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证国环评证甲字第1810号238省道常州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798545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证国环评证甲字第1810号238省道常州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环评证国环评证甲字第1810号238省道常州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环评证国环评证甲字第1810号238省道常州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环评证国环评证甲字第1810号238省道常州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环评证国环评证甲字第1810号238省道常州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评证国环评证甲字第1810号238省道常州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证国环评证甲字第1810号238省道常州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评证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810号238省道常州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公路管理处编制单位:同济大学二O一二年三月第一章前言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带和以上海为龙头的沿长江产业密集带的“T”字型产业布局,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共同特征是“两头在外”的加工制造工业,区域经济发展极大依赖于交通网络畅通的支撑。当交通的发展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史,交通将严重地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前提。为满足常州与周边城市快速联系的迫切需求,加强常州在长江三角地区的经济地位及区位优势,238省道的建设更好

2、的满足常州市与周边各市以及沿线乡镇的出行往来,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238省道常州段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城市化进展的发展,经济圈和都市圈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公路过江通道的规划、建设不仅在有效控制通道资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沿江两岸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于2010年10月编制完成了238省道常州段改建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国务院令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2011年12月5日江苏省常州市公路管理处委托同济大学承担该项目的

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同济大学据此成立了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组,在常州市交通部门等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下,于2011年12月进行了沿线的环境初步踏勘、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并委托监测,同时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在此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要求,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评报告书,现向公众公开报告书简本。第二章工程概况2.1 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境内,连接常州市区和扬中市。项目起于扬中与常州两市交界处,起点与238省道扬中段顺接,终于常泰高速338省道互通以东约Llkm处。区域内主要横向干线公路有338省道、122省道、340省道以及紧靠主城北部的沪宁高

4、速公路(G42);纵向干线公路有238省道、239省道、232省道以及建设中的江宜高速(常州规划中又名常泰高速)。2.2 推荐方案走向及主要控制点项目起点位于扬中与常州两市交界的小夹江处,即238省道镇江扬中段终点一一新建小夹江大桥南端,起点与238省道扬中段顺接,然后路线向南方向布线与新北区规划叶汤路线位基本一致路线在韩家村附近转向南,跨越剩银河,沿叶汤路规划线位向南与338省道连接,终点位于常州市新北区338省道,常泰高速338省道互通以东约Llkm处,路线全长约3.5kmo2.3 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本工程项目推荐路线总里程约3.5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路基宽度26米,设计速度

5、IoOkm小。2.4 主要工程量2.4.1 工程占地拟建公路永久占地210亩(其中占用耕地145.5亩),临时占地15亩,永久性占地包括主体工程区(路基、桥梁、附属设施等)占地,临时占地包括弃渣场、施工便道、施工营地等工程区占地。从占地类型划分,拟建公路以耕地为主。2.4.2路基工程本项目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l-2003),根据技术标准的研究结论,本项目公路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公路路基宽度及横断面要素见表2-2-3o表2-2-3路基宽度及横断面要素表设计速度(Km/h)路基总宽(m)行车道宽度(m)中间带(In)路肩宽度(m)中央分隔带路缘带硬路肩土路肩10026223

6、.753.50.753.OO0.752.4.3路面工程路面推荐的结构层方案为:4cm改性沥青混凝土(Superpave-13C)+SBS改性沥青混凝土(SUPerPaVe-20C)+34Cm水泥稳定碎石+20CmI2%石灰土二66Cmo2.4.4桥梁工程本项目推荐方案共设桥梁2座,共长70m。2.4.6涵洞工程本路段共设涵洞17道,其中箱涵3道,圆管涵12道,盖板涵2道。主要是为了满足排水与灌溉的需要而设置。全线涵洞平均约4.9道/公里。2.4.8交叉工程本项目沿线设置了2处交叉设置,项目桩号K42807处与小孝公路相交,设计交叉形式为十字型,桩号K44+579处与338省道相交,设计交叉形式

