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防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88484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病虫害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玉米病虫害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玉米病虫害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玉米病虫害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玉米病虫害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米病虫害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病虫害防治.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玉米病虫害防治,玉米病虫害,两虫一病:两虫:玉米螟、蚜虫 一病:粗缩病,玉米害虫 玉米螟,别称钻心虫,玉米害虫,1、玉米螟:形态特征:卵:扁平椭圆形,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为幼虫头部,称黑头期)。,玉米害虫,1、玉米螟:形态特征: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5毫米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 前后各两个。,玉米害虫,1、玉米螟:形态特征: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毫米,翅展2030毫米,体背黄褐色,腹末 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

2、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玉米害虫,1、玉米螟:为害特征:通常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中越冬,次年45月化蛹,蛹经过10天左右羽化。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喜欢在离地50厘米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一个雌蛾可产卵350700粒,卵期35天。幼虫孵出后,先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株幼嫩部分爬行,开始危害。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迁邻株,形成转株危害。幼虫多为五龄,三龄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被害心叶展开后,即呈现许多横排小孔;四龄以后

3、,大部分钻入茎秆。玉米螟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会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冬季气温较高,天敌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危害也较轻。,玉米害虫防治,1、玉米螟:防治措施:越冬期防治处理越冬寄主秸秆,在春季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处理完毕。抽雄前防治掌握玉米心叶初见排孔、幼龄幼虫群集心叶而未蛀入茎秆之前,采用1.5%的锌硫磷颗粒剂,或呋喃丹颗

4、粒剂,直接丢放于喇叭口内均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穗期防治花丝蔫须后,剪掉花丝,用90%的敌百虫0.5 公斤、水150公斤、粘土250公斤配制成泥浆涂于剪口,效果良好;也可用50%或80%的敌敌畏乳剂600800倍液,或用90%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75%的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滴于雌穗顶部,效果亦佳。,玉米害虫 玉米蚜虫,2、俗称“腻虫”、“麦蚰”,玉米害虫,1、玉米蚜虫:形态特征:有翅孤雌胎生成蚜,头胸黑色,腹部黄绿色,胸部背有隆突,带有光泽,腹 部第3-5节两侧具黑色小点。6触角比体短,翅 透明。腹管长圆筒形,端部收缩。尾片圆锥形,有曲毛4-5根.无翅孤雌胎生成蚜体谈绿或 墨绿色

5、,体上略有薄层白粉。腹管圆形,尾片圆锥形。,玉米害虫,1、玉米蚜虫:为害特点:成、若蚜刺吸植物组织汁液,引致叶片变黄或发红,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植株枯死。玉米蚜多群集在心叶,为害叶片时分泌蜜露,产生黑色霉状物。别于高粱蚜。在紧凑型玉米上主要为害雄花和上层15叶,下部叶受害轻,刺吸玉米的汁液,致叶片变黄枯死,常使叶面生霉变黑,影响光合作用,降低粒重,并传播病毒病造成减产。,玉米害虫防治,2、玉米蚜虫:防治措施: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消灭玉米蚜的孳生基地。在玉米心叶期有蚜株率达50%,百株蚜量达2000头以上时,可用50%抗蚜威3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

6、,或2.5%敌杀死3000倍液均匀喷雾,也可用上述药液灌心。也可用40%氧化乐果50100倍液涂茎。,玉米病害 粗缩病,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病害,3、玉米粗缩病:形态特征:病毒粒体为球状。钝化温度为800C。20可存活37天。病毒借昆虫传播,主要传毒昆虫为灰飞虱,属持久性传毒。潜育期1520天。发病特点:我国北方,粗缩病毒在冬小麦及其它杂草寄主越冬,也可在传毒昆虫体内越冬。第二年玉米出土后,借传毒昆虫将病毒传染到玉米苗或高梁、谷子、杂草上,辗转传播为害。玉米5叶期以前易感病,10叶期以后抗性增强,即便受侵染发病也轻。玉米出苗至5口十期如果与传毒昆虫迁飞高峰相遇,发病严重,所以玉米播期

7、和发病轻重关系密切。,玉米病害,3、玉米粗缩病:为害症状: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5至6片叶即可显症,开始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病苗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病株生长迟缓、矮化叶片背部叶脉上产生蜡白色隆起条纹,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感植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9至10叶期,病株矮化现象更为明显,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一半,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果穗畸型

8、,花丝极少,植株严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严重时不能结实。,玉米病害防治,3、玉米粗缩病:防治措施:药剂拌种。用内吸杀虫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和拌种,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粗缩病的传播。播种时,采用种量2%的种衣剂拌种,可有效的防止灰飞虱的危害,同时有利于培养壮苗,提高玉米抗病力。播种后选用芽前土壤处理剂如40%乙莠水胶悬剂,50%杜阿合剂等,每亩550575毫升/亩,对水30公斤进行土壤封密处理。喷药杀虫。玉米苗期出现粗缩病的地块,要及时拔除病株,并根据灰飞虱虫情预测情况及时用25%扑虱灵50克/亩,在玉米5叶期左右,每隔5天喷一次,连喷23次,同时用40%病毒A500倍液或5.5%植病灵800倍液喷洒防治病毒病。对于个别苗前应用土壤处理除草剂效果差的地块,可在玉米行间定行喷灭生性除草剂20%克无踪,每亩550毫升,对水30公斤,要注意不要喷到玉米植株上,克芜踪对杂草具有速杀性,喷药后52小时杂草能全部枯死,可减少灰飞虱的活动空间,田边地头可喷45%农达水剂,但在玉米行间尽量不用,以免对玉米造成药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