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新规范).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79689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新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新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新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新规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新规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新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新规范).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 部分要点介绍,郑国权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天河区天寿路116广东水利大厦1218室电话:020E-mail,汇报内容,一、技术审查的总体要求二、应熟悉掌握的相关规定三、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的确定四、项目概况的审查要点 五、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六、水土保持工程界定七、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八、水土流失预测九、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典型设计要求,一、技术审查的总体要求,1、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水利部、省厅及市局关于方案审查的有关要求。2、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和相关行业国家现行技术标准。3、查阅工程设计

2、文件及其审查意见,重视现场考察,核查方案是否与工程实际相符,核查方案的设计深度。4、注重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评价,注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和典型设计,注重防治措施的可实施性。5、贯彻国家新政策,鼓励方案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6、遵守保密制度,廉洁从业,客观公正。,二、应熟悉掌握的相关规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关于发布水利工程各阶段水土保持技术文件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水总局科【2005】3号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水保监【2008】8号关于加强省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粤水保【2007】9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

3、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粤水保2008264号水保2007184号文,三、设计深度、方案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期,对尚处于立项阶段且未动工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方案的设计深度应达到可研深度;对已动工未完工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补报方案时编制深度应达到初步设计深度。根据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技术审查要点2002118号文中指出:“补报方案深度: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主体工程设计已达到初步设计深度的,方案可达到初设深度,审查时可适当增加深度要求,但方案审查不能代替设计审查;建设类项目方案服务期至方案设计水平年结束;建设生产类项目方案服务期应结合首采区、初期灰场等的使用年限确

4、定。方案服务期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计算,原则上不超过10年;,四、项目概况,(一)报告书须交代的主要内容主要说明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组成、建设内容及总体布置、比选方案、施工组织、工程征占地面积、土石方量、工程投资、进度安排、拆迁与安置等情况。若有与其他项目的依托关系应予说明。并附工程特性表和相关地理位置图、三区划分图等。,(二)审查要点1、线型工程首先需明确本工程建设地理位置、项目建设单位、总投资、土建投资、投资单位和投资比例等内容。详细介绍工程项目组成、建设内容、工程特性、建设规模、总体布置,包括比选方案的比较。按项目组成分行政区域列表说明各单项工程占地面积、占地类型、占地性质。土石方平衡表中,应

5、包括线路和渣料场表土剥离等土石方量;按自然节点(大桥、隧道)分段,并列表说明各段的土石方平衡情况。说明深挖高填路基、桥台与桥墩、隧道进出口等的位置、基本情况、施工工艺等,突出与水土流失有关的水土渣的部分。明确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道路、取土场、弃渣场的位置,完善相关内容的介绍。,2、点状工程(水利枢纽工程)与线型工程不同之处在于:要介绍五通一平阶段的施工用水、电、交通、通讯、场地布设情况,并通过分析与评价找出与水土流失有关的重点项目及重点部位(如取土取料场、弃土弃渣场、高填深挖部位等)。不得向已建成水库内、河道中弃渣,需复核死库容内弃渣场的位置、堆渣高程、弃渣量、弃渣体的整体稳定性,说明渣料场与

6、周边敏感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的关系,原则上不能搞自溃式施工围堰。按主要工程项目分挖方、填方、调运方、借方和弃方绘制土石方平衡表和土石方流向框图;在土石方平衡表中,应包括施工道路、施工生产生活区、项目区和渣料场表土剥离、围堰的建设与拆除等土石方量。明确移民安置与专项设施改建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和要求。,3、土石方平衡 应以主体工程的土石方平衡为基础,查阅项目设计文件及技术资料,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挖填方的施工时段、土石方组成、剥采比及回填利用率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弃渣取土流向,不应简单采用挖方与填方加减计算。,(一)水土保持评价的含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7、(新国标)中规定了项目及渣料场选址、工程建设方案比选、施工组织、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还规定了不同类型区和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的特殊规定,水土保持评价的主要工作就是针对上述规定的符合程度进行逐一检查,此外,水土保持评价还对主体工程土建部分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五、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五、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二)需要评价的主要内容:(1)工程选址的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2)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及评价;(3)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分析与评价;(4)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弃土(石、渣)场、取料场的布置、施工组织、施工方法与工艺等评价;(5)主体工程设计的

