:“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羯磨”理论因果报应说;遵守“达摩”(法)就能“梵我如一”吠陀文化:吠陀(Vedas):知识;包括“吠陀本集”之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为吠陀之附录。其他:Mahabharata,Ramayana,列国时代,十六国林立行君主制度思想领域大争鸣:有顺世外道,耆那教(耆那,战胜情欲者),佛教。释迦牟尼(寂默贤者)与佛教佛教教义:四谛,苦(八苦)、集(苦因)、

11、灭(灭苦)、道(八正道),D、黄河流域文明,夏文化商文明周文明,2、古代西方文明,A、古希腊文明,爱琴文明(2000-800BC):克里特岛文明、迈锡尼文明荷马时代:黑暗时代;Iliad,Odyssey。古风时代(前8-6世纪):城邦形成时期希腊古典时代(前6-4世纪),爱琴文明,“希腊人象蚂蚁和青蛙围绕着池塘一样围绕着地中海生活”柏拉图克里特岛文明迈锡尼文明,荷马时代,海伦,我视你的美貌如昔日尼西的小船于芬芳的海上轻轻飘泛,疲乏劳累的游子转舵驶向故乡的岸。久经海上风浪惯于浪迹天涯,海伦,你的艳丽的面容,你那紫蓝的秀发,你那仙女般的风采令我深信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颂海伦(埃德加 爱伦坡

12、),城邦时期,城邦:polis城邦政治希波战争古典时代的成就,雅典卫城,19世纪中叶,B、古罗马文明,罗马的起源与王政时代(前753-6世纪)早期罗马共和国(前6世纪-2世纪)晚期罗马共和国(前2世纪-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公元1-5世纪),罗马的起源与王政时代,起源:神话与历史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征服战争:布匿战争、地中海霸主共和国制度社会、经济、文化,罗马帝国,3、文明的东方与西方,文明自东方而起“黑色风暴”:“黑色雅典娜”(Martin Bernal,Black Athena)和黑色上帝(Julian Baldick,Black God)18世纪以来的西方的东方学:“发明”了东方,文明

13、:原生还是传播,中国文明西来说“一切,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印度”施莱格尔西方文明之渊源文明之起源,4、轴心文明,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文明论”:公元前800-200年,希腊、印度和中国构成文明的轴心;与前此的具有非理性特征的文化的较量文明的三阶段:前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后轴心时代;突破了西方中心论人类历史的目的具有一致性,三、文明的衰落,文明的生长周期,周期:生长、发展、成熟、衰落时间长短规律还是偶然?,文明衰落,衰落的宿命:只有在考古铲下找寻衰落之缘由衰落论,四、讨论:历史学与其他学科,历史学如何研究古代史:材料有限、时间漫长 古代史研究其实成为了古文字学、古物学以及考古学、人类学的领地,而历史学似

14、乎显得很边缘,1、考古学,地层学分类学石头能说话吗?“中区理论”,2、人类学,“原始遗留”与逝去的社会民族学的困惑社会组织、结构、文化的独特性能够推导出普遍性吗?,3、历史学,历史学为何如此小心谨慎?考古学和人类学是科学,历史学为何不是?历史学的方法?文本语言解释材料与历史历史学与历史研究者(叙述者):历史学家是干什么的?求真还是其他?,史家论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意大利)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柯林武德(英国)历史就是如实直书兰克(德国)历史就是一团乱七八糟的偶然事件雅斯贝尔斯(德国)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卡尔L贝克(美国)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雷蒙阿隆(法国)历史学就是史料学傅斯年(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