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现状与趋势.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782711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现状与趋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现状与趋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现状与趋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现状与趋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现状与趋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现状与趋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现状与趋势.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现状与趋势,史 翀 祺常务副总经理 副研究员北京市科吉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2012.12,一、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的背景二、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的现状三、国内试点省市交易开展情况四、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的趋势,目 录,一、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的背景,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代表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国际碳市场自建立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2006年到2011年这短短的5年时间里,全球碳市场的交易额增长了1400多亿美元。早在2004年末我国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我国已经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碳排放降低20%的目标

2、;在2009年举世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我国庄严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为我国国内碳减排交易市场指明了大的发展方向。然而,近两年国际气候谈判进展缓慢,欧洲经济环境不景气,国际碳价格一路下跌,二级市场价格长期维持在每吨1欧元以下。尽管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全力呼吁和推动下,刚结束的多哈会议成功锁定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无缝延续,但是这对提振全球碳交易市场价格的刺激有限。受此影响最大的,必定是以我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建立国内自己的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势在必行。,1、温室气体减排市场的类型 1.1 配额市场与项目市场 1

3、.2 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 1.3 区域内交易与跨区域交易,一、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的背景,2、国外温室气体减排市场简介 2.1 欧盟的排放权交易体系(EU-ETS)2.2 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2.3 澳大利亚国家信托(NSW)2.4 英国排放权交易制(ETG)2.5 其他交易所(Climex),一、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的背景,二、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的现状,1、我国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的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安全和能源清洁发展;2)有利于用较低的成本实现既定的减排目标;3)有利于完善国家节能减排管理模式;4)有利于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增长点;5)面对国际碳交

4、易发展潮流,表明我国积极响应的决心;6)面对国际越来越多的碳交易国际规则,展现我国 应对的策略。,二、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的现状,政 府,企 业,企 业,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平行关系,监测报告审核制,配额登记记录制,法律法规体系、金融机构体系,3 项核心制度 总量交易和分配制度 履约和考核制度 交易制度,2 类支撑机制 监测报告核查机制 配额登记记录机制,1 套外围保障体系 法律法规和金融机构体系,本质:“政府创造,市场运作”,二、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的现状,在自愿减排市场框架的基础上,去年11月2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开展碳

5、排放交易试点工作。承担试点的省市的主要任务在于:1.尝试以碳排放额为主,区域性的市场建立;2.通过市场性行为用较低的成本完成各试点地区的节能减排目标;3.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减排交易模式;4.加强各试点省市的能力建设,为下一步全国推广做好准备。,2、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基于以上目标,为鼓励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和保证有关交易活动的有序开展,国家发改委在研究国内减排项目涉及的潜在领域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之后,于今年6月13日颁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后称办法)。本办法共包括六章三十一款,有重点的对我国自愿减排交易可能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细化规定,大致内

6、容如下所示:,二、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的现状,Your Topic Goes Here,YOUR SUBTOPICS GO HERE,备案程序要求,审核机构(核查核证),项目要求,主管部门,交易所,办法规定内容,参与者资格范围,二、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的现状,2.1办法的特点:交易管理模式完全沿用联合国执行理事会对CDM项目的管理方法和形式;规定了各种活动的程序、文件、时间限制等以保障项目进度;对交易所和审定核证机构的资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相较于联合国对CDM项目严格的批准程序和条件,“办法”中对项目的规定有适当的调整和简化。,2.2 关于办法的一些思考:大量需要汉化的英文方法学文献能

7、否完全适应我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相应需求有待检验;个人及金融机构作为碳减排交易参与方的职能需要探讨;减排量是否可以储存,或者用于从事二级市场等其他活动还需要研究;对自愿减排项目申请的受理时间,及地方有关部门上报项目的受理时间的规定需要明确;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价格的确定方式需要摸索。,二、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的现状,三、国内试点省市交易开展情况,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七省市试点的共同特点为:通过总量控制的方式,选择一部分行业或企业,全部或部分的分配配额实现减排,同时减排不足的部分通过自愿减排交易活动来完成指标。各试点主要工作包括:组织编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

