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控制化学实验指导.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8077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1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染控制化学实验指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污染控制化学实验指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污染控制化学实验指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污染控制化学实验指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污染控制化学实验指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染控制化学实验指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染控制化学实验指导.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污染控制化学实验指导,华中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指导教师:朱端卫 冯雄汉 周文兵 赵建伟 邱国红,绪 论,一、教材及参考资料二、关于本实验课三、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四、课程内容五、实验课纪律六、实验报告的撰写七、实验安全须知,绪 论,一、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污染物分离控制化学,朱端卫 编著,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印参考资料:污染控制化学 杨智宽 韦进宝 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化工原理:化工分离过程 蒋维钧 余立新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绪 论,二、关于本实验课,污染控制化学实验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化学污染物分离、降解实验实用性很强,同样的实验,同样的药品、仪器,不同的人

2、来操作往往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要求学生的独立操作及动手能力很强。要做好污染物分离、降解实验,必须全面熟练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及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三、本课程的目的、要求,熟练掌握无机污染物分离、有机污染物降解实验的一般操作技能。学会重要无机污染物的分离方法、有机污染物降解效率的鉴定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应在污染物处理技术方面训练有素,为今后做毕业论文或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绪 论,绪 论,四、课程内容,基本操作:简单操作:标液的配制、过滤、萃取、使用分光光度计复杂操作:溶液pH调节、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芬顿(Fen

3、ton)试剂的制备,污染控制化学实验:1、共沉淀分离水中钼。2、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水中钴和镍3、芬顿(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含酚废水,绪 论,五、实验课纪律,1.遵守实验室的一切规章制度,按时上课。2.注意安全是实验的基本要求。在实验前,了解实验室一些 仪器设备使用方法及安全操作规程。3.认真预习有关实验内容,明确试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 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写好实验预习报告,了解所用 药品和试剂的毒性和其他性质,牢记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安排好当天的实验。,绪 论,五、实验课纪律,4.在实验过程中应养成细心观察和及时纪录的良好习惯,实 验数据如实填写在记录本中。实验结束后,记录本须经教 师

4、签字。5.实验中应保持安静和遵守秩序,思想要集中,操作认真,不得擅自离开,尤其要注意安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实 验步骤进行实验,发生意外事故时,要镇静,及时采取应 急措施,并立即报告指导教师。使用有异味或有毒物质必 须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绪 论,五、实验课纪律,6.爱护公物、仪器,节约药品,试剂用后立即归还原处,以免影响 其他同学使用。试剂用后应盖好瓶盖,以免污染或挥发;严格控 制药品的用量,产品要回收。7.保持实验室整洁,做到台面,地面,水槽,仪器干净,仪器放置 整齐有序,以免损坏。使用过的仪器整理复原。所有废弃的固体 和滤纸等应丢入废物桶内,决不能丢入水槽以免堵塞。实验完毕 应把试验台整

5、理干净,关好水电等。8.实验室的卫生由同学轮流值日,值日生的职责为整理公用仪器,打扫实验室,清理倒弃废物桶,检查和关好水、电、门窗。,绪 论,六、实验报告的撰写,(一)实验报告的内容: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基本原理 实验仪器和试剂 反应装置简图 实验步骤和现象记录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实验结论及讨论 思考题,绪 论,六、实验报告的撰写,(二)关于讨论:同一个实验,由于每位同学对实验的理解、对实验操作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因此,每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和结果也不尽相同,都会出现一些独有的数据,这需要在实验报告中进行讨论和总结。讨论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对自己实验过程的回顾,可以发现自己在实验中的不足之处,防止以

6、后出现类似错误。同时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及实践操作的理解和把握,巩固实验成果。,绪 论,六、实验报告的撰写,(三)关于思考题:独立、认真完成思考题:结合自己的实验过程,仔细分析思考题所提出的问题,适当的情况下,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或文献。在实验教程和实验指导中增加面向实验教学不同环节的思考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回顾实验细节及体会理论在实验中的指导作用、扩宽知识面,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绪 论,七、实验安全须知,在实验中,我们用到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如钼酸铵、含Co2+、Ni2+的溶液、苯酚、乙醚、CCl4等,有强氧化性化学试剂,如H2O2溶液,还有强腐蚀性物质,如浓H2SO

