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03945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4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郭鹏华,一 本章地位,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理论)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理论)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补充和进一步的研究)第十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绪论)第四篇 第十一章 协作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第十三章 机器和大工业,二 解读,全文结构本章分为13个自然段第1段:提出问题第25段: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第610段: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和形成过程第1113段: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发展劳动生产力的目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1)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一种是延长工作日,通过

2、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产生更多剩余价值 abcc 一种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在不延长工作日甚至是缩短工作日的情况下,通过缩短 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产生更多的剩余价值。abbc,(2)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方法 必要劳动时间是由劳动力价值决定的,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属生存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一个劳动小时用金量表示为6便士,劳动力的日价值是5先令。一天工作时间是12小时,必要劳动时间10小时,剩余劳动时间2小时。降低工资,付给4先令6便士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为9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为3小时(劳动力萎缩生产)在工作日一定的情况下,剩余劳动的延长必然是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而不是

3、相反,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是由于剩余劳动的延长。,就刚才的例子来说,劳动力的价值必须在实际上降低110,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减少110,从十小时减到9小时,从而剩余劳动从2小时延长到3小时。要做到这一点,不提高劳动生产力是不可能的。通过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工作日部分,即缩短必要劳动时间。(3)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改变工作日两个组成部分 的量的比例而生产出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

4、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和形成过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就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是个别的,而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是通过个别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第一,只有为工人提供必要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和为这些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才会引起劳动力价值的下降。第二,只有当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普及到整个生产部门时,才会引起劳动力价值的下降。,(2)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各有关生产部门少数企

5、业提高劳动生产力,使这些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上衣生产部门一个工作日为12小时,每个工人在一个工作日内生产12件产品,一个劳动小时用金量表示是6便士或12先令,每件商品耗费生产资料值6便士。12件产品=1212+1212=12先令 1先令件 少数企业把劳动生产力提高1倍,每个工人在一个工作日内生产24件商品。24件产品=2412+1212=18先令 34先令(9便士)件 超额剩余价值=1先令 34先令=1 4先令=3便士,但是,产品增加,需要更大的市场。在其他条件相同下,需要降低价格,扩大市场,要以高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但又低于它的社会价值来出售商品。在这种场合,剩

6、余价值生产的增加也是靠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和剩余劳动的相应延长。采用改良的生产方式的资本家,比同行业的其余资本家在一个工作日中占有更大的部分作为剩余劳动。第二个阶段:各有关生产部门的多数企业都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相同:两者都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少数企业表现为超额剩余价值,多数企业表现为相对剩余价值。不同:1.产生的条件和途径不同。2.产生和获得的范围不同 3.产生的时间先后不同 4.保存的时间不同 5.超额剩余价值是横向比较,而相对剩余价值是纵向比较。超额

7、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形成的一个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发展劳动生产力的目的 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的冲动和经常的趋势。在资本主义社会,只关心交换价值的资本家,总是力求 降低商品的交换价值。资本家并不关心商品的绝对价值,而是关心商品中所包含的剩余价值。这才是资本家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所在。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发展劳动生产力目的是为了缩短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是为了缩短工人必须为自己劳动的工作日部分,以此来延长工人能够无偿地为资本家劳动的工作日的另一部分。,三 思考,1.

8、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之间的矛盾 无限扩大的社会生产能力和相对狭隘的社会消费力之间的矛盾 19291933年大萧条,2.相对剩余价值与科技创新 蓝领工人、技术人员等人共同创造了相对剩余价值,而且科技人员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这绝不是劳动价值多元论的佐证,科技创新是复杂劳动。,3.我国是否存在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我国存在相对剩余价值。,4.相对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当代社会,资本家、管理人员、政府和劳动者都参与到分配中,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了阶级矛盾。,5.决定劳动力价值的产业部门和CPI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

9、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谈论的关键不是CPI,而是CPI篮子。工资增长与CPI CPI等经济指标了并未真实反映出我国相对剩余价值的分配情况,现在美国统计的CPI各部分权重是2011年最新修订的,其中住房(Housing)价格的权重为41.02%、交通价格的权重为16.87%、食品价格的权重是15.25%、医疗价格的权重是7.06%、教育和通讯价格的权重是6.79%(其中教育价格的权重为3.21%)、娱乐价格的权重是6.04%。而中国,食品价格的权重是34.4%、住房价格的权重是17.4%、娱乐和教育价格的权重是14%、交通和通讯价格的权重是10.4%、医疗价格的权重是9.6%、服装类价格的权

10、重是8.6%。,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与当代不同,他的一些论断也无法适应当代。但是,马克思的研究关注的并不是经济现象,而是决定其的原因与背后的本质。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所在。西方经济学批判剩余价值无法对经济事实进行计量是不成立的。它们所做的只不过是用经济指标(量的分析)来掩盖其剥削本质。阿尔都塞:“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在经济现实本身中表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事实的,是剩余价值的概念。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统一是由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直接关系表现的。剩余价值不是一个可计量的现实,那是由于它不是物,而是一种关系的概念,即生产的社会结构的概念,是仅仅在其结果中可以看到的和可以计量的存在的概念。”,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