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定向行走训练.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02408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4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盲人定向行走训练.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残障社工 张鹏,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康复基本知识,一、视力残疾的有关概念 1.视力残疾的定义: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2.视力残疾的分级(此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类别级别最佳矫正视力盲一级无光感0.02;或视野半径5度二级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低视力三级0.050.1四级0.10.3注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如仅有单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

2、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镜所测得的视力。视野半径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二、什么是定向与行走,1.定向:是指个人运用感觉信息确定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以及确认自己与其他物体之间关系、物体与物体之间关系的心理过程。2.行走:是个人在定向的基础上依靠肢体在环境中空间位置的变化移动即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3.定向通常与行走密切相关因为定向的主要目的即为行走服务,定向是行走的前提,是行走方向性、正确性的根本保证,没有定向的行走是典型的“瞎撞”,所以,定向也为行走服务;但是如果没有行走,定向得再精确个体也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行走也通常是定向的目的之一,二者相辅相成。4.定向行走目的使学员形成

3、正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初步掌握定向行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基本做到在室内、学校、常用公共交通设施等环境中安全、有效、自然、独立地行走。,三、视力残疾人学习定向行走的必要性,行走的基础是定向。而对视力残疾人而言,独立行走对促进个体的发展意义除了上述意义之外,还具有特别的意义:1.心理方面:促进其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促进其他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拓展个体活动范围及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使其获得更多的信息;形成个体的自尊与自信心。2.身体方面:促进其身体各方面机能的发育、发展,强化身体的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3.社会化方面:为其创造更多的社会交往机会,促进个人的社会学习,丰富其的社会阅历,提高其适

4、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其将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4.日常生活技能方面:促进并改进个人的日常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质量。5.此外,定向行走对视力残疾人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也意义重大:只有自己能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奉献于社会。,四、视力残疾人学习定向行走是可能的,问题:你认为盲人可以依靠自己做到出行、购物等等吗?通过听觉学习定向:通过对到达两耳声音强度的差别(大、小声)以及声音到达两耳时间上的差别进行声源的定向和定位。,通过触摸觉进行定向 通过触摸觉,个体可以获得物体的温度、硬度、大小、质地、形状、重量、弹性、光滑度、轮廓等物理属性的定向信息,判断物体是什么,再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和实践经验,判断自

5、己所处的环境,从而进行定向。有时你如果被什么物体碰了一下,你可以通过分析被碰的部位、作用力的强弱、作用面积的大小、物体的硬度、利锐等因素获得定向信息进行定向。你有时还会利用冷温觉及其派生的冷和,通过面部和头皮温度的变化来获得定向信息进行定向。,3.盲人须掌握的基本概念,自身形体的构成人身体的外部形态由头、颈、躯干、四肢构成。头包括耳、鼻、眼、嘴等器官,位于身体的最上部。颈俗称“脖子”,位于头与躯干之间。躯干包括胸部、背部、腹部和腰部。上肢包括左臂和右臂。分别由上臂(肩)、前臂(肘)和手(腕、手掌、手背、手指;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所构成。下肢包括左腿和右腿。分别由大腿(髋、臀)、小腿

6、(膝)和脚(踝、脚掌、脚背、脚趾)所构成。,方位(位置)坚直方位上、中、下等。水平方位前、后、左、右、侧、旁、面向、背向等。方向固定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等。相对方向前、后、左、右、旁、侧、面向、背向等。距离 公里(千米)、里、米、厘米、丈、尺、寸、步等。在实际教学中,盲人的距离概念常与行进时间的长短、行进和速度、声音的远近、步幅的大小等联系起来,是一种模糊的概念。量整个、一半、满、空、多、少、快、慢、深、浅、高、低等。时间 年、月、日、时、分、秒、星期、上午、中午、下午、晚上、今天、明天、昨天、后天、前天、过去、将来等。复杂的空间概念 顺时针、逆时针、交叉、平行、垂直、向

7、前、倒置、之间、中心、两端、四面、对角、水平、倾斜、毗邻、紧靠、附近、并列、朝向等。,盲人须掌握的生活和社会环境常识,生活和环境常识室内物品书、纸、桌子、窗、各种家具、衣服、灶台、电冰箱、洗衣机、水池、便位、地毯、砖头、石头、木头、地板、黑板、墙、门、楼道、纸制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中、玻璃制品、金属制品、陶瓷制品等。可燃物品煤气、煤、液化气、天然气、电器等。各种材质食物、布料、木料、塑料、涂料等。可触性标志植物、树皮、树干、电线杆、门牌号标志牌、家庭或单位附近一些标志性建筑物、邮筒、外伸的电话亭、电线杆及其斜拉线等。大型标志书报亭、零售货物亭、篱笆、栅栏、商场、饭店、快餐馆、饮食店、银行、学