7、4、浓HCl溶液等;同时,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易碎、易裂,容易引发伤害、燃烧等各种事故。还有电器设备等,如果使用不当也易引起触电或火灾。,实验室常见事故:割伤、灼伤、中毒,(一)实验中常见的安全问题:,绪 论,七、实验安全须知,(二)实验室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置,割伤预防:注意玻璃仪器的边缘是否碎裂,小心使用;玻璃管(棒)切割后,断面应在火上烧熔以消除棱角。割伤处置:不慎发生割伤事故要及时处置,先将伤口处的玻璃碎片取出,若伤口不大,用蒸馏水洗净伤口,用创可贴包扎,或涂上红药水,撒上止血粉用纱布包扎。若伤口较大或割破了主血管,则应用力按住主血管,防止大出血并及时送医院治疗。,绪 论,七、实验安全须

8、知,灼伤预防:皮肤接触了强酸、强碱等会造成灼伤。因此,实验时,要避免皮肤与上述能引起灼伤的物质接触。取用有腐蚀性化学药品时,应戴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灼伤处置:根据不同的灼伤情况需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被酸或碱灼伤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酸灼伤用1%碳酸钠溶液冲洗;碱灼伤则用1%硼酸溶液冲洗。最后再用水冲洗。严重者要消毒灼伤创面,并涂上软膏,送医院就医。,绪 论,七、实验安全须知-4,中毒预防:化学药品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产生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皮肤或呼吸道接触有毒药品所引起的。在实验中,要防止中毒,切实做到以下几点:药品不要沾在皮肤上。实验完毕后应立即洗手。称量任何药品都应使用工具,不得用手直

9、接接触。使用和处理有毒或腐蚀性物质时,应在通风柜中进行,并戴上防护用品,尽可能避免有毒蒸气扩散。,绪 论,七、实验安全须知-5,中毒预防:对沾染过有毒物质的仪器和用具,实验完毕应立即采取适当方法处理以破坏或消除其毒性。不要在实验室进食、饮水,食物在实验室易沾染有毒的化学物质。,中毒处理:一般药品溅到手上,通常可用水和乙醇洗去;实验时若有中毒特征,应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最好平卧,出现其他较严重的症状,如皮肤斑点、头昏、呕吐、瞳孔放大时应及时送往医院。,实验一:共沉淀分离水中钼,一、目的要求二、实验原理三、试剂四、分析步骤五、注意事项六、思考题,一、目的要求,1、学习用共沉淀法进行微量物质的分离

10、与富集;2、熟悉萃取比色方法;3、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有关原理。,实验一:共沉淀分离水中钼,实验一:共沉淀分离水中钼,二、实验原理,水中的微量钼(MoO42-)在pH4.0的溶液中与氢氧化铁带正电的胶粒共沉淀,所得的沉淀溶于少量酸中。在酸性溶液中,Mo(VI)被二氯化锡还原为Mo(V),Mo(V)与硫氰酸根络合形成橙红色钼酰硫氰酸络离子MoO(CNS)52-,用乙醚和四氯化碳混合有机溶剂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实验一:共沉淀分离水中钼,三、试剂,1、氨水6 molL-1和1 molL-12、KCNS 溶液(10%)3、SnCl2 溶液(10%):100 g二氯化锡(SnCl22H2O)加热

11、溶于100 ml 浓盐酸中,用水稀释至1.0 升。在盛溶液的试剂瓶中加入少量锡粒。4、混合酸:缓慢加入225 ml浓硫酸于725 ml的水中,再加 50 ml浓盐酸。5、混合萃取剂:乙醚:四氯化碳=2:3(体积比)6、FeCl3溶液(0.1 molL-1)7、H2SO4(4.5molL-1)8、钼标准溶液(100 ug/ml Mo):称取0.1840 g优级纯的 钼酸铵((NH4)6Mo7O24.4H2O)溶于水中,移入1.0 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使用时用水 稀释为2.5 ug/ml Mo的标准溶液。,实验一:共沉淀分离水中钼,四、实验步骤-1,1、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分液漏斗中,