8、施方案;研究制定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明确试点的基本 规则;测算并确定本地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研究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分配方案;建立本地区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体系和登记注册系统;培育和建设交易平台。,按照国家要求,各试点省市将在明年启动碳交易试点工作。在七试点中,北京、上海、广东和湖北的进度比较快,其中北京、上海、广东分别在今年3月28日,8月16日和9月11日举行了碳排放交易试点启动仪式。目前,各试点地区的试点方案都已完成了初稿,作为指导性文件,为开展实际工作做好了铺垫。据悉,预计北京、上海和广东将在明年初把配额分配给相关的企业,明年年底将出现实际的碳交易活动。各试点大致进展介绍如下

9、:,三、国内试点省市交易开展情况,北京市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方案(2012-2015)工作目标:13年启动,15年形成体系市场要素:主体、产品、平台、价格配套政策机制 实行重点排放者CO2排放权配额制度 鼓励非强制市场参与者实施减排项目交易 加快场内交易平台建设 完善市场管理机制 建立市场监管服务组织,三、国内试点省市交易开展情况,上海市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2012-2015)主要目标:2015年初步建立具有一定兼容性、开放性和示范效应的区域碳排放交易市场试点范围:10个工业行业中的重点排放企业和7个非工业行业中的重点排放企业市场要素:参与方、配额分配

10、方式、登记注册系统、交易及履约方式、碳排放报告保障措施,三、国内试点省市交易开展情况,广东省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意见(2012-2015)主要目标:分为2015年和2020年两个阶段主要任务:建立碳排放信息报告和核证机制;建立碳排放权配额管理机制;建立碳排放权交易运作机制;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探索建立省际碳排放交易机制。试点期间主要安排:实施碳排放报告企业、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配额发放、配额使用、补充机制、工作进度,三、国内试点省市交易开展情况,三、国内试点省市交易开展情况,其他试点省市深圳初选26个行业的近800家企业在明年开始进行强制性减排,目前深圳碳交易试点工作

11、已进入企业碳核查与配额初期分配阶段。不同于北京、上海等地,其中心产业并非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天津的高耗能产业较多,减排潜力巨大,因此,其试点方案对全国而言借鉴意义非常明显湖北省规定了年耗6万吨标煤以上企业强制纳入碳交易,年能耗8000吨标煤以上企业强制性提交碳排放报告,分批次逐步纳入强制性碳交易。重庆市碳交易的试点企业集中在6个高耗能行业,此外,还将纳入森林碳汇交易。,三、国内试点省市交易开展情况,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典型案例,三、国内试点省市交易开展情况,四、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的趋势,1、政策思路的转变 从单纯技术节能转向结构节能;从针对重点大企业生产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消费 领域共抓;

12、从单纯盯住存量转向突出增量;从抓措施转向抓效果;从单纯的激励为主机制转向激励与约束并存;从依靠行政转向更多的运用市场手段;从节能、可再生能源转向广泛的低碳技术领域。,2、市场建立在未来一段时间需要解决的问题:1)分配问题(分什么?分给谁?怎么分?分多少?);2)约束问题(如何针对于承担减排责任的主体?);3)交易规则问题(标的物?交易主体?有效期?);4)市场监管问题(内容?方式?主体?对象?);5)与其他政策的衔接问题(与节能指标和可再生能源指标?与各种节能减排相关的奖励、补贴、税收、价格等政策的衔接?)。,四、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的趋势,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国家一定会下大力气,真抓实干,加速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明年开始,各试点省市将开始初步探索,经过2到3年的发展成熟,交易市场将向全国范围延伸。国内碳市场正面临着最佳发展期。碳交易市场必将在未来几年如火如荼的蓬勃发展,各行业、企业尽早开展相关的准备工作势在必行!,四、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市场的趋势,谢谢大家!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