8、校、邮局、书店、电影院、家属楼、办公写字楼等。,道路交通常识道路及设施边、沿、拐角、斜坡、平坦、笔直、成排;大街、小巷、胡同、里弄、夹道;十字路、丁字路、岔路、环行路、坡路、砖路、水泥路、泥土、沥青路;行车道、路沿、人行道、盲道(行进标志、止步转弯标志)、路口、街道标志牌;交通岗亭、信号灯、路口护栏、人行横道、安全岛、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公交车站及站牌等。常见交通工具小轿车、大轿车、卡车、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出租车、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火车、飞机、轮船等。,第二章 如何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一、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的原则及工作要求 1.定向行走的原则定向的原则:迅速、准确行走的原

9、则:安全、有效、独立、自然2.盲人定向行走培训的目的就是使盲人及低视力者能够掌握一定的、适用的定向行走技术,从而实现其独立、安全、有效地行走,并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3.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的对象:盲人及低视力者 4.指导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的工作原则针对性原则要深入盲人所在的社区和家庭,根据盲人的具体需求,以其生活的家庭和工作地点为中心,不断向外辐射,逐渐扩大盲人的活动范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的训练。盲人安全优先原则 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首先确保盲人的绝对安全。实用性原则 贯彻“急则先学”“实用优先”“效果至上”的思想,讲求实际效果。,5.盲人定向行走指导师应具备的相关条件思想要求:

10、理解盲人、尊重盲人、热爱残疾人事业;懂得定向行走对盲人的重要意义;业务技术:通过学习及培训能较为全面地掌握盲人定向行走的相关知识、技术、技能及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工作态度:本着对盲人的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平时工作认真仔细,及时细心体察环境变化、盲人状态及其对定向行走的影响。身体状况:体力充沛、精神状态良好,能适应长时间盲人定向行走教学与训练需要。其他:有较强的方向感,了解并熟悉本地区的道路和交通状况。,二、指导盲人定向行走的方法及技巧,1.指导盲人学习定向行走技能的方法及途径方法:动作分解法;连贯教学法;总-分-总法。途径:生理探索摸;口令指示;语言描述;强化训练。2.指导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的工

11、作流程训练前指导师与盲人彼此的接触、充分了解与接纳。特别要注意对盲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及心理疏导,帮助其重塑走向社会的信心;同时,要让盲人对训练指导师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基础。这是搞好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的前提和关键。训练前评估;制定训练计划;组织实施;训练后评估。,三、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的主要内容,1.周围生活环境的熟悉 家庭区域环境的熟悉、学校区域环境的熟悉。2.基本概念的掌握 形体的构成、自身形体的方位关系、室外环境概念、方向概念、他人形体的方位、身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动作概念、距离概念、地形概念、地址及关系、时间概念、量的概念、复杂的空间概念、外界环境概念。3.感觉训练

12、 听觉训练 包括:风声、雨声、水流声、家庭的声音、学校里的声音、动物的声音、交通工具声音、听觉注意、听觉选择、听觉记忆、声音的方向训练、声音距离的训练、音频与音强学、回声教学、混音与间歇音教学、音影。,剩余视力训练 包括:视觉辨认颜色、视觉明暗训练、视觉辨认门、视觉辨认窗、视觉辨认家具、视觉辨认餐桌、视觉判断道路、视觉判断障碍物、视觉判断道路旁的亭子、视觉判断围墙、篱笆、栅栏、视觉判断道路旁的大型建筑、视觉判断物体的运动、视觉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视觉追随训练、视觉浏览训练。触觉训练包括:简单形状的辨认训练、简单特殊形状的辨认训练、复杂形状辨认训练、复杂且特殊形状的辨认训练、大小辨认训练、软硬辨

13、认、粗糙与光滑辨认、干与湿、质地辨别等。温度觉训练包括:冷与热、温与凉等。嗅觉训练包括:气味的识别、气味方向的确认、特殊场所气味教学等。动觉训练包括:肌肉记忆、动觉的时间估计等。,4.定向训练包括:方向辨别、内时钟定向法、外时钟定向法、六点盲文定位法、线索、气流、阴影、气味、声音、热辐射与冷辐射、路标的应用、平路与坡路、直路与弯路、路的质地、常见建筑物的形态、入口定向、楼梯知识介绍、触觉地图、心理地图、阳光定向法、楼内房号编码系统、街道门牌编号系统、街道模式。5.行走准备训练包括:恐惧心理的克服、冒失心理的克服、害羞心理的克服、自卑感的克服、正确步态的训练、正确行走身体姿态的训练、异常步态的矫