8、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6)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7)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三)审查要点:1、工程选址的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1)对主体工程选址评价,2)对取料场选址的限制性规定,3)对弃土(石、渣)场选址的限制性规定,4)线型建设类项目的限制性规定(1)隧道进出口紧临江河、较大沟道时,不宜在隧道进出口布设永久渣场。(2)输变电工程位于坡面的塔基宜采取“全方位、高低腿”型式,开挖前应设置拦挡和排水设施。(3)土质边坡开挖不宜超过45,高度不宜超过30m。(4)公路、铁路等项目的取(弃)土场宜布设在沿线视线以外。5)点型建设类项目的限制性规定(1)弃土(石、渣)应集中堆放。

9、(2)对水利枢纽、水电站工程等,应加强土石方调运管理。弃渣场选址应布设在大坝下游或水库回水区以外。施工导流一般不宜采用自溃式围堰。(3)在城镇及其规划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项目,应提高防护标准。,6)点型建设生产类项目的限制性规定(1)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废弃土(石、渣、废液)等应设置专门的处置场,并符合相应防治标准。(2)采石场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开采作业范围,不得对周边造成影响。(3)井下开采的项目,应防止疏干水和地下排水对地表土壤水分和植被的影响。采空塌陷区应注重保护水系、保护和恢复土地生产力等措施。,(三)审查要点,2、对推荐方案设计的合理性评价 对主体设计的施工组织进行评价,分析施工方

10、法和施工工艺中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环节,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土石方平衡、取土(石、料)场和弃土(石、渣)场的布置进行评价,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综合利用、合理调配的建议,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的,需提出新的场址。结合水土保持工程界定情况,对主体设计的工程防护进行评价,提出水土保持要求,或补充设计(计入水土保持工程)。,(1)主体设计是否有表土剥离措施,如没有,方案中要增加,并要有对表土堆放的临时防护措施和表土回填利用措施;(2)主体设计对工程施工产生的弃土弃渣是否有拦挡等(3)主体设计对施工形成的所有边坡是否有防护措施。如果有,应界定那些纳入方案;如果没有或不完善,应补充设计到方案中。(4)

11、主体设计对地面是否全部覆盖,是否有裸露的土地(硬化和绿化),如没有,应补充设计到方案中(一般为绿化)。(5)主体设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包括场内和场外排水,如没有,应补充设计到方案中,特别要注意场外排水与天然沟道(谷)连接形式,要有水能防冲措施,防止工程排水对下游造成冲刷。(6)主体设计一般没有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防护措施,需要水土保持方案进行补充,(二)审查要点:3、防护措施评价的重点方面:,六、水土保持工程界定,1、界定原则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目标的防护工程,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以主体工程设计功能为主、同时兼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不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仅对其进行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当不能

12、满足水土保持要求时,可要求主体设计修改完善,也可提出补充措施(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主导功能原则)对建设过程中的临时征地、临时占地,因施工结束后需归还当地群众或政府,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将发生转移,须通过水土保持验收予以确认,各项防护措施均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责任区分原则)对永久占地区内主体设计功能和水土保持功能难以直观区分的防护措施,可按破坏性试验的原则进行排除:假定没有这项防护措施,主体设计功能仍旧可以发挥作用,但会产生较大的水土流失,该项防护措施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试验排除原则),2、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的措施(1)植物措施

13、 各类植物措施均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植物措施既可防止水力和风力对土壤的侵蚀,又可增加雨水下渗。各类工程中设计的植物措施一般都是为了美化环境和防止冲刷,所以,(根据主导功能原则)植物措施均应纳入水土保持方案。,(2)土地整治工程 土地整治指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迹地的整理(包括拆除临建用房,拆除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的硬化层,清除建筑垃圾,平整土地、覆土等),是对土地使用功能的恢复或再利用,所以土地整治工程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3)表土剥离及其临时防护 表土是最重要的土资源,施工中应重点保护,保护表土既要防止表土的流失,还要防止表土的压埋,而主体工程设计中往往把表土作为不可利用的土进行排弃。所以,水

14、土保持方案必须设计表土剥离及其临时防护和回填利用措施。(4)临时拦挡和覆盖措施主要为防止水蚀、风蚀等,均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3、需要进行鉴别的工程(1)地面硬化工程场地道路混凝土硬化有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没有保水的功能),但主要是主体设计的功能,不列为水土保持工程。有透水功能的地面硬化,如透水砖、石子硬化等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2)护坡工程1)应列为水土保持工程:植物措施护坡、工程措施结合植物措施的综合护坡,如三维植物网护坡、混凝土网格植草护坡、混凝土六方块植草护坡、浆砌石拱型网格植草护坡等。,2)不列为水土保持工程:处理不良地质所采取的护坡,如混凝土喷锚护坡、抗滑墙、抗滑桩等。,3)

