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套题七.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04130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套题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套题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套题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套题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套题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套题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套题七.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套题(七),重点内容:,三相电路:,1.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在不同联接方式下,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2.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一相计算方法。,3.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与量测方法。,4.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中点位移的概念。,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1.非正弦周期电流、电压的谐波分析傅立叶级数。,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压的有效值、平均值,平均功率。,3.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谐波分析法。,一、,二、画出图中对称三相电路的一相计算电路。,解:,步骤:,(1)将所有三相负载化为星形联接;,(2)各中点等电位,故将各负载中点与电源中点联接;,(3)将一相电路

2、单独画出,即为一相计算电路;,(4)一相电路中各电源、负载电压均为星接相电压,电流为线电流。,上述三相电路的一相计算电路如下:,三、,电动机,(1)设第二组对称三相负载为Y接,每相负载阻抗为Z2,则一相计算电路为:,解:,解法一:直接用功率求IA2,由 cos=0.8,得,=36.87(感性),其它两相的总电流:,解法二:求出Z2,=36.87(感性),Z2=|Z2|=38.6136.87,(2)三相电源发出的总功率,或,功率表W1、W2的读数分别为P21、P22:,P2=P21+P223000W,(3)两表法测电动机负载功率的接线如图。,(4)接入电阻R后,当有中线时,原三相负载电流不变。,

3、当中线断开,可由戴维南定理得等效电路:,Z0=Z/3=13.33+j3.33,四、如图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电路对称),三个电流表 读数均为5A。求开关S打开时,三个电流表读数。,解:,开关S打开后,电流表A2中的电流与负载对称时的电流相同。而A1、A3中的电流相当于负载对称时的相电流。,电流表A2的读数=5A,电流表A1、A3的读数=,五、,供给功率较小的三相电路(如测量仪器和继电器等)可以利用所谓的相数变换器,从单相电源获得对称三相电压。如图所示电路中,若已知每相电阻R=20,所加单相电源频率为50Hz。试计算为使负载上得到对称三相电流(电压)所需的L、C之值。,解:,按题意,应有,方法一

4、:列方程求解,对节点B,有,由(1)式得,将(1)代入(2),得,解法二:相量图分析。,负载上相电压、相电流均对称。,IL=IC=IR,由IL=IR,得,由IC=IR,得,六、给定函数 f(t)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为使 f(t)的傅立叶级数中只包含如下的分量:,(1)正弦分量;,(2)余弦分量;,(3)正弦偶次分量;,(4)余弦奇次分量。,试画出 f(t)的波形。,解:,(1)正弦分量;,(2)余弦分量;,(3)正弦偶次分量;,(4)余弦奇次分量。,七、,解:,此题理想二极管为非线性元件,不能叠加。因二极管始终处于正向偏置,故一直导通,即uR=uS。,电路如图。已知uS=5+3sint V。,

5、求:电流i=?并画出其波形。,八、,求图示电路中各表读数(有效值)及电路吸收的功率。,解:,(1)u0=30V作用于电路,L1、L2 短路,C1、C2开路。,i0=iL20=u0/R=30/30=1A,iC10=0,uad0=ucb0=u0=30V,(2)u1=120cos1000t V作用,L1、C1 发生并联谐振。,(3)u2=60cos(2000t+/4)V作用,L2、C2 发生并联谐振。,i=i0+i1+i2=1A,所求的电压、电流的瞬时值为:,iC1=iC10+iC11+iC12=3cos(1000t+90)A,iL2=iL20+iL21+iL22=3+3cos(2000t 45)A,uad=uad0+uad1+uad2=30+120cos1000t V,ucb=ucb0+ucb1+ucb2=30+60cos(2000t+45)V,电流表A1的读数:,电流表A2的读数:,电流表A3的读数:,电压表V1的读数:,电压表V2的读数:,九、,已知:,求:a、b间电压uab及其有效值。,解:,(1)直流分量作用,i0=U/R,uab0=0,(2)基波分量 作用,所以,对基波分量,C、L1发生并联谐振。,(3)三次谐波分量3 作用,由功率表读数,可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