7、为T型。2.4.9土石方工程工程全线路基土石方填方170.32Km3,挖方39.2Km3,利用石灰约16066吨。2.4.11工期安排本项目拟于2012年年底开工,2014年8月完工,建设工期2年。2.4.12投资估算本项目推荐线全长3.5公里,投资估算总金额为12467.6万元,每公里造价为3562.2万元。本项目资金筹集方案为申请交通厅干线公路定额补助,其余资金由地方政府自筹解决。2.5工程分析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营运期。施工准备期突出问题是征地与拆迁,主要环境影响是社会环境。在公路工程的施工期,主要是工程建设对土地的占用;工程开挖改变地形地貌,破环植被,造成

8、原地表裸露增加新的水土流失等,构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车辆行驶噪声、施工期机械噪声对沿线声环境的影响;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的污染;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沿线声环境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夜间路侧声环境敏感点的超标。第三章公路沿线环境概况3.1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拟建公路沿线声环境现状质量均能满足相应噪声标准要求,声环境现状质量较好。因此拟建公路的修建应该尽量不增加噪声、使该地区居住能安静、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公路建设既有利于常州市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又不加大对声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对现状声环境质量情况有所改善。3.2 水

9、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中,除氟化物、氨氮、镐及总硬度有少量超标外,其他因子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n类水标准。剩银河水质的各项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n类标准要求。3.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公路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II类标准,公路沿线地区为农村地区,附近无污染源,所以公路沿线的环境空气质量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J996)中的11类标准要求。第四章评价结论4.1 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本项目作为常州新北区综合交通规划中的“二纵”,238省道为常州市区与扬中市区间的城镇联

10、络通道,完善区域路网,提高238省道整体服务水平,带动沿江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干线公路的功能,项目的建设符合江苏省路网规划。4.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保护措施1、现状和保护目标项目评价范围沿线未见珍稀的原生保护性树种、古树。生态保护目标:沿线耕地、植被、不良地质路段。2、主要环境影响(1)工程永久占用耕地将给沿线局部地区居民的粮食供应带来一定程度影响,工程永久占用基本农田相对数量较少,对沿线土地利用几乎不会产生影响,土地利用总体格局不会改变。因此不会给沿线地区总的农业生产带来重的负担。(2)公路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时对征地范围内树木、花草的砍伐、铲除、掩埋和践踏等,可以通过公路的

11、绿化来弥补。拟建项目对沿线野生动物影响很小且较短暂。(3)项目评价范围内的水域无鱼类三场”分布,也未见珍稀鱼类分布,因此,公路施工对鱼类等水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4)工程设置的永久占地符合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设置基本合理。3、主要环境减缓措施(1)对已占用的林地要求植树绿化,恢复林地;临时用地使用结束后,立即恢复植被或复耕.(2)下一阶段设计中,对于深挖路段要对局部进行适当调整,以减少开挖坡面高度。(3)填方路段通过线路局部调整,利用半挖半填涉及,尽量降低路堤高度。(4)做好基本农田调整、补划工作;施工人员应爱护和保护野生动物,不得捕杀野生动物。(5)建设单位应成立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设

12、置专职环保管理人员,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和监理工作。(6)严格将工程施工区控制在工程征用的土地范围内;同时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作业时间,优化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临时性占地,施工驻地和料场只能建盖在空旷、植物植被稀少的地段,不能破坏原生植物植被。4.3声环境影响评价及减缓措施1、现状质量和保护目标工程推荐方案全线评价范围内噪声敏感点共6处。声环境现状参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执行;工程建成后,距离公路红线外50m以内区域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4a类标准,距离公路红线外50m以外区域执行2类标准执行。2、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1)施工期拟建公路评价

13、范围内有6处敏感点,对距离较近的敏感点,昼间施工将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夜间施工对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打桩机、夯土机应在昼间作业,避开夜间,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主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施工单位应选择低噪声的施工机械;施工前封闭施工场地,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不低于2米的固定式硬质围栏;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夜间(22:00次日6:00)在居民集中的路段应停止施工作业;如必需连续施工,需向当地环保部门申请夜间施工许可;建议施工场界居敏感点至少保持200米距离;严禁夜间在敏感点附近进行打桩作业。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时间,车辆应减速慢性,禁止鸣笛。(2)营运期本公路建成后的营运各期,车辆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会产生影响