14、正、直线行走、避险与应急防卫、遇到汽车。6.随行技巧包括:接触、抓握、站位与随行、一人导多盲、换边、向后转、过狭窄通道、进出门、上下楼梯、落座、接受和拒绝帮助等。7.独行技巧包括:上部保护、下部保护、顺墙行走、沿物慢行、垂直定位、穿越空间、寻找失落物体、请求帮助、上下楼梯等。,8.了解与使用盲杖了解盲杖知识盲杖的历史、盲杖的种类、盲杖的构成、颜色、盲杖的长度、盲杖的重量、强度、传震性、视残学生对盲杖的选择、简易盲杖的制作等。使用盲杖技巧斜握法、直握法、斜杖而行、持杖沿边缘线行走、盲杖触地辨别、盲杖探索障碍物、进出门、左右点地式行走(两点式触地行走)、三点式触地行走、持杖上下楼梯、携杖上下滚梯、

15、校内持杖行走、携杖置杖、短杖技术等。,9.走向社会了解外界了解环境 包括:家庭周围环境的熟悉、行人交通知识教学、道路教学、人行道、安全岛、人行横道、十字路口、护栏、盲道、过街天桥、过街地道、立交桥、公交车站等。外出活动 包括:活动计划安排、简单的外出活动等。异常天气下行走 包括:晴天教学、风天行走、雨天行走、雨后行走、下雪天行走、下雪后行走等。乡村道路的行走 包括:乡村道路、土路、砖路、石子路、山路、回家路线教学等。公共场所应用 包括:公共场所概况教学包括:购物场所、医院、餐馆、邮局、银行、电影院、公园、图书馆以及地铁、公交车等。,10.助行方法介绍简易助行器的制作与使用:小推车类、呼啦圈类。

16、导盲犬介绍。电子助行器介绍。,综上所述,我们在指导盲人开展定向行走训练时,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训练其听觉、触觉、嗅觉、平衡觉、运动觉等以提高其感受性、在各种物体与其各种属性之间建立联系,以达到使其可以通过听觉、触觉、嗅觉、平衡觉、运动觉进行定向的目的;第二,通过概念教学使其掌握一些与定向行走相关的身体、动作、方位、距离等概念,为定向训练和行走技巧教学奠定基础;第三,通过对其进行平衡能力、姿势、步态、应急与避险、心理素质等行走前训练,为其独立、安全、自然行走奠定基础;第四,通过随行技巧、独行技巧、盲杖技巧的教学,使其真正实现无论是在熟悉的环境里还是在陌生的环境都能安全、自如、独立、

17、有效、自然地行走。上述各种训练主要是充分依靠视力残疾人其他感知觉的代偿作用,通过机械记忆、动作模仿、建立条件反射、行为改变技术、行为塑造、操作学习、感觉运动学习等原理与方法来完成的。实践证明,如果对视力残疾人进行专门的定向行走训练,会使个体的定向行走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个体无论是在熟悉的环境里还是在陌生的环境中都能实现安全、独立、有效、自然地行走。,四、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的程序,前期评估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确定培训内容并注意要掌握培训原则)组织实施训练建立培训档案终期评估1.前期评估在盲人的家属、亲友共同参与下,对盲人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生理特点(性别、年龄、视力、智力水平)

18、、心理特点(是否有冒失、恐惧、自卑等心理)、基本概念(与行走有关的)、交通常识(此项可在行走训练过程中与讲解训练相结合)、定向能力、行走能力、行走需求(盲人及其亲友主诉、训练师询问、实地考察三种形式);实地考察盲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生活中经常行走的路线(工作、购物、就医、汇款、进餐、探亲访友等);了解可利用的训练时间、地点及可参与的亲友;评估针对此盲人需培训的内容,确定训练内容是以使用盲杖独行为主还是以导盲随行为主等。,2.制定训练计划不同年龄、不同生理特点、不同心理素质、不同生活环境的盲人有其独特的定向行走需求,培训内容也各有不同,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其个人特点的培训计划和方案,