15、单纯的浆砌石护坡、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等,区别对待。公路、铁路不列为水土保持工程(图左),厂区(场区)护坡列为水土保持工程(图右)。,(3)拦挡工程 1)不列为水土保持工程的:电厂灰坝、冶金、有色金属等建设项目尾矿库的尾矿坝、冶炼渣库(赤泥库)挡渣坝、公路铁路工程路堑、路堤的挡土墙等。,尾矿库坝,电厂灰坝,路堑边坡,路堤边坡,2)列为水土保持工程的:井采矿排矸场的挡矸墙、拦矸坝、露采矿排土场挡土墙、挡土坝、弃渣场的挡渣墙、拦渣坝,管线工程的拦挡工程应区别对待:横坡和顺坡段边坡挡墙不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而穿跨越河(沟)道的护岸工程,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4)排水工程1)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的:

16、厂区等区域内的排水工程和区域外的截、排水工程,公路和铁路路基的截、排水工程。2)不列为水土保持工程的:灰场排水竖井、涵洞,尾矿坝和冶炼渣库(赤泥库)排水竖井、涵洞等、公路路面排水。,其他情况(不列为水土保持工程),江河湖海的防洪堤、防浪堤、抛石护脚等措施,电厂围墙,开发建设项目拦挡和排水工程水土保持界定参考表,七、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界定 及防治分区,(一)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1)工程占地,要分行政区划(以县为单位,线型项目也可以地、市为单位)列表说明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等。(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定的依据。(3)防治责任范围结果,用文、表、图说明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的范围、面积

17、等情况。(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结果。,(二)审查要点1、防治责任范围的界定1)项目建设区一般包括主体工程用地范围、取土(料)场、弃土(渣)场、配套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道路及临建工程等直接建设施工并扰动地表的区域。通常,建设单位管辖的永久占地、临时占地、租赁土地、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淹没范围、规模较小且集中安置的移民拆迁安置区等列为项目建设区;应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是做到不重不漏;其二要定量描述项目建设区的范围。,(二)审查要点1、防治责任范围的界定2)直接影响区是指项目建设区以外,由于工程建设,其扰动土地的范围可能越出项目建设区(征占地界)并造成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区域。一般包括:不稳

18、定边坡 的周边、排水沟尾段至河沟的顺接区、地下施工作业范围、再塑地形与周边立地条件的衔接区、工程导致侵蚀外营力发生变化的区域。直接影响区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方案中应附较详细的调查资料,不能简单外推;线形工程的直接影响区应根据地貌和施工特点分段计算。直接影响区一般不设措施,亦不估列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但可作为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分析评价重要依据,,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1)分区依据 依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性、水土流失影响等进行分区。(2)分区原则 各区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相同分区内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相近或相似。大型线型建设项目应按地貌类型划分一级区

19、,一级分区应具有控制性、整体性、全局性;结合工程布局和施工特点还可进行二级、三级分区。各级分区应层次分明,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3)分区方法 主要采取实地调查勘测、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区。(4)分区说明应包括文字、图、表等。分区的目的:水土流失预测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八、水土流失预测,(一)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1)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2)说明预测方法及土壤侵蚀背景值、扰动后的模数值的取值依据。(3)水土流失预测成果,应说明项目建设扰动地表面积、产生的弃土(石、渣、矸)量和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与数量。(4)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与评价。(5)预测

20、结论、综合分析及防治措施布设的指导性意见。,(二)审查要点1、水土流失预测范围的确定(1)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包括永久征地和临时占地面积。(2)扩建工程只对本次扩建所扰动的范围进行预测。(3)对于新建、且留有进一步扩建余地的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的预测范围也应限于本期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扰动地表的区域。(4)直接影响区不包括在预测范围内。(5)对于电厂贮灰场,其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只限于修筑灰坝、截排水(洪)沟,以及进行防护林建设等扰动地表的区域,但若进行了防渗处理,应该把扰动地表的部分也算作为预测的范围。(6)对于建设期冶金矿业工程的尾矿库,同电厂贮灰场。(7)对于沿海地区需要围海造地或者需要在海域内进行