12、分别加0、1.0、2.0、3.0、4.0 ml浓度为2.5 ug/ml的钼标准溶液,加水至25ml,加硫酸和盐酸混合酸15ml,加0.1 molL-1 FeCl3溶液10滴,加6 ml 10%硫氰酸钾溶液,摇匀,再加 3 ml 10%二氯化锡溶液,充分地混匀并放置10 min,准确加入混合萃取剂10ml,振摇 2 min,待分层后,将有机相移入 1 cm比色皿中,以试剂空白为参比,于475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值,绘制工作曲线。,实验一:共沉淀分离水中钼,四、实验步骤-2,2、水样分析 取水样250 ml(约含5 ugMo)两份于400 ml烧杯中,加4.5 molL-1硫酸1 ml,加0.1

13、molL-1 FeCl3溶液1.5 ml,用稀氨水将溶液调至pH=4.0,沉淀放置 2 h后,用定性滤纸过滤,沉淀用 15 ml硫酸和盐酸混合酸溶入分液漏斗中,用 25 ml水洗涤烧杯和滤纸,洗涤液并入分液漏斗中,加入 6 ml 10%硫氰酸钾溶液,混匀,以下操作按工作曲线步骤进行。,实验一:共沉淀分离水中钼,五、注意事项-1,1、决定本实验结果准确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共沉淀 时溶液pH的调节,pH太低,不产生沉淀;pH太 高,MoO42-共沉淀少,结果也偏低。为使pH 4,可参照加入4.5 molL-1H2SO4的量,根据当量定 律,先用6 molL-1氨水中和,后用1 molL-1氨水 调制

14、pH4(使甲基橙指示剂刚变黄,或用精密 pH试纸检验),并形成少量的Fe(OH)3沉淀。2、沉淀在过滤后溶解时,应保证烧杯、滤纸上的沉 淀完全溶入分液漏斗中,并在洗涤时,保证溶质 无损失地移入分液漏斗。,实验一:共沉淀分离水中钼,五、注意事项-2,3、在有机相移入比色槽时,应保证分液漏斗颈干燥 没有水柱,以免放出有机相时产生乳浊液或锡盐 的水解沉淀,影响后面的比色测定。4、加入试剂的量应固定。由于五价钼的硫氰酸盐络 合物不够稳定,所以,必须有相当过量的硫氰酸 钾;但二氯化锡还原剂过量太多是有害的,因为 这样可能使钼还原至更低价而生成颜色较浅淡的 硫氰络合物,而使结果偏低。另外,硫氰酸钾和 二氯

15、化锡溶液加入的次序不能颠倒。,实验一:共沉淀分离水中钼,六、思考题,1、已知KspFe(OH)3=3.210-38,计算说明本实验共沉 淀时调节pH4.0可以得到Fe(OH)3胶体。2、加入KSCN和SnCl2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3、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多少?用甲基橙指示溶液的 酸碱度,在Fe(OH)3胶体共沉淀MoO42-的过程中,为何溶液颜色会由橙色回到红色?,实验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水中的钴和镍,一、目的要求二、实验原理三、试剂与仪器四、实验步骤五、注意事项六、思考题,实验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水中的钴和镍,一、目的要求,1、练习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操作;2、学习使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的一种

16、重要方 法制备淋洗曲线。,实验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水中的钴和镍,二、实验原理,在处理成铵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上加入Co2+、Ni2+混合液,Co2+、Ni2+吸附于柱顶。用柠檬酸缓冲溶液淋洗,镍、钴的柠檬酸络合物不断移下,终于先后被淋出柱外。用分光光度法测得淋洗液中镍和钴的浓度,以浓度对淋洗液体积作图制得淋洗曲线。,实验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水中的钴和镍,三、试剂与仪器,试剂:1、标准钴溶液:含Co 20 mg/ml 2、标准镍溶液:含Ni 20 mg/ml 3、Co2+、Ni2+混合液:含Co、Ni各10 mg/ml 4、柠檬酸缓冲溶液(pH=3.2)(或用2.5%柠檬酸铵溶液)5、饱和NH4C

17、l溶液 6、732#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Na 型(苯乙烯型)7、HCl2 molL-1 8、甲基橙指示剂溶液:0.1%9、萘氏试剂 10、NaOH6 molL-1仪器:离子交换柱;722型分光光度计,1 cm比色皿,实验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水中的钴和镍,四、实验步骤-1,1、离子交换树脂处理 取用水浸泡一夜的阳离子交换树脂装入交换柱中(约 3040 cm高),用2 molL-1 HCl淋洗至流出液中无Na+为止,然后用蒸馏水淋洗至近中性,接着用饱和NH4Cl淋洗至流出液对甲基橙呈碱性反应(呈橙色),再用50 ml蒸馏水淋洗。,实验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水中的钴和镍,四、实验步骤-2,2、离子交

