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对幼儿发展价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戏对幼儿发展价值.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游戏与幼儿发展,教师自我介绍,姓名:高悦特点:女汉纸,防御弱,容易暴走QQ:295139814 邮箱:,Page 5,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Page 6,柏拉图,昆体良,亚里士
2、多德,夸美纽斯,洛克,Page 7,1816年,英国欧文创办了新兰纳克幼儿学校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把游戏作为儿童活动的主要方式,大量地开展儿童的户外活动和游戏,开创了游戏在学前公共教育中的实施。在1837年创办了“儿童活动学校”,1840年改名为“幼儿园”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他第一个系统地研究了儿童的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游戏列入幼儿园课程中。,他认为:“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人就是在游戏中,在他最柔嫩的性情中,在他最内在的倾向中发展和表现的。”为了使儿童得到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福禄培尔为幼儿园设计了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
3、具和材料,取名为“恩物”(its),意为神赐予儿童的礼物。,幼儿学习的特点:1、内容广泛-任何学科前的学习2、学习途径与方式的多样性 游戏是 幼儿学 幼儿的经验以 习的重 3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直接经验为主 要途径,Page 9,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动机与体验,游戏性体验,游戏动机,游戏者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内部动机直接动机内部控制,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价值一、儿童游戏产生的背景 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需要有一个生活预备时期。社会为儿童的游戏创造了生态空间,社会的文化也把儿童期确认为游戏期。二、游戏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推动儿童去游戏的内因是儿童的需要,游戏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活动
4、。,儿童的基本需要,尊敬(认可)需要,社会性交往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最佳觉醒水平需要,影响环境的需要,理解环境的需要,基本生存需要,安全需要,身体活动需要,儿童基本需要 游戏动机 主要游戏行为基本生存需要 身体活动需要 活动性动机 运动性游戏 重复性游戏 爱和安全需要 理解影响环境需要 探究性动机 智力游戏 成就性动机 象征性游戏 社会交往需要 规则性游戏 造型性游戏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亲合性动机 合作性游戏,游戏的基本作用(一)游戏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作用1、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2、游戏活动发展了儿童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3、户外游戏增强了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4、游戏给儿童带
5、来了愉快、满足、轻松的心情,保证了儿童的身体健康,(二)游戏对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1、游戏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知识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3、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发展4、游戏提供了儿童智力活动的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三)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1、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2、游戏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3、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角色的学习,增强社会角色扮演的能力4、游戏有助于儿童行为规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5、游戏有助于儿童自制力的增强,锻炼儿童意志,(四)游戏对儿童情感发展的作用1、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儿童积极的情绪情
6、感体验2、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3、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4、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美感,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一、以认知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1、学前儿童游戏的最初发展感觉运动性水平 2岁前2、学前儿童游戏的典型发展象征性水平一方面由于表象活动、想象活动的增加及能力的增强,逐渐出现了以一物体假装另一物体和扮演角色为主要形式的象征性游戏。另一方面由于动作和技能的发展,游戏从机能性转向建构性,开始出现了以各种结构材料建构物体的结构造型活动及结构游戏。,象征性游戏是婴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它在婴幼儿时期经过一系列渐进的发展变化而趋于成熟和稳定。在一
7、至六七岁之间,象征性游戏有一个起伏的过程,他的发展变化轨迹是一条倒置的V形曲线状。国外调查结论是,3岁时象征性游戏的比例是70%,4岁时是7480%,5岁时是68-71%,6岁时是65%。三至五岁是象征性游戏的多发期即发展高峰期。,情景转变、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是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情景转变是象征性游戏发生的标志,是以物代物、以人代人进行的前提。在11.5岁的婴儿身上发生。以物代物 真正开始于23岁之间。能以被代替物的名称来命名代替物。以人代人 角色动作(零星的动作连贯的动作)-角色意识(3岁以后,逐渐鲜明)-角色认知(幼儿阶段),结构游戏 进行结构游戏需要儿童在形状和空间直觉上发展到一定水
8、平以及具有实际操作的技能。另外它实际上也需要儿童具有一定的象征能力,即儿童在此类活动中,是通过自己对某一材料的操作和创造,来使当前造型(象征物)与真实物体(被象征物)之间建立象征联合。,结构游戏是机能性游戏和象征性游戏特点的结合。它是介乎游戏的感觉运动性和象征性的中间状态,但却又因动作、技能及相关知识发展的制约,它不会早于象征性游戏的发展。,结构游戏的发展 结构游戏在托幼机构是最常见的一种游戏。国外有人统计,这种游戏占3.5岁儿童全部活动的40%,46岁儿童的51%。但是,如果不进行专门的结构技能方面的训练,这种游戏在整个学前期的发展会比较缓慢。,3、学前儿童末期的游戏新发展规则性水平 在象征
9、性游戏中,规则是蕴含在角色中的,其作用在于表现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维持游戏中的想象情境,游戏者可随时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变游戏的情节,并改变规则。规则游戏中,对每个参加者的动作及语言的要求是比较严格和规范化的,个人的随意性范围较小。,规则游戏反映了儿童在幼儿末期开始摆脱自我化的象征性,而趋于遵从现实原则,服从客观规律的认知发展特点,体现了儿童游戏在认知发展上的新特征规则性。,在规则游戏中,学前儿童比以往参与的游戏更加关注行为的结果。学前儿童末期游戏的目的性、坚持性增强,并通过规则游戏的竞争性体现出来。儿童在规则游戏发展中,对规则理解的认知水平和规则遵守的行为水平岁儿童年龄的增长表现出由低到高的增
10、长趋势。,二、以社会性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1、独自游戏阶段2、平行游戏阶段大约3岁左右开始,儿童的游戏性质发生变化,逐渐具有社会性。这个阶段游戏的特点是相互模仿,形成了初步的玩伴关系。3、联合游戏阶段大约4岁以后,儿童的联合游戏中出现明显的社交行为。4、合作游戏阶段5岁以后开始出现较多的此类游戏。幼儿之间的合作时间延长,内容多样化。,三、以情感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 学前儿童在由自我游戏、亲子游戏向同伴游戏扩展的同时,儿童的依恋由单一模式,即母子依恋向多重依恋发展,不再仅依恋父母或成人,开始从同伴交往中获得情感寄托。而且随着游戏的社会性特点日趋明显和儿童社会性交往需要的扩大,儿童在游
11、戏中调控自己情绪情感和识别别人表情信息的能力也趋向增强,情绪情感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卫,不可以赏析作者:大卫.香农(美),这本图画书的主角是大卫,一个只有几岁的小男孩。没错,画面上确实只有他一个人物的完整形象。而妈妈只在扉页和最后一页有两个不完整的画面,而且,通篇妈妈说的基本只有一句话:大卫,不可以。尽管如此,在我阅读和欣赏这本图画书时,却时时感到大卫的妈妈同样是隐在背后的主角,她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关心、关怀着大卫的一举一动,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大卫,不可以。为什么妈妈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让人听来有些简单、粗暴、不舒服呢?大卫的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大卫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
12、颤巍巍去够糖罐;大卫一身污泥回家,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水流成河;大卫光着屁股跑到了大街上每一幅页面里都有妈妈说的话“大卫,不可以!”但是,书的精华在后面: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这下可闯大祸了,大卫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流眼泪了。于是,妈妈对他说:“宝贝,来这里。”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太经典了,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不管孩子有多调皮,可是当他伤心的时候,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他温情的港湾。,【资料链接,延伸学习】,1987年1月,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有人问其中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一生当中最主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答道:“幼儿园”。“在幼儿园您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摆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资料思考:从以上的例子中,说明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