14、。在采取隔声窗、植树绿化等噪声防治措施后,沿线各敏感点噪声均能满足相应的环境标准。4.4水环境影响及环境风险评价1、现状质量和保护目标本项目沿线水环境评价范围内,无集中饮用水取水口,项目区域内河流主要有剩银河、南阳河等河流。2、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1)施工期公路施工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桥梁建设时对水体的搅混和油污染。主要保护措施有:施工营地、混凝土构件预制场、沥青拌和场、混合料拌和场必须设置相应的生活污水和含油废水处理装置,生活污水必须经简易二级生活污水处理,含油废水必须经隔油池处理,其处理后的尾水回用,不可就地排放。施工营地应尽量远离沿线河流水系;施工营

15、地生活污水严禁直排入水体;生活垃圾亦应设临时堆场并定期运至附近城镇的垃圾场集中处理。建材堆场一是要远避,其次可采取必要的遮盖措施,防止暴雨径流冲刷而影响附近水体的水质。桥梁施工的挖泥抛泥作业中,淤泥要集中处理,严禁抛入河道和水库里。(2)营运期运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来自交通工程附属设施以及路面初期雨水径流的影响,在加强管理措施后可得到有效控制。3、环境风险拟建公路通车后,在全路段近、中、远期每年发生危险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均小于1起。主要风险防范措施有:加固跨越剩银河以及跨越南阳河桥梁的两侧防撞栏的强度,桥头两侧设立警示标识、限速牌及禁止超车标志;加强区域内危险品运输管理。4.5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和

16、减缓措施1、现状质量环境空气现状根据监测资料表明,公路沿线的环境空气质量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II类标准要求。2、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1)施工期拟建公路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污染物主要是施工路面扬尘(含施工便道及新铺设路面)、场站扬尘(搅拌站及堆料场)及沥青搅拌烟气。主要防治措施有:石灰、细砂等物料运输时应压实,散装水泥运输采用水泥槽罐车,粉煤灰运输采用湿法运输,加盖篷布等措施,避免洒落引起二次扬尘;对拌和设备增配除尘装置,同时采取在拌和场四周设置挡风墙、经常洒水等附属抑尘措施;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增配沥青烟净化装置,抑制沥青烟污染;对施工便道和未完工路面

17、经常洒水、保持路面湿润,抑制公路扬尘污染;建议拌和场选址采用集中搅拌的方式,应尽量设置在公路永久占地范围内,必须设置在环境敏感点主导风向下风向200米以外,并采用全封闭作业;加强施工管理。(2)营运期1、强化公路中央分隔带、路基边坡、边沟外绿化和日常养护管理,缓解运输车辆尾气排放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2、提高道路整体服务水平,保障道路畅通,缩短运输车辆怠速工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总量。3、加强运输车辆管理,逐步实施尾气排放检查制度,限制尾气排放超标的运输车辆通行,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总量。4.7 公众参与被调查的沿线居民对项目的建设均持支持态度。4.8 环境监测与管理成立公路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18、,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管理计划和监测计划的实施。4.9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及环保投资本项目所产生的环境经济的正效益占主导地位,从环保角度来看该项目是可行的。4.10 方案比选通过从工程及环境两方面的比选,选定工可所定的推荐方案。4.11 结论本项目作为常州综合交通规划中的“二纵”,238省道为常州市区与扬中市区间的城镇联络通道,完善区域路网,提高238省道整体服务水平,带动沿江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干线公路的功能,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常州市公路网建设,符合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对促进长江三角洲的经济的共同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而且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极为显着,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项目本着节土的

19、原则,路基宽度采用26米,主体工程占用土地小于公路用地指标的低值;环评单位针对生态环境和水环境的敏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细致的调研、监测、分析工作,并提出了节约用地的减缓措施;虽工程建设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工程占地将使得沿线农田和植被减少,产生水土流失隐患;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噪声将对沿线的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施工会对沿线水环境和环境空气产生不利影响,但只要在落实施工、运营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方案及环境风险减缓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前提下,真正落实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制度,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可得到有效地控制和有效的缓解,并能为环境所接受,沿线公众持赞同意见,所以该公路建设项目具有环境可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