18、换色谱分离 用移液管吸取10mlCo2+、Ni2+混合液,倾于处理好的树脂上,以每分钟2530滴的速度下流,然后用50ml蒸馏水淋洗,调好流速为2.0ml/min,用柠檬酸铵溶液淋洗。在镍淋出前每10分钟收集一次(用10ml量筒收集),镍淋出时每5 ml收集一次,钴淋出后每10 ml收集一次,至淋出液无色。将收集的溶液分别在670nm和520nm处测定其吸收值A。钴络合物流出前后所收集的溶液可能含有镍和钴,应该两种都测定。由工作曲线查出各部分溶液的浓度,以浓度相对应的体积,作图绘制淋洗曲线。并计算镍和钴的回收率(两峰重叠部分不计算在内)。,实验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水中的钴和镍,四、实验步骤-3

19、,3、工作曲线绘制标准Co工作曲线:移取20 mg/ml Co标准液0.5、1.0、2.5、3.5、5.0 ml于50 ml容量瓶中,用柠檬酸 缓冲液定容至刻度,摇匀,于722型分光 光度计(1 cm比色皿 520 nm)以试剂空 白为参比测A,绘制工作曲线,求得吸光 系数Co520。同时,测定加Co标准液5.0 ml 容量瓶溶液在670nm处的A,求得吸光系 数Co670。,实验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水中的钴和镍,四、实验步骤-3,3、工作曲线绘制标准Ni工作曲线:移取 20 mg/ml Ni标准液0.5、1.0、2.5、3.5、5.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柠檬酸缓 冲液定容至刻度,摇匀,

20、以试剂空白作参 比,于670nm处测A,绘制工作曲线,求 得吸光系数Ni670。同时,测定加Ni标准液 5.0 ml容量瓶溶液在520nm处的A,求得 吸光系数Ni520。,实验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水中的钴和镍,四、实验步骤-3,4、实验数据处理 从上述工作曲线得出吸光系数Co520、Co670、Ni670 和Ni520。实验测得流出Co和Ni混合液分别在520 nm和670 nm处的吸光度A混520、A混670,由以下方程组计算混合液中Co和Ni的浓度CCo、CNi:A混520 CCo Co520 CNi Ni520 A混670 CNi Ni670 CCo Co670,实验二:离子交换树脂分

21、离水中的钴和镍,五、注意事项,1、为检查Na型树脂是否已全部变为H型,可在2 molL-1 HCl淋洗的流出液中,用较灵敏的碱性萘氏试剂试验替 换出来的少量NH4+(实验用的树脂部分是铵型的)(代 替检验Na+)至成负反应。2、为求淋洗曲线二峰重叠部分Co2+和Ni2+的浓度,可解联 立方程或用二阶行列式求解,为此,在绘制工作曲线 时,必须分别取一份Co2+和Ni2+的标准溶液,(如2.5 ml或5.0 ml那份),分别测定670 nm和520 nm波长处的 A值,再根据a=A/C分别求出它们的吸光系数a。,六、思考题,1、实验中,离子交换树脂用HCl、NH4Cl处理的 作用是什么?2、实验分

22、离Ni和Co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可以 分离?3、试分析影响淋洗效果的因素?,实验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水中的钴和镍,实验三:芬顿(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含酚废水,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试剂与仪器四、实验步骤五、数据处理六、思考题,实验三:芬顿(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含酚废水,一、实验目的,芬顿(Fenton)试剂对有机污染物的化学降解是前景广阔的高级氧化降解技术,具有反应快、降解完全等优点:1、了解芬顿试剂氧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如酚、农 药)的原理;2、熟悉芬顿试剂的制备、操作过程和影响因素;3、掌握溶液pH的调节和控制方法。,实验三:芬顿(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含酚废水,二