21、作业(如吹沙造地)的工程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只对形成陆地后进行预测。,2、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与方法,3、水土流失预测的中应注意的问题1)预测范围应与项目建设区一致2)强度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的长度应考虑最不利因素3)应根据水土流失类型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4)预测单元(分区)要合理5)预测参数确定要科学,4、补报水土保持方案的水土流失预测问题 按编报方案的时间将预测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应以实地调查统计已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危害为主,为第二阶段的水土流失预测提供资料;第二阶段应将第一阶段末的土地利用现状作为第二阶段预测的原地貌依据,对大于土壤流失背景值或土壤流失容许值的流失量进行预测,预测的内容、方法

22、和步骤同新建项目。,九、水土保持工程典型设计要求,拦挡工程典型设计要求护坡工程典型设计要求土地整治工程典型设计要求防洪排导工程典型设计要求植被建设工程典型设计要求临时防护工程典型设计要求,拦挡工程典型设计要求,在地形图上绘制平面布置图。初步确定拦渣坝轴线位置,挡土墙走向及轴线位置。确定设计标准,初步确定建筑物的形式、主要尺寸和主要建筑材料。绘制主要断面图。列表给出主要技术参数的取值(如内摩擦角、粘滞系数等)。给出稳定分析的公式、参数、结果和结论。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明确适用范围。,护坡工程典型设计要求,初步确定护坡工程的位置。初步确定护坡形式并明确主要建筑材料。在满足边坡稳定的

23、前提下,初步确定主要尺寸。绘制主要横断面图。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明确适用范围。,土地整治工程典型设计要求,确定土地整治的位置和面积。根据土地适宜性分析,确定整地方法。确定主要技术参数(平整度、覆土厚度、防渗排水要求等)。绘制必要的设计图。列出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明确适用范围,防洪排导工程典型设计要求,在地形图上绘制平面布置图。确定设计标准,进行洪水计算。初步确定主要断面尺寸,绘制主要断面图。初步确定消能防冲措施,注意与下游沟道连接。列表给出主要技术参数的取值。列表给出主要工程量及单位工程量指标。明确适用范围。,植被建设工程典型设计要求,对拟采取植物措施的场地进行立地条件分析

24、,结合景观要求,确定适宜的植物种及配置方式。确定苗木规格、种植方式、材料用量。进行植物措施典型设计,确定工程量,绘制典型设计图。明确养护管理配套措施。对项目建设区需要保护的植被,提出假植和移植方案。,临时防护工程典型设计要求,明确临时防护措施的种类,初步确定各类措施的位置。说明临时拦挡的方式、面积、设计尺寸及工程量并绘制典型设计图。说明临时排水、沉沙措施的布设位置、数量、设计尺寸及工程量并绘制必要的图件。说明临时苫盖的材料、面积及工程量。明确表土的剥离厚度、堆放场地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利用方向。,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的填写说明,(1)防治区类型指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类型,县级

25、的需注明。(2)水土流失预测总量指建设期内,项目建设区内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含背景值)。(3)扰动土地整治率按(水保措施面积+永久建筑物面积)扰动地表面积来计算。(4)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按水保措施防治面积(含永久建筑物面积但不含水面、塌陷区等)水土流失总面积(含项目建设区内未扰动的水土流失面积)来计算。(5)土壤流失控制比按项目区土壤侵蚀容许值方案目标值来计算。(6)新增水土流失量指项目建设区内由于工程建设可能增加的水土流失总量。,(7)水土保持总投资和独立费指建设期内由基本建设投资渠道列支的投资。(8)项目建设区面积可以不等于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但应大于或等于扰动地表面积。(9)水土流失

26、防治责任范围应等于项目建设区面积与直接影响区面积之和。(10)防治措施面积为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占地面积之和。(11)扰动地表面积并不一定等于工程占地面积(即项目建设区面积)。(12)完整填写方案编制单位和建设单位有关信息。,附件、附图和附表,1、附件(1)项目立项的有关申报文件、批件或相关规划。(2)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初步意见。(3)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4)方案(送审稿)技术评审意见。(5)说明项目可行性且与水土保持有关的协议。(6)说明防治责任转移的函件(7)水土保持投资估(概)算附件。(8)其他与工程相关的资料。,2、附图(1)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图。(2)项目区地貌及水系图。(3)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及施工总布置图。(4)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图。(5)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6)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7)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图。(8)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局图。(9)其他图件。3、附表附表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投资估算附表、方案特性表等,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