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技术准备方案工作大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技术准备方案工作大项.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产技术准备方案,编制:主讲:,工作大项,主要内容,一、人员准备二、产品工艺准备三、检验计量准备四、物料准备五、设备工装准备六、生产管理,一、人员准备,1.确定组织机构2.进行职能分配3.定岗定编(含岗位定级职称)4.人员招聘5.培训,1.确定组织机构,1.1 在现有6个部门的基础上确定哪些部门设科以及哪些部门设车间1.2 机构设置的审批工作,2.进行职能分配,2.1 编制质量经营职能分配表2.2 组织质量经营职能分配表,3.定岗定编(含岗位定级职称),3.1编制本公司组织框架及定岗定编图,4.人员招聘,4.1按照定岗定编图编制各类人员分期招聘计划4.2技术管理人员招聘4.3班组长、电工、专机
2、工招聘4.4普通工人招聘,5.培训,5.1编制技术、管理人员等外派(含广东、杭州、南京各地)培训计划并细分计划。5.2编制普通工人(含检验员等)培训计划。5.3生产工人上岗技能指导培训计划。5.4其他各类知识培训计划,二、产品及工艺准备,1.新产品前期准备2.工艺准备3.生产现场工序质量控制,1.新产品前期准备,1.1与总部进行沟通,选定计划在本公司生产的各种型号系列的产品。1.2根据生产大纲,结合选定产品,初步平衡产品能否满足生产大纲要求的月产量。1.3根据选定产品向总部开发本部接收产品图样和技术标准。,1.4 编制2004年新产品样机试制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报批后组织实施。编制新产品样机试制
3、生产技术准备任务书。1.4.2 编制“工艺路线表”。设备、工装、物料、人员、检验相关的准备工作见各相关大项。,1.5 编制2005年新产品样机试制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报批后组织实施。1.6 编制2004年新产品样机试制计划。1.7 编制2004年新产品小批试制计划。,2.工艺准备,2.1参加新产品开发市场调研(必要时)2.2产品设计工艺审查。2.3确定发图路线。2.4编制产品工艺方案。2.5工艺路线设计。2.6工艺过程设计。2.7工序质量控制设置,2.8单元工艺工序设计,编制“作业指导书”、“自检指导卡”、“典型工艺规程”等。2.9编工装设计任务书和工装明细表。2.10工装设计和委外制度。2.1
4、1编MRP内缩物料单,ERP物料清单。2.12工艺设计验证和社试制技术服务。2.13技术总结。2.14工艺文件下发和归档。,3.生产现场工序质量控制,3.1进行工序分类,编制关键工序、特殊工序、一般工序明细表。3.2编制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质量表、支配性工序要素通知单。3.3选点工序质量控制点,编制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和工序质控点工艺流程图。3.4完善作业指导书和自检指导卡。,3.5确定工序质控点用数据记录表、控制图、控制界限及Cp值计算方法。3.6试制验证总结,完善工序质控设计。3.7组织三级工艺纪律检查,对问题点进行整改。3.8组织工序质量审核。3.9组织产品审核。,三、检验计量准备,1.检
5、验计量手段准备 2.产品检验准备 3.检验管理,1.检验计量手段准备,1.1进货检验手段配备方案确定及实施1.2各生产线检测手段配备方案及实施。商检、制冷线1.3型式试验室、高低温试验室、噪音室方案确定及实施。1.4计量检验方案确定及实施。1.5编制检测计量方案。1.6编制计量检验设备清单(含名称、型号、价格)报公司领导审批执行。,2.产品检验准备,2.1接收各种产品图样和技术标准。2.2消化图样、技术标准进行吸收和转化准备工作。2.3根据各类产品编制质量检验计划。2.4编制各类产品或典型检验指导书。2.5计量器具检定及彩标管理。,3.检验管理,3.1按产品试制进度计划,对外协、外购及自制件实
6、施检验及模具工装验证。对外协件和自制件(含模具)进行检验和验收。对外购件进行检验。3.2反馈不合格信息,跟踪其整改结果。3.3建立质量信息和数据统计网络,四、物料准备,1.新开供货点管理 2.采购文件资料准备 3.仓库管理 4.采购计划管理,1.新开供货点管理,1.1与总部物控本部界定物料开点原则及接口。1.2在明确借用本部的供方基础上,根据产品种类,编制2004年新开供货点计划,报批后执行。1.3按2004年新开供货点预选点计划,对周边配套企业进行预选,并进行企业基本情况调查,编制新开供货点预选点调查报告。,1.4对调研报告评价合格或不合格通过整改能够合格的预选点,提出要其编制零部件配套生产
7、技术计划并实施。1.5编制样机、小批“新产品物料准备计划”,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与协调。1.6编制“外协工装准备计划”界定自开模和供方开模并组织实施 1.7对进入批量供货的供方组织签定质保协议。1.8外购外协件不合格信息及管理活动不合格信传息递及整改跟踪。,2.采购文件资料准备,1.1从技术部领取图样、技术准备及各类设计、工艺通知单等采购文件。1.2建立采购文件资料收发台帐,将采购文件资料发放供。1.3督促供方建立本公司采购文件资料收发台帐,并加强管理。,3.仓库管理,3.1根据生产大纲、工艺大纲、工艺流程布局等确定仓库总面积及各类原料、零部件仓库的不止位置。3.2确定各类原料图检及定置区域。3