19、并安排切实可行的训练内容。3.组织实施训练训练时间、地点根据前期评估了解到的被训练者的实际情况而定。,训练内容室内训练包括:辨认环境室内定向定位独立行走技术导盲随行、使用盲杖的技术等。室外训练包括:环境辨认定向定位导盲随行使用盲杖技术生活技能训练等。,户外实地社会生活定向行走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盲人的行走需求;在训练师的辅导下进行日常生活行走训练;在实际环境中确定盲人行走的位置、路线、定向标志物、特定地点的线索(过人行横道的凭据,地下通道的寻找,行走、转弯的位置,公交车站的位置,乘车的方式等等)。注意:训练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训练师要逐步放手,直到被训练者能独立完成行走过程;与此同时,在训练

20、中要讲解所遇到的基本概念、心理术语、交通常识等及注意事项。4.终期评估当训练结束后,再做一次评估:明确训练成果,树立信心;找到不足之处,作为制定下轮训练计划的基础。,五、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基层档案用表在训练前为每一位盲人准备一套表格,为其建立档案,并在训练前、训练中及训练后就及时填写相关内容。下面介绍社区中可以推广使用的五种表格。,第三章盲人定向方法及心理地图的建立,一、盲人定向方法1.阳光定向法 通过了解太阳东升西落的运行规律以及不同时间太阳在天空中的不同位置,来判定固定方向短时内阳光在身体的照射位置相对固定、利用这点可以实现直线行走。2.内时钟定向法 将自已看作处于时钟的轴心处,把自已周

21、围的事物按时钟点位确定方向正前12点、正后6点、左9点、右3点。使用中要保持站位和朝向不变。3.外时钟定向法 将面前的事物按时钟点位置确定方位。通常将自己前面定位在6点钟位置。使用环境:以圆桌为钟面,以自已的位置为6点,确定他人的位置,或桌面上餐具、食品的位置。以盘碗为钟面,离自已最近处为6点钟,确定不同位置是什么菜。,二、心理地图,心理地图的形成盲人运用听觉、残存的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温度觉、身体运动知觉及本体方位等来感知环境空间,并通过线索、路标、边缘线等物体特征的感知,来判定环境中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判断自己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位置和关系,从而得到空间印象,形成特定的空间感,在大脑中即可

22、留下印象并逐步形成简单的心理地图,也就是说,盲人的心理地图是物体之间以及盲人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图。盲人利用心理地图行走盲人就是利用这样的心理地图实现定向行走的,如:“今天,我去盲人按摩店上班”“路过音像店和水果店时,可以听到美妙的音乐,闻到水果的香味”“再沿着马路的道牙走一会儿就到了”,第四章盲人定向行走技术,一、使用盲杖技巧1.盲杖的构成 盲杖由腕带、杖柄(手柄)、杖身(体)、杖尖构成。最适宜的盲杖长度为从地面到盲人胸骨剑突的高度。2.盲杖的颜色 盲杖的杖体应是白色或银白色并有统一规格的红色反光胶带缠裹杖体、红色反光胶带为交通警示标志。3.盲杖的种类盲杖按结构划分:直段式盲杖、胡弗盲杖和折

23、叠盲杖;按使用功能划分:低视力、全盲、多重残疾人使用的盲杖。通常在城市里和人多的场所适宜使用折叠式盲杖,而在农村多适宜使用直杖。4.盲杖的作用第一,盲人用盲杖在地面上轻轻地敲击,借盲杖提前接触前面的路面情况,发现和了解有无障碍物,从而对盲人起到保护作用;,第二,盲人用盲杖在地面上轻轻地敲击,以探索地面的情况,并通过盲杖的物理传导作用将信息反馈给盲人,为盲人辨别方向、识别路面情况及行走安全的提供信息。也就是说,盲杖起到辅助“视觉”的作用。5.盲杖的持握方法及适用范围直握持杖a握拳法;b握笔法。多用于雪后、泥泞、破碎路面和探索台阶、楼梯时使用。斜握持杖多用于平推式行走、两点式和三点式行走。6.盲杖的携带与放置携杖包括行走携杖、站立携杖、落座携杖;置杖,二、随行技巧 包括:接触、抓握、站位与随行、一人导多盲、换边、向后转、过狭窄通道、进出门、上下楼梯、落座、接受和拒绝帮助等。三、独行技巧包括:上部保护、下部保护、顺墙行走、沿物慢行、垂直定位、穿越空间、寻找失落物体、请求帮助、上下楼梯等。,本次培训结束,谢谢大家!下期培训具体内容为:1、随行技巧2、盲杖使用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