23、、实验原理-1,过氧化氢与亚铁离子结合形成的芬顿(Fenton)试剂,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其氧化机理主要是在酸性条件下,利用亚铁离子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过程可以生成反应活性极高的氢氧自由基,其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氢氧自由基可进一步引发自由基链反应,从而降解大部分有机物,甚至使部分有机质达到矿化。,实验三:芬顿(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含酚废水,二、实验原理-2,过氧自由基反应的一般过程为:Fe2+H2O2 Fe3+HO+OH-(1)Fe3+H2O2 Fe2+HOO+H+(2)Fe2+HO Fe3+OH-(3)Fe3+HOO Fe2+O2+H+(4)Fe2+HOO Fe3+HO2-(

24、5)HO+H2O2 HOO+H2O(6)HOO+H2O2 HO+H2O+O2(7),实验三:芬顿(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含酚废水,二、实验原理-3,反应体系十分复杂,其关键是通过Fe2+在反应中起激发和传递电子的作用,使链反应可以持续进行直至H2O2耗尽。芬顿试剂降解有机物一般在酸性条件下进行,pH对降解影响大。pH过高时,一是随着pH的升高,H2O2的稳定性降低,高pH会造成H2O2的分解;二是较高的pH对反应(1)的抑制作用,不利于HO的产生,式(1)是产生HO的主要反应;三是Fe2+易形成Fe(OH)3胶体或Fe2O3nH2O无定形沉淀,导致体系的催化活性下降或消失。pH过低时,H+

25、是HO的清除剂:H+HO+Fe2+=H2O+Fe3+,这也不利于HO的产生。另外,FeSO4和H2O2的量和配比也会影响芬顿试剂的氧化降解性能。,三、试剂与仪器,试剂:1、苯酚贮备液(2 g/L)2、苯酚操作液(200 mg/L)3、苯酚标准液(10 mg/L)4、2.3%H2O2溶液 5、20.7 g/L 的FeSO4溶液 6、8 g/L K3Fe(CN)6溶液 7、2 g/L 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 8、NH3-NH4Cl缓冲溶液(pH10.0 0.2)9、NaOH 溶液(0.1 mol/L、10 mol/L)10、H2SO4(0.1 mol/L、10 mol/L)仪器:分光光度计、pH计、

26、比色管、烧杯、容量瓶、量筒 以及各类移液管等,实验三:芬顿(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含酚废水,实验三:芬顿(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含酚废水,四、实验步骤-1,1 标准曲线制作:分别吸取苯酚标准溶液(10 mg/L)0、0.5、1、3、5、7、10、20 mL于50 mL比色管中定容后,加入缓冲溶液0.5 mL,混匀,加入1 mL 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混匀,加入K3Fe(CN)6溶液,混匀。,实验三:芬顿(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含酚废水,四、实验步骤-2,2、苯酚废水降解及浓度测定(1)样品降解:用苯酚贮备液配制1.0L 200 mg/L溶液,其中含FeSO4溶液1 mL,取7份10

27、0 mL溶液,分别调节pH为1.0、2.0、3.0、4.0、5.0、6.0和7.0。在上述系列溶液中加入2.3%H2O2 1 mL,搅拌均匀后,分别在反应20 min和min后取样。调节反应后pH大于8以终止反应。静止10min后,取上清液测定苯酚浓度,实验三:芬顿(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含酚废水,四、实验步骤-2,2、苯酚废水降解及浓度测定(2)样品测定:吸取适量(1 mL)的上述反应液于50 mL 比色管中,加入缓冲溶液0.5 mL,混匀,加入1 mL 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混匀,加入K3Fe(CN)6 溶液1 mL,混匀。静止10 min后,于510 nm波长 处比色测定。,实验三:芬顿(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含酚废水,五、数据处理,1、降解率(%)=C1/C0100%其中C0为初始溶液的苯酚浓度 C1为氧化降解后溶液的苯酚浓度2、不同时间的降解率-pH曲线绘制 以初始溶液pH为横坐标,以苯酚降解率为纵坐标,用系列所得数据绘制20min和40min的降解率pH曲线。通过曲线求得芬顿试剂降解苯酚的最佳pH,并了解芬顿试剂降解有机废水的速度特点。,实验三:芬顿(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含酚废水,六、思考题,1、试简述芬顿试剂在污染控制中的适用范围 和应用特点。2、试简述芬顿试剂降解苯酚的基本原理。3、影响芬顿试剂降解苯酚的因素有哪些?pH如何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