8、.3建立产品验证状态标识和实施工具。3.4建立帐、物、卡一致,每日下帐机制。3.5建立物料高低储报警机制。3.6建立积压物资统计反馈机制。,4.采购计划管理,4.1编制“物料期量标准”,并组织学习实施。4.2建立采购计划管理机制,组织业务员学习、实施。4.3按新产品试制生产技术准备任务书要求,编制原材料和外购外协件采购进度计划。4.4采购过程控制。采购定单的形式,监控、跟踪、维护管理 4.5采购资金管理。,五、设备工装准备,1.设备前期准备 2.在用设备管理 3.设备检修及备件管理 4.能源管理 5.工装准备 6.在用工装准备 7.工位器具准备 8.工位器具使用管理,1.设备前期准备,1.1由
9、规划组整体规划,与基建工程、设备、动力、管线等一起进行招标或分项招标,统一配套和盒安装验收。,2.在用设备管理,2.1在再用设备分级管理。2.2设备的使用管理。编制各设备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等。对设备操作新工人进行设备操作、保养基础技术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发放设备操作证。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建立设备点检制度,组织操作人员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2.3建立设备日常一级、二级保养制度。2.4设备润滑管理 制定设备润滑管理制度,编制润滑图表 编制年度润滑油预求计划、月度润滑油用油计划,并采购、保管、发放 按相关要求实施日常润滑管理 2.5 建立设备故障处理机制。,3.设备检修及备件管
10、理,3.1建立设备检修制度并实施。3.2建立年、月度设备备件需求计划及资金预算计划。对金额较高的备件可结合杭州、南京等公司情况,减少存量,兄弟公司间备件临时拆借。3.3加强备件采购,备件库收、存、发管理。3.4加强自制备件加工和进口备件国产化管理。,4.能源管理,4.1做好水、电、气等能源供应部的衔接工作,确保能源供应。4.2根据设备等布置情况,编制“水、电、气动力管线图”。4.3建立用人部门专人兼职负责动能管线检查,坚持定期巡检和月度检查制。4.4做好能源计量管理。,5.工装准备,5.1对工装实行重要度分级管理。5.2新产品工装准备 5.3已投产产品工装准备 5.4新制工装委外程序,5.2新
11、产品工装准备,向总部开发部接收新产品工装明细表及工装设计任务书,或自行编制工装设计明细表及工装设计任务书和工装通用技术协议(委外设计制造工装适用)。编制新产品试制工装总体计划及工装制造资金预算计划。,5.3已投产产品工装准备,对从总部或集团下属公司调拨的已投产产品工装进行数量、完好状态及配套适应性检查,对未达到要求项目进行整改。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当调拨产品工装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编制工装需求计划,包括工装的更新和补充。,5.4新制工装委外程序,资料准备。选点。谈判,包括技术质量要求、价格、进度验证、验收等方法细则。招标和签约。,掌握进度、监督质量。交付和验证。临时脱离。验收交库或交付使用。反馈
12、质量信息。,6.在用工装准备,6.1工装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对工装实行建档管理,工装档案应包括:工装验证和验收记录、工装临时脱离记录、工装周检和点检记录、工装出入库记录、工装维修和报废记录。,6.2在库工装(含备件)的管理 建立工装台帐和卡片,做到帐、物、卡相符。对在库工装进行定置管理,做好清洁、防尘、防锈等管理工作。提出工装备件增补计划。工装备件建帐、发放管理及时合理增补。,6.3在用工装管理 6.3.1 A类工装日点检。6.3.2 A类、C类工装周检。下场工装管理。工装修理。,6.4外协工装管理 建立外协工装管理办法。外协工装验证、验收和移交管理(含建立台帐、与外协厂家签定、移交协议)。定期
13、或不定期对外协工装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调查。,7.工位器具准备,7.1根据生产或新产品试制需要,编制“工位器具需求计划”计划包括:工位器具名称、数量、使用部门、需要时间、经相关领导审批后执行。7.2完成工位器具制造所需技术文件(工位器具设计任务书和图样)的准备。7.3对工位器具外协企业进行选点、报价、审查、招标、签约,委外或自行制造。7.4对制造完成交付的工位器具组织验收、验证和发放管理。,8.工位器具使用管理,8.1工位器具的正确使用及日常管理。8.2工位器具修理及报废管理。,六、生产管理,1.生产计划管理2.生产现场基础管理,1.生产计划管理,1.1根据生产规划,结合广东科龙生产总部生产计划任务确定2004年和2005年生产大纲。1.2根据生产任务、产品品种、生产线规格和能力综合平衡、合理确定生产组织方式。内容包括:生产线单、双班,各班组、工序单、双班以及各班组上班衔接时间以充分提高生产线能力。,1.3建立二月滚动生产计划、月度生产计划、车间作业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及生产计划调整编、审、批并按计划组织实施。1.4建立生产调度例会制,协调平衡生产过程各环节问题,理顺生产流程。,2.生产现场基础管理,2.1编制生产现场定置管理图,经讨论修改后报批执行。2.2建立生产现场零部件、产品标识及存量标准。2.3建立生产现场验证状态区域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